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尹口 《新农村》2004,(11):22-22
茶叶食品 近年来,国外茶叶食品风起云涌,除名目繁多的速溶茶、罐装茶水外,茶叶糖果、茶叶果脯、茶叶冷饮等纷纷问世。有的把茶树叶加工成茶叶酱油、茶叶盐等,这些茶叶调味品对冠心病、白内障、胃肠炎等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日本还将绿茶加入米饭、汤面中,清香爽口。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之后,欧盟等茶叶进口国提高了茶叶的安检标准,因此,茶叶生产必须适应市场要求,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单从病虫害防治角度上讲,无公害茶就是通过尽量减少农药用量和优化防治技术使得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低于我国无公害茶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茶叶功能成分与新型食品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叶功能成分包括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茶色素、茶皂素、咖啡碱等主要功能成分.以及茶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芳香物质、γ-氨基丁酸、酶类、脂肪等次要功能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文章综述了茶叶功能成分在新型食品领域的开发现状,并对其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茶叶功能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琪  叶飞 《农技服务》2002,(4):20-20
<正> 安徽省青阳县是产茶大县,该县茶农用植物防治茶园病虫害,不仅节省了资金,而且确保了茶叶中无残留农药,生产出的高档次优质茶叶,使饮用者无后顾之忧,更不会污染环境,真可谓一举多得。 1、茶枯饼 将茶枯饼架成“人”字形后用1小把稻草把枯饼烧成焦黄色后打碎,然后再加入3倍开水,  相似文献   

5.
1、目的由于食品加工界对茶叶认识的提高,用于食品加工的粉末茶需要量年年增加,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粉末茶价格对于一般食品的利用来说是昂贵的,而且有色泽易劣变、涩味重等问题。因此作者进行了利用脱水茶叶磨碎加工成茶叶糊的新加工方法以保持茶叶绿色及除去或降低涩味的研究,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6.
以茶叶为食品原料开发各种天然营养保健食品热正在世界各地兴起,尤其是日本已将茶叶广泛应用到多种食品中。而我国茶叶保健食品的应用起步晚、质量不高,现就茶叶保健食品加工技术作一介绍。一、茶叶原料的制备1.以干茶为原料提取原汁将一定量的干茶先用10~12倍的沸水提取水溶性物质,得到1%~2%的茶汁,在60~70℃条件下第一次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比为1∶4,得6%左右浓缩液,再经第二次和第三次真空减压浓缩,可得40%左右浓度的茶叶原汁。2.以鲜叶为原料提取原汁茶叶经杀青后用饲料粉碎机粗切,再用LTP锤击机细切,将粉碎后的碎叶装入布袋或用布包起…  相似文献   

7.
<正> 以茶叶为食品原料开发各种天然营养保健食品热正在世界各地兴起,尤其是日本已将茶叶广泛应用到多种食品中。而我国茶叶保健食品的应用起步晚、质量不高,现就茶叶保健食品加工技术作一介绍。 1 茶叶原料的制备 1.1 以干茶为原料提取原汁。将一定量的干茶先用10~12倍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食品安全、质量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茶叶更不例外.无公害茶叶是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茶叶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土壤、水源符合茶树健康生长的要求;加工、包装等环节符合食品卫生要求;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有害微生物等指标符合无公害标准;生产过程对环境不造成破坏;茶水被饮后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危害.通常熟悉的无公害茶有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及低残留茶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表示,面对国际对茶叶的需求萎缩,今年茶产业仍充满挑战。随着茶的保健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加上今年6月和8月将分别在成都和香港举行国际茶叶大会及国际茶展,可作为中国茶产业的推广及宣传平台,他估计下半年的出口将有所好转,甚至可与2008年持平。  相似文献   

10.
茶树叶.近年来,茶叶食品风起云涌,除去名目繁多的速溶茶、罐装茶水、袋装茶等,茶叶糖果、茶叶果脯、茶叶泡料、茶叶点心、茶叶羊羹、茶叶饼干、茶叶汽水、茶叶冷饮等纷纷问世.日本还将绿茶加入米饭、汤面中,清香爽口.将茶叶粉加入酱油以及茶盐等,这些茶叶调味品对冠心病、白内障、肠炎的防治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茶叶副产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茶主要以采收鲜嫩芽叶为主,而忽略了茶花、茶籽、茶梗、茶灰、废茶渣等副产品的利用,对茶树资源是一大浪费。本文综述了茶叶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以期为茶叶生产拓宽出路,并提高茶产业附加值。  相似文献   

