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利用通径分析原理研究了SD—Ⅱ系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均重、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个体均重、断奶头数对35日龄断奶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头数及其与其它性状的互作效应对断奶窝重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断奶个体均重。产仔数和20日龄窝重对35日龄断奶窝重的直接作用和决定程度较小,但间接作用很大,也是影响断奶窝重的主要性状;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均重对35日龄断奶窝重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以及决定程度都很小,对断奶窝重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氟烷基因对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氟烷基因型为NN和Nn的母猪间8个繁殖性状指标,即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8日龄断奶窝重、28日龄断奶头断、60日龄成活数以及60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NN和Nn型母猪间上述所有母性繁殖性状均无显性差异(P〉0.05),但Nn型母猪的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60日龄成活头数以及60日龄窝重比NN型要略高,而NN型的初生个体重、28日龄断奶窝重  相似文献   

3.
分娩胎次及季节对法系皮特兰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胎次及产仔季节对法系皮特兰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娩胎次对皮特兰母猪的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哺乳成活率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配种情期、怀孕天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影响不显著。产仔季节对皮特兰母猪的配种情期、怀孕天数、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产仔胎次、木乃伊数、死胎数、死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哺乳成活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应用HARVEY程序对莆田黑猪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均乳头数13.22个,产仔数10.17头,产活仔数9.61头,初生窝重8.34kg,初生个体重0.82kg,20日龄仔数8.89头,20日龄窝重35.07kg,断奶仔数8.83头,断奶窝重48.06kg,断奶个体重5.38kg。繁殖性状乳头数、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0日龄窝重、断奶仔数、断奶窝重和断奶个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193、0.160、0.186、0.223、0.247、0.046、0.016、0.33l和0.284。繁殖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介于-0.642~0.808之间,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分别在-0.714~0.982和-0.770~0.880之间。乳头数与产仔数、活产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数间的遗传相关为负值,而表型相关和环境相关为正值;断奶窝重与所有繁殖性状间都存在着正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且窝性状的相关性都较强,窝性状和个体性状(初生个体重、断奶个体重)存在着负的遗传相关。断奶窝重可以作为莆田黑猪繁殖性状的重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5.
长白猪主要性能测定及遗传参数估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湖南省食品公司农科院猪场长自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性能和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结果表明:生长发育性状都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力,繁殖性状中个体初生重、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具有中等遗传力,但产仔数、活仔数、断奶头数、21日龄窝重均为低遗传力.生长发育各性状间都呈较强相关,在繁殖性状中初生个体重与产仔数、21日龄窝重、断奶头数、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之间存在较强的正遗传相关,但与活仔数的遗传相关较弱.  相似文献   

6.
法系大约克和台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了法系大约克和台系杜洛克母猪5164窝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大约克的分娩胎次、健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出生窝重、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分别比杜洛克提高24.35%、14.55%、98.00%、50.00%、14.55%、94.74%、19.01%、116.67%、133.33%、12.22%、8.51%、17.73%、13.08%、12.46%,差异极显著;妊娠天数杜洛克比大约克提高0.20%,差异极显著;哺乳成活率杜洛克比大约克提高0.63%,差异显著。春、夏、秋、冬4个季节,大约克母猪群的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等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法系大约克和台系杜洛克母猪5164窝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大约克的分娩胎次、健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出生窝重、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分别比杜洛克提高24.35%、14.55%、98.00%、50.00%、14.55%、94.74%、19.01%、116.67%、133.33%、12.22%、8.51%、17.73%、13.08%、12.46%,差异极显著;妊娠天数杜洛克比大约克提高0.20%,差异极显著;哺乳成活率杜洛克比大约克提高0.63%,差异显著。春、夏、秋、冬4个季节,大约克母猪群的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等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  相似文献   

