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秋水仙素浓度对试管葡萄染色体加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单芽茎段浸泡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诱导产生四倍体葡萄的影响,发现2000mg/L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四倍体葡萄诱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茎段浸泡和秋水仙素培养基两种方法对二倍体京秀和红地球2个品种的葡萄(Vitis. vinifera)组培苗进行诱导,并采用流式分析仪对诱变植株的细胞DNA含量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茎段浸泡秋水仙素法诱导四倍体葡萄的效果优于秋水仙素培养基法。在低浓度秋水仙素(2000 mg•L-1或低于2000 mg•L-1)溶液中浸泡时间短于48 h的所有处理,仅在继代2~5次后获得了纯合四倍体植株;在秋水仙素浓度2000 mg•L-1对茎段浸泡3 ~4 d或3000 mg•L-1 和4000 mg•L-1对茎段浸泡2~4 d,在茎段扦插的当代就获得了纯合四倍体植株,诱变四倍体植株的适宜条件为在秋水仙素3000 mg• L-1 茎段浸泡3~4 d,纯合四倍体植株获得的比率为16.7~23.3%。  相似文献   

3.
以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L."redglobe")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其进行诱变,并采用RAPD技术鉴定诱变株系。结果表明:(1)秋水仙素诱变红地球葡萄带芽茎段采用浸泡法的效果好于混培法。浸泡6 h,红地球葡萄均未产生变异;浸泡12 h,只有0.1%和0.2%的秋水仙素处理才能诱导红地球葡萄产生变异;浸泡24 h,除了0.005%秋水仙素处理外均有变异产生,变异率最高的是0.05%秋水仙素处理,达13.79%。(2)混培处理后发现,秋水仙素浓度高于50 mg/L以后变异开始出现,并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大,红地球葡萄变异的几率随之增大;诱变率最高的是300 mg/L秋水仙素处理,变异率可达13.51%。  相似文献   

4.
秋水仙素诱导菠菜和黄瓜四倍体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的温度下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分别以干种子浸泡法、露白种子浸泡法、生长点滴液法对菠菜进行四倍体诱导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以干种子浸泡法进行黄瓜的四倍体诱导。结果表明 :15℃下用 0 40 %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菠菜的露白种子 12h ,可得到四倍体 ;用 0 3 5 %的秋水仙素溶液在 2 8℃下处理黄瓜干种子 48h可得到四倍体  相似文献   

