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强马是陕西南部的地方品种,属于山地兼用型山地驮马。宁强矮马是体高低于106厘米的宁强马。宁强马产于陕西省两南部,陕、甘、川省交界的宁强县境内。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流域的曾家河、巨亭、苍社、太阳岭、巩家河、燕子砭、安乐河、青木川等乡镇的狭长地带。  相似文献   

2.
为宁强矮马、哈萨克马的分子系统学地位和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科学依据,对宁强矮马、哈萨克马和其他动物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序列进行分析,通过PCR扩增宁强矮马和哈萨克马的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并进行测序,用DNAMAN软件对不同动物的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外显子10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以生长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3.
宁强矮马线粒体DNA D-loop区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涛  路宏朝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8):1587-1594
【目的】研究宁强矮马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D-loop区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母系起源进化,为其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理论数据。【方法】采用PCR和测序技术分析12匹宁强矮马mtDNA D-loop区的600 bp核酸序列,并基于mtDNA D-loop区序列将宁强矮马和NCBI公布的其它马种进行系统树构建。【结果】宁强矮马群体存在9种单倍型,检测到34处SNP位点,占所分析位点总数的5.67%,各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35,单倍型多样性为0.978±0.054,核苷酸多性为0.01988±0.00818。聚类分析表明宁强矮马分布在4个支系中,与胡克尔马、设特兰马、德保马、蒙古马和车巨马亲缘关系较近,与纯血马、云南马和韩国济州岛本土马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宁强矮马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进化的历史过程中受到其它马种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两个西南马种GHR基因第10外显子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SSCP检测10匹宁强矮马和12匹贵州马G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宁强矮马和贵州马GHR基因外显子10的第2和第4区域的保守性较高,基因多样性相对较低,第1和第3区的遗传变异较大,基因多样性水平较高。分析比较发现宁强矮马GHR基因外显子10的多态性比贵州马稍高,首次表明宁强矮马在GHR10上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宁强矮马生长激素基因(GH)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涛  路宏朝  陈锐  周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435-4440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动物和中国几个地方马种生长激素基因序列,为宁强矮马起源和矮化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试验依据。【方法】通过PCR扩增宁强矮马生长激素基因并进行测序,用DNAMAN软件对不同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马品种间29个位点发生遗传变异,编码区11个位点发现遗传多态现象。以蒙古马生长激素氨基酸序列为标准,宁强矮马仅在1 765位点的变异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以生长激素的mRNA序列为基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宁强矮马和德保马67的同源性为100%,与百色马的同源性为99.8%,与蒙古马的同源性为99.7%。【结论】马属动物生长基因序列与猪和狗的同源性较高,宁强矮马1 765位的G→A可能影响到宁强矮马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宁强矮马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12匹宁强矮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微卫星位点上存在遗传多态性,COR059有8个等位基因,ICA40有5个等位基因,AHT040有8个等位基因,UM016有9个等住基因,UM002有6个等位基因,TKY21有5个等位基因,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住基因数4.93、平均多肽信息含量为0.743、平均杂合度0.78,数据表明宁强矮马保持了较为纯净的原始基因库,对宁强矮马这一濒危物种进行资源评价、保护和开发if,0用研究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检测宁强矮马和中型马血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一般可获5条LDH同工酶酶带。薄层自动扫描仪扫描、计算酶谱曲线活力区带的百分含量,经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将5个马种血清LDH同工酶活力区带百分含量,采用标准化欧氏平方距离的最小非类似值,以最短距离法聚类,西南马系统的4个马种在4.0197值时聚为一类(宁强矮马和中型马为0.2296,建昌马和安宁果下马为3.2315),而伊吾马在13.659值时才与西南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8.
建昌马为山地轻型马,以役用为主,有驮乘兼用型和驮挽兼用型两类,具有短小精悍、勇敢、杌巧灵活,善走崎岖险要山地,并能涉过急流,具有吃苦耐劳的特性,实为不可多得的山区地方优良马种.大多数母马是3年两胎,也有一年一胎或两年一胎.本文叙述提高建昌马繁殖力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应用血清LDH同工酶对宁强矮马亲缘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宁强矮马和中型马血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一般可获5条LDH同工酶酶带。层自动扫描仪扫描、计算酶谱曲线活力区0带的百分含量,经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将5个马种血清LDH同工酶活力区带百分含量,采用标准化欧氏平方距离的最小非类似值,以最短距离法聚类,西南马系统的4个马种在4.0197值时聚为一类(宁强矮马和中型为0.2296,建昌马和安宁果下马为3.2315),而伊吾马在13.6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双列杂交法研究低酚棉纤维品质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陕9516、冀2031、石16为一般配合力较好的优良亲本,冀2031、陕D2、陕9516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极易组成优势组合.结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较优组合为石16×陕9516、陕D2×陕9516、陕D2×中13和陕9702×冀2031、根据遗传力表现,纤维细度、成熟度、马克隆值早代选择效果较好,晚代选择以纤维强度、断裂长度和纤维长度为主.  相似文献   

