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梅花鹿的生物学特性1.1体型外貌梅花鹿的体型中等(不如马鹿大),成年公鹿体高、体长为1m左右,体重130kg左右;母鹿体重75kg左右,体长80cm左右,体高90cm左右。颜面部较长,眼睛大而圆,耳朵长而直立,颈部较长,四肢均匀细长,尾短。被毛呈季节性变化,冬季毛呈褐色或绿棕色,无斑点;夏季毛呈棕黄色或绿红色,其背部和身体两侧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母鹿不长角,公鹿头顶长出2支分叉的角,一般非常对称,呈树桠枝状,完整的梅花鹿角分3叉。鹿茸是公鹿头上长出来的软组织,多分叉。  相似文献   

2.
水鹿(Cervusunicolor)是大型的鹿科动物。体形粗壮,体长1.3~1.4m,肩高1.2—1.9m,尾长20~24cm。体重120~180kg,体毛较粗毛色为栗棕色或棕黑色,故有人称之为黑鹿。水鹿主要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的山区林地及河谷,栖屈、在海拔1200~:3500m的阔叶林或针叶林中,而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无固定的栖息场所,常随季节的变化而作垂直迁移。在四川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雅安、阿坝、甘孜,凉山以及成都、绵阳等市的部分山区.水鹿只何雄性长角。成体水鹿的角一般为三叉,眉杈尖向上:与主干成税角.角度在25~28度之间。也何极少部分水鹿冥何独角…  相似文献   

3.
布氏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温水域。布氏鲸与鳀鲸因其外形极其相似,以往没有将其严格区分,中国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发现的主要是鳀鲸。2011年1月19日在山东日照市东港区一海滩搁浅1头雌性须鲸,媒体曾报道为长须鲸。我们根据其外形特征不同于长须鲸,其头骨顶部的鼻骨、前颌骨和上颌骨末端额鼻突形状不同于鳀鲸和长须鲸,而鉴定为布氏鲸,是中国大陆沿岸水域首次发现。该标本体长13.40 m,系成体,颅基长330 cm,脊椎式为C7+T 13+L 14+Ca 21=55。本文主要报道了布氏鲸的外部形态和骨骼特征。  相似文献   

4.
太湖猪是我国最优秀的地方良种,以其为母本的二元杂交(长太、大太、杜太)母猪,体型特征、生产性能显著提高。1997年初开始对杜太母猪进行初步饲养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体型外貌 成年杜太猪被毛全黑。15月龄前,后备猪有棕红、红黑相间、全黑3种毛色,随月龄的增长渐转全黑色。头型中等大小,耳型稍大而下垂,额面皱纹少,嘴筒长而直。肢高体长,体型清秀,即使妊娠后期也毫无臃肿的感觉;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后躯欠丰满,乳头多为8对,且分布均匀。2 生长发育 杜太仔猪初生平均个体重为0.9千克;2月龄平均个…  相似文献   

5.
试验分别采集40日龄小体型猪(巴马猪)和大体型猪(大白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头骨、骨骼肌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斯钙素-1(stanniocalcin 1,STC-1)基因mRNA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STC-1蛋白在各个组织中的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STC-1基因mRNA在巴马猪和大白猪肺脏、肾脏中相对表达水平较高,在骨骼肌中的表达水平最低;除心脏和骨骼肌外,巴马猪其余各组织中ST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大白猪(P < 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巴马猪肝脏中STC-1蛋白的表达量最高,而大白猪脾脏中STC-1蛋白表达量最高,两者差异显著(P < 0.05);巴马猪肺脏、肝脏、骨骼肌及心脏组织中STC-1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 < 0.01);而巴马猪肾脏、脾脏中STC-1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 < 0.01)。本研究首次对大、小体型猪不同组织的ST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其STC-1蛋白分布进行检测,导致该基因表达与分布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两种猪受外界环境应激及生长发育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6.
2011年1~5月,对徐州睢宁养殖场的10只黑天鹅雏鸟的体重、体长、尾长、嘴峰、嘴裂及跗跖等外部特征和体温进行测定,运用Logistic生长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其生长曲线均呈"S"型,显示出雏鸟外部体征发育呈现一定的顺序,符合重要功能优先发育的原则。(1)1~5日龄,雏鸟的体重呈下降趋势;雏鸟的嘴峰、跗跖基本不生长;体温升高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还未健全。(2)6~30日龄,雏鸟体重开始增长;嘴峰生长迅速;体温逐渐上升,体温调节能力迅速增强。(3)31~90日龄,体重迅速增长;跗跖生长迅速,体温逐渐达到恒定。(4)90~120日龄,体重及各外部体征的生长都很缓慢,体型已接近成体,不断完善身体各部的机能。  相似文献   

