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沙棘复合果汁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原汁经真空加热处理,胡萝卜经蒸汽软化,以0.1%蔗糖酯与0.01%黄原胶为稳定剂,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配方选择。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沙棘原汁8%、胡萝卜4%、糖酸比35。经加工制成的沙棘复合果汁,色泽为橙黄色,沙棘风味浓郁,外观为均匀混浊状,可溶性固形物≥15%,总酸(以柠檬酸汁)≥0.35%,维生素C≥50mg/100mL。  相似文献   

2.
沙棘原汁经真空加热处理,胡萝卜经蒸汽软化,以0.1%蔗搪酯与0.01%黄原胶为稳定剂,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配方选择。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沙棘原汁8%、胡萝卜4%、糖酸比35。经加工制成的沙棘复合果汁,色泽为橙黄色,沙棘风味浓郁,外观为均匀混浊状。可溶性固形物(以折光计计)≥15%,总酸(以泞檬酸汁)≥0.35%,维生素C≥50mg/100mL。  相似文献   

3.
番茄风味品质相关性状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番茄优质,就是要求果实有良好的风味、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商品性状,营养品质是主要的,它首先取决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量愈高,则风味愈佳。果实要有良好的风味,必须有较高的含糖量,尤其是鲜食食用的品种,更要求有较高的糖/酸比。糖、酸及其相互作用对甜味、酸味和风味很重要(Stevens等人1977),人们通常认为番茄良好的味道取决于糖酸比,但目前还未数值化。文中对近年来番茄风味品质育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番茄风味品质相关性状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8个脐橙品种(系)的适应性栽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引种8个脐橙品种(系)与锦橙、哈姆林甜橙同期栽培,在年均温19.2℃左右,海拔400-650m的生态条件下,发现长宁75.4比对照早熟20d左右,朋娜、清家比对照(CK)早熟8-12d,8个脐橙品种(系)中;朋娜、丰脐着果率高,分别为3.48%,3.44%,5-7年生树3年平均单产量适中,品质优良,全糖分别为8.5%,8.4%,含酸量分别为0.78%,0.96%,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2%,11.7  相似文献   

5.
山东苹果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导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连续两年测定山东主要栽培苹果总糖含量为8.92%-12.56%。其中果糖含量为5.44%,葡萄糖含量为2.82%,蔗糖含量为1.95%,决定品种差异的糖类为蔗糖,有机酸含量为0.76%-0.93%,其中苹果酸约占总酸84%,其余为琥珀酸、草酸、酒石酸、乙酸、柠檬酸。研究了气候、土壤条件、肥料对糖酸的影响,并根据测定结果提出鉴定苹果品系可用果糖/蔗糖或葡萄糖/蔗糖,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脐橙挂树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2月至次年4月期间,挂树贮藏的脐橙果实含酸量随时间进程明显降低,全程减少幅度高达37.5 %.挂树贮藏不消耗果实糖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含量保持稳定并略有上升.固酸比值和糖酸比值大幅提高.果实Vc含量、可食率和果汁率变化不大.挂树1个月后果实鲜食品质和风味的关键指标大幅上升,达到和超过了优质柑桔鲜果应具有的品质指标.含酸量的降低是导致糖酸比值和固酸比值升高、品质优化的最主要原因.试验表明脐橙挂树贮藏方式确能改善品质,适时采收可以提高鲜果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早熟猕猴桃结实期形态变化与营养代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猕猴桃品种黄皮5月中旬坐果,6月果实迅速膨大,7月下旬种子发育成形,8月中下旬种子发育成熟,9月中下旬最适采收。此期间果内组织发育、形态变化及密度均已稳定,果重、体积、蛋白质、可溶性糖等数量均达最大值,维生素c含量正由低峰值回升至(11.48±0.35)mg·g ̄(-1)。不同采收期的果实也以9月中旬食用品质较好。确定采收期的相应参考指标是:果内种皮变黑,中果皮为浅绿色,外果皮淡茶褐色,上附橙黄色星状毛,蛋白质积累量(4.7±0.84)%,可溶性糖含量(8.5±0.2)%,维生素C(1.48±0.35)mg·g ̄(-1),可溶性固形物6.5%~7.5%。  相似文献   

8.
对四川省389份大豆高蛋白(≥48.0%)品种资源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高蛋白品种资源以黄粒、直立生长、有限结荚、白花、灰毛为主。春大豆生育111.7±20.6天,株高51.1±16.5cm,百粒重15.4±5.0g,蛋白质49.0±0.8%,脂肪16.9±1.0%。夏大豆生育145.5±25.1天,株高74.4±30.3cm,百粒重12.4±4.3g,蛋白质含量49.2±1.0%,脂肪含量16.0±1.0%,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春大豆r=-0.11)或极显著(夏大豆r=-0.52)负相关。筛选出高蛋白,极早熟和特大粒品种资源20份。  相似文献   

