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稻米淀粉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提取大米淀粉最常用的方法,阐述了碱法提取、酶法提取和表面活性剂法等方法的原理、流程、特点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大米多孔淀粉,测定其吸附性能。[方法]以浸碱法自制的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糖化酶、α-淀粉酶复合酶水解的方法制备大米多孔淀粉,以吸油率、比孔容及对桔子香精的缓释性能等指标评价大米多孔淀粉吸附性能。[结果]制备大米多孔淀粉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时间16 h,pH 4.5,糖化酶、α-淀粉酶酶配比10∶1,底物浓度为0.2 g/ml,颗粒粒度40目。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大米多孔淀粉吸油率最高,达到58.14%。[结论]大米多孔淀粉有较高的吸油率,较大的比孔容,较好的缓释桔子香精的功能,可作为多种物质的吸附载体并广泛应用。研究可为我国大米资源综合开发提供有效途径,并对我国的多孔淀粉工业化生产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利用植物蛋白制备可食肠衣膜的技术方法,并对蛋白膜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比较,优选更适合制备肠衣的蛋白膜。[方法]以天然植物蛋白(玉米醇溶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适当加入添加剂甘油、谷氨酰胺转氨酶等,增强延展性和柔韧性,分别采用机械挤压法和流延法制备植物蛋白肠衣膜。以质构仪穿刺数据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工艺条件对肠衣膜强度的影响,并对比2种植物蛋白肠衣膜的理化性质。[结果]谷氨酰胺转氨酶酶解后流延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肠衣膜的蛋白含量、含水率以及穿刺强度分别达到70.2%、11.8%以及0.632 kg,各项指标高于挤压法制备的玉米醇溶蛋白肠衣膜。[结论]大豆分离蛋白较玉米醇溶蛋白更适合制备成肠衣膜。  相似文献   

4.
李翠莲  方北曙  李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40-10841
[目的]优化Alcalase蛋白酶酶法提取纯度较高的大米淀粉的工艺,从而解决库存谷物严重浪费的问题。[方法]以大米为原料,以Alcalase蛋白酶酶法提取大米淀粉,采用3因素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凯氏定氮法GB5511285测定蛋白质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结果]各因子对蛋白质去除和淀粉得率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对蛋白质去除的最优组合为温度50℃,酶添加量0.3%,反应时间6 h。淀粉提取的最优工艺组合为温度50℃,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5 h。[结论]综合考虑,以大米为原料,采用Alcalase蛋白酶酶法除蛋白质提取大米淀粉的最优工艺为温度50℃,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米淀粉中蛋白质含量为0.39%,淀粉提取率为89.53%。  相似文献   

5.
杨铖  毛楠  籍国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55-3656,3683
[目的]分析黄姜渣提取淀粉的成分及颗粒结构。[方法]利用物理分离方法从黄姜生产皂素的废渣中提取优质黄姜淀粉,分析了其主要成分和颗粒结构。[结果]黄姜淀粉的含水量与木薯淀粉接近;其淀粉含量与木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接近;其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2种淀粉;其脂肪含量低于马铃薯淀粉;其直链淀粉含量则高于其他2种淀粉,品质更优。SEM分析表明,黄姜淀粉颗粒呈饼状,表面较粗糙,颗粒较大且较均匀,粒径在15~25μm。酸水解分析表明,黄姜淀粉颗粒可能为中空的,且在颗粒内部结晶区和无定形区是交替分布的。[结论]该研究为黄姜淀粉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的最佳条件。[方法]先采用专一性壳聚糖内切酶酶法制备低分散度壳聚糖,再采用多聚磷酸钠间静电作用的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探讨了反应体系pH、超声时间、壳聚糖浓度、多聚磷酸钠(TPP)浓度及二者体积比对壳聚糖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在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的过程中,当反应体系的pH为6.0,壳聚糖浓度为0.7 mg/ml,TPP浓度为0.5 mg/ml,壳聚糖溶液与TPP溶液的体积比在3∶1~7∶1,超声时间为2 min时,所制备的壳聚糖纳米颗粒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41.3 nm。[结论]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过程简单,作用时间短,不使用有机溶剂,得到的壳聚糖纳米颗粒粒径小,分布均匀,且结果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莲藕产品的开发、工艺制定和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特定品种的莲藕中分离纯化出莲藕淀粉,研究莲藕淀粉及其级分的颗粒特性。[结果]莲藕淀粉成分含量为:水分14.17%、灰分0.95%、粗蛋白0.34%、粗脂肪0.28%、总磷14.50 mg/100 g、直链淀粉24.76%。莲藕淀粉有圆形和椭圆形颗粒,其粒径分别为14.30、61.48μm。天然莲藕淀粉的晶体结构为B型,直链淀粉为V型,支链淀粉无明显晶体结构。天然淀粉及其级分的晶体崩解温度与起始玻璃化温度均较接近,但晶体崩解所需热量差别较大。