7.
宝鸡市陈仓区位于关中平原最西端,东部为较为开阔的千渭川道和台原区,南部为秦岭北麓及浅山山区,西部和北部为浅山丘陵区和中低山区。全区辖15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332个行政村,总人口60.59万人,总面积2580 km2。其中,西部山区7镇共130个村、总面积1682 km2,人口13.9万;全区有耕地4.7万 hm2,天然草场2.64万 hm2,气候温润,光照充足,适宜牧草种植及肉牛繁殖、生产,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1985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区)、标准化母牛养殖示范县(区);陕西省秦川牛产业化示范区和宝鸡市秦川牛产业开发基地大区。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蝎子10多种 ,其中分布最广的为东亚钳蝎 ,别名为 :蝎子、荆蝎、链蝎、剑蝎等。医学上称为全蝎(全虫)。成蝎体长4~6厘米 ,雌蝎长约5.2厘米 ,雄蝎长约4.8厘米。分布于我国北部各省及江苏、福建、台湾等省。全蝎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 ,其有效成份是蝎毒 ,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特别是对脑炎、骨髓炎、麻风病、大骨节病的疗效十分显著。蝎毒的有效成分对癫痫、三叉神经痛有特效。全蝎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当前全国供应量仅能达到需求量的20 %。蝎子繁殖较快 ,每胎20~5…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我国的草原有3.3多亿公顷(50多亿亩),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3以上,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和西部。草原上分布着丰富的蜜源植物,是我国整个蜜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区有一个理想的发展养蜂业的蜜源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养蜂场到那里放蜂采蜜。这个蜜源基地位于四川、甘肃和青海3省之间,以四川北部的红原、若尔盖两县为中心,还包括四川北部阿坝县的东部、松潘县的西北部,南坪县的西部,甘肃省南部玛曲、碌曲和迭部3县的大部分,青海省东南部的久治县等,面积达400多万公顷(6000多万亩),草原…  相似文献   

10.
以16个中度或高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运用基于模型分类法的Structure程序推断9个地方鸡品种群体遗传结构,构建聚类图分析相互间亲缘关系,并鉴定群体中迁移个体和具有复杂遗传基础个体的分布。结果表明:Structure程序在预先未标明品种起源的条件下准确推断出9个地方鸡种群体所属类别,揭示按照体型外貌、地理分布等为依据划分的9个地方鸡品种类型,也真实反映了其在遗传上的差异。Structure聚类图在K=2时将9个地方鸡种分为轻体型的鸡种(包括茶花鸡、藏鸡、仙居鸡、固始鸡和白耳鸡)和重体型的鸡种(包括大骨鸡、北京油鸡、鹿苑鸡和萧山鸡)两个类别;K=4、5、6时北京油鸡、固始鸡、大骨鸡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类群;仙居鸡与白耳鸡在K=6、萧山鸡与鹿苑鸡在K=7、藏鸡与茶花鸡在K=8时仍聚在同一类别中,这与9个地方鸡种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历史相吻合。9个地方鸡品种群体中均有具有复杂遗传基础的个体分布,迁移个体只分布在藏鸡、萧山鸡和鹿苑鸡群体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贵州喀斯特山区进行牧草栽培区划,评价牧草栽培区划适宜性,为提高牧草产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贵州喀斯特山区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基于海拔高度和土壤pH,考虑降水量、最高温、平均温、最低温、太阳辐射和水汽压等六个因素,实现了贵州省牧草栽培分区。【结果】低海拔酸性土壤区主要分布在贵州东南部的黎平等县区;中低海拔酸性土壤区和中高海拔酸性土壤区均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遵义等县区,高海拔酸性土壤区分布在黔西南的晴隆等县区;低海拔中性碱性土壤区分布在黔东南的台江等县区;中低海拔中性碱性土壤区分布在毕节织金等县区;中高海拔中性碱性土壤区分布在黔南三都等县区;高海拔中性碱性土壤区分布在北部道真等县区。降水量、最高温、平均温、最低温、太阳辐射和水汽压均与海拔高度有明显相关关系,但太阳辐射与海拔高度相关关系弱于其他因子。同时最低温在各个分区的变异率均大于10%。【结论】未来,在贵州喀斯特山区除海拔高度和土壤pH外,还应进一步探索最低温和太阳辐射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合理的牧草栽培分区。  相似文献   