8.
泛农花猪繁殖性状遗传参数的初步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泛农花猪8头公猪及其44窝后代的若干繁殖性状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初步估计,其结果如下:1.1982年的平均乳头数13.68个,总产仔数11.14头,产活仔数10.42头,初生个体重1.18公斤,初生窝重12.17公斤,断奶个体重18.15公斤,断奶窝重156.49公斤,断奶仔数8.57头。2.乳头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和断奶仔数的遗传力各为0.23、0.18、0.34、0.87、0.75、0.11、0.69。3.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呈强正相关;初生个体重与断奶个体重和初生窝重与断奶仔数呈中等正相关;初生个体重与初生窝重和断奶仔数,以及产活仔数与断奶仔数均呈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1977-1980年宁乡种猪场育种和生产记录,分析了宁乡猪繁殖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宁乡猪的乳头数较少(12.64个),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泌乳力(20天窝重)、断奶重等性状中等。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大多在0.1-0.3之间,与国内外文献相符。繁殖性状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环境相关也与文献报道一致。断奶窝重与产仔数、产活仔数、20天窝重、断奶仔数、断奶个体重均有较高表型的正相关和遗传正相关,抓断奶窝重的提高,可带动其他性状的提高。宁乡猪乳头数遗传力0.166,乳头数与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有显著表型正相关,但遗传相关为负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人工授精和本交2种配种方法对苏钟杂优母猪繁殖性能的表现进行初步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授精的苏钟杂优初产母猪窝平均总产仔10.22头,平均产活仔8.17头,仔猪平均初生重1.41 kg,仔猪28日龄平均断奶重6.41 kg;本交的苏钟杂优经产母猪窝平均总产仔12.22头,平均产活仔数10.39头,仔猪平均初生重1.34 kg,仔猪28日龄平均断奶重6.33 kg.苏钟杂优后备母猪在适配龄时进行人工授精后,其繁殖性能的总体表现比较好,在试验的预期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选取12头、21日龄、平均体质量为(8.10±0.89)kg的健康二元杂(杜×长)断奶仔猪,于回肠末端实施"T"形瘘管手术,随机平均分为2组,处理组和对照组均饲喂基础饲粮,但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根据每周体质量,每天拌入10 g/kg剂量的D–半乳糖,建立D–半乳糖诱导断奶仔猪慢性氧化应激模型,探讨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血清生...  相似文献   

12.
将12窝长×内杂交一代仔猪分成四组,分别在21、35、49和60日龄断奶,饲粮以玉米、豌豆为主,增重结果表明:21日龄断奶,第一周日增重只有34克,前两周内平均日增重(101克)仅为未断奶的其他三组均值(201克)的50%,第三周增重速度与未断奶组相同。35日龄断奶,第一周日增重(238克)为未断奶的其他二组均值(325克)的73%,第二周即赶上未断奶组的增重速度。49日龄以后断奶对仔猪生长几乎无不良影响。74日龄对各组平均体重无明显差异。屠宰结果表明:断奶时间对仔猪内脏器官形态发育无明显影响。四川目前条件下,养猪生产上可试行35—49日龄断奶。  相似文献   

13.
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50日龄的长白断奶仔猪60头,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对试验组各添加0.05%、0.1%和0.15%的乳猪复合酶,研究添加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1、2、3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20.9g、441.3g、441.6g,比对照组(398.4g)增加5.5%、10.7%、10.9%;料重比分别为2.3、2.2、2.2,比对照组(2.5)高8%、12%、12%,差异达极显著;腹泻率分别下降24%、28%、28%.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大豆活性肽对14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甲状腺素分泌的影响。选取14日龄的早期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正式试验30d。试验组分为对照组(添加8%血浆蛋白粉)、4.9%大豆活性肽组(添加4.9%血浆蛋白粉和4.9%大豆活性肽)和12.62%大豆活性肽组(添加12.62%大豆活性肽),按血浆蛋白粉和大豆活性肽的粗蛋白含量设计。结果表明,4.9%大豆活性肽组有提高平均日增重的趋势,比对照组提高13.94%。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最大,12.62%大豆活性肽组饲料转化率最佳为1.208,比对照组改善15.76%。4.9%大豆活性肽组有提高T3和降低T4的趋势,分别为0.36ng·mL-1和49.23ng·mL-1。但各处理均差异不显著(P>0.05)。大豆活性肽可作为血液性产品—血浆蛋白粉的替代品应用在14日龄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最佳添加量仍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5.
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的生长和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2窝96头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8头,每窝4头。I组仔猪在28日龄时断奶,Ⅱ组仔猪在35日龄时断奶。试验期从断奶时至60日龄,分析比较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的生长和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I组仔猪60日龄时的平均体重为19.05kg±0.182(x±s),应激性疾病的总发病率为72.92%;(2)Ⅱ组仔猪60日龄时的平均体重为19.68kg±0.198(x±s),应激性疾病的总发病率为43.75%。与Ⅱ组仔猪相比,I组仔猪的平均体重较低(p<0.05),但发病率较高(p<0.05)。  相似文献   

