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冬果梨为试材,采用柠檬酸、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钠、氯化钠、L-半胱氨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6种护色剂进行冬果梨汁的护色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筛选出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钠、EDTA-2Na3种护色效果较好的护色剂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冬果梨汁褐变抑制作用最大的是D-异抗坏血酸钠,其次是抗坏血酸,最小的是EDTA-2Na;最佳护色剂组合配方为0.15%D-异抗坏血酸钠+0.4%抗坏血酸+0.15%EDTA-2Na,按此配方制得的冬果梨汁吸光度值最低,为1.652。  相似文献   

2.
洪文龙  纪韦韦  贾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9-11040,11142
[目的]寻找出适合做板栗浆液护色剂的产品。[方法]研究了VC、EDTA-2Na和柠檬酸3种护色剂对板栗浆液颜色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出了最适的浓度比例。[结果]经过试验,3种护色剂对板栗浆护色效果为VC>EDTA-2Na>柠檬酸,护色液的最佳配置比例为柠檬酸0.11%,VC0.7%,EDTA-2Na 0.02%。[结论]试验得出的复合护色剂对板栗浆的护色效果显著,可很好地控制板栗浆的褐变。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种在山药制品加工过程中防止褐变复合食品添加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通过感官评定来确定最佳配方.以市售新鲜山药为主要原料,分别研究了柠檬酸、燕麦提取物、抗坏血酸这些常用护色剂对防止山药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情况,选择以柠檬酸和D-异抗坏血酸钠为护色剂.在考虑时间的基础上,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了山药的最佳护色方法,即:0.3%柠檬酸,0.1%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浸泡45 min,有效的防止山药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褐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富士苹果干制过程中无硫复合护色液对果片中的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一定浓度的氯化钠(0.7%)、氯化钙(0.6%)、柠檬酸(0.7%)、EDTA-2Na(0.16%)、异抗坏血酸钠(1.3%)和复合护色液(氯化钠1.0%、氯化钙0.6%、柠檬酸0.9%、EDTA-2Na 0.16%、异抗坏血酸钠1.6%)浸泡苹果片2 h,取出,沥干,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干制(60℃),考察不同护色剂对干制苹果片中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不同护色剂均能显著抑制干制果片中的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其中以柠檬酸和无硫复合护色液对果片中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抑制效果最好;以异抗坏血酸钠和无硫复合护色液对果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抑制效果最好。[结论]研究认为,无硫复合护色液护色的主要机理是通过抑制果肉中的氧化酶活力和延缓抗氧化酶活力的下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有效抑制白蘑菇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提高护色效果,改善白蘑菇的加工品质。[方法]研究了不同漂烫和护色液处理对白蘑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护色液对白蘑菇热加工处理后非酶褐变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白蘑菇多酚氧化酶的耐热性较差,100℃加热2 min可以基本钝化白蘑菇中PPO的活性;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对白蘑菇中的PPO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柠檬酸及其组合对非酶褐变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7℃放置3 d后褐变抑制率为64%~81%,7 d后褐变抑制率为55%~66%,可作为白蘑菇加工产品的较好护色剂。[结论]研究可为高品质白蘑菇加工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低糖板栗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板栗为原料制作低糖板栗脯,在煮制加工过程中添加护色剂护色,并用可食性膜在烘干前包裹板栗防止破碎。结果表明:护色剂大大降低了板栗褐变的程度,可食性膜对防止破碎效果明显;得出护色液的最适配比为:0.9%EDTA-2Na,2%柠檬酸,1%亚硫酸氢钠;采用1%壳聚糖制成的可食性膜来包裹板栗脯,赋予板栗脯一定的光泽,提高板栗脯的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7.
