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根据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GABA)富集研究结果,介绍发芽糙米GABA的增殖途径,从优化浸泡发芽工艺、添加外源物质、脉冲强光照射、超声波处理、逆境胁迫等方面,介绍发芽糙米GABA的富集条件和措施,为高GABA发芽糙米的生产与加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白米是我国传统的主食,因而对白米加工利用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糙米尤其是对糙米在发芽过程中的成分变化以及发芽糙米的开发利用缺乏研究。该研究以糙米为原料,以自来水为浸泡液,于28℃浸泡9h,再转入30℃恒温培养箱培养20h,在此生产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发芽糙米,其发芽率可维持在80%左右、发芽糙米中总糖的含量降低为糙米的70%左右、还原糖的含量显著升高为糙米含量的90倍左右。由此可见发芽糙米是一种低热量,易消化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比较糙米酵素的制备工艺,选择淀粉酶活力为指标,研究不同发芽条件对发芽糙米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比较糙米直接发酵和糙米先发芽再发酵来制备糙米酵素的淀粉酶活力差异。结果表明:糙米的最佳发芽条件为浸泡温度32℃、浸泡时间24h、发芽温度32℃、发芽时间28 h;在酵母菌接种量4%,发酵时间6 h,发酵温度30℃条件下,糙米先发芽再发酵方法制备的糙米酵素淀粉酶活力为890.5 U/g,高于糙米直接发酵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4.
糙米发芽前的吸水过程是导致籽粒裂纹的根本原因,制约着发芽糙米品质和口感。为降低发芽前糙米裂纹增率,探究了完整吸湿区间内各含水率水平糙米的最优吸湿速率。将糙米初始含水率至发芽含水率的完整区间分为若干子区间,在各区间内以不同加湿速率加湿至该区间目标含水率。探究各区间内裂纹增率的变化规律,建立裂纹增率与加湿速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以低裂纹增率为目标确定最优加湿速率。在此基础上,得出完整区间内以低裂纹增率及高效率为目标的加湿速率数学模型并试验验证。与前期分段加湿工艺相比,本优化工艺可降低发芽前糙米和发芽糙米裂纹增率(41.48±0.15)%和(43.67±0.26)%,糙米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6.92±0.25)%和(25.03±0.18)%,为高品质发芽糙米的生产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总结不同外源物理场诱导对发芽糙米发芽率、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探讨外源物理场诱导糙米发芽食品开发的研究方向,为发芽糙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米的富含γ氨基丁酸处理技术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和消费国,年产稻谷近1.3亿t。但由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种植品种品质不高,特别是早籼稻的食用品质已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导致近几年大米积压严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我国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发展较慢,除米粉、米果的生产和消费初具规模外,还很少见到其他的大米食品。 研究表明,大米营养成分的60%以上集中在米糠中,但在精米加工过程中,米糠基本被去掉。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越来越追求大米的“精”和“白”,另一方面是因为保留了米糠的糙米口感不好,米色较差。为了解决糙米的粘性和口感差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糙米的营养价值,通过酶处理使糙米发芽后食用或加工食品的技术受到许多科研工  相似文献   

7.
茶余饭后     
发芽糙米有奇效  据新华社信息 ,日本科学家认为 ,在 2 1世纪 ,发芽糙米将在增进人类健康、防治疾病等方面发挥有益的作用。稻谷脱壳后仍保留着外皮、糊粉层和胚芽的稻米叫糙米 ,它在一定温度下会发芽 ,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并能产生各种有保健和健美功能的成分。日本著名学者、信州大学教授茅原经过实验研究发现 ,发芽糙米有着神奇的健美功效 ,他主张把发芽糙米作为主食 ,以增进健康、防治疾病。茅原教授用老鼠作的实验结果证实 :发芽糙米中含有丰富的抗活性氧植酸、阿魏酸等 ,可以抑制黑色素的产生 ,使皮肤保持白净 ,并能促进新陈代谢 ,预…  相似文献   

