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7,(14):12-13
春霜冻是制约酿酒葡萄生长及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探究赤霞珠葡萄春霜冻指标可为赤霞珠霜冻预报、预警及灾害风险评估和防御提供科学参考。作者采用人工霜箱开展模拟霜冻试验对赤霞珠萌芽期、新梢期、幼叶期和花序期遭受霜冻的耐受能力及临界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器官过冷却点在-4.7℃~-3.5℃之间,结冰点在-3.8℃~-2.9℃之间,随着发育进程变化,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呈上升趋势,也就是抗寒性随着发育期有降低趋势,耐冻程度依次为萌芽期新梢期幼叶期花序期。萌芽期在-4℃时出现轻度受冻,-5℃及以下为重度受冻;新梢和幼叶在-2℃时发生轻度受冻,新梢在-4℃及以下为重度受冻,幼叶在-3℃时发生重度受冻;花序最不耐冻,0℃时就发生轻度冻害,-2℃时为中度受冻,-3℃时为重度受冻。  相似文献   

2.
利用MSX-2F人工模拟霜箱系统进行苹果梨花期霜冻指标试验,模拟-8~0℃、持续时间1~3 h等24组不同低温和持续时长的处理组合,统计苹果梨花的受冻率,确定苹果梨花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综合分析果树后期自身生长修复能力等因素,总结出针对河套地区苹果梨花期霜冻气象的服务指标。结果表明:河套地区苹果梨花蕾受冻的临界温度为-9.0~-6.0℃,苹果梨花朵受冻临界温度为-8.0~-5.0℃;随着花器官发育进程的推进,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均呈现上升趋势,即随苹果梨发育进程的推移,花器官的抗寒能力不断下降;低温持续试验结果显示,苹果梨花朵子房受冻率不仅与低温强度有关,也与低温持续时间有关,温度越低或低温持续时间越长,受冻率越高。建立的苹果梨花期霜冻气象灾害指标体系与实际灾害情况符合率较高,可作为河套地区苹果梨花期霜冻气象灾害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人工霜冻模拟箱 ,对南美斑潜蝇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南美斑潜蝇蛹的过冷却点温度为 - 1 2 .2 7℃ ,结冰点温度为 - 1 1 .0 1℃ ;随着蛹的发育 ,其冷却点和结冰点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说明发育初期蛹的抗寒能力最强 ;秋季蛹的抗寒能力略强于夏季蛹  相似文献   

4.
一般年份秋末冬初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出现轻霜、中霜,使葡萄植株得到锻炼,提高了抗寒能力,最后出现酷霜和霜冻,使葡萄未木质化的新梢及叶片受冻,但这不影响下一年的葡萄生长和结果。若秋末气温突然下降到0℃  相似文献   