莲藕淀粉的糊化温度为65.8~73.8℃。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论]莲藕淀粉在95℃的膨胀度为24.497,属于中等膨胀型淀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淀粉颗粒结构、特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为合理调控上部烟叶淀粉含量、提高上部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理化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烘烤过程中上部烟叶淀粉酶活性、酶解力与颗粒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烘烤过程中,烟叶中淀粉含量变化主要在变黄期,淀粉酶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鲜烟叶中淀粉颗粒主要为圆球形和长圆柱状,个别呈不规则形状,颗粒表面有明显的凹槽内陷和层状结构;烘烤过程中,变黄期大量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层状结构,长圆柱状淀粉颗粒大量减少;烘烤结束,烤后烟叶中几乎没有长圆柱状淀粉颗粒。鲜烟叶颗粒长轴平均粒径为3.21μm;烘烤过程中淀粉颗粒长轴平均粒径整体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38和42℃增加明显,42℃结束淀粉颗粒粒径增幅60%以上,47℃以后变化差异不明显。烟叶中淀粉的酶解力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是先增大,在38℃时达到峰值,然后降低。[结论]密集烘烤过程中变黄期是烤烟淀粉降解、颗粒结构、特性变化的关键时期,通过调控变黄期的烘烤环境条件对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蚕卵蛋白的提取制备方法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制备蚕卵蛋白粉,测定其等电点,并进一步检测分析其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其酶解特性等。[结果]试验显示,蚕卵蛋白的等电点为4.55,其氨基酸组成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后得到以三肽为主的多肽类物质。[结论]采用该研究方法可获得蚕卵蛋白多肽,为蚕卵蛋白的开发利用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董增  章建国  陈忆  魏兆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447-6449,6474
[目的]分析榨油后黄秋葵籽粕的分离蛋白理化特性和营养价值。[方法]利用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分离蛋白,对分离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蛋白质分子量范围和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分离蛋白在等电点处理化性质差,富含亮氨酸,苏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亚基在20~26 kD。[结论]黄秋葵分离蛋白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抗性淀粉压热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马铃薯抗性淀粉的得率。[方法]以马铃薯淀粉为试验材料,以抗性淀粉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马铃薯抗性淀粉最优制备条件。[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抗性淀粉最优制备条件为:淀粉乳浓度30%,淀粉乳pH值6,压热温度120℃,压热时间40 min,抗性淀粉得率9.77%。[结论]加热-冷却处理次数对抗性淀粉的形成影响很大。随着次数的增加,抗性淀粉形成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12.
罗菊香  崔国星  张琳君  陈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48-21349,21471
[目的]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马来酸单淀粉酯。[方法]将木薯淀粉经乙醇活化之后,以马来酸酐为酯化剂,丙酮为反应溶剂,吡啶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马来酸单淀粉酯的制备条件。[结果]制备马来酸单淀粉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淀粉用量为1 g,反应温度为50℃,活化淀粉和酸酐的摩尔比为1∶3,吡啶用量为1 ml,反应时间为7 h。[结论]采用最佳的制备条件,制得取代度为0.332的马来酸单淀粉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淀粉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化学法和微波法制备淀粉与丙烯酸甲酯的接枝共聚物,并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图1(2)和图2(1)的曲线走向基本相同,与玉米淀粉的谱图比较,在相同位置出现羰基的伸缩振动峰(1 734 cm-1)和羟基的弯曲振动峰(1 436 cm-1)。图1(3)和图2(2)中淀粉羟基的伸缩振动峰消失,在2 954、1 734、1 457及1 160 cm-1处分别为酸解剩余物中CH、>C=O、σCH2.CH3和C-O-O的伸缩振动峰。化学法制备淀粉接枝物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4℃,最佳反应时间为3.0~3.5 h;微波法制备淀粉接枝物在Defrost档位下,以(30 s+30 s)的形式反应6 min的接枝效果最佳。微波法的反应时间是化学法的30~35倍。[结论]化学法的接枝百分率和接枝效率明显高于微波法,微波法制备节约时间、能源。  相似文献   

14.
