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仔猪饲喂益生菌制剂效果研究表明,同圈饲养的仔猪,未添加益生菌的组有1头猪在试验开始后15d因腹泻死亡,而且未添加益生菌的组在第2次称重时与添加的体重差明显大于第1次称重的体重差,说明未添加组的仔猪在第2次称重前可能有过1次细菌感染过程,而添加组的仔猪则未受影响,说明使用益生菌制剂能有效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控制肠道疾病的发生,促进仔猪的生长,有利于仔猪顺利渡过断奶保育关。  相似文献   

2.
益生菌、抗生素和小肽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旨在研究在基础日粮中单独或联合添加益生菌、抗生素和小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抗生素和小肽日增重分别提高10.95%、13.01%和9.92%,饲料利用效率提高11.24%、12.36%和9.55%,仔猪腹泻率降低34.95%、51.46%和32.02%;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抗生素组、益生菌+小肽组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13.69%和20.21%,饲料利用效率提高10.68%和13.48%,仔猪腹泻率降低33.99%和46.61%。因此,单独或联合添加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益生菌与小肽合用对仔猪生产性能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而益生菌与抗生素合用未表现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益生菌是一种优质饲料添加剂,具有绿色、无公害的特点,使用益生菌对仔猪肠道菌群的调节有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并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大大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本文通过南安某猪场选取的40头仔猪进行分组对照试验的方式,获知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调节肠道内菌群以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4.
笔者进行了利用肠道有益菌制剂(益生菌)饲喂刚断奶的保育仔猪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益生菌"制剂能有效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控制肠道疾病的发生,促进仔猪的生长,有利于仔猪顺利渡过断奶保育关。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1 000头健康状况良好、平均始重(8.31±0.33)kg、(35±2)日龄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益生菌和抗生素,试验组每1 000 kg饮水中添加1 L的益生菌。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够较好地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提高仔猪的免疫力(P0.05)。  相似文献   

6.
研究创新设计"养殖生产效果综合排名""养殖经济效益综合排名"两个指标,评价3个益生菌产品替代饲用抗生素在断奶仔猪中的养殖生产效果与养殖经济效益。将30日龄断奶仔猪(长×大)360头分成5个处理组: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益生菌组1~3(基础日粮+益生菌1~3产品)。生长性能结果显示,益生菌组3仔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与益生菌组1、益生菌组2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优于负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1仔猪料重比与正对照组、益生菌组2、益生菌组3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依据单一生长性能指标的排名,确定养殖生产效果综合排名依次是:益生菌组1益生菌组3益生菌组2正对照组负对照组。依据"投入-产出"养殖经济效益及增幅的数据,确定养殖经济效益综合排名,依次是:益生菌组3益生菌组1益生菌组2正对照组负对照组。结果表明,3个复合益生菌产品能够替代抗生素保障仔猪良好生长性能,且复合益生菌1和3的养殖生产效果和养殖经济效益优于复合益生菌2。  相似文献   

7.