5.
终霜冻对新疆北疆地区酿酒葡萄冻害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西北葡萄与葡萄酒优势产区酿酒葡萄在萌芽生长过程中易受终霜冻危害的问题,研究终霜冻对葡萄嫩梢(萌发芽)发育、产量等影响,为减轻终霜冻危害和科学防御提供依据。2008年终霜冻发生时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酿酒葡萄基地为重点,调查酿酒葡萄不同品种、萌芽期、出土时间、结果母枝长度等因素下的终霜冻害发生情况、产量变化及灌溉、烟熏等的防霜冻效果。结果表明,赤霞珠、霞多丽、佳美、晚红蜜和贵人香葡萄嫩梢(萌发芽)对终霜冻(低温)的忍耐力基本相同,而不同发育阶段的嫩梢对低温的忍耐力存在较大差异,处于绒球期和未萌动的芽忍耐力最强。结果母枝留芽量、葡萄园灌水和烟熏对赤霞珠晚霜冻害的影响不大,而推迟出土时间可明显减轻赤霞珠受终霜冻的危害程度。终霜冻导致酿酒葡萄产量大幅下降,多数葡萄园减产超过40%。春季推迟葡萄出土时间是减轻终霜冻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不同抗性砧木对2年生赤霞珠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树体生长、叶片内源物质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等的影响,选择弗卡(Fercal)、5C、140R、3309M、3309C、SO4、抗砧3号(Kangzhen3)、5BB为砧木与赤霞珠葡萄进行硬枝嫁接,以赤霞珠自根苗为对照(CK),对2年生赤霞珠葡萄的新梢长度、砧木和接穗粗度、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以及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光合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砧木对接穗生长影响差异较大,对2年生赤霞珠葡萄生长量有抑制作用;抗性砧木均能显著提高接穗赤霞珠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砧穗组合CS/3309C植株的新梢长度(160 cm)、砧木粗度(13.98 mm)、接穗粗度(13.18 mm)较高;CS/Kangzhen3植株叶片叶面积(188.83 cm~2)和叶绿素含量(2.68 mg/g)较高;不同组合中,CK、CS/Fercal、CS/140R、CS/Kangzhen3在光合特性方面表现较好。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生长的各项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砧穗组合间以CS/3309C、CS/Fercal、CS/Kangzhen3、CS/140R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进行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7.
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完善有机栽培理论.为有机酿酒葡萄栽培的整枝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盆栽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条件下,赤霞珠4-5片叶短副梢净光合速率最高;主蔓从茎尖开始3-5叶位Pn就可以达到最大值(10.4μmol·m-2·s-1).但仅为短副梢最大值的50%.赤霞珠东侧叶片在早上8:00时Pn就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12.58μmol·m-2·s-1,但下降较快;朝南叶片上午11:00出现峰值(9.73gmol·m-2·s-1);西侧叶片在16:00虽然也出现峰值(7.59μmol·m-2·s-1),但只是南侧叶片峰值的72.6%.赤霞珠光饱和点(LSP)为97μmol·m-2·s-1,光补偿点(LCP)为31.9μmol·m-2·s-1.CO2对赤霞珠光合速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赤霞珠CO2补偿点(CCP)为56μL·L-1,CO2饱和点为1290μmol·m-2·s-1.  相似文献   

8.
不同砧木嫁接的赤霞珠葡萄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不同砧木嫁接对葡萄的影响及为建立葡萄耐盐性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以赤霞珠葡萄为接穗品种、分别以耐盐砧木101-14,耐盐性中等的贝达,盐敏感的砧木188-08和5C为砧木,以赤霞珠葡萄自根苗为对照,研究幼苗对不同浓度(70、100、130和160 mmol/L)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所有试材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指标随NaCl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无盐处理条件下,赤霞珠葡萄嫁接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自根苗,而脯氨酸(Pro)含量低于自根苗;在NaCl胁迫条件下,赤霞珠嫁接组合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因砧木耐盐性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耐盐性强的101-14嫁接的赤霞珠叶片中丙二醛(MDA)和Pro增幅最小,SOD和POD维持较高的活性,根系具较强的拒Na~+能力,通过根系向地上部分转运K~+以增加叶片中K~+含量,从而抵御盐离子对叶片的毒害作用,调节植株体内离子平衡,而其他砧木贝达、188-08、5C嫁接的赤霞珠虽然叶片中SOD和POD活性显著增加,但根系拒Na~+和对K~+的选择性吸收的能力不强,不能通过嫁接改善赤霞珠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研究用玻璃棉保温被对葡萄枝蔓、根系进行越冬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2010年北疆极端最低气温达到-36.4℃的情况下,覆盖材料处理葡萄60 cm以上土壤根系周围温度较埋土防寒的高1.26 -3.66℃;新梢数量、果枝率和结果系数远高于对照,萌芽率升高,受冻枝蔓比率降低.在新疆北部极端低温天气频发的情况下,温度仍然是制约葡萄越冬安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 L.)‘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白诗南’(Chenin Blanc),美洲种葡萄(V. labrusca L.)‘Conquister’,欧美杂交种葡萄(Hybrids of V. vinifera L. and V. lab rusca)‘井川1014’(Yigawa 1014)以及山欧杂种葡萄(V. amurensis Rup. r and Hybrids of V. vinifera L.)‘北醇’(Beichun)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主要营养器官新梢、叶片及根系中膳食纤维类物质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从而确定不同葡萄品种的最佳采样时期以及葡萄不同营养器官的资源价值。结果:不同营养器官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与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含量随葡萄生长季节而变化。供试5个品种均为叶片中的SDF含量最高,但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第一个高峰值除‘北醇’出现在6月26日、‘赤霞珠’根系出现在7月15日之外,其余均在8月3日出现,且在8月3日出现的高峰值中,新梢中的SDF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井川1014’>‘白诗南’>‘Conquister’>‘北醇’>‘赤霞珠’;叶片中的SDF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白诗南’>‘北醇’>‘赤霞珠’>‘井川1014’>‘Conquister’。5个品种不同营养器官中的IDF含量的季节性变化都较平稳。对于不同营养器官中IDF的含量,‘赤霞珠’呈现为:根系>新梢>叶片,其他4个品种均呈现为:新梢>叶片。新梢中的IDF含量基本维持在680~880 mg·g-1之间,叶片则在580~760 mg·g-1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11.
以宁夏永宁县主打的露地供外蔬菜品种菜心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4月初的霜冻天气对露地蔬菜的影响开展综合试验研究,第一年通过室内人工霜箱模拟试验得到初步指标,次年开展室外大田霜冻环境试验研究,结合便携式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和菜心受冻后的统计症状,得出菜心的霜冻指标及适宜霜冻防御技术。结果表明,菜心幼苗轻度冻害的指标为-2.2℃左右,中度到重度冻害的指标在-3.3℃左右,重度到致死的指标在-4.2℃左右;最有效的霜冻防御措施为给植株喷水。  相似文献   