5.
秋水仙素诱导观音莲染色体加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观音莲组培苗茎段外植体为诱导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其四倍体诱导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倍体诱导率因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而不同,120 mg/L秋水仙素处理8 d效果最好,此时诱导率最高,平均每瓶四倍体数量最多;随着秋水仙素处理浓度或者处理时间的增加,外植体成活率、每苗有效不定芽株数均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未名玫瑰葡萄秋水仙素处理的最适浓度和时间,及适宜的倍性鉴定方法。[方法]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浸泡种子不同时间,对二倍体葡萄未名玫瑰品种进行加倍诱导,并采用流式分析仪对诱变植株的细胞DNA含量进行鉴定。[结果]从诱导成活率和四倍体诱变率综合考虑,诱变四倍体未名玫瑰种子的适宜条件:当种子胚根长1.0 cm时,用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其成活率和四倍体率分别为11.33%和5.12%。[结论]用倍性分析仪测定细胞倍性是一条简便快捷的鉴定方法。处理时间是影响成活率、四倍体率和变异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秋水仙素诱导葡萄风信子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质量分数、不同处理时间诱导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利用秋水仙素混配和浸泡法对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的染色体进行加倍诱导,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鉴定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浸泡法以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5%,时间为15 h的变异率最高,达到45.6%;混培法以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5%,时间为15 d的变异率最高,为21.1%。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变异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诱变植株叶片变厚变宽,叶色变深,鳞茎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诱变植株进行细胞学观察后发现,对照二倍体植株2n=2x=18,变异株2n=4x=36,为四倍体,另外还发现嵌合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选育金银花优良品种提供材料。[方法]以当年生银翠蕾嫩枝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培养,对获得的不定芽采用秋水仙素浸泡法和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法诱导多倍体,并进行染色体鉴定。[结果]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7:30 a.m.取材,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 h,用1.0 mol/L盐酸溶液在60℃下处理18 min的材料中,中期细胞多,染色体分散和着色均较好,而且可以看到清晰的点状染色体。染色体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李浓度对多倍体诱导率有显著影响,用0.4%秋水仙李浸泡16 h的诱导率为50.0%,在秋水仙李浓度为1.0 g/L的培养基中培养8 d的诱导率为43.8%。[结论]该研究为金银花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秋水仙素诱导紫珠多倍体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俊  陈法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49-2053
试验采用秋水仙素处理紫珠的种子和幼苗茎尖生长点以诱导四倍体紫珠植株,并对秋水仙素的诱导时间和浓度进行了探讨,对诱导对象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鉴定和形态观察等方法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成功地诱导出了四倍体紫珠植株,其中以6 mg/mL的秋水仙素对幼苗茎尖生长点处理48 h的效果较好,其形态变异率最高可达40.83%.四倍体紫珠植株较二倍体紫珠植株的形态有一定差异,表现为叶片普遍变大,气孔器保卫细胞较二倍体明显增大,叶绿体数目明显增多.同时,花径和果径平均增大37.26%和33.11%,观赏效果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秋水仙素诱导葡萄四倍体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秋水仙素诱导葡萄四倍体的影响因素和主要诱变方法,概述了诱变植株在形态学、组织学、孢粉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特性方面的变化,并阐述了与之相应的鉴定方法;分析讨论了秋水仙素诱导葡萄四倍体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诱变葡萄四倍体及广泛开展葡萄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艹念多倍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地艹念无菌试管苗丛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对地艹念组培苗丛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经纯化和鉴定后,分析地艹念多倍体的外部形态和叶片气孔特征。[结果]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对地艹念处理14 d的诱导率达28%,明显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对地艹念染色体的加倍率影响显著。采用不定芽技术切取变异株顶芽继代5次后,可得到纯合四倍体地艹念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56。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地艹念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巨大型特征。[结论]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处理地艹念试管苗丛芽21 d,可获得最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色马蹄莲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明秋水仙素诱导彩色马蹄莲多倍体的最佳处理方法.以黄色马蹄莲奇妙Zantedeschia elliottian‘Black Magic’球茎为材料,在离体条件下诱导愈合组织并产生芽点.放入0.2,0.5及1.0g·L^-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浸泡24,48和72h,诱导黄色马蹄莲多倍体。结果显示:秋水仙素能成功诱导黄色马蹄莲多倍体.其最佳处理是使用0.5g·L^-1秋水仙素浸泡芽点48h.四倍体诱导率13.3%。四倍体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64。获得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比较,外部形态特征、气孔特性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具有植株强健,叶片变大增厚,保卫细胞增大,叶绿体数目增多.气孔密度减少等特点.图3表3参18  相似文献   

13.
采用种子浸泡法和根状茎顶芽滴液法进行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出苗率和变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液法对材料的毒害性更小,经同一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出苗率和植株形态变异率均高于种子浸泡法,但诱变加倍的效果不如浸泡法。实验中获得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2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48h诱变得到。  相似文献   