11.
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2A、保持系陕2B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波里马A、保持系波里B,进行核质置换,再与3个不同品质的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不育核质效应对杂种F1的影响,比较陕2A和波里马A核质效应的异同。结果表明:杂种F1的农艺性状是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的,而以加性效应为主;雄性不育的核质效果对杂种F1有重要影响;雄性不育细胞核的遗传效应极显著地大于细胞质;陕2A的细胞核和核质遗传效应极显著地优于波里马A,细胞质遗传效应在一些农艺性状上也显著优于波里马A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CMS核质效应对杂交当代结实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波里马A,波里马B和陕2A,陕2B进行了核质互换,究其核质互作效应对杂交当代结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CMS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陕2A系统的细胞质效应,细胞核效应和核质相互效应均明显优于波里马系统,细胞核遗传效应大于细胞质遗传效应,还研究了温度对杂交结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每果粒数,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每果粒数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 b(mtDNA Cytb)基因为标记,从分子水平探讨中国5个矮马136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为中国矮马的开发利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矮马样本mtDNA 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运用现代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检测到27个单倍型,40个多态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3.51%。云南矮马具有最高的单倍型多样度(Hd)(0.869),最低的为四川矮马(0.740),核苷酸多样度(Pi)最高的为贵州矮马(0.00435),最低的为宁强矮马(0.00227),各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相差不大。系统发育树和NETwork图中每一分支均含有5个矮马群体的信息。【结论】5个矮马群体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云南、贵州及德保矮马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四川和宁强矮马相对较低;系统发生关系分析说明中国5个矮马群体存在基因交流,具有多重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14.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汉中西部,毗邻四川,历史上与川蜀长期同郡合治,统属益州,民风民俗一脉相承,茶叶为巴蜀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陆羽《茶经》中记载:“……(茶树)梁州(汉中)生褒城(褒河)、金牛(宁强)二县山谷”,宁强时属唐八大茶区之山南茶区,种茶历史悠久。宁强茶叶内质优异,是全国少有的高香优质绿茶产区之一,茶叶是当地振兴农村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之首。探讨了茶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长收益、综合效益突出、地域鲜明的特色农业产业,分析了茶产业用地、投资成本、品牌及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宁强茶产业发展在品种引进、基地建设、产品开发、模式创新、主体培育、市场拓展及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思路及策略,旨在推动宁强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不育核质效应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2A、保持系陕2B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波里马A,保持皮里B,进行核质置换,再与3个不同品质的恢复系进行了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不育核质效应对杂种F1的影响,比较陕2A和波里马A核质交的异同,结果表明,杂种F1的农艺性状是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的,而以加性效应为主,雄性不育的核质效果对杂种F1有重要影响;雄性不育细胞核的遗传效应极显著地大于细胞质;陕2A的细胞核和核质遗传效应极显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与深山含笑混交,可以改变贫瘠山地造林树种单一、林分结构单一局面,对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马5深林分马尾松的径、高生长和单株材积增长,明显优于10马林分;5马5深林分的深山含笑径、高生长和单株材积增长,明显优于10深林分;林分的单位面积蓄积量10马林分与5马5深林分间无显著差异,均明显优于10深。3种林分之间的地表凋落物量、腐殖质含量、土壤含水率,以及水解性N、速效P、速效K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抗高温能力上,5马5深>10深>10马;抗干旱能力上,10深>5马5深>10马。在坡度大的贫瘠山地,马尾松与深山含笑种间关系协调,在径、高生长上有互相促进作用,是优良混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陕京输气管道复杂地段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光 《油气储运》1998,17(3):18-20
陕京输气管道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其中有湿陷性黄土冲沟,中低山地及丘陵,河谷滩地和地震活动断裂带等。通过对该线路工程复杂地段设计的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矮马源流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文通 《农业考古》1990,(1):340-344
矮马泛指成年体高106厘米以下的马,国际上迄今承认的原种只有英国的设特兰矮马。矮马作为现代养马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用于观赏、游乐、实验动物和劳役。因量少,供不应求,这一资源显得特别珍贵。我国矮马,分布面广而历史悠久,汉代至南宋多有称之为“果下马”矮马的史料记载,后湮没无闻约八百余年。前些年,我国养马科学工作者先后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发现了现代中国矮马,并进行了不少考证研究。1988年4~7月西北农大师生在陕西宁强县又发现了宁强矮马,给我国矮马源流增添了新的内容。笔者根据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和遗传学所涉猎到的资料,试对我国矮马的源流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1.建昌马 建昌马为产于四川山地的小型优良马种。体格短小精悍。机敏灵活,适应性强,繁殖性能良好,善于爬山涉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为山区重要役畜。全身被毛短密,鬃、鬣、尾毛较多而长。毛色中骝色占48.7%,栗毛占22.7%,黑毛占9.6%,其他毛色较少。  相似文献   

20.
利用ITS方法和进化树构建对1株自分离的野生侧耳属真菌进行了分析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影响该真菌菌丝生长的环境和营养条件.结果表明:经鉴定,该侧耳属真菌为平菇,宁强平菇菌株与其他平菇菌株亲缘关系远,自分离和选育的镇巴平菇和宁强平菇亲缘关系较远.该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生长的最佳pH在6.0~6.5,最适温度25℃,最佳碳氮比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