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谷秆两用稻草粉替代麦麸栽培珍稀食用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菌牧”矛盾,更好地发展食用菌业和畜牧业.我们利用谷秆两用稻草粉替代麦麸作培养料,栽培珍稀食用菌秀珍菇、金福菇、茶薪菇、真姬菇等。结果表明:用谷秆两用水稻“201”优质稻草粉50%代替栽培料中的麦麸栽培秀珍菇、金福菇、茶薪菇,生物效率分别提高了5.84%(差异不显著)、7.98%(差异不显著)和25.16%(差异极显著);100%代替麦麸栽培真姬菇(占培养料总量的20%)生物效率减少3.68%(差异不显著)。同时降低栽培袋的污染率,降低培养料成本,节省了大量麦麸用作饲料粮,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秀珍菇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解决秀珍菇[(Pleurotus cornucopiae(Paul.:Pers.)Rolland]反季节栽培过程中出菇难,污染率高的问题,我们对采用谷秆两用稻草粉替代麦麸和木屑作培养料,利用冷库对成熟菌袋进行温差刺激等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201”优质稻草粉代替栽培料中50%麦麸和50%木屑栽培秀珍菇,可以使栽培袋制作的成品率提高到98%以上,生物学效率增加5.84%—9.38%:每生产1000袋可降低栽培料成本22.80—32.31元.经济效益可提高353.39~619.94元;同时节省了麦麸和木屑,解决“菌牧、菌木”矛盾,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谷秆两用稻草粉代替麦麸栽培白背木耳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秆两用水稻是新型水稻, 其稻草粗蛋白质含量高, 可以代替麦麸栽培白背木耳。通过多年多点次试验表明: 试验组的生物效率和干耳得率均高于CK 组,生物效率提高12-88% ~31-58% , 干耳得率提高11-01%~36-04 % , 同时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深受广大食用菌专业大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以木薯秆屑为主原料,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原料木屑、棉子壳栽培杏鲍菇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70%~80%木薯秆屑与棉子壳复合配方栽培杏鲍菇,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根据栽培经验和青海当地的资源情况,确定以棉籽壳、麦草、豆秆粉为主要原料,筛选出栽培平菇(科大2号)的最优培养料配方,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生云耳的分离和以桑枝秆为原料进行栽培驯化,获得一株性能稳定的优良菌株,定名为百云6号。经过小试、中试栽培,表明该菌株完全适应以桑枝秆为原料的代料栽培,正常气候条件下,桂中、桂南两地域中试的生物学转化率没有明显差别,分别达到119.34%和120.36%。  相似文献   

7.
有关资料介绍“高秆菠菜”是菠菜的新品种,资料写道:“高秆菠菜是由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培育而成,我国于1995年引进。高秆菠菜为多年生植物,一次性栽培可利用10~15年,该品种具有高蛋白、质优、稳产、特抗寒等优点。富含营养物质,矿物质、维生素C高于一般叶菜类蔬菜。  相似文献   

8.
草菇在南方多用稻草栽培,而山西水稻栽培面积小,稻草来源困难。为了使草菇能在山西各地推广,我们进行了代用料研究. (一)原料种类及其营养成分收集了本省来源广泛的玉米芯、玉米秆、葵花籽皮、葵花盘、甜菜废丝、高粱壳、高粱秆、棉籽壳、莜麦秸、小麦秸、稻草、糜秸、黍秸、谷草、豆秸等,并列举了其主要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9.
青蒿残渣栽培灵芝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长斯  谢刚 《食用菌》2015,(2):26-27
试验表明,以青蒿渣和青蒿秆为主要栽培原料栽培灵芝,与桑枝为主原料相比,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灵芝产品,其生物转化率达9.9%,灵芝孢子粉多糖含量达1.79%,灵芝子实体三萜类物质含量达3.53%。青蒿秆的有效利用,为农户增收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新品种选育是“八五”至“九五”期间,针对云南各地大白菜生产上存在的以常规栽培为主、主要使用外引品种、不同季节均使用单一品种及病害突出等问题,由昆明市科技局立项的重点科技项目。课题组旨在利用外引材料和当地的优良地方品种,选育出常规栽培、延后栽培和早熟栽培的大白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木薯秆、木薯渣栽培真姬菇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木薯秆、木薯渣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制培养基栽培真姬菇,结果表明,木薯秆、木薯渣经过合理搭配,完全可以满足真姬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不同原料栽培的灵芝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枸树、梧桐、全棉秆、碎棉秆、光棉秆、棉子壳为原料进行灵芝栽培试验,并对其子实体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①原料的结构越坚硬,子实体生长的时间较长,但灵芝产量高,芝盖大而厚实;②灵芝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则与栽培的培养基原料有关,棉子壳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最低,碎棉秆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③除孢子粉的As和氯氰菊酯超标外,枸树、梧桐、全棉秆、碎棉秆、光棉秆、棉子壳的子实体重金属及农药残留低于绿色食用菌国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立体管道栽培芹菜,可充分利用栽培空间,景观效果好,且方便消费者存放,因而受到消费者喜爱。一般选择金黄芹菜、紫秆一号、京芹二号和白秆一号等品种,根据场地搭建立体管道,适时洗苗定植,采用营养液栽培,加强光照、温度、营养液管理等,芹菜苗高40~50 cm时以活体带根销售。  相似文献   

