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不同辣椒品种(组合)进行种植及抗病性鉴定试验,筛选出具有抗病水平的辣椒品种(组合)。【方法】根据疫病、白粉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的病害特点和病原菌特性,结合接种和自然发病综合分析,评价辣椒品种组合材料的抗性水平。【结果】15个辣椒品种(组合)抗感性水平表现有较大差异,辣椒品种(组合)红泰664、红泰668、渝椒13号、组合1-1和5-1等对疫病、白粉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综合抗病性较强;其次是艳椒435、艳椒465、渝椒15号、组合3-1、4-1、6-1和7-1等综合抗病性中上水平;组合2-1综合抗病性水平一般;感病品种小米辣和朝天椒均表现感病,抗病品种云干椒7号表现抗病。【结论】综合抗病性在中抗以上的辣椒品种可在辣椒生产中轮换种植,抗病以上的辣椒组合可在育种中资源利用,为抗病辣椒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贵州部分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灌根法对34个辣椒区试品种进行了疫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34个辣椒平中,高抗1个,抗性品种11个,中抗品种15个,感病品种7个,分别占鉴定总数的2.94%、32.35%、44.12%和20.59%。黄平线椒、贵椒1号、绥阳小米辣、贵椒3号、独山皱椒3号、H29、1001、137、87-2-3、党武辣椒、绥阳锥椒2号、独山线椒等辣椒品种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辣椒是我国的大宗蔬菜作物.疫病是辣椒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极具毁灭性的病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春辣椒种植期多雨高湿的环境条件常导致辣椒疫病的高发、重发而显著减产,甚至绝收.选育并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筛选辣椒抗病品种,鉴定抗性种质材料,对抗病品种利用及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辣椒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成为辣椒提早上市的主流技术,但其对病害的影响效果并不明确.该研究有助于为更好地指导辣椒疫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辣椒种植基地疫病重发田块设置田间自然病圃,对283份辣椒材料进行疫病抗性鉴定.在参试的辣椒品种中随机选取10份辣椒品种进行避雨与非避雨栽培,比较辣椒疫病发生严重度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羊角椒中的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该类供试材料的4.55%、14.77%、14.77%、22.73%、43.18%;小尖椒中的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58.97%、35.90%、2.56%、2.56%;线椒中的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32.14%、45.24%、13.10%、8.33%、1.19%;薄皮椒中的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3.23%、6.45%、16.13%、74.19%;色素专用椒中的高抗、抗病和中抗材料分别占27.27%、54.55%和18.18%;小圆椒中的抗病、中抗和高感的材料分别占57.14%、35.71%、7.14%;朝天椒中的高抗、抗病和中抗材料分别占56.25%、37.50%、6.25%.共获得DJZ-16等66份高抗材料,并鉴定出DJZ-1等65份高感材料.与非避雨栽培处理相比,避雨栽培对各参试品种均有控病及稳产效果,对辣椒疫病的最低防效在39.29%以上,增产达63.42%以上.[结论]不同类型的辣椒群体抗性差异明显,同一类型的品种间抗性也存在一定差异.以辣椒类型进行抗性分类,羊角椒和薄皮椒更易感病,色素专用椒和朝天椒抗性表现突出.避雨栽培的辣椒感染疫病严重度和为害损失显著低于非避雨栽培的对照处理,具有防病控病作用.  相似文献   