选用50头体重相近的三元杂交断奶健康仔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全程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1、2、3、4组在试验第1天到第28天分别饲喂基础日粮+蜡样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质量比为1∶1∶1、1∶2∶1、2∶1∶2、1∶1∶2)的混合益生菌制剂,在第29天到第42天饲喂基础日粮。饲喂28 d后计算各组仔猪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1、3组仔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试验1组仔猪的日增重又稍高于试验3组;试验1、3组仔猪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试验1组仔猪的料重比又稍低于试验3组;试验1组和3组仔猪的腹泻率相同,且低于试验2组和4组,表明4种比例混合的益生菌制剂均能促进仔猪生长,且以质量比1∶1∶1、2∶1∶2混合的益生菌制剂促进仔猪生长的效果较好;对试验1组和对照组仔猪在试验0、7、14、21、28、42 d肠道内菌群的定量PCR结果表明,试验1组仔猪肠道内蜡样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数量在饲喂益生菌制剂期间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即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而对照组3种菌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在停喂益生菌制剂2周后,3种益生菌仍呈规律变化,表明饲喂益生菌制剂能够调节仔猪肠道相应菌群的生长;对仔猪肠道粪样菌群的16SrDNA的特异序列的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抠胶测序的结果表明,仔猪在饲喂益生菌制剂7 d后,肠道蜡样芽孢杆菌、肠球菌、链球菌、双歧杆菌、戊糖乳杆菌、大肠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菌群数量均下降,到第28天时,各种菌群数量均上升,表明饲喂益生菌制剂不仅能调节仔猪肠道相应益生菌的生长,还能调节肠道肠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与双歧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2×2×2因子设计,对益生菌、寡糖和酶制剂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益生菌、寡糖和酶制剂分别提高日增重11.06%、11.75%和9.80%,提高饲料利用效率6.51%、7.69%和5.33%,降低仔猪腹泻率38.30%、24.46%和17.04%,提高采食量3.83%、3.15%和3.95%;益生菌加酶制剂、寡糖加酶制剂、益生菌加寡糖、三者合用分别提高仔猪日增重13.06%、12.56%、14.17%和17.51%,提高饲料利用效率10.06%、6.51%、8.88%和7.69%,降低仔猪腹泻率45.76%、40.45%、42.56%和50.02%,提高仔猪采食量2.17%、5.23%、4.04%和8.47%。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所制益生菌制剂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效果,用以替代饲用抗生素,进行饲养试验,测定指标包括料重比、腹泻率,血清D乳酸、D木糖、IgA,肠道S IgA、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结果表明益生菌制剂与饲用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学指标作用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总体评价以添加益生菌制剂的试验2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乳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为益生菌制剂,以黄芪和麦芽为中草药制剂,复配制成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在27日龄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中,经过35 d的饲喂试验,观察并测定仔猪的生长性能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试验显示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在头均日增质量和料肉比方面均优于抗生素组和益生菌制剂组(P0.05);在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方面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组明显优于抗生素组(P0.05),略优于益生菌制剂组(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均优于抗生素组和益生菌制剂组(P0.05)。试验表明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作为益生菌制剂的改良剂型可以替代抗生素,是一种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鲁娜  郑宗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14-1516
[目的]探讨蛋氨酸铜替代无机硫酸铜与益生素合用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将96头荣昌猪仔猪分为4组,采用不同日粮进行饲养试验,测定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研究仔猪小肠粘膜细胞的细菌繁殖情况和断奶仔猪腹泻率。[结果]蛋氨酸螯合铜可显著提高活菌制剂的促生长功能。同时添加蛋氨酸铜和益生素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益生素单独添加组。添加益生素后可有效增加仔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蛋氨酸螯合铜和益生素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促生长效果。[结论]蛋氨酸螯合铜与益生素合用能明显提高仔猪生产性能,二者在仔猪全价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和1 g/kg。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仔猪更好地度过断奶关,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加入加酶益生素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酶益生素的仔猪平均比对照组增重23.45%,而平均料重比、腹泻频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加酶益生素具有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报酬、改善仔猪健康状况,能使仔猪顺利度过断奶应激期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高升  陈哲  王玉龙  柯慧  朱崇淼  涂枫 《饲料博览》2021,(2):32-34,38
为研究发酵豆粕对黑猪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5日龄、体重为(6.2±0.3)kg的仔猪108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发酵豆粕代替基础饲粮中5%和10%的普通豆粕,进行为期28 d饲养试验,测定分析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结果表明:5%替代组(试验Ⅰ组)对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对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10%替代组(试验Ⅱ组)显著提高末均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P<0.05)。免疫指标方面,试验组淋巴细胞数和Ig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10%替代组(试验Ⅱ组)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说明用发酵豆粕代替10%的普通豆粕可以显著改善黑猪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果寡糖+甘露寡糖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基础日粮中按不同配比同时添加2种不同寡聚糖,比较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寡糖+甘露寡糖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仔猪的日增重,明显降低仔猪的饲料转化率以及仔猪腹泻率。以添加0.3%果寡糖+0.15%甘露寡糖或0.45%果寡糖+0.10%甘露寡糖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断奶安”防治仔猪腹泻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断奶安”对仔猪腹泻的防治作用机理。[方法]给断乳仔猪口服“断奶安”,观察其对仔猪腹泻率、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各肠段pH值及肠黏膜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断奶安”可提高断乳仔猪的存活率,使腹泻率下降19.24%,且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具有较好的提高断乳仔猪生长速率的趋势及阶段增重优势,使仔猪生长性能得到较高水平的发挥;可通过增强仔猪肠道抵抗力来维持肠道黏膜的机械屏障作用和正常的消化功能,进而提高肠道的黏膜免疫水平;还可通过降低肠道内潜在致病茵比例及其对宿主的毒害作用,使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在极短的时期过渡至并维持在动态平衡状态,并具有降低仔猪肠道内容物pH值的趋势。[结论]“断奶安”可有效防治断奶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6.