9.
苹果酸—乳酸发酵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酒明串珠菌(Leuconostoc oenos)31DH研究了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蛇龙珠、赤霞珠、佳利酿和黑比诺等4个品种酒样经MLF后,总酸、挥发酸和挥发酯等成分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总酸含量分别降低21.7%,31.3%,35.9%和27.8%;挥发酸和挥发酯含量分别上升0.25~0.31g.L^-1和0.15~0.22g.L^-1;风味平衡指数均达5以上;品尝鉴定表明  相似文献   

10.
对研选5号、早紫、矢富罗莎、9307和高妻5个葡萄(Vitis)品种分别用专用袋、报纸袋进行了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专用袋后.对高妻果实.显著增加了单穗重和单粒重、减小了果形指数、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含酸量.极显著提高了糖酸比;而对其它品种各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套专用袋能够提高高妻果实品质.套专用袋和报纸袋对改善其他4个品种的果实品质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培育栝楼优良品种,也为药用植物多倍体诱变育种提供依据,以天然二倍体和笔者所在课题组人工诱变成的四倍体栝楼为材料,对其生长发育和果实中总糖和总酸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利用蒽酮法和酸碱滴定法测定天然二倍体和四倍体栝楼果实中的糖和酸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栝楼的长势快于二倍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栝楼果实大小、重量、结实率和百粒重明显小于二倍体;果实中总糖和总酸的含量四倍体明显高于二倍体。由DPS软件分析可知:在0.05水平下,四倍体和二倍体栝楼总糖和总酸的含量有显著的差异;在0.01水平下,总糖和总酸的含量有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红江橙成年树为试材,在果实转色前1个月开始进行单独的叶面喷雾GA3、土壤施氮肥和树盘覆盖地膜或其混合等5种留树保鲜处理,以期探讨其果实保果率、糖、酸含量在保鲜期间的动态变化特点.试验结果表明:5种果实留树保鲜处理均可达到良好的保果效果;不同果实留树保鲜处理的果实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高峰出现在处理后42 d;不同留树保鲜处理的果实酸含量在处理后42 d前快速下降,至处理后42 d达最低,之后变化趋于平缓;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不同留树保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糖酸比适宜,建议此期作为留树保鲜处理的最佳采果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不同产区无核白葡萄果实糖酸含量的差异.[方法]对鄯善、哈密、吐鲁番和托克逊产区的无核白葡萄抽样,测定分析147份样品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含量及固酸比,并与现有国内标准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鄯善产区无核白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及固酸比较高,总酸含量低;哈密产区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高,固酸比较低,总酸含量高于其它产区;吐鲁番与托克逊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含量以及固酸比无显著差异.根据无核白葡萄国家标准( GB/T 19970 - 2005),147份无核白葡萄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布为特级占89.8;,一级占8.2;,二级占2.0;,总酸含量主要分布在一、二级;按无核白葡萄农业行业标准( NY/T 704 - 2003),35.4;的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一等品级次,23.1;的样品达到二等品级次,31.3;的样品分布为优等品级次;总酸含量达到优等品的分布量为36.1;,一等品分布量为29.9;,二等品的分布量为19.7;;固酸比达到优等品的分布量为32.0;,一等品的分布量为38.1;,27.2;分布在二等品级次中.[结论]鄯善、哈密、吐鲁番和托克逊产区无核白葡萄果实糖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性.国家标准中对无核白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分级标准偏低,农业行业标准的分级较合理,但固酸比的分级较为粗放,两个标准对总酸含量分级都较粗放.  相似文献   