4.
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和绿色的措施。采用孢子悬浮液苗期灌根接种法,对海南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7个辣椒品种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病性差异较大,金艳、泰丽、长艳3个品种表现免疫,红妃、热辣4号2个品种表现为高抗,金骄红玉、湘辣十七号、金骄M6、权御天下4个品种表现为抗病,金骄3.0表现为中抗,而热甜3号、热甜5号、湘研珍丽、热辣3号、湘研6A、金骄神龙和热辣2号7个品种表现为高感。可见,朝天椒类对疫病的抗性优于其他辣椒,线椒次之,而牛角椒和甜椒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为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病绿色防控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百宜辣椒和遵义朝天椒及易感病品种茄门甜椒作为研究材料,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辣椒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明确辣椒对TSWV的抗性与防御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TSWV 第1天时,3个辣椒品种的PAL、POD、PPO和CAT活性均增高,PAL和CAT的最高峰出现在第7天,POD和PPO出现在第5天;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7 d后与对照的基本一致。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PAL、POD、PPO和CAT活性出现2个峰值,茄门甜椒出现1个峰值,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对TSWV的抗性较好,茄门甜椒的抗性稍弱。5种防御酶活性与辣椒抗TSWV密切相关,在辣椒对TSWV抗性生化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病绿色防控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百宜辣椒和遵义朝天椒及易感病品种茄门甜椒作为研究材料,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辣椒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明确辣椒对TSWV的抗性与防御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TSWV第1天时,3个辣椒品种的PAL、POD、PPO和CAT活性均增高,PAL和CAT的最高峰出现在第7天,POD和PPO出现在第5天;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7d后与对照(健康)的基本一致。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PAL、POD、PPO和CAT活性出现2个峰值,茄门甜椒出现1个峰值,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对TSWV的抗性较好,茄门甜椒的抗性稍弱。5种防御酶活性与辣椒抗TSWV密切相关,在辣椒对TSWV抗性生化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辣椒品种识别、生产及产量监测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手段,分析了4个辣椒品种盛果期冠层反射光谱数据的差异及其与叶片全氮、叶片 SPAD 和地上干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盛果期的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冠层光谱反射率能容易地区别4个辣椒品种;叶片全氮含量敏感波段8819线椒为753 nm,黔春201为698 nm 和764 nm,日本三樱椒为494 nm,遵义朝天椒为767 nm;叶片 SPAD 敏感波段8819线椒为720 nm,黔春201为726 nm,日本三樱椒为548 nm,遵义朝天椒为718 nm;地上干生物量的敏感波段8819线椒为728 nm 和1345 nm,黔春201为727 nm 和1145nm,日本三樱椒为690 nm,遵义朝天椒为767 nm。  相似文献   

8.
贵州部分干辣椒品种区域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贵州地方干辣椒品种的审(认)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遵椒2号作对照,在贵州遵义、贵阳、大方等9个县进行了11个品种区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种中,204、224、独山皱椒3号、遵辣87-2-3、遵辣133-2-1和铜仁羊角椒6个品种比对照增产0.75%~9.83%,其中,204、224增幅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铜仁朝天椒、松桃线椒、大方优质线椒、独山皱椒4号和百宜辣椒等5个品种比对照减产3.05%~17.58%,减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各品种的经济性状、植株与果品性状根据品种不同而表现各异。生育期以204最长,其次为224,其他品种在191.89~201 d。各参试品种中,224的抗病性最强,9个试点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均为0,其余品种较抗青枯病、枯萎病、病毒病和疫病。  相似文献   

