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究禅寺丸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观察是否存在花粉及胚囊败育现象,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禅寺丸花药四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绒毡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有3个萌发孔;不同药室间及同一药室内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且有巨大花粉(未减数花粉)的产生。子房8室,中轴胎座,胚珠倒生,双珠被,薄珠心和单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蓼型胚囊。禅寺丸花粉和胚囊发育过程多数正常,不仅可作为授粉树种,也可作为优良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2.
珙桐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珙桐为珙桐科珙桐属观赏落叶乔木,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第三纪孑遗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对珙桐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珙桐子房为6~8室,每室1胚殊,单珠被,厚珠心,直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直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发育成功能大孢子,珠孔端3个退化,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成熟胚囊为七胞八核胚囊.雄蕊花药深红色,4个花粉囊,同一花中的花药发育不同步,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型,小孢子为修饰性同时型,成熟花粉为二胞花粉,同一花中的雄蕊发育不同步,可能对延长花粉供应时间有一定的作用.在珙桐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3.
以玉簪(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其大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比较了花蕾长度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重瓣玉簪的形成原因和分子机制奠定胚胎学基础.结果表明:玉簪胚囊发育为贝母型;花药为四室,腺质绒毡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四面体型...  相似文献   

4.
2n配子介导的有性多倍化已成为目前我国彩色马蹄莲的主要育种方法,但其进一步应用却受到对彩色马蹄莲生殖生物学特点缺乏了解的严重限制。本研究以"京彩阳光"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显微观察。结果显示:(1)花药具4囊;花药壁为基本发育型,具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左右对称型四分体,胞质分裂为连续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2)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性四分体,珠孔端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1个发育成功能大孢子,并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蓼型胚囊。(3)雌蕊先于雄蕊发育且同步性较好;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之间以及与花蕾形态之间具有相关性。最后,对该品种的2n雌雄配子诱导有效时期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这将为今后探索彩色马蹄莲多倍体育种新方法和新途径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石蒜(Lycoris radiataHerb.)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壁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与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存在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染色体片段和微核等现象。成熟花粉粒具有二核、三核和营养细胞中存在二核等异常现象。减数分裂异常和绒毡层细胞延迟退化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川赤芍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4月上中旬为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育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呈四面体型排列,少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  相似文献   

7.
李的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牛心李(PrunusamericanaMarsh)为材料,系统地观察了李的大小孢子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结果表明:①3月末~4月末为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育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呈四面体型排列,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②4月中旬~5月初,为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发育时期。双珠被、厚珠心,胚囊发育属单孢子蓼型。并对其发育的时序性、地域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黑穗醋栗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观察花芽分化的基础上,作者对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 的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作了详细观察:1.小孢子发生属同时型,呈四面体形排列。花药开裂时,花粉为2—细胞型。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成熟花粉囊内存在着大量乌氏体颗粒;2.雌配子体发育属单孢子胚囊、蓼型。合点端具有“帽”状的承珠盘;3.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进程有明显的差异:小孢子与雄配子体发生较早,持续时间较长;而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发生较迟,但发育较快,二者在开花前均完成发育。  相似文献   

9.
在显微水平上,对梓树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与不同发育阶段花蕾外部形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梓树每个花药具4个花粉囊,花粉囊壁由4层细胞构成,即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缄毡层;花粉母细胞呈半圆形排列,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属四面体型,绒毡层属分泌型,花粉粒属复合花粉;梓树小孢子各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之间存在密切...  相似文献   

