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选择体重90~120 kg的莱芜黑猪20头(10头去势公猪,10头母猪)进行屠宰试验,研究不同性别试验猪的胴体性状和肉的品质。结果表明,除pH值、甘氨酸、脯氨酸外,性别对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及常规肉质性状、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影响都不显著。其中,pH45min值、pH24h值、甘氨酸和脯氨酸都以母猪组较高,分别比阉公猪组提高5.72%(P<0.01)、6.01%(P<0.01)、34.02%(P<0.05)、23.47%(P<0.01)。为不同性别莱芜黑猪肉质性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组织形态和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54只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湖羊公羔[初始体重为(25.02±1.81) kg],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设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湖羊公羔。3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全株饲料桑比例为0(CON组)、4%(MUL4组)和8%(MUL8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70 d,其中预试期7 d和正试期63 d。结果显示:1)GR值随着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的增加呈一次线性增加(P<0.05),其中MUL8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MUL8组瘤胃重显著高于CON组和MUL4组(P<0.05)。各组之间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肝脏重、脾脏重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2)MUL8组背最长肌的pH45 min显著降低于CON组(P<0.05),而各组之间背最长肌的pH24 h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后45 min和24 h的背最长肌红度(a*)值MUL8组显著高于CON组(P<...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对生长育肥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8头、3月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生长育肥猪。对照组为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200、250 mg/kg GSPs。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组生长育肥猪背膘厚度显著降低(P<0.05),150 mg/kg组生长育肥猪心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0 mg/kg组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pH24 h值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生长育肥猪肌肉的蒸煮损失均显著降低(P<0.05),半腱肌的pH45 min值显著提高(P<0.05);250 mg/kg组生长育肥猪半腱肌的pH24 h值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生长育肥猪半腱肌的24 h肉色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250 mg/kg组生长育肥猪半腱肌的...  相似文献   

4.
饲用油菜混合青贮对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用油菜与其他粗饲料混合青贮对湖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0只湖羊公羔(3月龄)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饲喂玉米青贮全混合日粮(对照组)和油菜混合青贮日粮(试验组),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挑选10只湖羊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湖羊胴体重、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屠宰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肝脏重极显著增高(P<0.01),肾脏重显著增高(P<0.05);宰后45 min、24 h背最长肌的红度值(a45 min24 h*)极显著降低(P<0.01);背最长肌中山嵛酸(C22:0)含量显著增高(P<0.05),花生四烯酸(C20:4n6)、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及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以饲用油菜混合青贮为粗饲料饲喂湖羊,可以达到与传统全株玉米青贮相近的效果,对湖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没有不利影响,为饲用油菜在养羊业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过瘤胃胍基乙酸(RPGAA)对育肥后期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37.81±4.44) kg]相近的7月龄育肥后期湖羊公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水平组(L组)和高水平组(H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4%、0.08%的RPGAA。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L组第1~20天和第1~40天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各组之间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3)L组和H组的背最长肌熟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组和H组的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组的半腱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组和H组的背最长肌和半腱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基本正常。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04%的RPGAA能够提高育肥后期湖羊生长性能,促进肌肉生长,减少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索零余子对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4月龄体况良好的杜湖公羊(杜泊羊♂×湖羊♀)30只,体重为25 kg左右,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羊,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对照组(CTL组)饲喂普通日粮、低剂量组(BUL1组)饲喂含7.5%零余子的日粮、高剂量组(BUL2组)饲喂含10.0%零余子的日粮。正试期90 d,试验期间每月称重1次,测定生长性能;试验结束后,将试验羊屠宰,测定屠宰性能;采集试验羊背最长肌,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零余子对绵羊的末重、增重、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零余子组的大网膜重显著高于CTL组(P<0.05),零余子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肝指数、脾指数与CT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CTL组肌肉的pH45 min显著高于零余子组(P<0.05),但pH24 h、粗脂肪、干物质、粗蛋白、剪切力、失水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BUL2组的C22:0含量显著高于BUL1组(P<0...