14.
本地传统农业生产的茬口以水稻-油菜(小麦)为主,一年两熟.为适应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种植效益,2000年我们进行了稻田后茬栽培花椰菜试验.由于本地冬季最低气温常达-4℃,花椰菜的露地越冬栽培难度较大,目前还没有适合本地越冬栽培的花椰菜品种,本试验在引进试种国外品种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水稻后茬栽培的花椰菜品种4个,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烟秆代料栽培毛头鬼伞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不同比例的烟秆替代常规培养料中的棉籽壳或稻草栽培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结果表明,烟秆可替代棉籽壳或稻草栽培毛头鬼伞,且可促进菌丝生长,缩短生产周期,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用25%~50%的烟秆替代棉籽壳的配方栽培毛头鬼伞,得到的子实体产量与质量与对照相当,但能节省原料成本4~8元/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弥渡县大青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云 《长江蔬菜》2014,(11):45-46
弥渡县大青菜栽培要获得高产,需根据栽培目的选择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品种,如鲜食品种以绿秆青菜为主,加工品种选用粉秆青菜。精细整地,可育苗移栽,也可打塘直播,青菜需水量大、需氮肥偏多,要注意田间肥水管理,对症防治病虫害。鲜食品种于营养生长停止、叶色翠绿时采收,加工品种要在营养生长停止、菜头膨大期后、叶色由绿变淡绿、底部出现黄叶时采收。  相似文献   

17.
以“粉圣果”、“绿宝石”、“绿宝石2号”、“串红”、“金丽”、“红玉”6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在厚墙体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越冬栽培引种试验,调查了各品种的生长性状及抗寒性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对各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串红”隶属函数值最大,抗寒能力最强,越冬栽培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次是“绿宝石”系列品种,表现最差的是“粉圣果”.表明“串红”、“绿宝石2号”、“绿宝石”这3个品种适于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进行日光温室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18.
“银耳之乡”的福建省古田县菇农,近年来又开创竹荪生料栽培新技术,原料采用杂太枝桠,各种竹类、芦苇、黄麻秆、棉籽壳、玉米芯、豆秆等任选一种,不经高温灭菌处理,生料野外栽培。从接种到采收只需60天左右,比老法栽培提前半年收成,每平方米当年可收竹荪干品250—350克,单产比原来提高1—2倍。全县700多户栽培1.2万平方米,一季已收成干品500公斤,菇农收入35万元。生料栽培竹荪的成功,引起全国食用菌界的注视,来信来访甚多,为便于各地推广此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7个葡萄品种为试材,调查了其在露地和温室内的结果枝数量、果粒重量、果穗重量等,以探明不同葡萄品种在露地与设施栽培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露地栽培的供试品种结果表现正常,而设施栽培的结果枝率明显低于露地栽培,其中“乍娜”、“火焰无核”、“贵妃玫瑰”相对较好;相比而言,“森田尼无核”和“粉红亚都蜜”的结果少、结果率低,产量也比较低;“维多利亚”和“火州黑玉”结果率比较低,但是结果数量和产量可达到基本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在鄯善露地栽培的葡萄品种大多能够正常结果,而所有品种在设施栽培下结果性状与露地相差较大,能够适应设施栽培的品种主要表现在结果枝数多,结果枝率较高,果穗相对较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导读:目前镇江地区南瓜栽培有塑料大棚早熟栽培、秋延后设施栽培、露地栽培3种类型,所用品种已由以前的地方品种,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发展到利用杂交品种,栽培面积及效益大幅提升,但也存在病害发生严重、南瓜“花而不瓜”等问题,需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和优良品种,潜力品种有:小果型旭日南瓜和碧玉南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