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摘要:黑龙江省是玉米的主产区,玉米的穗腐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选育抗病品种,本试验对国内外不同自交系30份材料,进行穗腐病抗性的鉴定,接种方法是用籽粒接种法,针对玉米穗腐病病原菌-轮枝镰孢菌抗性进行评价,结果是1个品系材料表现为高抗病,3个品系材料表现为感病,11个品系材料表现为中感病,15个品系材料表现为抗病。试验结果表明该30份材料中有50%的材料表现抗病,该试验结果不仅为育种工作提供了种质资源,也为加快育种进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穗腐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选育抗病品种。本试验对国内外不同自交系30份材料进行穗腐病抗性的鉴定,接种方法采用籽粒接种法,针对玉米穗腐病病原菌轮枝镰孢菌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个品系材料表现为高抗病,3个品系材料表现为感病,11个品系材料表现为中感病,15个品系材料表现为抗病,30份材料中有50%的材料表现抗病。该试验结果不仅可为育种工作提供种质资源,也为加快育种进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玉米品种材料抗病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抗性鉴定玉米材料共计498份(次),丝黑穗病鉴定92份,抗病的59份,占64.1%;茎腐病鉴定95份,抗病材料占73.7%,其中高抗材料45.3%;穗粒腐病和大、小斑病共签定玉米材料311份(次),80%以上属抗病类型。对多种病害综合抗性突出的材料有武118、WN1、武125、陕单931、陕资02-3、5005×武116等21份。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甘薯种质抗茎腐病鉴定技术,通过分析不同的接种方法和菌液浓度对甘薯种质抗性的影响,建立甘薯抗茎腐病鉴定标准,为甘薯抗病育种奠定基础。利用组培瓶蛭石薯苗擦伤接菌法和最佳接种菌液浓度(1.1×107CFU·mL-1),对最具代表性的6个甘薯品种进行接种鉴定,并与田间抗性品种比较进行验证,室内接种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表明新抗性鉴定技术的鉴定结果具有准确性、可靠性。进一步对65个甘薯材料进行抗病鉴定,发现绝大部分材料表现为感病或中感,7份种质(YD7002、DY7082-1、浙紫薯1号、TF1118、DY7032、南薯88和浙紫薯4号)对甘薯茎腐病具有稳定抗性。文章建立了甘薯抗茎腐病的新鉴定技术,鉴定和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表现稳定抗性的种质,为甘薯抗茎腐病育种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对于甘薯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70份外引改良玉米种质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为抗病玉米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同时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和自然发病两种方法,对70份外引改良玉米种质材料进行南方锈病、纹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抗性鉴定。【结果】通过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南方玉米锈病材料5份、纹枯病材料11份、大斑病材料4份和小斑病材料6份,中抗4种病害材料1份,高抗大、小斑病和纹枯病材料2份以及兼抗3种病害材料22份。【结论】参试的种质材料对广西玉米主要病害的抗性较丰富,其中一些材料具有多抗性。这些多抗性种质材料的筛选对广西玉米抗病育种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可拓宽抗性基因遗传基础,是今后开展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明确现有马铃薯品种资源材料的黑胫病抗性,从常用马铃薯育种亲本块茎材料中随机抽取40份,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黑胫病抗性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高抗材料1份,抗病材料8份,中抗材料13份,中感和感病材料18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5%、20%、32.5%、45%.为今后进行马铃薯生产和开展抗黑胫病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质资源抗穗腐病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玉米不同品种(系)之间的抗穗腐病性差异,采用田间自然感病法,于2009~2011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对522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共筛选出高抗材料74份、抗病材料55份、中抗材料275份,分别占供鉴材料的14.18%、10.54%和52.68%;其余118份均为感病和高感材料,占22.60%。因此,应加大力度搜集,鉴定与评价玉米种质资源,为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相似文献   

8.
大豆根腐病、疫霉病和胞囊线虫病是生产上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目前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种植抗病品种,抗病种质的筛选鉴定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本研究针对这3种病害进行抗病性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良好的单抗和多抗资源。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76份大豆材料分别接种大豆尖孢镰刀菌、大豆疫霉菌1号生理小种和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进行单一病害鉴定,按各病害的抗性评价标准对每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性评价。共计筛选出抗根腐病材料11份,抗疫霉病材料13份,中抗大豆胞囊线虫材料9份。中抗及抗两种病害的品种(系)有6份,占鉴定总数的7.9%;同时对3种病害表现中抗以上的材料只有1份,占鉴定总数的1.3%。研究结果将为新品种培育和抗病基因挖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抗病育种是防治玉米病害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田间调查了71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对玉米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病性,旨在明确不同种质资源的抗病能力,为抗病育种提供资源.结果表明,69%的种质对4种病害表现为中抗及以上水平,其中抗大斑病材料占59.2%,高抗和抗病种质各有21份;高抗灰斑病材料67份,抗病材料1份,总占比为95.8%;瘤黑粉病高抗和抗病材料分别为36份和24份,占鉴定材料的85.9%;对丝黑穗病表现抗性以上的种质68份,占总鉴定种质的95.8%.71份新选育自交系中高抗丝黑穗病和灰斑病的资源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玉米不同品种(系)之间的抗穗腐病性差异,采用田间自然感病法,于20092011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对522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共筛选出高抗材料74份、抗病材料55份、中抗材料275份,分别占供鉴材料的14.18%、10.54%和52.68%;其余118份均为感病和高感材料,占22.60%。因此,应加大力度搜集,鉴定与评价玉米种质资源,为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相似文献   

11.
