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与黄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黄瓜抗枯萎病亲本WIS2757和感枯萎病亲本津研2号及其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进行了与黄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运用RAPD技术,利用780条RAPD引物对抗、感亲本进行筛选,其中有113条引物在两亲本之间表现多态性,但仅有引物S49在两组间多态性标记与亲本的多态性标记相同。经F2单株分析,引物S49扩增出的特异DNA片段与WIS2757抗黄瓜枯萎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14 cM。DNA标记条带大约为300 bp,定名为S49-300。  相似文献   

2.
以有毛亲本F80为母本,无毛突变体F80WM为父本杂交,配制F1、F2、BC1群体,通过对6世代群体有无刚毛特征的观察和统计分析,研究有刚毛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利用BSA法、SSR技术筛选与刚毛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黄瓜无毛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有刚毛相对于无毛为完全显性。通过BSA法和SSR分子标记,应用1 193对引物组合对无毛、有毛亲本进行筛选,筛选到了1个与黄瓜有毛性状相关的显性标记SSR01647。测序结果表明,片段长度为164 bp,在有毛个体中扩增出了164 bp的特异片段,具有13个TC重复序列,无毛个体中未扩增出条带。经组外其他F2单株验证发现鉴定结果符合率高达100%。该性状可以作为苗期遗传标记性状,在杂交育种和品种纯度鉴定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CMV)基因的ISS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Copicum annuum L.)抗黄瓜花叶病毒(CMV)一直是辣椒育种的主攻目标之一.本研究以辣椒抗CMV品种VC16a和感CMV品种SS69杂交的F2群体60个单株材料,通过人工接种鉴定,采用高抗单株和高感单株分别构建抗、感基因池,利用BSA法筛选了40条ISSR引物,其中引物I-34在抗感病池中扩增出450 bp多态性片段,通过F2单株验证后证明I-34450与抗CMV基因紧密连锁,其遗传距离为27.3 cM,为辣椒抗CMV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个与甘薯茎线虫抗性相关的RAPD标记的获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抗甘薯茎线虫病品种徐781和高感茎线虫病品种徐18及其杂交后代为实验材料,在亲本和后代株系建立的抗病池、感病池中筛选RAPD引物,获得一条与甘薯茎线虫病抗性基因连锁的标记S447.经过亲本徐781和徐18杂交的F1代品系的验证,初步确定该标记与甘薯茎线虫病抗性基因具有相关关系,连锁距离为17.93 cM标记S447已提交Gene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EF121325.该标记可为常规抗病育种中早期抗甘薯茎线虫病性状的筛选以及在抗甘薯茎线虫病育种中提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
小麦抗病种质贵农775中抗白粉病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RAPD技术,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进行了小麦种质贵农775抗白粉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其中有一个引物S2018在抗病亲本贵农775和抗病材料中扩增出了特异的DNA片段,而在感病材料和感病亲本丰产3号中没有扩增出同样的DNA片段。此片段长度约为880 bp。用F2分离群体(106株植株)进行遗传连锁性分析,引物S20188  相似文献   