黄金莲  钟振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15-20017
[目的]研究普鲁兰酶对淀粉糖糖分、透射比和过滤速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照试验研究普鲁兰酶对淀粉糖糖分以及透射比、过滤速度等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确定各种糖的含量,探讨普鲁兰酶对不同原料淀粉糖生产的影响。[结果]普鲁兰酶能提高木薯麦芽糖中麦芽糖的含量,而以玉米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时则提高麦芽三糖的含量;以木薯和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低聚异麦芽糖时,普鲁兰酶有利于提高糖的品质。加入普鲁兰酶之后大多数淀粉糖的过滤速度都减慢了,但糖浆透射比增大。[结论]研究结果为制备高品质的麦芽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玉米交联淀粉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08+2426-2308,2426
[目的]探讨甲醛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玉米交联淀粉交联度(即沉降积)的影响。[方法]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甲醛为交联剂,制备玉米交联淀粉。[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醛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020、反应时间为1 h、反应pH值为9.0、反应温度为42.5℃,所制备的交联淀粉沉降积为2.7 ml。[结论]该试验筛选出了制备玉米交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该法具有工艺简单、快速、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林俊岳  曾建忠  罗剑钦  胡萃  周小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090-3091,3111
[目的]研究絮凝剂产生菌A-6利用糯米淀粉废水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为絮凝剂的低成本生产提供材料和糯米淀粉的清洁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絮凝剂产生菌A-6为试验菌种,探索絮凝剂合成的最佳条件。[结果]A-6菌最佳培养条件为COD4 000 mg/L,NaNO31.0 g/L,培养48 h,培养温度38℃;最佳絮凝条件为在1 L高岭土水中投加1~5 ml微生物絮凝剂,pH值为5时,絮凝率达95%;由A-6菌株合成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造纸废水和糯米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3%和70%。[结论]利用糯米淀粉废水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大大降低了絮凝剂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海拔条件下两种耐冷型粳稻品种的淀粉RVA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环境条件下耐冷性粳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水稻耐冷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云南高原粳稻优质耐冷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个强耐冷型粳稻品种和5个弱耐冷型粳稻品种为材料,分别种植于3个不同海拔生态类型的代表点,比较分析云南高原粳稻区不同海拔条件下不同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变化特征。[结果]随种植海拔的升高,弱耐冷性品种的消减值明显增大,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显著减小,而强耐冷品种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降后升趋势,消减值的变化则表现先升后降趋势。[结论]强耐冷性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受海拔变化的影响较弱耐冷性品种小,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相对较稳定,但弱耐冷性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随海拔升高明显呈变劣趋势。  相似文献   

18.
白仲兰  桂文君  石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63-19065
[目的]以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羧甲基淀粉(CMS)混合物。[方法]采用溶媒法,以乙醇为溶剂,氯乙酸为醚化剂,研究醚化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马铃薯淀粉渣制备CMC和CMS混合物的影响。[结果]马铃薯淀粉渣制备CMC和CMS混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M精制原料∶MNaOH∶MClCH2COOH=1.0∶1.2∶1.6,以70%的乙醇溶液为溶剂,碱化温度30℃、时间60 min,醚化温度70℃、时间150 min。按最佳条件制得的CMC和CMS混合物产品各项指标为:黏度3.6-3.9 Pa.s;取代度0.5;pH值7.0-7.5;干燥减量8.0%-8.5%;氯化物含量0.14%-0.18%;铅含量0.001%;砷含量0.000 014%。[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马铃薯深加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CMC和CMS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