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矮脚京星黄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上市日龄鸡发生轻度脂肪肝对其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影响。矮脚京星黄鸡饲养至98日龄时,选同批饲养的273只公鸡分两次进行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性能测定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同时利用HE染色与油红O染色切片,判断脂肪肝的程度。结果显示,53只公鸡的肝脏细胞排列紊乱,发生一定程度空泡变性并有较多脂肪沉积,分入轻度脂肪肝组;而另外219只公鸡肝脏细胞排列致密,无明显变性特征,分入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轻度脂肪肝组公鸡: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重和肝脏指数均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P<0.05),且血清胆固醇含量与肝脏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②屠宰性能有所提升,活体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及腿肌重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③肌肉品质显著提升,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胸肌肉色亮度(L*45 min、L*24 h)显著降低(P<0.05),红度(a*45 min)极显著增加(P<0.01);pH24 h仅相差0.04,但差异显著(P<0.05);④腹脂过多沉积,腹脂重、腹脂率极显著增加(P<0.01)。上述结果表明,上市日龄矮脚黄鸡发生轻度脂肪肝可使鸡部分屠宰性能提升,且对肉品质有改善作用,但会造成腹脂的过多沉积。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了解杜泊羊与湖羊级进杂交效果,试验选择纯种杜泊羊作为父本,分别与湖羊(杜×湖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1代)、杜湖F1代(杜×F1代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2代)、杜湖F2代(杜×F2代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3代)进行杂交,以湖羊纯繁组、杜泊羊纯繁组为对照,观察各组后代羔羊体型外貌,测定各组母羊的繁殖性能(包括产羔数、产活羔数、产双羔数、产多羔数、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产双羔率、产多羔率)及后代羔羊的生产性能(羔羊初生重及1,2,3,6月龄体重和1~6月龄平均日增重,6月龄羔羊体长、体高和胸围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宰前体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胴体脂肪含量(GR值)]、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白细胞介素(IL)和干扰素(IFN)]、肉品质(pH45 min值、pH24h值、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和羊肉胴体感官评定(胴体特点、胴体重量、肥度、肉脂硬度、肌肉发育程度、肉脂色泽、适宜烹饪方式)。结果表明: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羔羊体型外貌明显趋向杜泊羊。杜×F1代杂交组、杜×F2代杂交组和杜泊羊纯繁组母...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放牧和舍饲)对苏尼特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瘤胃菌群的影响。选取健康的3月龄苏尼特羊24只,平均体重为(20.16±1.56)kg,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羊。对照组(舍饲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放牧组)采食天然牧草。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舍饲组苏尼特羊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胸围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2)舍饲组苏尼特羊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肉骨比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3)舍饲组的背最长肌亮度(L*)值、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值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背最长肌pH24 h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4)与放牧饲养相比,舍饲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门水平上,舍饲显著提高了瘤胃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瘤胃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舍饲显著提高了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_1(Prevotel...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不同饲料利用效率大白猪的肉质性状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中与肉质、脂肪沉积性状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FASN和PPARγ基因表达量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利用效率大白猪肉品质中pH24h值为5.63~5.81;L24h值为48.43~50.02;b24h值为6.90~7.82;48h滴水损失为3.62~3.99;肌内脂肪为1.59~2.21。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显示,在不同饲料利用效率大白猪背最长肌中,PPARγ和FAS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差异显著和极显著,二者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正相关;肉质性状相关性分析及肉质性状与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中,高饲料利用效率(High Feed Efficiency,HFE)大白猪的肉色L值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HFE大白猪背最长肌中FASN基因mRNA表达量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在低饲料利用效率(Low Feed Efficiency,LFE)大白猪背最长肌中PPARγ基因mRNA表达量与L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蒋兆年 《中国饲料》2023,(24):157-160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大蒜秸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80头健康和生长状况良好的90日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组分别使用0%、3%、6%和12%的大蒜秸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花生秧。