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7,(13):154-155
采用运用ND单抗酶联免疫试剂盒作为ND流行病学调查手段,对本地区部分免疫鸡群中ND强毒感染进行监测,结合测定个体HI抗体,探讨免疫鸡群中ND强毒感染流行原因和趋势,为制定合理的ND控制计划,尤其在改进免疫程序、降低群体感染水平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法氏囊病毒感染对鸡群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对鸡新城疫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对IBDV感染康复鸡群和正常鸡群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中ND抗体。结果表明:1次、2次和3次免疫后,IBDV感染康复鸡群抗体效价始终显著低于正常鸡群,重复免疫并不能消除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ND)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新城疫仍然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全群覆没,给养鸡业造成了重大威胁和严重损失。新城疫现在是国家规定的禽类强制免疫疫病,但免疫鸡群有的虽有较高的抗体但仍有ND发生,值得—提的是免疫鸡群发生ND具有一个共性,即症状和病变都不典型,给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制定商品肉鸡新城疫(ND)、禽流感(AI)的免疫程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调查不同规模化养殖场免疫程序的基础上,制定商品肉鸡的免疫程序,分析不同免疫程序下ND和AI(H5亚型)HI抗体消长规律。[结果]1~7日龄商品肉鸡ND和AI的母源抗体均维持在免疫保护临界值之上。用ND疫苗免疫后,鸡群抗体水平不断下降,各免疫组均在24日龄最低。使用ND活疫苗和灭活苗的免疫组中ND抗体滴度比其他免疫组高。非免疫组AI(H5亚型)抗体滴度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免疫组24日龄后缓慢上升,38日龄达到免疫保护临界值。[结论]禽流感(H5亚型)灭活苗对商品肉鸡的免疫效果较差,应从免疫佐剂、抗原浓缩等方面进行新型商品肉鸡禽流感疫苗研究。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其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和表现神经症状.近年来,由于鸡群普遍进行了新城疫的免疫接种,使得鸡新城疫发生了新的变化,鸡群发病后,临诊症状表现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常以呼吸道和下痢症状,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为特征.鸡霉形体病又叫慢性呼吸道疾病,简称"慢呼",是由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主要侵害呼吸道的传染病.本病特征发展较慢,病程长,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尤其在冬季寒冷季节特别容易流行,发病率较高.这两种疫病混合感染,可造成鸡群大批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就一起比较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幼雏和中雏,2年以上鸡感染性低.近年来,由于免疫程序不当,或有其他疾病存在,抑制了ND抗体的产生,而引起免疫鸡群发生ND并呈现非典型症状和病变,有时在产蛋鸡仅表现为产蛋下降,给该病的诊断带来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雏鸡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的红细胞凝集抑制(Hi)抗体滴度和免疫保护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感染IBDV雏鸡一次接种ND疫苗后的Hi抗体滴度和免疫保护力,明显低于未感染IBDV的对照雏鸡;人工感染IBDV雏鸡二次接种ND疫苗后的Hi抗体滴度和免疫保护力,比一次接种ND疫苗时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使用新城疫和禽流感的二联浓缩疫苗免疫生产鸡群,分别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进行翅静脉采血,检测鸡群中ND、AI(H9)HI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组鸡的抗体效价3周达到高峰,ND达到8Log2以上,AIH9达到9Log2以上,维持在较高水平达20周以上。结果表明浓缩疫苗在肉种鸡上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鸡新城疫的流行出现了不表现特异性症状的病例日益增多,甚至于高抗体鸡群也发病的特点,给该病的控制和预防带来了很多困难。免疫过的鸡群也发生新城疫,各养殖户在鸡群免疫中应予以注意,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疫区鸡感染新城疫病毒和其免疫状态的关系 ,对疫区 13个蛋鸡场的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新城疫病毒阳性率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 :ND抗体水平低于 6(log2 )与高于 6(log2 )的鸡的NDV阳性平均检测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强毒攻击时 ,ND抗体水平低于 6(log2 )与高于 6(log 2 )的鸡的发病率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这表明新城疫病毒易于突破新城疫抗体水平低的鸡体免疫系统并能增殖 ;还表明新城疫抗体水平高低仍能体现鸡群是否具有承受新城疫病毒攻击的能力和新城疫的体液免疫状态 ,但其起完全保护的阈值比人们以前所公认的完全保护阈值 3 (log2 )升高 ;新城疫病毒检测呈阳性的绝大多数鸡群的新城疫抗体水平表现极不均匀 ;新城疫抗体水平只能表示鸡新城疫体液免疫状态 ,不能作为判断机体是否感染新城疫病毒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H9亚型病毒是低致病性病毒,感染鸡群若无并发症,死亡率不高.单独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道症状。本文就某种鸡场防控禽流感H9亚型病毒的经验和抗体的血凝抑制效价的监测结果继续介绍。该规模场的鸡群在13日龄,35日龄,170日龄进行H9的免疫,不同日龄(1,5,17,24,31,37,48,55,72,87,95,105,111,122,135,150,164,175,185,192,205,222,236,243,255,265,275,290,310,325,334,350,368,391)的鸡群进行抗体检测,共采集样本4928份,抗体均值(HI Log2)分别为9.1,4.7,5.3,2.6,4.0,4.7,7.6,6.8,9.7,10.4,8.9,9.6,11.7,9.5,11.1,11.6,11.5,11.2,10.9,11.5,12.1,10.9,10.2,10.4,11.7,10.2,10.8,11.5,10.0,11.0,9.7,10.6,10.8,10.7,9.9。从防控结果看,临床无禽流感H9亚型感染症状.结果显示免疫禽流感H9疫苗后,可以产生较高的H9抗体,能达到防控禽流感H9亚型病毒感染鸡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商品肉鸡新城疫(ND)抗体的全程检测发现,ND的免疫程序不尽合理,在3周末抗体滴度仅为2 5左右,出现了一定时期的低抗体区段,对鸡群是不安全的,应加强消毒,采取严格与外界隔离的措施,调整免疫程序,改进免疫状况。禽流感(H9)的母源抗体在两周的时间内基本消失;在免疫23天后,有90%的鸡测不到抗体,抗体的产生较慢。  相似文献   

