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红罗非鱼(Oreochromissp.)稚鱼、雌雄亲鱼的肌肉脂肪酸组成,为红罗非鱼的生物学研究及科学养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及气相色谱技术检测红罗非鱼稚鱼与雌雄亲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从红罗非鱼稚鱼肌肉中检测出10种脂肪酸,雌雄亲鱼肌肉中检测出16种脂肪酸,以C16:0、C16:1、C18:0、C18:In.9、C18:2n.6的含量较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4%以上。红罗非鱼肌肉脂肪酸含量因生长期和性别不同而异,C20:5n.3(EPA)和C22:6n.3(DHA)在稚鱼肌肉中未能检出,雌亲鱼肌肉中含有少量(0.47%h和0.65%),雄亲鱼肌肉含量丰富(1.39%和2.33%);红罗非鱼稚鱼和雄性亲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次序为:饱和脂肪酸含量(ESFA)〉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雌性亲鱼肌肉中:∑MlIFA〉∑SFA〉∑PU-FA。【结论】红罗非鱼稚鱼阶段主要依靠∑sFA提供能量以满足其生长所需,雌雄亲鱼则依靠∑MuFA和∑PuFA来提高其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
北方枸杞籽油中脂肪酸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北方枸杞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鉴定了11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9.10%,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  相似文献   

3.
安卡鸡肌肉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安卡鸡脂肪酸组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对安卡鸡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并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结果]安卡鸡肌肉中共分离和鉴定出1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7种,包括月桂酸、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和花生酸,其含量占总脂肪酸的38.55%;不饱和脂肪酸9种,包括11-十四碳烯酸、9.十六碳烯酸、9-十八碳烯酸、9,12-十八碳二烯酸、6,9,12-十八碳三烯酸、11-二十碳烯酸、10,13-二十碳二烯酸、7,10,13-二十碳三烯酸以及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其含量占总脂肪酸的61.4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3.58%,必需脂肪酸占23.04%。[结论]该研究为家禽肌肉中脂肪酸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的评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甲鱼脂肪酸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快速脂肪提取法代替索氏法提取甲鱼脂肪。采用GC、GC/MS联用机的分析方法,分析鉴定了甲鱼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共分离鉴定出16种脂肪酸,其中ω3脂肪酸(EPT DHA DPA)含量为8.8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2.66%,饱和脂肪酸含量仅为27.34%。  相似文献   

5.
以雅安琼楠鲜叶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雅安琼楠鲜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5种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39%.其中,以单萜、倍半萜、含氧单萜和含氧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组成种类,其相对含量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23.92%,25.03%, 10.84%,17.64%.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栽培方式的卷丹鳞茎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40种化合物,并鉴定出了35种;从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0种化合物,鉴定出了28种;从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6种化合物,鉴定出了34种。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在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挥发油总量的71.44%;在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5种脂肪酸,占总量的16.94%;在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总量的52.87%。从挥发油种类及含量因素考虑,卷丹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遮荫栽培。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剂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种子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黄秋葵种子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中正癸烷含量最高,达21.180%;从黄秋葵种子脂肪酸中鉴定出13种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占总量的40.225%。黄秋葵种子中的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取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的油脂,测定脂肪酸含量及组分,并测定迪西型鹰嘴豆的分级蛋白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方法]以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为试验材料,提取其种仁油脂。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鹰嘴豆中油脂含量高(18.2%),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鹰嘴豆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3.71%,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较低。其蛋白质均舍18种氨酸酸,属完全蛋白质。谷氨酸含量最高,占蛋白质的15.8%;天冬氨酸含量占10.7%;此外还有精氨酸(9.30%)、亮氨酸(7.56%)和赖氨酸(6.34%);其次为苯丙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氮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少。鹰嘴豆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新疆迪西型鹰嘴豆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氨基酸含量丰富的豆类作物。  相似文献   