6.
黄瓜黄色子叶突变体遗传及相关AFLP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色子叶突变体B180H为母本,颜色正常子叶黄瓜Q12为父本,配制F1、F2、BC1,并通过对6世代子叶叶色特征的观察和统计分析,研究该黄色子叶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利用BSA法、AFLP技术筛选与黄色子叶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黄瓜黄色子叶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绿色子叶相对于黄色为完全显性。通过BSA法和AFLP分子标记,应用1 024对引物组合EcoRⅠ-NN/MseⅠ-NNN对黄色、绿色子叶亲本进行筛选,筛选到了1个与黄瓜黄色子叶性状相关的共显性标记E-AG/M-AAG。测序结果表明,片段长度分别为258 bp和257 bp,为发生插入/缺失或突变的同源序列;在黄色子叶个体中只扩增出了258 bp的特异片段,绿色子叶个体中扩增出了257 bp的特异片段或同时扩增出258 bp和257 bp两个特异片段。经组外其他F2单株验证发现,鉴定结果符合率高达96.74%,以Mapmaker 3.0软件分析,该标记与子叶黄色突变位点的连锁距离为3.2 cM。该性状可作为苗期遗传标记性状,在杂交育种和品种纯度鉴定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于百合种质资源ISSR标记研究的有效引物,利用58个ISSR引物,对百合属的卷丹、川百合、西伯利亚和索邦进行PCR扩增,共筛选出11条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可重复性好的有效引物,11条引物在4个样品中共扩增出125条DNA带,其中108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扩增带数的86.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4条带.该研究结果为应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百合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分子鉴别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结球甘蓝迟抽薹基因RAPD标记转SCA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兰  王超 《分子植物育种》2010,8(2):307-311
本研究以与结球甘蓝迟抽薹基因连锁的N1750为引物,应用RAPD技术进行PCR扩增,检测到迟抽薹基因,对特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依据测序结果设计SCAR引物。在166株BC1群体(A21与P02杂交得到F1再与P02回交)中通过与RAPD标记的比较,SCAR扩增结果同RAPD扩增结果完全一致,从而证实了SCAR标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甘蓝迟抽薹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被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为甘蓝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甘薯抗茎线虫病品种徐781和感茎线虫病品种徐薯18的杂交F1分离群体的174株单株为材料,对甘薯抗茎线虫病基因的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781的抗茎线虫病为单基因控制,推测其基因型为Rrrrrr,徐薯18的基因型为rrrrrr。采用BSA-RAPD相结合的方法,筛选940条随机引物,发现10条引物在抗、感池间表现多态性。用这10条引物检测两亲本及建池单株,发现只有引物OPP03在8株抗池单株中扩增出一条在8株感池单株中所没有的特异条带,认为该标记与甘薯抗茎线虫病基因连锁。根据该标记对F1代174个单株的扩增结果,利用Mapmaker3.0软件计算遗传距离,表明该标记与抗茎线虫病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14.2cM。将该片断回收、克隆、测序,表明其长度为878bp,该标记命名为OPP03878。根据测序结果,设计1对特异引物,进行特异性扩增,成功地将OPP03878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用亲本及分离群体验证表明该分子标记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红花草莓红花基因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草莓不但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本研究将3个与红花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即AW65679(1031bp)、S484(620bp)与S1383(500bp)进行了克隆与核苷酸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4对SCAR引物,将这4对引物对红花草莓品种粉红熊猫、白花草莓品种鬼怒甘及它们的杂交后代进行PCR扩增程序优化和鉴定,筛选出一对SCAR引物可扩增出与红花基因连锁的特异片段AW65679(1038bp),这就是与红花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SCAR标记因其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将为草莓分子育种开辟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黄瓜雌性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中国黄瓜雌性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完善、系统的理论依据,推动黄瓜育种改良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归纳和总结了中国自展开雌性系研究以来对于雌性系诱雄方法、分子标记在雌性系材料选育上的应用、雌性系的基因研究以及雌性系在黄瓜育种上的利用等几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分析表明中国在这几方面的研究虽均有涉猎,但因基础研究薄弱、种质资源遗传范围狭小等限制,研究的均不深入,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中国该方向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此文同时也为今后雌性系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不同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重要病害(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黑星病、炭疽病、病毒病)、果实品质(苦味、果瘤、果色、果实光泽及果实形状)、生殖发育(性别分化和单性结实)及营养生长(叶色、植株高度及侧枝)等重要性状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黄瓜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最后,讨论了目前黄瓜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育种研究中相对薄弱的原因,并对今后黄瓜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黄瓜抗枯萎病相关基因cDNA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枯萎病是造成黄瓜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黄瓜枯萎病抗性分子机理对黄瓜抗病育种有重要意义。以黄瓜抗枯萎病材料Cu14为试材,采用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黄瓜接种枯萎病生理小种4后基因的表达情况,分离出1个接种后在根茎部特异表达的差异cDNA片断,命名为A178-2。A178-2基因片段的328个核苷酸中有145个核苷酸与拟南芥泛素蛋白同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5%。  相似文献   