13.
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的诊断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后,产蛋下降24%和HI 抗体水平上升4倍以上,并继发感染大肠杆菌而死亡。对此鸡群进行接种NDI 系苗表明,接种组产蛋率很快由56%恢复到70%,而对照组无恢复现象,这为免疫水平不高(抗体效价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城疫(ND)HI抗体效价作为指示来研究15种免疫增效剂的功效。试验首先对160只试验鸡进行釆血,用HI方法测定ND抗体效价,然后接种注射ND-IB-EDS灭活油乳剂三联疫苗,并将试验鸡随机分成16组,试验1-15组别给予不同的免疫增效剂,而对照组则口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给药后第0、2、4、6、8、10、12、14、17、22、28天分别采血,采用微量HI试验检测ND抗体效价,并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统计学分析后比较其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免疫增效剂在早期(用药后第4-12天)均对鸡ND的免疫效果有增强作用,抗体效价均高出对照组1~2个HI抗体滴度。有2种免疫增效剂在给药后第四天、6种在给药后第八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0.01P0.05)。综合考虑,在养禽业生产实践中建议首选鸡转移因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日龄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2次新城疫免疫后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中免疫球蛋白(Ig)的含量和血清,泪液、气管液中血凝抑制抗体(HI)滴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感染 IBDV 雏鸡 ND2次免疫后,其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中 IgM,IgG,IgA 含量及血清、泪液、气管液中 HI 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感染鸡1次 ND 免疫;但仍低于 ND2次免疫对照鸡。说明感染 IBDV 雏鸡 ND2次免疫,其全身如呼吸道、消化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较1次免疫明显升高,呈现免疫增强,但仍低于2次免疫对照组。提示IBDV 感染所致的雏鸡免疫抑制不是不可逆,但不可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毒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该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 ,主要侵害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尖峰式死亡 ,不同发病鸡群死亡率不同 ,死亡鸡具有典型的病理剖检变化。IBD在我国已持续存在 2 0多年 ,由于IBD疫苗及IBD卵黄抗体的广泛应用 ,鸡群暴发IBD导致大批死亡的现象已基本得到控制。然而 ,近几年来IBD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感染发病鸡群的日龄范围不断扩大 ,呈现亚临床表现 ,炎症反应弱 ,法氏囊萎缩 ,死亡率低 ,病理变化不典型 ,但免疫抑制严重 ,…  相似文献   

17.
<正> 2002年夏秋季,河北、京津地区流行的法氏囊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给广大养鸡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1 发病特点 1.1 易感动物主要为鸡,发病日龄较以前明显拓宽,发病日龄以前主要集中在20~40日龄,现拓宽为10~100日龄。 1.2 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大多在5%~10%左右,个别未经免疫或免疫失败的鸡群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简称IBD)又称甘波罗病,是青年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法氏囊淋巴细胞的严重破坏为主要特征,其他器官损害较轻。鸡群感染本病后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并对多种疫病增加了易感性。1990年以来,本病在我省呈爆发性流行,发病鸡群占鸡群总数的70—90%,死亡率在20—30%之间,重者可达80%。这次流行的特点是:无论非免疫鸡群,还是免疫鸡群或无母源抗体的雏鸡都可感染发病,病程5—7天,呈一过性。15—150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剖检死鸡,可见骨骼肌出血;法氏囊严重出血,外观呈紫萄葡样;肝脂肪变性,质脆;心冠脂肪、肠道有时也见出血;肾脏肿胀,呈灰白色。据不完全统计,我省1990年因本病致死的鸡达60万只左右,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一株分离的鹅副粘病毒的毒力、致病性和传播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从一群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鹅副粘病毒(GPMV)。血清学鉴定表明该分离病毒为禽副粘病毒-I型(PMV-I);毒力测定显示分离病毒GPMV毒力与鸡F48E9毒株的毒力相似;F基因裂解位点序列的分析表明该分离病毒GPMV融合蛋白F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K-R-Q-K-R-F117。分离病毒GP-MV攻击不同新城疫(ND)抗体水平的雏鸡、蛋鸡和鹅,结果显示分离病毒GPMV与鸡ND强毒株的致病性相似,既可引起鸡、鹅典型的ND,也可引起非典型的ND,其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鹅本身的免疫状况有关。经不同途经感染试验表明,分离病毒GPMV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给鸡。  相似文献   

20.
一、流行特点(一)发病日龄变宽,非典型病例增多且常反复发病第1次免疫后和第2次免疫之前仍然是发病最集中的时期,但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日龄有增宽的趋势,最早3日龄发病,最长可延长到150多日龄的蛋鸡.一方面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呈非典型性,无明显的尖峰式死亡现象,死亡率不高但病程延长、反复发病的鸡群增多,同批鸡多次发病,有的鸡群肌注卵黄抗体达2~3次,同一鸡场不同批鸡也先后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