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交配囊精液的活化与人工授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姬姆萨染色及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家蚕交配囊中精液,并用交配囊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研究发现:交配20~30min雌蛾交配囊中精液与雄蛾储精囊中精液一样,精液未被活化,含有大量有核精子束。用不同浓度的胰蛋白酶处理精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与人工授精的结果显示,0.2μg/ml的胰蛋白酶处理精液受精卵得率最高。用胰蛋白酶、血纤维蛋白溶酶、胃蛋白酶及琥珀酸钠处理精液,仅胰蛋白酶能够在很好的溶解有核精子束的同时提高无核精子的运动性,也只有胰蛋白酶处理的精液人工授精能够得到受精卵。研究还发现经2倍稀释的精液人工授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人工授精是绵羊品种改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正确掌握绵羊人工授精操作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优良公羊的作用,加速绵羊的改良进程,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人工授精技术是家兔繁殖、品种改良工作中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家兔采用人工授精繁育,首先需要采集种公兔的精液,然后对所采精液的品质进行检查鉴定,再用稀释液稀释精液,最后用输精管将稀释精液输至发情母兔的生殖道内。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集公羊的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和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发情母羊的生殖道内,从而达到使母羊受胎的目的。它与自然交配相比有以下优点:①扩大优良种公羊的利用率和使用年限。②大量节省购买和饲养种公羊的费用。③提高母羊的受胎率。④减少疾病的传播,人工授精时公、母羊不直接接触,而且  相似文献   

5.
绵羊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人工授精工作是养羊业生产中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技术娴熟与否、操作是否正确决定着育种改良工作的成败,决定着次年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包括3个主要环节,即采精、验精和输精,缺一不可。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在生产实际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绵羊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羊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方法采集公羊的精液,经科学方法处理后,借助器械输入到发情母羊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使其受孕的一种繁殖技术。该技术可以加速品种改良步伐,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节约种公羊饲养成本,增加养殖经济效益;还可克服多因素导致的公、母羊交配困难,降低母羊空怀率,有效防止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绵羊规模化胚胎移植试验效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 个绵羊品种(德克赛尔和道赛特)作为供体羊,采用当地的小尾寒羊作为受体羊,进行规模化胚胎移植试验研究,以探索规模化胚胎移植的效果。通过供体羊的超数排卵、人工授精、采胚以及受体羊的同期发情和胚胎移植等,研究结果表明:供体母羊的平均可用胚胎数和可用胚胎率受供体公羊的影响;移植1 枚鲜胚可获得68.1%的妊娠率、移植2 枚鲜胚可获得71.9%的妊娠率的效果;移植2 枚冻胚可获得43.2%的妊娠率的效果。同时移植2枚胚胎的受体羊能获得51%以上的双羔率。  相似文献   

8.
5个绵羊品种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SSCP方法,对不同繁殖力的5个绵羊品种(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小尾寒羊、藏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5个绵羊群体均存在2种基因型,AA型和AB型;测序结果表明:AB型个体在该基因编码区第846位点发生C→T的突变,出现C/T的杂合。5个绵羊品种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基因。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多态信息含量均处于0.25~0.5之间,属于中度多态,小尾寒羊、藏羊属于低度多态(PIC<0.25);χ2适合性检验表明:除特克赛尔羊之外,其余4个绵羊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显著性检验分析表明:该突变位点在不同繁殖力母羊群体中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以及德国美利奴羊3个品种的绵羊相互之间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之间差异显著(0.010.05)。该突变位点可以作为控制绵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9.
人工授精技术是当前养鹿业大力推广的一项良繁措施。本文详细阐述了规模化鹿场人工授精室的建立,以及采精、精液的处理与人工输精等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为规模化鹿场开展人工授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绵羊疥癣病又称绵羊螨病,俗称绵羊癞病,是由疥螨科或痒螨科的各种螨寄生于绵羊表皮内或体表内引起的慢性、高度接触性、寄生虫性皮肤病,以接触感染、引起病羊发生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为特征。该病最易感染幼龄羊,成年羊抵抗力较强。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末、冬季和春季最易发生。由于该病短期内可使羊群迅速发病,治疗不及时或继发其他疾病,可导致羊群的大批死亡。现就一例绵羊疥癣病的诊疗过程做一介绍,以期引起养羊户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和比较吉林省利用较为广泛的3个绵羊品种的新陈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对吉林省饲养的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发现3个绵羊品种的血液生理指标具有品种差异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MID%、GRAN、GRAN%、RBC、HCT、MCH、MCHC、PLT、PDW、PCT等血液生理指标值均显著高于黑头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P<0.05);小尾寒羊的WBC指标值最高,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之,黑头萨福克最低,并存在品种间显著差异(P<0.05);LYM在小尾寒羊血液中指标值显著高于另2个品种;黑头萨福克羊的血液中的MID、HGB、MCV指标值显著高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P<0.05),后者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的相应指标值(P<0.05)。而RDW-SD、RDW-CV、MPV、P-LCR等指标值则在3个绵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绵羊品种的ALB、TP、TBIL、PHOS、GLU、CREA、GLO等7个生化指标值在各个品种间由高到低均表现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黑头萨福克羊>小尾寒羊,并具有品种间差异(P&l...  相似文献   