12.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计算品种间DA遗传距离和基因流(Nm),并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和基于Structure程序构建2类聚类图,比较分析10个地方鸡品种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构建的聚类图将10个地方鸡品种总体上分为2大类:轻体型的鸡种(包括茶花鸡、藏鸡、仙居鸡、固始鸡和白耳鸡)和重体型的鸡种(包括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鹿苑鸡和萧山鸡);在轻体型的类别中,茶花鸡和藏鸡、仙居鸡和固始鸡聚为一类;在重体型的类别中,鹿苑鸡和萧山鸡聚为一类,狼山鸡、大骨鸡和北京油鸡则表现为独立分支,聚类结果与品种问基因流动相一致。Structure程序在预先未标识个体品种来源的条件下,准确推断出10个地方鸡种群体所属类别,构建的聚类图与遗传距离聚类结果基本一致。Structure程序还根据个体基因组分数,指出了10个地方鸡种群体中迁移个体和具有复杂遗传基础个体的分布,这是遗传距离聚类法所不能揭示的。  相似文献   

13.
沙拐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形态特征沙拐枣 ( Caligonum mongolicum Turcz.) ,别名蒙古水拐枣。灌木 ,植株高 0 .5~ 1 .5 m。老枝灰白色 ,开展。叶条形 ,长 2~ 5 mm。花淡红色 ,通常2~ 3朵簇生于叶腋 ;花梗下部具关节 ;花被片卵形或近圆形 ;雄蕊 1 2~ 1 6;子房椭圆形 ,有纵列鸡冠状突起。小坚果椭圆形 ,不扭转或稍扭转 ,顶端锐尖 ,基部狭窄 ,连刺毛直径 8~ 1 0 mm,长 1 0~1 2 mm;肋状突起明显或不明显 ,每一肋状突起有3行刺毛 ,有时有 1行不完整 ;刺毛叉状分枝 2~ 3次 ,基部不明显加粗 ,细脆 ,易折断。2 地理分布沙拐枣分布于内蒙古中西部 (锡林郭勒盟西北部、乌兰察布盟北部、伊克昭盟西北部、阿拉善盟 )、宁夏、甘肃和新疆等省 (区 )。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多枝丛生小灌木 ,株高一般 1 .0~ 1 .5 m,幅0 .5~ 2 .0 m。分布于亚洲中部荒漠地区 ,主要在荒漠地带并渗入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化草原。多生于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或石质地 ,在砂砾质戈壁 ,干河床和山前砂砾质洪积物坡地上也有生长。具有抗风蚀 ,耐沙埋 ,耐沙割 ,抗干旱 ...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种植规模最大的水果——柑桔,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各个省(区、市),但受区域小气候的影响,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也有种植,如秦岭南麓的陕西省城固县就有规模种植柑桔的悠久历史。2012年10月中旬,记者前往陕西汉中,对近几年城固柑桔的生产与销售及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采访调查,对城固柑桔产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有了更多的直观感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豫西黑猪屠宰性能、肉品质等遗传性状,以及与河南地方猪确山黑猪间的差异,本研究挑选相同条件下健康的豫西黑猪(120.28 kg±6.96 kg)和确山黑猪(117.80 kg±8.76 kg)各8头,按相关规定开展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指标测定,即对豫西黑猪与确山黑猪体尺指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屠宰性能(胴体重、胴体长、皮率、骨率、屠宰率等)、肉品质(肉色、大理石纹、pH、肌内脂肪、粗灰分等)、血液指标(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小板压积等)及两种猪肌肉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豫西黑猪体长、胴体长、皮率和头重均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背膘厚、瘦肉率、脾脏重、心脏重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1;P<0.05)。在肉品质方面,豫西黑猪大理石纹评分、pH45 min、pH24 h、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P<0.01),但水分和磷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P<0.01)。在血液指标方面,豫西黑猪血小板数目和血小板压积均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1),但其他指标与确山黑猪无明显差异(P>0.05)。豫西黑猪精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P<0.01),甘氨酸含量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1)。综上所述,豫西黑猪和确山黑猪在体尺指标、肉品质及血液指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在屠宰性能方面豫西黑猪稍优于确山黑猪,均可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猪肉。  相似文献   