12.
砧木对赤霞珠9葡萄叶片质量和光合光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葡萄砧木品种5BB、SO4、101-14MG对赤霞珠9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砧木利用和改善赤霞珠9葡萄光合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BB/赤霞珠9、SO4/赤霞珠9和101-14MG/赤霞珠9为试材,采用SPAD502测定相对叶绿素含量,采用CID CI-202测定叶面积,采用TPS-2光合仪测定光合参数,分析"厂"形树形条件下,3个砧木品种对接穗品种赤霞珠9叶片质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赤霞珠9/5BB较赤霞珠9自根苗显著增加了单叶重量,单叶面积也有所增加,比叶重较赤霞珠9自根苗、赤霞珠9/101-14MG和赤霞珠9/SO4分别增加了21.4%、36.8%和35.0%;赤霞珠9/101MG叶片SPAD值显著低于其他;赤霞珠9/101-14MG叶片暗呼吸速率显著低于赤霞珠9;赤霞珠9/5BB和赤霞珠9/SO4具有较大的光较差范围,分别为2 196和2 157μmol/(m2·s);赤霞珠9/5BB的最大净光合速率14.7μmol/(m~2·s),较其他处理最高;赤霞珠9/SO4和赤霞珠9/101-14MG的光能利用率总体高于赤霞珠9/5BB;赤霞珠9叶片光能利用指数显著低于3个砧穗组合。【结论】砧木5BB明显提高了接穗品种赤霞珠9叶片单叶重量和比叶重,叶片质量得到提高;SO4略降低了叶面积,101-14MG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形成对应关系的是,砧木5BB提高了赤霞珠9叶片净光合速率,耐强光和耐弱光性能提高,光合潜力得到提升,SO4对接穗赤霞珠9叶片的光合作用无明显影响,101-14MG使接穗赤霞珠9叶片光合作用的部分正相关参数有所降低,但从光能利用率的角度看,是有利于接穗赤霞珠9的光合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以晚熟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通过控制其副梢叶片的数量,研究不同副梢处理对葡萄新梢光合、枝条贮藏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片摘心处理显著增加了叶幕厚度;不同处理的光合速率随物候期变化,坐果期以第5节位的光合能力最大,膨大期和转色期分别是第7节位和第9节位叶片光合能力最高;2片和1片摘心处理有利于果实糖分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枝条成熟度及枝条贮藏营养以2片摘心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综合分析可得,留2片副梢叶片摘心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及树体贮藏营养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红提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红提9月上中旬成熟,粒重13~18克,一般穗重800克,果粒圆或卵圆,鲜红或紫红,果肉硬脆,含糖量19%左右。一、环境要求要求积温在3300~3700℃。春季嫩梢和叶片在-1℃时即开始受冻,花序0℃时受冻,3叶期致死温度为-4.5℃,根系抗  相似文献   