12.
为改良本地绵羊品种,提高绵羊养殖经济效益,芳草湖农场通过实施绵羊人工授精技术,提升农场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高寒山区绵羊人工授精配套技术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四师七十四团地处伊犁地区昭苏高原,秋季(绵羊发情季节)气候较为寒冷。该区地面起伏大,气温较低。这些特殊条件给该区绵羊人工授精工作带来了不便。本文就这些特殊情况设计了一套适合该地区的绵羊人工授精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也能为其它高寒山区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绵羊冷冻精液受精率低的原因,在稀释液中用低密度脂蛋白代替卵黄冷冻绵羊精液,研究LDL对冷冻中精子脂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卵黄稀释液冷冻精液,精子胆固醇含量从鲜精的234.54nmol/10^9降低到163.76nmol/10^9精子,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c/p)从0.54下降到0.36;以9g/100mL LDL代替卵黄,冷冻后胆固醇含量为243.73nmol/10^9精子,c/p值保持在0.50。研究得出在卵黄稀释液中冷冻绵羊精液,精子胆固醇流失,c/p值下降;以LDL代替卵黄,可有效保护精子胆固醇,避免流失,维持了精子c/p值。  相似文献   

15.
人工授精可以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节约饲养大量种公羊的费用,并可防止疾病传播。肉羊养殖过程中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要把握好试情、器械准备与消毒、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精液处理等主要技术环节。一、试情母羊发情症状不明显,发情持续  相似文献   

16.
五个地方绵羊种群mtDNA D-loop区系统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我国部分地方种群绵羊的起源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对河北小尾寒羊、山东小尾寒羊、苏尼特羊、洼地绵羊、湖羊等5个地方绵羊种群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了测序和遗传变异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母系起源。结果表明,5个绵羊种群mtDNA D-loop区序列共发现了135个多态位点,形成了10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74 0~0.998 0;核苷酸多样度为0.017 20~0.022 22;全群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0.795。NJ系统发育树表明,河北小尾寒羊与洼地绵羊先聚在一起,再与湖羊聚在一起,最后与苏尼特羊和山东小尾寒羊聚在一起。在所有的系统发育树及单倍型网络结构图中,均表明108种单倍型聚为3个单倍型群,单倍型群A包括70只绵羊个体,单倍型群B包括48只绵羊,单倍型群C包括13只绵羊。河北小尾寒羊与洼地绵羊遗传距离最近,其次为湖羊、苏尼特羊、山东小尾寒羊。该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与山东小尾寒羊、苏尼特羊、湖羊、洼地绵羊等种群存在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7.
1、开展杂交一代化以当地普通山羊为母本,波尔山羊为父本;或以当地普通绵羊为母本,无角道赛特羊、杜泊羊、德克赛尔羊、萨福克羊或夏洛莱羊等为父本。开  相似文献   

18.
小尾寒羊子宫角内窥镜输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输精,在家畜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绵羊方面,使用冷冻精液进行子宫颈人工输精的情期受胎率在20%~50%左右,显著低于绵羊鲜精人工输精情期受胎率60%~85%的结果。可能主要原因是冷冻解冻过程造成的绵羊精子结构损伤,降低了精子通过子宫颈的能力。使用内窥镜子宫角输精技术,使冷冻~解冻的精子直接进入子宫角,较常规子宫颈人工输精相比,显著提高了情期受胎率。将同期发情技术和内窥镜输精技术结合,有利于绵羊冷冻精液输精的组织安排。  相似文献   

19.
藏系绵羊分为高原型、河谷型、三江型。选择西藏具有代表性的阿旺绵羊、岗巴绵羊、彭波半细毛羊、多玛绵羊为试验对象。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781—2015羊胴体等级规格评定规范,以成年羊胴体质量、肋脂厚度、眼肌面积、背膘厚度等为主要指标,将羊胴体划分为4个级别(特等级、优等级、良好级、普通级),初步制定出了藏系绵羊肉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岳斌 《科学种养》2012,(2):34-35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规模养羊户、配种专业户和绵(山)羊人工授精站。 二、器械、用具的洗涤和消毒 1.新购入的用具、器械,要先将其表面擦干净,用2%~3%碳酸钠溶液清洗后,再用温水冲洗几次,并擦干或晾干,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