9.
应用PCR技术对黑龙江省主栽辣椒品种(哈椒1号、先锋2号、威风3号、湘研1号、茄门、普莱特、日本樱椒)进行了抗/感疫病的鉴定.对辣椒叶片组织DNA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表明:哈椒1号、湘研1号、普莱特、日本樱椒在550 bp处均出现一条亮带,说明以上四个品种均为抗病品种;而先锋2号、威风3号、茄门在550 bp处均未出现条带,说明该三个品种均属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海南7个逸生辣椒品种的亲缘关系,为地方辣椒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保护提供依据,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海南农村的7个逸生辣椒品种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从19对I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50条DNA条带,多态性条带45条,多态率达87.22%。2)聚类分析将海南7个逸生辣椒品种分为2大类,簇生椒归为一类,其余6个品种的遗传距离相近,归为小米椒+朝天椒类。3)按海拔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低海拔对辣椒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疫病是辣椒疫霉菌(Phytop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为害较严重。为明确现有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36份辣椒品种进行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之间抗性差异较大,其中4个品种表现出高抗,3个品种表现抗病,5个品种表现中抗,24个品种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12.
选育出适合在中国华南地区种植的抗病强、产量高的辣椒新品种,为华南及其他地区辣椒生产发展的升级优化提供优良品种。以自主创新的优质自交系362为母本、自交系577为父本配制杂交一代组合,测定其组合力,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区域性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福康8号’总产量31.91 t/hm2,比对照种‘茂青5号’增产11.0%,增产未达显著标准;秋季‘福康8号’产量53.81 t/hm2,比对照种‘茂青5号’增产17.8%,增产达极显著标准;人工接种试验显示‘福康8号’中抗青枯病、抗疫病;田间表现耐寒性和耐旱性强,耐涝性和耐热性中等。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的‘福康8号’中抗青枯病、抗疫病、产量高、适应性广,适合华南地区春、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西瓜接种辣椒疫霉菌后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西瓜苗期疫病抗性与根茎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关系.对2个抗辣椒疫霉菌西瓜品种(09-1-1和09-1-2)、1个感病西瓜品种(GS-37)和1个高度感病西瓜品种(G-S-12)进行苗期人工接种辣椒疫霉菌,并分别于接种当天(尚未接种)及接种后第2、4、6、8天...  相似文献   

14.
辣椒抗疫病鉴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简便有效地进行辣椒资源抗疫病筛选,对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疫病毒素离体叶片接种法、毒素灌根接种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毒素接种法鉴定结果与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辣椒抗疫病鉴定的有效方法,对大批材料进行快速接种鉴定。  相似文献   

15.
中国辣椒优异种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从中国筛选出的 15 4份辣椒种质资源在江苏、湖南、辽宁 3个不同生态区进行田间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评价 ,结果显示 :“四川巫山小牛角”、“广西玉林羊角椒”和“云南思茅县大米椒”3份材料表现最优异 ,可直接用于目前辣椒生产或作为抗源材料用于辣椒抗病育种。同时鉴定出 15份材料抗烟草花叶病毒 (TMV)、11份材料抗黄瓜花叶病毒 (CMV)、7份材料抗炭疽病、17份材料抗疫病、7份材料Vc含量极高、4份材料辣椒素含量极高 ,这些材料可用作扩大中国辣椒抗病育种的遗传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菌悬浮液接种,对湘研系列的15 份辣椒材料进行抗疫病筛选,对其中抗感病水平不同的6 份材料进行了抗性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湘研2 号、5 号、8 号、9 号、19 号和8501 抗病性较好,病情指数低于40,湘研七号、5905 抗病性较差.抗性机制研究中发现,多酚氧化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抗病性呈正相关,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抗病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取对细菌性枯萎病具有高抗、中抗、高感的6个木薯品种,在苗期对它们叶片的组织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对接种病原菌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叶片的气孔密度和蜡质含量差异显著,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高抗品种叶片的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较感病品种更整齐紧密,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的海绵组织中则出现较多的空隙,结构比较疏松;接种病原菌后,叶片中POD和PPO的活性与木薯抗病性成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有较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淮北半冬性组A(1~20)、淮北片春性组B(1-10)及淮南片春性组C(1~10)3组不同类型共4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法明确安徽省各小麦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中抗有7个品种,占17.5%;25个品种为感病品种,占62.5%;8个品种为高感品种,占20.0%。此外,在3组别的小麦品种中抗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用 2 0 %氨基寡糖素防治辣椒疫病、病毒病和枯萎病 ,结果表明 ,在疫病、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施 ,防治效果分别达到 6 9 0 3%~ 73 91%和 81 36 % ;枯萎病发病后喷施 ,病株率得到有效控制。防治疫病最佳使用浓度为 5 0 0~ 80 0倍液 ,防治病毒病、枯萎病最佳使用浓度为 5 0 0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