16.
2009~2013年,连续5 a在北京动物园收集堆巢(Dump nesting)和弃巢(Drop nesting)的鸳鸯卵共计254枚用于人工孵化和育雏研究.其中受精卵218枚,受精率85.83%;出雏205只,受精卵孵化率94.04%.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机温度(37.6±0.2)℃,湿度50%~55%;落盘后移至出雏机,温度(37.0±0.2)℃,稍低于孵化温度,湿度70%~75%,稍高的湿度有利于雏鸟出壳.鸳鸯卵的鲜卵重(48.09 ±4.02)g,卵长径(53.09±1.43)mm,短径(39.95±1.62) mm,卵形指数为1.33±0.06.平均孵化期(29.10 ±0.32)d,孵化期间的平均失重率(16.13±1.27)%.卵重与孵化天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0.279x+ 48.06,其中x表示孵化天数,y表示卵重.人工育雏满45 d的青年鸳鸯体型已接近成鸟,活力旺盛,觅食和躲避天敌的能力较强.经过兽医体检、放飞前评估和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后全部在北京地区放归野外,并进行野化放飞后的跟踪监测.其中,2009年野化放飞18只鸳鸯,2010年放飞14只,2011年放飞47只,2012年放飞16只,2013年放飞100只,连续5 a共野化放飞鸳鸯195只.鸳鸯重引入项目的实施,可以壮大北京地区野生鸳鸯种群数量,实现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移地保护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降水多元回归模型在黑河干流山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友嘉  徐中民 《草业科学》2011,28(9):1581-1588
结合GIS和统计学方法,利用21个站点气象数据和DEM(基于5个因子:高程、坡度、坡向、经度和纬度)在黑河干流山区构建一种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用以模拟研究区降水量空间分布,并分析了全年、湿季和干季3种情景及3种不同空间分辨率数据相互耦合下的雨量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解释研究区74.5%的年降水空间变异,对湿季降水量解释效果要好于全年和干季两种情景;100 m分辨率下的3种降水模型效果均为最好;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100 m分辨率下,由西北部不足200 mm增加至东南部700 mm左右,降水量分界线呈西北-东南走向;500 m分辨率的降水量分界呈带状,有一定程度上移;1 000 m分辨率的降水量分布误差大。本研究采用的建模方法有较强移植性,可在其他山区开发类似模型,利用其模拟结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今后在建模中加入空间化的风速变量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野外实地考察、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该区维管植物共115科469属1323种,包括蕨类植物14科25属61种,裸子植物4科8属25种,被子植物97科436属1237种。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20种的优势科共879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66.44%;小属和单种属成分比例较大,占该区维管植物总属数的95.31%,总种数的75.51%。科级水平上,热带科(30.43%)稍多于温带科(26.96%);属级水平上,温带科(72.49%)明显高于热带科(13.01%);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有545种,其中538种与周边省份所共有,体现了该区系明显的过渡性和交汇性。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的分布有15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温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该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较多,被列入保护名录有37种;一些古老、孑遗植物在该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原始类群分布。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为以后了解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13省、市、自治区(不包括西藏)约有丘陵山地30亿亩左右,其中草山草坡6亿多亩,占1/5,目前大部分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这些草山草坡的各类草场一般雨量充沛,适宜牧草生长,分布有野生牧草资源3000种以上,其中有许多适宜酸性土壤生长、营养价值丰富、产草量高的多年生和一年生豆科、禾本科优良牧草,同时还分布有许多地方优良畜种.山区人民经营牧业历史悠久,发展牧业的条件也十分优越.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南方草山草坡是关系到我国南方国土治理、自然生态平衡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忽视牧业的发展,不抓草山草坡建设,甚至大量开垦草山草坡,破坏植被,加上有的草山草坡放牧过度,从而形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草质退化、生产力低下的状况.今后如能建立起相当于国外同类型的优质高产人工草场,则载畜量和畜产品产量可成倍增加.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相似文献   

20.
硒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这是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的。1动物体内硒的存在情况 动物机体内硒含量一般为每千克体重20-25微克。机体所有组织和细胞均含硒,但在各组织中的分布不同。据报道,在综合对比分析绵羊各组织硒含量后认为机体硒含量与日粮硒含量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在日粮正常硒含量条件下,机体组织硒含量按肾、肝、胰、脾、心、骨、肌肉、脂肪为顺序依次递减。硒以低分子量化合物如无机硒(亚硒酸钠、硒酸钠、硒化钠、亚硒酸钙等),有机硒,酵母硒,以及高分子量化合物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甲酸脱氢酶,甘氨酸还原酶以及各种含硒的蛋白质等存在于生物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