15.
果树在休眠期,幼树在-20℃条件下可出现冻害,成年树在-26℃时,枝条、雄花芽及叶芽均易受冻害。展叶后温度降至-2--4℃时,新梢受冻,花期和幼果期,气温降至-1℃时则受冻减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温对蟠桃花粉活力、雌蕊受冻率和幼果受冻率的影响。[方法]在低温培养箱中对玉露蟠桃和锦绣黄桃离体带花朵枝条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低温处理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低温处理降低了2个品种桃花药的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但是对花粉管长度的影响不显著,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玉露蟠桃柱头较锦绣黄桃柱头抗冻;玉露蟠桃的幼果较锦绣黄桃品种不抗冻害,-2℃处理2 h与-4℃处理1 h后玉露蟠桃的受冻率达40.91%与48.94%(锦绣黄桃受冻率为7.69%和21.05%)。[结论]初步分析认为玉露蟠桃较锦绣黄桃品种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幼果受到低温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幼果期需要做好抗霜冻低温的防御工作,花期与幼果期温度不能低于-4℃。  相似文献   

17.
参照秦玉川等测定昆虫过冷却点的方法,对凹唇壁蜂的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进行测定,其结果表明,雌性凹唇壁蜂最低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分别为-24.19℃和—19.16℃;雄性凹唇壁蜂最低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分别为-23.45℃和—18.71℃,表明凹唇壁蜂在本地不能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8.
小麦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立春以后进入返青拔节期,因寒潮到来,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的现象。小麦受到冻害后,叶片似开水浸泡过,小麦单株没有全部冻死,而是出现了一个穗子部分受冻,造成抽穗后籽粒严重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龙眼长跗萤叶甲成虫耐寒性及其卵发育情况,对龙眼长跗萤叶甲成虫过冷却点和冰点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该研究用RW热敏电阻+数字万用电表过冷却点测定仪、超低温冰箱、计算机自动记录检测该虫成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应用自然温度饲养观察并计算了叶甲卵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成虫的雌虫体过冷却点-13.38~-5.56℃,平均-10.75℃;体液冰点为-10.41~.2.32℃,平均-6.5℃.雄虫体过冷却点为-11.22~-5.56℃,平均-8.88℃;体液冰为-7.71~-0.7℃,平均-3.80℃.雌虫的耐寒性强于雄虫.龙眼长跗萤叶甲卵在常温条件下,其发育起点温度是(15.8±0.7)℃,有效积温是(142.5±9.5)日度,卵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公式为:V=[T-(15.8±0.7)]/(142.5±9.5).由研究结果推测目前广西龙眼栽种区都可能成为此虫发生分布区和潜在发生分布区.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初步研究茴香薄翅野螟高原耐寒性,就其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及其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其过冷却点分别是-6.845℃、-7.052 4℃、-12.486℃、-8.933℃和-8.405 1℃;冰点分别是-6.234 6℃、-6.111 4℃、-8.166 7℃、-7.016 3℃和-6.380 5℃,其中2012年1月过冷却点和冰点降至最低。水份含量、糖原含量、脂肪含量,SOD、CAT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分别与过冷却点的变化相一致。但是蛋白质含量和甘油含量的变化与过冷却点的变化相反,与过冷却点变化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6和-0.995 0。可见,过冷却点与其他生化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