14.
秋水仙素对大蒜茎尖试管苗四倍体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难以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新品种,而化学诱变作为种质创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些作物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秋水仙素对大蒜茎尖组培试管苗多倍体的诱变效应,旨在为创新大蒜种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方法】选用山东‘苍山蒲棵’、四川‘正月早’和‘新疆紫皮’3个生态区域的大蒜品种,鳞茎经自然晾干通过休眠后,取鳞芽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到不同处理的培养基上,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大蒜茎尖试管苗成苗率及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关回归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解析,确定诱变大蒜四倍体的优化方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幼叶和根尖压片染色体计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四倍体大蒜植株叶片DNA相对含量是二倍体对照大蒜‘苍山蒲棵’的2倍;通过染色体计数法鉴定二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为2n=2x=16,而四倍体植株染色体为2n=4x=32。在秋水仙素处理大蒜茎尖诱变四倍体过程中,随秋水仙素处理浓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3个大蒜品种试管苗成苗率均逐渐降低,且处理浓度的影响大于处理时间;品种间成苗率存在显著差异,以‘正月早’较高,‘新疆紫皮’次之,‘苍山蒲棵’较低,其处理间平均成苗率分别为48.69%、46.73%和41.83%。秋水仙素对大蒜四倍体的诱变效应以处理浓度大于处理时间,不同大蒜品种对秋水仙素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虽然‘苍山蒲棵’、‘正月早’与‘新疆紫皮’的最高四倍体诱导率分别达15.69%、15.69%和23.53%,但大蒜四倍体平均诱导率则以‘正月早’最高,‘苍山蒲棵’次之,‘新疆紫皮’最低,分别为9.15%、7.84%和6.53%。经计算机模拟寻优,求得的3个大蒜品种试管苗成苗率均超过50%的处理方案为秋水仙素浓度为0.268%-0.694%、处理时间为61.1-113.8 h;3个大蒜品种四倍体诱导率均超过5%的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分别为0.531%-0.580%和79.8 -112.2 h。【结论】不同大蒜品种对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反应不同,秋水仙素对大蒜四倍体的诱变效应亦存在显著差异,但均以处理浓度的影响大于处理时间,且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存在互作效应。3个大蒜品种成苗率超过50%且四倍体率超过5%的秋水仙素处理浓度为0.531%-0.580%、处理时间为79.8-112.2 h。  相似文献   

15.
秋水仙碱离体诱导薄皮甜瓜四倍体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甜瓜组培苗茎尖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碱诱导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浓度、最适处理时间以及离体茎尖的最佳苗龄。结果表明:以8d苗龄的茎尖,在含有0.1mg/L秋水仙碱和较低浓度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处理24-48h的诱导方法最有利于四倍体的产生,诱导染色体加倍的频率达30%~40%。变异株在田间表现出生长缓慢、叶片变宽加厚、茎增粗、节间变短、果皮变厚、种子变大增重的现象,显微镜观察变异后代根尖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条。  相似文献   

16.
红掌的多倍体诱导与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诱导红掌多倍体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掌气生根再生团块和幼苗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导药液,采用浸泡法、培养基培养法和穿线法3种方法对再生团块和红掌幼苗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不同诱导方法、秋水仙素浓度和诱导时间对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3种诱导方法都能得到多倍体细胞。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在0.1%~0.3%范围内时,多倍体诱导率随着诱导剂量的升高和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使用浸泡法处理气生根再生团块时,多倍体诱导效果最好,0.3%的秋水仙素处理再生团块7 h,诱导率可达63.3%。[结论]红掌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0.3%的秋水仙素浸泡气生根再生团块7 h。  相似文献   

17.
秋水仙碱诱导生姜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比较生姜在不同条件下经秋水仙碱处理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加秋水仙碱 30mg/l处理 5天 ,可使生姜的诱变率达到 6 5 .0 % ,效果最好。涂抹法无效果。 0 .1%秋水仙碱以注射法、浸泡法、包埋法处理生姜的诱变率各为 2 7.5 % ,2 2 .5 %及 47.5 %。  相似文献   

18.
秋水仙素诱导黑白杨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秋水仙素对黑白杨多倍体诱导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黑白杨二倍体腋芽诱导不同时间,观察黑白杨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多倍体鉴定。[结果]在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2d组培苗多倍体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结论]在试验范围内,黑白杨多倍体诱导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