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21日龄断奶杜大长仔猪60头(体重接近5 kg),按试验要求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研究饲粮中添加1%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在第9 d后腹泻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在整个过程中的腹泻率较高,断奶8~11 d一直维持50%~60%的腹泻率,另外腹泻延续的时间较长,断奶12~15 d仍有20%~30%的腹泻率.断奶1~10 d,试验组料重比比对照降低了12.05%(P<0.05).断奶11~20 d,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7.75%(P<0.05),试验组采食量、料重比与对照组相近.断奶10 d,试验组血清尿素氮水平比对照组低17.36%(P>0.05),但对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断奶20 d,谷氨酰胺对血清尿素氮和总蛋白有一定影响,试验组血清尿素氮水平比对照组低4.26%(P>0.05),血清总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18.70%(P>0.05),谷氨酰胺对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饲粮添加谷氨酰胺对T3,T4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对生长激素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应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52-1153,1156
[目的]探索止泻草药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预防的影响。[方法]选取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明显抑菌效果的5个止泻草药配方:"多叶+天"、"多茎+天"、"多茎"、拳参、地榆,同时设置对照(抗生素)和对照(空白),采用模糊评分法研究不同止泻草药配方对仔猪净增重、增重率、料肉比、饲料成本和腹泻频率的影响。[结果]"多叶+天"配方能明显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饲料成本,增重效果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拳参能增进仔猪食欲,食用后仔猪健康状态最好。多叶+天、多茎+天和地榆在仔猪饲养中的效果较好。"多叶+天"、"多茎+天"和拳参可实现仔猪的无抗饲养。[结论]止泻草药能有效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腹泻预防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将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到仔猪教槽料中,通过测定仔猪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和粪便菌群数等指标,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和粪便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出生后21~35 d时,试验组仔猪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降低2.41%,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14.96%和12.19%(P0.05);出生后21和35 d时,试验组乳酸菌数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大肠杆菌数低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21和35 d时,试验组R/D值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9.09%和9.52%;出生后35 d时,试验组仔猪粪便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6.53%。表明复合制剂能够降低饲料增重比和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促进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肠道健康,降低粪便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仔猪断奶后饲料消化率。  相似文献   

19.
以21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豆抗原蛋白对其生长性能和肠道免疫核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日均采食量降低了25.88%(P<0.01);日增重下降了28.70%(P<0.01),腹泻率提高了58.77%(P<0.01);木糖吸收试验表明试验组仔猪在第1,2,3,4,5 h后血浆中木糖浓度分别比对照组低62.39%(P<0.01),68.54%(P<0.01),67.27%(P<0.01),67.98%(P<0.01)和69.95%(P<0.01);试验组断奶仔猪空肠和回肠组织绒毛长度分别降低27.56%(P<0.01)和22.43%(P<0.01),隐窝深度分别提高30.01%和53.03%(P<0.01)。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差异不显著;空肠黏膜核因子NF-κB活性提高了71.87%(P<0.01)。结果提示,日粮中大豆抗原蛋白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大豆抗原蛋白可能通过调控肠道黏膜组织核因子活性,影响了断奶仔猪肠道粘膜的形态和结构,进而影响采食量,腹泻率和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