试验共计100d,预饲期7d,正试期93d。试验结果表明,6%大蒜秸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终末体重最高,料重比最低(P <0.05);日粮添加大蒜秸对育肥猪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 0.05)。6%大蒜秸组育肥猪宰前活重、胴体重和胴体长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日粮中大蒜秸对育肥猪肩部、6~7肋、10肋、腰荐和最后肋背膘厚度及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 0.05)。6%大蒜秸组育肥猪背腰最长肌pH24h和L*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 <0.05);日粮中添加大蒜秸对育肥猪背腰最长肌pH45min、a*、b*、滴水损失、烹饪损失、剪切力、大理石花纹和肉色评分均无显著影响(P> 0.05)。总之,本试验结果表明,使用6%的大蒜秸替代育肥猪日粮中的花生秧对育肥猪生产性能有一定的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豫西黑猪屠宰性能、肉品质等遗传性状,以及与河南地方猪确山黑猪间的差异,本研究挑选相同条件下健康的豫西黑猪(120.28 kg±6.96 kg)和确山黑猪(117.80 kg±8.76 kg)各8头,按相关规定开展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指标测定,即对豫西黑猪与确山黑猪体尺指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屠宰性能(胴体重、胴体长、皮率、骨率、屠宰率等)、肉品质(肉色、大理石纹、pH、肌内脂肪、粗灰分等)、血液指标(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小板压积等)及两种猪肌肉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豫西黑猪体长、胴体长、皮率和头重均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背膘厚、瘦肉率、脾脏重、心脏重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1;P<0.05)。在肉品质方面,豫西黑猪大理石纹评分、pH45 min、pH24 h、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P<0.01),但水分和磷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P<0.01)。在血液指标方面,豫西黑猪血小板数目和血小板压积均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1),但其他指标与确山黑猪无明显差异(P>0.05)。豫西黑猪精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P<0.01),甘氨酸含量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1)。综上所述,豫西黑猪和确山黑猪在体尺指标、肉品质及血液指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在屠宰性能方面豫西黑猪稍优于确山黑猪,均可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猪肉。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5头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对照组(C组)育肥牛饲喂基础日粮,T1组、T2组分别饲喂含50%和100%发酵玉米秸秆的基础日粮。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T2组育肥牛的平均日增重、背膘厚度、pH45 min值、pH24 h值、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干扰素-γ(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剪切力、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T1组育肥牛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均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GSH-Px活性、Ig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发酵玉米秸秆完全替代基础日粮中玉米秸秆能够显著改善育肥牛的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和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0~3.5月龄、体重[(19.16±0.54)kg]接近、臀型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阿勒泰母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羊。自由采食60 d后,参照NRC(2007)饲养标准中维持能量(Em)需要,通过控制试验羊采食量,3个组分别按1.5(0.75 MJ/kg W^0.75,1.5Em组)、1.0(0.50 MJ/kg W^0.75,1.0Em组)、0.5倍Em(0.25 MJ/kg W^0.75,0.5Em组)饲喂30 d。结果表明:1)随着相对饲养水平的降低,3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2)随着相对饲养水平的降低,3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1.5Em组的屠宰率、眼肌面积和GR值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3)1.5Em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重量和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或P<0.01)。1.0Em组的心脏、肾脏重量及心脏、肝脏、肾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5Em组(P<0.05或P<0.01)。1.5Em组的毛+皮和头+蹄重量和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或P<0.01)。4)1.5Em组的背最长肌亮度值显著低于1.0Em组、0.5Em组(P<0.05),1.0Em组的背最长肌失水率显著低于1.5Em组、0.5Em组(P<0.05)。5)1.5Em组的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0Em组、0.5Em组(P<0.05),1.5Em组的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由此可见,相对饲养水平可显著影响阿勒泰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和部分肉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苏山猪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苏山猪最佳屠宰体重。选用60头30 kg左右的苏山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0头,平均体重分别达到90、100、110 kg时,每组选取3头公猪、3头母猪进行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苏山猪屠宰体重的增加,各组屠宰性能存在较大差异,A组瘦肉率为63.18%,显著高于B、C组(P<0.05);C组板油重、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倒数第3~4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高于A组(P<0.05);3个处理组屠宰率、皮率、骨率以及脂肪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背最长肌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的粗灰分显著高于B、C组(P<0.05);B组肌肉L*值为43.50,显著高于C组(P<0.05),C组pH1 h和pH24 h分别为6.40和5.83,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A、B组。