14.
黄瓜重要病害抗性遗传规律及相关分子 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病性是黄瓜重要的经济性状,该文概述了黄瓜枯萎病、白粉病和三种病毒病五种重要病害的抗性遗传规律以及相关分子标记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黄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其子房和果实上的表皮毛称为果刺,果刺下靠近刺座细胞的多层瘤细胞大量分裂会形成果瘤,两者统称黄瓜表皮毛。无毛果实污染少,清洗方便,目前已成为黄瓜品质育种和市场销售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目前报道的8个果刺基因Glabrous 1/Tiny Branched Hair/Micro-trichome (GL1/TBH/MICT)、Glabrous 3/Trichome-less (GL3/TRIL)、Tender Spines (TS)、Numerous Spines (NS)、TTG1、GA20ox1、TRY和MYB6及结瘤基因Tu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概述,同时预测了黄瓜多细胞表皮毛发育模型,为后续对黄瓜表皮毛发育更深入全面地探索打下了基础,也为其他物种表皮毛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黄瓜霜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给黄瓜霜霉病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治提供系统、完善的理论依据,笔者对黄瓜霜霉病发生危害、病原菌生理特性、寄主范围、生理分化以及寄主抗性遗传、综合防治等多个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发现,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对病原菌生理分化、抗药性和寄主抗性基因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但由于鉴定方法不统一及病原菌的高度变异,病原菌生理分化及寄主遗传规律等研究尚存争议,抗性基因功能验证的研究相对匮乏,因而在这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同时也探讨了今后黄瓜霜霉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容易引起黄瓜疫病的爆发,对黄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广东各黄瓜主产区的黄瓜疫病菌进行分离、鉴定,确定广东地区黄瓜疫病的病原,并测定该病原菌对不同瓜类蔬菜的致病力,为瓜类疫病防治提供实验依据。从广东各黄瓜主产区感染疫病的黄瓜茎、叶上分离到疫霉菌共8份,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比对研究。发现广东各黄瓜主产区的疫霉菌均为瓜类疫霉(P. melonis),人工接种对其致病力研究发现,该疫病菌对黄瓜、印度南瓜、节瓜、冬瓜致病力较强,而对丝瓜致病力较弱。明确广东地区黄瓜疫病的病原菌是瓜类疫霉(P. Melonis),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该病原菌对不同瓜类的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研究结果对瓜类疫病的防治及抗疫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In cucumber, the genetic basis of traits under domestication and/or diversifying selection is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we reported QTL mapping for flowering time and fruit size-related traits with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a cultivated × wild cross. Phenotypic data of flowering time (FT), fruit size (FS), fruit number (FN) and fruit weight per plant (FW) were collected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QTL analysis identified 19 QTL for these traits. We found that the major-effect QTL FT1.1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flowering time in cultivated cucumber, whereas the minor-effect QTL FT6.3 contributed to photoperiod sensitive flowering time during domestication. Two novel consensus FS QTL, FS1.4 and FS2.3, seem to be the targets of selection during breeding for the US processing cucumber. All other FS QTL were co-localized with previously detected QTL using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cultivated cucumbers, 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under selection during both initial domestication and subsequent improvement.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wild cucumber is a useful resource for capturing positive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and novel alleles that could be explored in cucumber breeding.  相似文献   

19.
Tubercles and spines on fruit peel are important commercial traits in cucumber(Cucumis sativus L.). From an ethyl methane sulfonate cucumber mutant library,we discovered a new glabrous mutant that bears no tubercle or spine on fruit peel and fewer and smaller trichomes on the stem and leaves. The new locus is here designated as glabrous2(gl2). Genome sequencing of the mutant and linkag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 non-synonymous mutation in the Csa1G056960 gene rendered the gl2 phenotype. The mutated gene encodes a C-type lectin receptor-like tyrosine protein kinase. This study provides a novel allele for elucidat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wart and trichome development and a new tool for breeding glabrous cucumber varieties.  相似文献   

20.
黄瓜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其遗传、育种研究长期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近20年来,黄瓜遗传图谱构建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最初的研究只包含了个别形态学性状的连锁关系分析,随着大量分子标记技术和稳定的构图群体的应用,国内外各个实验室已各自构建了基于不同遗传背景的黄瓜遗传连锁图谱。目前的黄瓜分子遗传图谱已经发展到整合图谱阶段,包含大量的通用标记和单核苷酸差异(SNPs),且黄瓜细菌染色体克隆载体技术也日益完善,这就为黄瓜重要基因的克隆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基础和工具。本文全面总结近年来黄瓜遗传图谱的研究进程,着重论述了基于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图谱的现状及应用,提出了黄瓜遗传图谱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