10.
徐静  秦天才  张友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95-1197,1237
观察了盾叶薯蓣小孢子发生以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盾叶薯蓣雄蕊6枚,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基本型,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多为四面体形,偶为交叉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花粉粒。在盾叶薯蓣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形成及花药壁发育过程中未见败育或其他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南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期为南瓜花药培养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南瓜"天虹"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和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南瓜花粉母细胞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于中期I消失,末期I重新出现,此时形成2个新月形的细胞核,两核之间出现成膜体,但未出现细胞壁,该成膜体在中期Ⅱ又逐渐消失,末期Ⅱ重新出现。第2次分裂纺锤体中央离心扩散的成膜体与第1次分裂两核相对的中央界面形成的成膜体相连,小孢子细胞壁向心产生。多数四分体中包含四个子细胞,少数还含有额外的小细胞。单核靠边期核仁由1个分解成2~3个或多个,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1.0~2.0cm长花蕾中多数花粉细胞处于单核期,可以将其作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瓜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南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期为南瓜花药培养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南瓜"天虹"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和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南瓜花粉母细胞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于中期I消失,末期I重新出现,此时形成2个新月形的细胞核,两核之间出现成膜体,但未出现细胞壁,该成膜体在中期Ⅱ又逐渐消失,末期Ⅱ重新出现。第2次分裂纺锤体中央离心扩散的成膜体与第1次分裂两核相对的中央界面形成的成膜体相连,小孢子细胞壁向心产生。多数四分体中包含四个子细胞,少数还含有额外的小细胞。单核靠边期核仁由1个分解成2~3个或多个,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1.0~2.0 cm长花蕾中多数花粉细胞处于单核期,可以将其作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瓜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粗毛淫羊藿的大孢子形成及雌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粗毛淫羊藿子房单心皮1室,每室胚珠多数,双珠被,厚珠心,倒生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直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其余3个退化。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  相似文献   

14.
在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对再生植株后代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和花粉粒育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发生异常 ,出现落后染色体、环形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和粘连以及花粉母细胞仅发生核裂、三极纺锤体、多分体等 ,其中多以落后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出现的频率为最高 ,早期世代为 8.0 3 %~ 51.11% ,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加 ,这种异常的比率逐渐降低 ,到高世代 ( SCC6代 )仅为 0 .50 %~ 9.80 %。花粉粒育性分析结果表明 ,尽管早期世代花粉母细胞发生异常的比率较大 ,但各株系的可育花粉粒比例都在 60 %以上 ,并且均表现为正常结实 ,未发现不育现象。随着世代增加 ,育性也在不断改善 ,高世代绝大多数株系可育花粉粒的比例都在 98%以上。再生植株花粉粒的育性与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变化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五唇兰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结果表明,五唇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完全同步,小孢子四分体有四面体型、左右对称形、交叉形和T形等多种类型,它们形成花粉小块,并由花粉小块聚集成花粉块。小孢子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形成1个小的生殖细胞和1个大的营养细胞。随着花粉发育,生殖细胞进入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花粉成熟时为二细胞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蝴蝶兰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探讨蝴蝶兰雄配子体发育规律,为蝴蝶兰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蝴蝶兰花粉块用改良FAA固定,爱氏苏木精整体染色,常规石蜡切片用显微镜观察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蝴蝶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小孢子四分体有四面体形、左右对称形、交叉形和T形等多种类型,小孢子四分体联结在一起形成花粉小块,并由花粉小块聚集成花粉块.小孢子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形成1个小的生殖细胞和1个大的营养细胞.随着花粉发育,生殖细胞进入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花粉成熟时生殖细胞呈梭形,营养核呈新月形.[结论]蝴蝶兰为二细胞型花粉,花葶基部花蕾的花粉块可作为杂交育种授粉材料.  相似文献   

17.
西瓜染色体压片技术改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西瓜根尖和花蕾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取样时间、不同预处理、不同解离时间处理后压片观察染色体试验,确定了西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观察过程中的取样、预处理、固定、解离时间以及染色体压片观察中的主要参数和方法,建立了一套简便快捷的观察西瓜染色体的系统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桔梗根尖和花粉为材料,通过压片法确定桔梗的染色体数目,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桔梗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染色体基数x=9。桔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绝大多数细胞分裂正常,极个别细胞在后期Ⅰ出现染色体桥,后期Ⅱ出现不均等分离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