随屠宰体重增长肌肉内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呈下降趋势,其中C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高于B、C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综合考虑,苏山猪的最佳屠宰体重为9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香味剂对育肥猪进行饲养试验,研究香味剂对饲料抗氧化性、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味剂可显著降低饲料过氧化值(P<0.05),提高育肥猪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极显著降低背最长肌TBA值(P<0.01),有提高背最长肌中脂肪酸和肌苷酸含量的趋势,并且不影响氨基酸和鸟苷酸的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测定了长白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腰大肌及后腿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长白猪胴体性能较高,肉质良好。屠宰体重105.15 kg,胴体瘦肉率69.55%,肉色3.38分、大理石纹评分3.30分,pH值6.14,肌内脂肪2.93%。每100 g背最长肌、腰大肌及后腿肉的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背最长肌最高,其次是腰大肌,后腿肉最低。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以后腿肉最高为79.13%,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分别提高1.03%(P<0.01)和0.69%(P<0.0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以腰大肌最高为41.23%,分别比背最长肌和后腿肉提高2.15%(P<0.05)和1.29%(P>0.05)。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四种脂肪酸含量3个部位间差异不显著。肌内脂肪以后腿肉含量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提高47.86%(P<0.05)、57.27%(P<0.05);肌肉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以背最长肌最高,分别比腰大肌和后腿肉提高7.08%(P<0.01)、6.82%(P<0.01)、11.22%(P<0.01)、5.92%(P<0.01)。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通过对64头皮杜×长大和18头皮杜×长蓝四元杂交配套系商品猪进行屠宰测定,以比较胴体和肉质性状的优劣,旨在为进一步从事优质猪肉的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在活体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活体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IMF)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和最后肋背膘厚均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而屠体重和日增重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②在胴体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肩部最厚处背膘厚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胴体长和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③在肉质性状方面,皮杜×长蓝的IMF、pH1和大理石纹等指标均极显著高于皮杜×长大(P<0.01),肉色b指标极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1),pH24 h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皮杜×长大(P<0.05),同时皮杜×长蓝的嫩度比皮杜×长大更好;④2种配套商品猪的肉色评分均在3~4之间,属于正常肉色;pH1大于5.9,pH24 h小于6.0,表明肉质正常;皮杜×长大的IMF在1.5%~2.0%之间,皮杜×长蓝的IMF高于2.0%;2个品种的剪切力均小于4 kg,属于消费者喜欢的类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用128只5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每组3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上添加10、20、30 mg/kg的盐酸小檗碱。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27 d。结果表明:对照组屠宰率极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1);20 mg/kg组和30 mg/kg组背最长肌总能含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10 mg/kg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而10 mg/kg组显著高于20 mg/kg组和30 mg/kg(P<0.05);对照组和10 mg/kg组背最长肌pH和熟肉率均极显著低于20 mg/kg组和30 mg/kg组(P<0.01),而失水率和剪切力均极显著高于20 mg/kg组和30 mg/kg组(P<0.01);对照组背最长肌滴水损失极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30 mg/kg组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20 mg/kg组和10 mg/kg组。结果提示,饲粮添加小檗碱可提高肉兔屠宰率,改善肉品物理性状,但会降低肉品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乌嘴白羽小体型优质肉鸭屠宰性能、肉品质与营养成分及其相关性,本实验随机挑选63日龄的小体型优质肉鸭(公母各15只)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63日龄公鸭宰前活重、屠体重和头重极显著高于母鸭,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脚重显著高于母鸭,而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鸭。公母鸭胸腿肌肉色、pH、剪切力、失水率等常规肉品质无显著差异。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公鸭胸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鸭,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鸭;母鸭腿肌蛋白质含量、胶原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鸭,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公鸭。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体型优质肉鸭胸肌pH1值和pH24值极显著正相关,水分含量与头重显著正相关;肉色L值(亮度值)和头重,蛋白含量与脚重,脂肪含量与头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肉色b值(黄度值)和剪切力,蛋白含量与头重,脂肪含量与活重均呈显著负相关;腿肌蛋白含量和头重极显著正相关,pH1值和pH24值,pH24值和剪切力显著正相关;pH1值和腿肌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头重和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