以市售新鲜山药为主要原料,分别研究了柠檬酸、燕麦提取物、抗坏血酸这些常用护色剂对防止山药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情况.选择以柠檬酸和D-异抗坏血酸钠为护色剂,在考虑时间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异抗坏血酸钠在橄榄果汁中的护色效果,为橄榄果饮料、橄榄果酒等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橄榄为原料,经破碎、取汁后用D-异抗坏血酸钠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D-异抗坏血酸钠的使用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pH等抑制橄榄果汁褐变的工艺参数。【结果】一定浓度的D-异抗坏血酸钠可有效抑制橄榄果汁发生褐变,而处理温度、时间及pH对D-异抗坏血酸钠的作用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180mg/L,温度35℃,时间50min,pH3。经护色处理后可获得色泽黄褐、清澈透明的橄榄果汁。【结论】在一定的浓度、温度、时间和pH条件下,D-异抗坏血酸钠对橄榄果汁有明显的防褐变作用,为橄榄果饮料、橄榄果酒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异抗坏血酸钠在橄榄果汁中的护色效果,为橄榄果饮料、橄榄果酒等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橄榄为原料,经破碎、取汁后用D-异抗坏血酸钠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D-异抗坏血酸钠的使用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pH等抑制橄榄果汁褐变的工艺参数。【结果】一定浓度的D-异抗坏血酸钠可有效抑制橄榄果汁发生褐变,而处理温度、时间及pH对D-异抗坏血酸钠的作用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180 mg/L,温度35℃,时间50 min,pH 3。经护色处理后可获得色泽黄褐、清澈透明的橄榄果汁。【结论】在一定的浓度、温度、时间和pH条件下,D-异抗坏血酸钠对橄榄果汁有明显的防褐变作用,为橄榄果饮料、橄榄果酒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浓缩椰浆是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易受高温等因素影响发生褐变。探究了影响真空浓缩椰浆褐变的相关因素,发现美拉德反应是导致其褐变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护色剂筛选及响应面试验,得到了对真空浓缩椰浆褐变抑制效果显著的护色剂组合:EDTA-2Na 0.01%,柠檬酸0.176%,VB-Na 0.040%。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仙人掌果为原料,以水浴醇提的方法提取仙人掌果红色素,加入到葡萄风味饮料中,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钠、L-抗坏血酸钙、山梨酸钾、EDTA-2Na对仙人掌果红色素在葡萄风味饮料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为0.04%、山梨酸钾添加量为0.02%、EDTA-2Na添加量为0.002%时,对仙人掌果红色素在风味饮料中的护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复合保鲜液对煮制板栗的护色效果,本试验选用柠檬酸、EDTA-2Na、壳聚糖和抗坏血酸对板栗仁进行煮制15 min处理。以褐变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复合保鲜液配方。结果表明:板栗仁煮制过程中,添加EDTA-2Na、柠檬酸、壳聚糖和抗坏血酸进行护色,栗仁均偏黄,但亮度明显提升,红色程度显著下降,色差明显;且EDTA-2Na、壳聚糖和抗坏血酸护色效果均明显优于柠檬酸;在质量比1:4(板栗:复合保鲜液),经(100℃、15min)处理,复合保鲜液的配方为EDTA-2Na 0.4%、壳聚糖0.4%、抗坏血酸0.8%时,煮制板栗仁亮度L值为68.30,与未处理的板栗相比亮度提升48%,总色差为24.78,护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铁棍山药片护色工艺与无硫护色剂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解决铁棍山药片加工过程中的褐变问题,寻找安全有效的无硫护色剂,在对其护色工艺(厚度及处理方式)研究的基础上,以柠檬酸、乙酸、植酸、次氯酸钠、EDTA二钠、氯化钙对铁棍山药片进行单一和复合护色处理,并研究其护色效果。结果表明:经0.25%柠檬酸+0.1%植酸+0.25%氯化钙处理的山药片感官质量最好,可替代含硫护色剂,护色工艺关键是将铁棍山药切成2mm左右厚的薄片,室温下在含0.25%柠檬酸和0.1%植酸的溶液中浸泡2h后,放入0.25%氯化钙溶液中浸泡1h,40℃烘干。