广东菠萝心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广东湛江地区菠萝心腐病病原菌,研究了病原菌的致病性、菌丝体及孢子囊等形态特征,分析了核糖体DNA-ITS序列同源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属于疫霉属真菌,同源性分析显示,该菌与GenBank中烟草疫霉ITS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采用烟草疫霉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确认该病原菌为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相似文献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毁灭性病害之一,每年都会给大豆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抗病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是对此病的最有效防治措施。抗病机制的研究可以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抗病机制成为研究焦点。根据大豆抗疫霉根腐病(Phytophora root rot)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文章阐述了大豆防卫基因、大豆疫霉菌无毒基因以及大豆-疫霉菌互作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其生理小种的分布与种植品种影响着病害的发生程度, 研究疫霉病菌的生理小种十分重要。本文采用鉴别寄主在田间的抗病反应与采集菌株在TTC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颜色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圃中烟草黑胫病菌小种进行了鉴定。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鉴别寄主Nicotiana nudicaulis, L8, NC1071,N. plumbaginifolia, MD609, NC95对烟草黑胫病菌表现为抗,N. stocktoii表现为中抗,Barley 21表现感病,结合已报道的8个小种的寄主反应,判断该田块黑胫病菌为0号生理小种,从该大田中随机采集的4个烟草品种潘圆黄、BL-921,CV78-5,K326上的烟草黑胫病菌,根据培养物引起TTC固体培养基颜色变化的情况,分离纯化的4个菌株均显示0号和1号小种的特征,故所鉴定病圃中烟草黑胫病病原为0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4.
 1997~2000年,从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的菠萝心腐植株上分离得到疫霉菌8株,鉴定出3个种,即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1株,烟草疫霉(P.nicotianae)5株和棕榈疫霉(P.palmivora)2株。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所采集的西葫芦根腐病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分离得到5种病原菌,分属于Phytophthora和Fusarium两个属。引起西葫芦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疫霉菌,经鉴定该致病疫霉菌为烟草疫霉,尖孢镰刀菌对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生有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7种杀菌剂对烟草黑胫病菌室内毒力,并通过对比EC_(50)的方法得出烟草黑胫病菌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在7种杀菌剂中,1%的申嗪霉素SC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最强,其EC_(50)值为0.0684μg/m L;其次为40%氟硅唑EC,EC_(50)值为0.1276μg/m L。70%丙森锌WP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最差,其EC_(50)值为85.4334μg/m L。根据结果得出烟草黑胫病菌对1%的申嗪霉素SC和40%氟硅唑EC表现敏感且抗性水平范围均小于1μg/m L;对70%丙森锌WP已达到高抗水平且抗性水平范围大于100μg/m L。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哈茨木霉菌对NC89接种烟草疫霉菌前后抗病相关代谢途径的影响,以烟草品种NC89为试验材料,设置四个处理:接种清水(NC89CK)、接种烟草疫霉菌谷(NC89_P)、接种哈茨木霉菌(NC89_T)、接种哈茨木霉菌后接种烟草疫霉菌谷(NC89_T_P),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LC/MS)比较各处理抗病相关代谢通路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对烟草疫霉菌有着较好的生防作用。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筛选到893个差异代谢产物及其富集的代谢通路,涉及抗病相关的代谢途径20条;各处理间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黄酮和类黄酮、萜类、苯丙氨酸及其次生代谢物和泛酸等物质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哈茨木霉菌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Soybean Phytophthora root rot (Phytophthora sojae) is a severe disease all over the world. Soybean germplasm from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for resistance has been evaluated by American researchers on a large scale. P. sojae has been found frequently in northeast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but not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soybean germplasm for resistance has occurred there. By means of hypocotyl inoculation, 922 cultivars/lines from northeast of China were screen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response to race 1, and 25 of P.sojae. Generally resistance was less frequent in northeast of China than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Five cultivars/lines were identified that confer resistant responses to race 1,3,8,25 and four additional isolates of P.sojae. These cultivars/lines may provide valuable sources of resistance for future breed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9.
用黑胫病粗毒素作为选择压力, 结合辐射诱变技术, 从烟草花粉植株叶片的愈伤组织中筛选出抗毒素的愈伤组织, 并对其再生植株及其 M2 代进行抗病性鉴定、选育. 目前已获得6 个高抗黑胫病的细胞突变株系, 且抗病性状表现稳定, 并建立了一套烤烟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 在细胞水平上筛选抗病突变体是开发新抗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烟草黑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分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养皿配对培养的方法,对分离自贵州省8个地区(州、市)的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r.nicotianae)的交配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来自贵州省主要产烟区的42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均属A2交配型,未检测到其他交配型.据研究结果可初步认定,贵州省烟草黑胫病菌的交配型符合烟草疫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