16.
断奶仔猪血清及肠道肠三叶因子ITF水平与腹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仔猪断奶后一周的腹泻情况,比较民猪和长白猪的腹泻程度。用ELISA方法检测断奶仔猪血清和肠道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浓度,分析断奶后ITF水平变化与仔猪断奶腹泻的关系。结果表明,断奶后一周内,民猪腹泻率、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均小于长白,提示民猪比长白具有更好的抵抗腹泻的能力。断奶后仔猪血清和肠道ITF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健康组仔猪血清ITF含量极显著上调(P<0.01),腹泻组肠道ITF水平在空肠和盲肠显著上调(P<0.05),而健康组肠道ITF水平相对较稳定,提示ITF与仔猪断奶腹泻有重要关系,断奶仔猪维持肠道较稳定的ITF水平,是保证肠道健康,减少腹泻发生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直接测序法研究猪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基因5'侧翼区域多态性,并作多态位点与仔猪腹泻和生长性状关联分析。发现在TNF-α基因5'侧翼区域存在6个SNPs位点,建立针对SNP:-1048T/C和SNP:-1016A/G的Hha ⅠPCR-RFLP和Taq Ⅰ PCR-RFLP分型技术。Hha ⅠPCR-RFLP研究发现,在民猪群体中存在TC和CC两种基因型,在长白猪群体中存在TT、TC和CC三种基因型。Taq Ⅰ PCR-RFLP研究发现,在民猪和长白猪群体中仅存在AG和GG两种基因型。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TC比CC基因型民猪具有较高的35日龄断奶重(P0.05)和日增重(P0.05);TT基因型长白猪腹泻指数高于TC基因型个体(P=0.06)和CC个体(P=0.06);TT基因型长白猪出生重显著高于TC和CC基因型长白猪(P0.05)。结果表明,猪TNF-α基因对仔猪腹泻和生长性状有一定影响,但HhaⅠ位点能否作为新遗传标记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烟酸铬及胶原蛋白粉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8.0±0.07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28日龄断奶健康仔猪80头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和1、2、3、4组。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设计烟酸铬2个水平(0.15、0.2 mg·kg-1),胶原蛋白粉2个水平(150、200 mg·kg-1)。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28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烟酸铬和胶原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在(21±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日粮中添加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研究对其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分为基础日粮 抗生素(对照组)、基础日粮 姬松茸培养产物(3.50g.kg-1)(T-A组)、基础日粮 抗生素 姬松茸培养产物(3.50g.kg-1)(T-AA组)等3组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T-AA组的仔猪腹泻率较对照组低70%,姬松茸发酵产物具有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的趋势,可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P<0.05)、D-木糖浓度(P<0.05),提高牛血清白蛋白滴度(P<0.05),有提高血清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免疫球蛋白IgA、IgG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行为特征和唾液皮质醇激素水平作对比分析,以期说明发酵床饲养可提高仔猪动物福利。【方法】按照密度一致原则 (0.67 m2/头),将88头体重相近(10.42±0.36 kg)的35日龄断奶苏钟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两组,即漏缝地板饲养组(slatted-floor house, SFH)和发酵床饲养组 (deep-litter house, DLH)。每组设4个重复,SFH和DLH组中每个重复分别为6和16头。适应14 d后,进入试验期,试验期为21 d。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间记录仔猪日采食量,分别于仔猪49日龄和70日龄时进行个体称重,按重复计算仔猪的日增重和料肉比;于仔猪68日龄时,进行24 h录像采集,每个重复随机挑选3头仔猪用于行为学观察,观察时间为07:00-17:00;于69日龄上午9:00-10:00,每个重复选择3头仔猪用于唾液采集,测定其皮质醇激素含量。【结果】①SFH和DLH组仔猪末重、日均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SFH组相比,DLH组仔猪站立和犬坐行为时间比例显著增加(P<0.05),躺卧行为显著降低(P<0.05);仔猪主要活动时间为08:00-10:00和12:00-15:00;DLH组中仔猪运动和探究行为(特别是翻拱垫料行为)时间比例显著高于SFH组(P<0.05),操纵圈舍行为和攻击行为显著低于SFH组(P<0.05);与SFH组相比,DLH显著提高了仔猪饮水时间比例(P<0.05),但对排泄(排尿和排便)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DLH组仔猪总采食时间显著低于SFH组(P<0.05),但因采食次数的显著增加(P<0.05),使DLH组仔猪每次采食持续时间显著高于SFH组(P<0.05)。③DLH组仔猪唾液中皮质醇激素含量显著高于SFH组(P<0.05)。【结论】发酵床饲养能够增加断奶仔猪的探究行为、运动行为以及每次采食持续时间,降低其攻击和操纵圈舍行为,提高了仔猪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