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海红果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的问题,开发海红果无硫护色剂,选取护色剂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钠为影响因子,以海红果的褐变度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 V8 试验设计,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护色剂对海红果色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L-半胱氨酸>氯化钠>柠檬酸,复合护色剂的最优配方为0.06% L-半胱氨酸、1.68% 氯化钠、0.64% 柠檬酸,在此条件下,加工的海红果护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金针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温度、pH、抑制剂对金针菇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金针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FVPPO)的酶促褐变产物在可见光波长29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pH为5.0—6.0范围内酶活力较大;在20—4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在40℃时PPO活性最强;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对金针菇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都有抑制作用,在同浓度下,对金针菇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次序为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结论金针菇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0℃,抗坏血酸对金针菇PPO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水煮藕带产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褐变的问题,本研究以新鲜藕带为原料,探究不同护色剂的护色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藕带色差值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护色剂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种护色剂均能有效抑制水煮藕带产品的褐变。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水煮藕带的护色剂配方,最适合藕带的护色剂配方为:柠檬酸亚锡二钠200mg/L,EDTA二钠150mg/L,植酸125mg/L,D-异抗坏血酸钠150mg/L,其中EDTA二钠对藕带的色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加工中护色剂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抗坏血酸、半胱氨酸、柠檬酸、氯化钙4种试剂作为马铃薯加工的护色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褐变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护色剂配方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配方组成为:0.3%的抗坏血酸、1.0%的半胱氨酸、0.2%的柠檬酸、0.15%的氯化钙。用此配方进行马铃薯的护色可使其褐变度降低至0.173。  相似文献   

18.
以 K9、冰心,红勋3个高酸海棠品种为材料,对果实中与褐变相关的褐变度(ΔOD 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对褐变度较高的红勋和冰心2个品种海棠果进行榨汁,采用4种不同护色剂(氯化钠、柠檬酸、维生素 C、偏重亚硫酸钾)对果汁进行护色。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海棠果汁的ΔOD 值、PPO活性和总酚含量不同,其中红勋海棠果汁的ΔOD 值、PPO 活性和总酚含量显示较高,且褐变度与 PPO 活性及总酚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冰心;不同护色处理对2个品种海棠果汁褐变的抑制效果各异,制汁时对冰心用4 g/L维生素 C、红勋用12 g/kg 的柠檬酸处理有较好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果汁柠檬干的护色工艺。[方法]采用不同的果实切片厚度、处理温度及护色剂处理果汁柠檬干,研究其对果汁柠檬干褐变度的影响。[结果]保护柠檬干色泽的最佳条件为选择3 mm切片,处理温度宜控制在70℃,不同护色剂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柠檬酸2.0%、L-半胱氨酸0.3%、CaCl21.5%、植酸2.0%,其护色效果表现为柠檬酸>L-半胱氨酸>CaCl2>植酸。[结论]采用适宜的果实切片厚度、处理温度及护色剂能有效延缓和阻止果汁柠檬干的褐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柠檬酸亚锡二钠抑制橄榄果汁褐变的效果,为橄榄果汁防酶褐变提供新途径,也为橄榄果汁饮料、果酒果醋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新鲜成熟橄榄果为原料,经去皮、碎肉取汁后用柠檬酸亚锡二钠进行护色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柠檬酸亚锡二钠抑制橄榄果汁褐变的工艺条件。【结果】柠檬酸亚锡二钠抑制橄榄果汁褐变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橄榄果汁添加0.6%柠檬酸亚锡二钠,于40℃下处理4 h,在此条件下,橄榄果汁透光率达91.7%,柠檬酸亚锡二钠可有效保护橄榄果汁原有色泽。【结论】柠檬酸亚锡二钠对橄榄果汁具有较好的防褐变作用,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