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3年对牡丹进行春节催花试验,均获得成功,形成了一套牡丹春节催花技术:应掌握好品种及植株的选择,起苗及上盆时间为10月下旬;在牡丹打破休眠后春节前50~60天进入温室;在一定的昼夜温差下,夜间温度在15℃左右,白天温度不低于20℃并人为补充光照;而且催花过程中要合理浇水及施肥,调节好温室内的湿度等,方可催花成功。  相似文献   
2.
不同行株距配置对大蒜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蒜品种‘金乡紫皮’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行株距种植对大蒜产量及农艺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20 cm+20 cm)种植相比,宽窄行(10 cm+30 cm,两小行内错位种植)栽培增加了小区内大蒜植株的叶宽和假茎粗,蒜薹和鳞茎产量也显著提高;3种株距下,随着株距的加大,叶宽、假茎粗、蒜薹性状(薹长、薹粗、单薹重)和鳞茎性状(鳞茎横径、单头重)均增加,而蒜薹和鳞茎小区产量下降,虽然在9 cm株距时蒜薹和鳞茎小区产量较高,但蒜薹较细、较短,鳞茎较小,商品性差;在同样行距种植条件下,株距越小,蒜薹和鳞茎的产量越高,但单株蒜薹和鳞茎质量也越差。本试验条件下,宽窄行(10 cm+30 cm,两小行内错位种植)种植、11 cm株距为大蒜最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不同大蒜品种鳞芽分化与植株形态特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大蒜品种为试材,观察测定了不同大蒜品种鳞芽分化与植株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大蒜鳞芽分化形成时期、鳞芽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用SPSS软件对鳞芽分化形成与植株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晚熟大蒜品种新疆紫皮蒜和澳引vf688的鳞芽分化形成与叶宽和叶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新疆紫皮蒜的叶宽2.2 cm、叶数6~7片,澳引vf688的叶宽3.8 cm、叶数7~8片时鳞芽刚刚分化形成;而早熟和中熟品种鳞芽分化较早,金乡白皮蒜8叶、叶宽3.1 cm,苍山蒲棵、二水早9.7叶、叶宽3.5~3.9cm时,鳞芽已分化形成。  相似文献   
4.
以大蒜品种‘金乡紫皮’和‘苍山糙蒜’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等行距及宽窄行栽培对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对两个大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宽窄行种植模式下‘金乡紫皮’蒜薹产量比等行距种植略高,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宽行距28 cm、窄行距12 cm及两小行内的错位种植栽培方式下,‘金乡紫皮’蒜头产量最高;宽行距30 cm、窄行距10 cm种植模式下‘苍山糙蒜’的单薹重、蒜薹产量、蒜头横径和横径≥5. 5 cm蒜头比例和蒜头产量均高于其它种植模式;错位宽窄行种植两个品种的蒜头产量均比其对应宽窄行种植产量高。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宽行距30cm、窄行距10 cm为本试验条件下‘金乡紫皮’和‘苍山糙蒜’的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诱变剂对大蒜四倍体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诱变剂对大蒜茎尖试管苗成苗率和四倍体率的影响,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以氨磺乐灵、二甲戊乐灵和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以大蒜品种金乡紫皮茎尖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和根尖压片染色体计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表明,氨磺乐灵、二甲戊乐灵对大蒜茎尖试管苗平均成苗率和四倍体率的影响均显著高于秋水仙素。分别为62.58%和20.92%、60.95%和23.20%、44.28%和12.25%,但3种诱变剂不同处理组合对大蒜茎尖成苗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均以低浓度处理较短时间成苗率较高,而在较高浓度长时间处理下,成苗率降低。3种诱变剂诱导大蒜四倍体率的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也不同,且以氨磺乐灵、二甲戊乐灵诱变处理显著优于秋水仙素。经模拟运算,三者诱变大蒜茎尖的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分别为4.17~8.52 mg·L-1和71.14~118.03 h、4.68~8.90 mg·L-1和72.96~106.18 h、3.87~6.94 g·L~(-1)和67.92~114.43 h。本试验初步明确了3种诱变剂对大蒜茎尖试管苗四倍体的诱变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大蒜四倍体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特征及其与产量相关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难以采用常规方法创制新种质,新品种选育较为困难。因此,研究分析大蒜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探索决定大蒜产量形成的主要农艺性状,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现有种质资源,以及优选大蒜高产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78份国内外大蒜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大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选取代表性植株,分别于大蒜抽薹期和鳞茎收获晾干后测试大蒜种质资源的16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探讨大蒜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大蒜鳞茎及蒜薹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达11.1%-64.0%,其中以蒜薹相关性状变异系数较大,鳞茎重、鳞芽数次之,株形等相关性状较小。除鳞芽宽外,其他农艺性状与鳞茎重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而除叶夹角及鳞芽数外,其他农艺性状与蒜薹重的简单相关系数亦达极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影响大蒜鳞茎及蒜薹产量的主要性状包括株形因子、蒜薹因子和叶形鳞芽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鳞茎产量和蒜薹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回归模型,经统计学检验,两个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8516和0.9449。通过通径分析,确定影响大蒜鳞茎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依次为鳞茎横径(0.5353)、鳞芽长(0.1652)、鳞芽数(0.147)、假茎粗(0.1136)及叶片数(0.1036),而影响大蒜蒜薹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依次为蒜薹粗(0.8875)、株高(0.1585)和鳞芽数(-0.1382)。【结论】大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大蒜农艺性状之间多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决定大蒜蒜薹和鳞茎产量形成的关键农艺性状显著不同,除蒜薹和鳞茎自身性状外,以较高株型大蒜的蒜薹产量较高,以较粗株型大蒜的鳞茎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大蒜有性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大蒜通常是不育的,因而限制了大蒜的品种改良。本文解释了大蒜不育的原因,对大蒜开花结籽研究、大蒜自交后代性状、种间杂交研究、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恢复大蒜育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利用大蒜有性生殖改良大蒜品种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大蒜种质创新和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大蒜系统选育、诱变育种、有性杂交、体细胞杂交和转基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大蒜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蒜鳞茎盘培养诱导簇生芽和微鳞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大蒜(Allium sativumL.)由于靠鳞茎无性繁殖,易感染病毒病。受病毒侵染的植株经无性繁殖器官传至下一代。病毒随繁殖代数增加而绵延不绝,日益增殖,结果导致大蒜种性退化,使其  相似文献   
10.
以大蒜品种‘彭县早熟’、‘苍山蒲棵’和‘金乡紫皮’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播种日期和种植方式对设施栽培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的选择对出苗率影响最大,播种日期和栽培方式对出苗率的影响较小;不同处理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主要为株高和假茎粗,对叶长和叶宽的影响较小;三个品种在宽垄栽培的根系活性最大,平畦栽培的根系活性最低,品种对根系活性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栽培方式。对根数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播种日期,其次为品种;对大蒜生育期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品种,‘彭县早熟’收获最早;品种对鳞茎膨大率和单头重影响最大,其次是种植方式,播种日期对鳞茎膨大率和单头重的影响最小。本试验条件下,适合日光温室春节前后获得鳞茎的品种为‘彭县早熟’,其鳞茎膨大率最优的播种日期和栽培方式分别为9月10日和宽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