14.
五种套袋对早熟梨果实糖酸和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早熟梨套袋对果实糖酸含量及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影响,以早熟梨苏翠1号作为研究试材,选择5种纸袋分别进行套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比较了糖酸组分含量、果实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套袋果实的光洁度及亮度明显提高,以黄白袋HB和复合黑蜡袋FL处理较高,对果实大小、果形指数没有显著影响;果实的山梨醇含量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明显降低。黄白袋HB的总糖含量相对较高,较HB对照的低6.36%。5种纸袋对果实苹果酸、奎尼酸、总酸的影响较大,而对柠檬酸含量的影响并不大。与对照相比,黄白袋HB、复合黑蜡袋FL的处理果实毒死蜱残留量低37.37%、55.55%。其中,复合黑蜡袋FL与黄白袋HB相比,果实毒死蜱残留量低29.03%,套三层纸袋的果实毒死蜱残留量降低程度好于双层袋。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技术测定成品卷烟中总糖和还原糖及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发达  朱立军  戴亚  王鹏  施丰成  尚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81-6182,6188
选取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采用近红外方法建立其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含量的近红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检验。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6%、2.47%和3.34%;t检验结果表明,样品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适宜冻藏的3个梨品种(‘南果梨’‘尖把梨’和‘花盖梨’)为研究对象,分析鲜梨及冻梨颜色、香气、味道以及质地的变化,为冻梨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色差计分别测定3种鲜梨及冻梨的果皮和果肉颜色(L*、a*、b*、C、h、∆E值),通过气质联用仪测定其香气组分及含量,利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其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液相测定其有机酸组分及含量,最后通过物性分析仪测定其质地(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结果】冻梨表皮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表皮呈黑褐色,果肉呈黄褐色,果皮、果肉L*值降低,冻梨的色差值均落在接近消色区附近,颜色较暗,且果皮色差值较果肉色差值变化更大。鲜‘南果梨’皮共检测出香气成分28种,而冻‘南果梨’皮检测出香气成分共27种, 20种香气成分相同,其中15种香气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鲜‘南果梨’肉检测出香气成分22种,而冻‘南果梨’肉检测出香气成分26种,其中19种香气成分相同,且除丁酸甲酯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他18种香气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鲜‘尖把梨’皮共检测出香气成分25种,而冻‘尖把梨’皮检测出香气成分共23种,其中20种香气成分相同,除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3-羟基丁酸乙酯和反-2-辛醛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他16种香气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鲜‘尖把梨’肉检测出香气成分13种,而冻‘尖把梨’肉检测出香气成分16种,其中11种香气成分相同,除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3-羟基己酸乙酯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他8种香气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鲜‘花盖梨’皮共检测出11种香气成分,而冻‘花盖梨’皮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7种,其中9种香气成分相同,除丁酸甲酯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他8种香气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鲜‘花盖梨’肉共检测出7种香气成分,冻‘花盖梨’肉共检测出16种香气成分,其中6种香气成分相同,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鲜梨相比,冻梨葡萄糖含量均增加,总糖含量均减少,冻‘花盖梨’的山梨糖醇含量、‘尖把梨’的果糖含量显著减少(P<0.05),且冻‘南果梨’及‘花盖梨’中未检测出蔗糖;与鲜梨相比,冻梨的苹果酸、莽草酸和总酸含量均有所减少,仅冻‘南果梨’的富马酸含量、冻‘花盖梨’的柠檬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TPA分析结果显示,与鲜果相比,冻梨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均显著下降(P<0.5),粘附性显著增加(P<0.5)。【结论】与鲜果相比,冻梨外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表皮黑褐;不同的冻梨品种呈现出不同的香味,3种冻梨皮和肉均检测出呈有果香味的酯类物质;总糖和总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质地更柔软,易咀嚼,可吸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4种抗寒主栽苹果品种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及其它果实性状,研究主要香气成分,为寒地苹果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4个主栽抗寒品种为试材,检测果实的总酚、抗氧化能力、类黄酮、果皮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糖酸,HS-SPME法检测分析香气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4个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龙冠>龙丰>七月鲜>金红。总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金红>龙丰>七月鲜>龙冠。总酸含量金红>七月鲜>龙丰>龙冠。共检测出9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7类,各成分排序由大到小:酯类>烯烃类>杂环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果实香味物质主要集中在醇类、烯烃类和酯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56.24%),表现为“果香”味。不同参试品种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龙冠最高为22.96,七月鲜最低为9.92,表现出酸的味感。【结论】4个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成与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均为“酯香型”苹果,酯类物质可能对这4个品种果实风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番茄品系不同时期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各个品种不同时期糖酸含量的变化以及番茄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方法】选自于北京农学院多年培育的基因型纯合的5个不同的番茄材料O-33-1,耐运2000,尖黄,青熟,满田206。对品种总糖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有机酸总酸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碱液滴定法滴定。番茄的风味营养品质采用感官鉴定法。【结果】品种O-33-1(黄色大果)和品种青熟(黄色小果)甜度比较高,品种满田206(红色大果)和品种尖黄(红色大果)水分较多,品种耐运2000(红色小果)的口感较好。适宜的糖酸比值为7-10,所以较好的番茄品种应为耐运2000和尖黄。通过全方面的比较,番茄耐运2000和尖黄为风味品质与营养品质都较好的品种。【结论】番茄风味品质与糖酸含量密切相关。各个番茄品种涩味和苦味都较低,酸度,甜度,水分,以及果皮口感的评价都较高。  相似文献   

19.
对黑莓品种Boysen和Kiowa果实发育特点及果实糖酸累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莓果实的发育分为迅速生长期、生长停滞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迅速生长期占果实发育时间的15% ~20%,果实迅速膨大,平均果径增长较快,糖酸缓慢累积,糖酸比变化较小或有所升高;生长停滞期占果实发育时间的50%~60%,果重和平均果径增长缓...  相似文献   

20.
新疆16个地方杏品种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新疆的杏资源开发利用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食兼加工优良品种轮台小白杏为对照,对15个新疆地方杏品种的物候期、单果重、出仁率、果实VC含量、总糖、糖酸比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测定了轮台小白杏和15个新疆杏地方品种的物候期、单果重、果实营养品质等各项指标,发现新疆杏各地方品种花期较集中,但是果实成熟期、单果重以及营养品质相差较大,开发潜力大.[结论]毛拉肖和贾格达玛伊桑都是甜仁,出仁率高、核壳薄,适合加工;堪及玉吕克的极晚熟性可配合其他优良品种尝试培育一些中晚熟杏新品种;除堪及玉吕克、莎车黑叶杏、洛浦2号外,其余品种鲜食性都较好,其中贾格达玛伊桑鲜食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