8.
糙米吸湿发芽过程中微生物繁殖给发芽糙米带来安全隐患。为保障发芽糙米的安全性,研究基于分段加湿法的臭氧水灭菌预处理待发芽糙米工艺。以分段加湿后糙米为原料,研究糙米含水率、臭氧水初始质量浓度、臭氧水处理时间、臭氧水温度对灭菌率和发芽率的影响规律。采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设计进行试验,建立了各因素对灭菌率和发芽率影响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灭菌率、发芽率与各参数间回归方程极显著(P0.01),优化参数组合为糙米含水率27.5%、臭氧水初始质量浓度4.7 mg/L、臭氧水处理时间6.5 min、臭氧水温度29.5℃,该条件下灭菌率和发芽率分别为(97.49±0.11)%和(91.89±0.26)%。与分段加湿后无灭菌处理相比,臭氧水预处理后发芽糙米菌落菌体浓度降低约5.20 lg CFU/g,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提高约0.49%和1.23 mg/(100 g)。研究证实优化后的预处理工艺既可有效灭菌又有利于糙米发芽。  相似文献   

9.
以发芽糙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发芽糙米饭软罐头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发芽糙米浸泡时间60 min、预煮时间15 min、蒸煮水的添加比例1.0∶2.0、高温杀菌时间30 min时,发芽糙米饭的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0.
建立测定γ-氨基丁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不同蒸煮发芽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与未蒸煮相比,蒸煮20 min的发芽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增加率为66.30%。  相似文献   

11.
在发芽糙米中加入峰蜜,利用酵母发酵制备成糙米酵素,并对糙米酵素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糙米酵素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较强,与常用抗氧化剂BHT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
糙米发芽过程中GABA富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糙米发芽过程中GABA富集的最优工艺,研究浸泡液pH与GABA富集的影响,浸泡温度、浸泡时间与吸水率的关系,以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与发芽率的关系.以GABA含量为指标,选择浸泡液pH、浸泡温度、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4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发芽糙米富集GABA的最优工艺为:浸泡液pH为5.5,浸泡温度为28 ℃、发芽温度为30 ℃,发芽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13.
对糙米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酶解及热磨法、发芽法和糙米酵素法去除抗营养因子,并比较去除率。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有效降低糙米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其中酶解法去除植酸效果最佳,糙米酵素法去除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效果最佳且有利于糙米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糙米发芽过程中的抗坏血酸生成特性,以盐粳48糙米为试材,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抗坏血酸的生成特性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稻谷的干种子中几乎不存在抗坏血酸,在发芽过程中逐渐生成,AsA的生成量无明显规律,DasA的生成量则呈单调增加趋势;糙米的陈化程度对抗坏血酸的生成有影响,陈化抑制抗坏血酸的生成;抗坏血酸的生成特性能更好地表达稻米陈化过程中的食味变化。  相似文献   

15.
赵弢 《农业机械》2013,(20):17-20
面粉加工就是将小麦中麸皮、胚与胚乳分离,再将胚乳研磨成符合不同要求面粉的过程;稻谷加工是将稻谷除去杂质,脱去稻壳,提取糙米,碾去糙米糠层(皮层),生产出含碎米最少和含杂质最少的分级白米的过程。"记得十来年前,我们吃饭前要淘米,一淘就是三四道水,米水仍是乳白色。  相似文献   

16.
糙米的营养价值及加工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糙米功效的基础上,比较精白米和糙米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品质,总结归纳糙米的加工利用现状,并对其今后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为糙米的综合利用及糙米食品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糙米加湿调质最适宜加工水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含水量12.5%的糙米为原料,将糙米加湿调质到不同含水量,并取不同含水量的均质糙米样品做磨米加工试验,检测精米率、碎米率、精裂纹米率及功耗.研究证实,最适宜加工的糙米水分含量为15%~16%,可以避免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裂纹,而且可以降低磨米能耗、增加出米率和提高大米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膨化机加工温度和物料含水量为考察对象,优化糙米锅巴制作过程中的挤压膨化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加工温度和物料含水量对原料的膨化效果影响显著;DSE-25型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加工糙米锅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工温度180℃(最高区)、物料含水量18%、螺杆转速120 r/min、喂料速度16 r/min。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能量饲料之一,其加工方法直接影响饲用价值和动物的生产性能。经过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对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动物饲料利用效率,目前玉米加工有蒸汽、压片、膨化及发芽等方法。本文以发芽处理为主,综述了不同加工处理方法对玉米饲用价值的影响研究进展,为饲料工业中玉米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快速、无损及连续测量糙米水分,该文设计一种微波水分检测装置。分析了环境因素、糙米物性等对水分检测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温湿度、糙米密度对检测精度影响较小;随着温度升高,糙米的水分活度增加,对微波的吸收能力也随之增加;样品池的最优检测厚度为50 mm;建立以糙米温度和微波电压为自变量,糙米水分为因变量的水分预测模型。该文可为稻米加工调湿润糙的自动化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