9.
3种规格池养鳗鲡的粗脂肪与脂肪酸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池养条件下3种规格鳗鲡的粗脂肪含量和肌肉、肝脏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鳗鲡的粗脂肪含量随着体长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肌肉的脂肪酸共测出16种,其含量除了18∶1ω7ω9、20∶1ω9和18∶2ω6不同外,其余脂肪酸在3种规格鳗鲡间相近。肝脏的脂肪酸共测出15种,其中22∶6ω3含量较高,分别占仔、幼、成鳗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50.16%、54.87%和51.85%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研究55种鱼油的34个脂肪酸组分特征指标,通过与其它动植物油的比较表明,鱼油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特征组分,其中EPA和DHA这两种必需脂肪酸(EFA)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5.2%~20.0%和5.7%~25.9%,是鱼油最重要的特征脂肪酸和评判品质优劣的内在质量指标;鱼油中C18;2n6和C18:3n3这两种EFA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6%~2.7%和0.2%~2.5%,在使用中应注意饲料中EFA的平衡对饲喂效果的影响;不同品种的鱼油有不同的脂肪酸特征指标,其总体水平与其它动植物油脂肪酸特征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作为鱼油品种和鱼油真伪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香子兰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该方法所得香子兰精油的化学组成,在其精油的44个色谱峰中鉴定出11种主要化学成分,占该精油总量的80.1%,其中最高的香草醛为64.83%。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鉴定了紫穗槐种籽油的脂肪酸成分,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2.79%。用气相色谱保留指数(I_(TP))定性法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测定分析了紫穗槐种皮挥发油,鉴定了其中25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有β—石竹烯(7.78%),γ—桉藦烯(16.5%),α—香橙烯(6.09%),γ—杜松烯(10.29%),杜松烯(16.8%)。  相似文献   

13.
新吉富罗非鱼的含肉率及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新吉富罗非鱼的含肉率及营养成分组成。结果表明,新吉富罗非鱼的含肉率平均为71.28g/100g;粗蛋白为20.28g/100g;水解氨基酸含量为17.03g/100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95g/100g,占氨基酸总量的46.68%;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99g/100g,占氨基酸总量的35.17%;第一限制氨基酸为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2.79。说明新吉富罗非鱼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相似文献   

14.
黑杨萎蔫叶片挥发性诱虫活性物质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杨萎蔫叶片具诱虫活性的气味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经计算机谱库检索,发现其至少有19种组分,从中鉴定出分属于醇类、醛类、酚类、酮类、酸类及杂环类的16种化合物,主要组分为4号峰,其相对含量为28.71%,其次为14号峰,其相对含量为10.35%。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米脂肪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916份小米品种的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小米6种主要的脂肪酸中,亚油酸为70.01%,油酸为13.39%,亚麻酸为1.96%,棕榈酸为8.34%,硬脂酸为4.38%,花生酸为1.72%。小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85.54%。聚类分析表明,我国小米亚油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北方省份高,南方省份低的趋势。棕榈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则是南方省份高于北方省份。  相似文献   

16.
采用GC-MS技术和NIST质谱库对椭圆叶花锚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首次从该植物的挥发油中发现并鉴定了其中的51个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含量在1%以上的组分有17种,占挥发油总量的51.56%。  相似文献   

17.
贵州苦丁茶原植物粗壮女贞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贵州苦丁茶原植物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 Bl.)的叶用水蒸气蒸馏乙醚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NIST、WILEY化合物谱库检索,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贵州苦丁茶中分离出92种成分峰,鉴定出53种,鉴定率为57.6%,主要成分是十六烷(Hexadecane),含量为9.43%;其次是α—石竹烯(alpha.—Caryophyllene),含量为6.31%。贵州苦丁茶原植物粗壮女贞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类型为单萜和倍半萜。  相似文献   

18.
吉富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方法测定、分析了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选育的2代吉富罗非鱼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8%,蛋白质为17.39%,粗脂肪为0.89%,灰分含量为1.32。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量占干物质的76.01%。其中包括了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干重的30.46%,占氨基酸总量的40.07%,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吉富罗非鱼限制性氨基酸主要为蛋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55,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9.55%。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4.56%,高于其他优质鲤科鱼类;其中EPA与DHA的总含量为11.9%,高于多种经济鱼类。吉富罗非鱼肌肉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合理。实验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秦巴山区野生藿香籽中脂肪酸的测定与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藿香籽资源,利用索氏提取器从秦巴山区野生藿香籽中提取粗脂肪,对粗脂肪皂化和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对其脂肪酸进行了初步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秦巴山区野生藿香籽脂肪酸中分离出14种组分,确定出12种脂肪酸,含量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机溶剂对露蜂房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和测定各化舍物在挥发性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露蜂房中分离了68种成分,其中鉴定了28个,占挥发性成分的41.18%。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烃类化合物和高级脂肪酸及酯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占检出成分的71.43%,高级脂肪酸及酯类化合物占检出成分的25.0%,其中二十八烷的含量高达8.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