12.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2):118-124
有关我国古代饮茶方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从王褒《僮约》“烹荼尽具”之句,可知当时饮用茶叶是采用烹煮方法。但到底是如何烹煮不得而知。有可能是和原始煮茶法一样,将摘下的新鲜野茶树叶直接放到锅里去煮。如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直到唐代的江南还有人采叶煮茶,汉代当亦如此。当然也有可能是采用原始“烧茶”法,即像云南傣族、佤族那样,将鲜茶叶放在火上烧烤至叶色焦黄再投入壶中煎饮。烧茶的优点是可降低新鲜野生茶叶的苦涩和草青味,使其芬芳。还有一种可能是将茶叶在太阳光下晒干,…  相似文献   

13.
晓明  筱晨 《农家顾问》2003,(3):20-20
中国是茶的故乡。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特别是绿茶和特种茶,占有世界市场80%左右的份额。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02年中国茶叶产量约68.04万吨,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中国茶叶出口22.78万吨,居世界第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茶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茶叶跨国公司将全面进入中国茶叶生产流通领域,一方面给中国传统民族产业带来新的技术和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际经济迅速发展,全世界对茶叶的认知度不断提高,茶叶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茶叶的消费群体扩大、消费水平提高,国内茶叶市场需求将有较快增长。由于茶市场的竞争激烈,市场上的茶产品良莠不齐,因此,想要快速提升茶产业的发展,打造国际一流、国内知名的茶叶品牌是当务之急。所以,本文笔者参考广西三江县的茶产业品牌创建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魏飞雪 《农业考古》2012,(5):185-187
茶作为一种大宗经济作物,一直是古代中国国家税收的重要财政来源,官府通过制定严格的茶法来控制茶叶生产、运输、交易。所谓的茶法,是指封建统治为国家财政收入而制定的一系列关于茶叶生产、制作、运输、销售的法令办法等。对于茶叶运输和交易的茶法,它们包括历代以来的税茶、榷茶、茶引、引岸、商茶、官茶、茶马贸易等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从原料茶叶鲜叶到青砖茶的生产过程中,茶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从青砖茶生产加工过程着手,将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3种干燥样品经80%乙醇回流除去杂质后用水提取茶多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用精制茶多糖测得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分别对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根据相关文献分析茶多糖含量差异的原因。[结果]研究表明,此测定方法简便,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136±0.139)%、(4.879±0.131)%、(7.739±0.127)%。[结论]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含量的差异与绿毛茶、青砖茶的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休宁县茶叶生产的现状,提出了茶叶深加工的概念,茶叶深加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茶叶深加工的途径,即茶饮料、茶料食品、茶保健品、茶叶提取物的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18.
陈莉华  李涛  梁亦舟  王婷  熊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92-15094
湖北宜昌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与三峡旅游结合开展三峡茶叶游。宜昌茶叶品质好,采花毛尖、萧氏茗茶、金香品雪为中国驰名商标,邓村绿茶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昌在茶叶的种植、加工等环节可以更进一步优化,以水电作为能源加工茶叶的方式应取代以煤为能源的加工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宜昌茶叶的内在品质。宜昌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应开发附加值较高的茶产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与设计一种新型茶叶压扁机,改变我国现有扁形茶制茶机工作效率低、不能保证茶叶质量等问题。[方法]采用先进原则及类比设计方法,借鉴传统的用加压板模仿手工制茶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茶叶压扁机。[结果]该茶叶压扁机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作业生产率和作业质量,以机械制茶代替人工制茶,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品质。[结论]该机综合性能优,可靠性高,适应性强,调节方便,可以满足茶叶压扁这一工艺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三江县在茶树种植、茶叶采摘、加工、营销及茶技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三江县早日实现茶叶强县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