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柞蚕卵未受精率高是限制“二化一放”生产模式发展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不同低温贮藏时间对柞蚕精子活动能力和受精能力的影响,比较6个二化性柞蚕品种和1个一化性柞蚕品种精子的耐低温贮藏能力,探索“二化一放”制种期柞蚕卵未受精率高的内在原因。分别在春季制种期和“二化一放”制种期对不同柞蚕品种的精子进行动态观察,并测试其活动能力和受精能力,结果表明:柞蚕精子存在有核精子和无核精子两种类型,其中有核精子活化前呈束状,不具有运动性,活化后分散打开,而无核精子具有运动性,能够快速向有核精子聚集,帮助其纠结成团状后向受精囊转移;“二化一放”制种期各二化性柞蚕品种精子的平均路径速度(velocity of awerage path, VAP)相较于春季制种期均显著下降,其中下降程度最小的品种是凤久和青黄1号,说明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对柞蚕精子的活动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二化一放”制种期各二化性柞蚕品种精子的顶体酶活性相较于春季制种期均显著下降,其中下降程度最小的品种是凤久和青黄1号,说明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对柞蚕精子的受精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二化一放”制种期柞蚕精子顶体酶活性与柞蚕卵未受精率之间呈显著线性关系,而精子的VAP与柞蚕卵未受精率之间无线性关系,说明在“二化一放”制种期通过顶体酶活性可以预测柞蚕卵未受精率;根据有核精子顶体酶的测定结果,6个二化性品种中以凤久的耐贮性最佳。上述结果可为柞蚕耐贮性研究与“二化一放”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柞蚕对ApNPV感染的抵抗性与部分生命力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是危害柞蚕的主要病原。以柞蚕部分现行品种、杂交种及引进品种为材料,研究柞蚕对ApNPV感染的抵抗性与部分生命力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稚蚕对ApNPV感染的抵抗性与普通孵化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而与5龄壮蚕对ApNPV感染的抵抗性及自然发病率无显著相关关系;5龄壮蚕对ApNPV感染的抵抗性与5龄壮蚕感染ApNPV后的虫蛹统一生命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研究结果表明,柞蚕品种的抗ApNPV病毒性能应依据稚蚕期和5龄壮蚕期2个发育阶段对病毒感染的抵抗性进行综合鉴定。  相似文献   

3.
野外放养柞蚕经常会受到高温环境胁迫,研究不同柞蚕品种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和耐受性机制,有利于科学地评价柞蚕种质资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查5个柞蚕品种或品系5龄幼虫在42℃和45℃胁迫1~4 h后的热应激行为表现、高温胁迫后的恢复能力和胁迫处理后室温饲养48 h的死亡率,结果显示,方山黄和F的耐热性较好、恢复能力较强,高温胁迫后48 h抗大和F的死亡率较低。高温胁迫1 h后分别取2个胁迫试验组5个柞蚕品种5龄幼虫的脂肪体,qRT-PCR检测热激蛋白基因ApHSP70与ApHSP90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胁迫后不同品种ApHSP70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95~1 124倍),以方山黄的胁迫组和对照组表达量最高;42℃胁迫组抗大与9906、45℃胁迫组5204与9906的Ap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高温胁迫后不同品种ApHSP90基因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6~460倍),仍以方山黄的胁迫组和对照组表达量最高;42℃对照组方山黄与其他品种ApHSP90的表达水平呈显著差异(P<0.05),而42℃方山黄对照组与抗大胁迫组无显著差异(P>0.05);42℃胁迫组5204与方山黄的ApHSP90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差异(P<0.05),45℃胁迫试验组的抗大与F的ApHSP90基因表达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可为柞蚕种质资源耐高温胁迫能力评价与柞蚕抗逆性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吴迪  孙勇  刘冰 《北方蚕业》2021,42(2):18-22
为解决我国北方二化性柞蚕产区柞蚕品种辨识度低等问题,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具有幼虫期典型体色性状的8822和具有成虫期典型标记性状的H 8701为亲本,选育出兼具幼虫期和成虫期典型性状特征的柞蚕新品种"墨玉".新品种幼虫体背为宝石绿色,成虫前翅前缘脉呈黑紫色.新品种具有对北方低温多湿气候适应性强,茧型中等,抗病丰产等优点,繁种试验比对照品种抗大春季增产9.08%、秋季增产9.87%.  相似文献   

5.
柞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个世代中经历成虫、卵、幼虫、蛹四个变态,无论是一化性地区或二化性地区,柞蚕是以蛹态越冬,而做为鲜活的柞蚕种卵属于不滞育,这是与桑蚕生活史上的不同点。因此做为桑蚕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处理,把计划之余的种子改做下一季节用种或第二年用种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而做为柞蚕卵,保卵期最多不超过25d,保卵期过长,直接导致卵质消耗过大,  相似文献   

6.
柞蚕越冬蛹解除滞育后,随着有效积温的不断增加,逐渐向成虫(蛾)发育。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精巢、贮精囊及交配囊内的精细胞形态进行观察,了解有核精子和无核精子的形成过程,为柞蚕转基因育种和良种繁育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生物学特性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4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相似文献   

8.
董绪国  何龙 《北方蚕业》2003,24(4):35-35
我国柞蚕育种工作,曾依据不同的选育目标,对柞蚕各个变态期的遗传性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其中卵期的选择已成为一些品种选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同品种不同个体柞蚕雄蛾的单粒重量及卵粒数都存在较大的开差。那么不同的卵粒重对柞蚕的生命力是否有影响,在柞蚕新品种选育实践中应该如何掌握蛾区、个体的卵重选择标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氧自由基清除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物体的抗逆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家蚕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在不同地理系统、不同化性品种间和不同温湿度饲养条件下的差异,探讨通过测定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选择家蚕抗性品种育种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常温下中系二化性品种5龄幼虫血淋巴的总SOD活力显著高于日系二化性品种和多化性品种;32℃高温、RH 95%处理一定时间后中系二化性普通品种和耐高温高湿品系总SOD活力显著升高,日系二化性普通品种和耐高温高湿品系则显著下降,但所有供试品种在35℃高温、RH 95%处理一定时间后血淋巴总SOD活力都显著低于常温常湿组。对5龄幼虫血淋巴的总SOD活力与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率的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茧层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可作为家蚕抗性育种材料选择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20个柞蚕品种幼虫腹足趾钩的数量、长度及其与若干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柞蚕幼虫腹足趾钩数量和趾钩长度品种间差异显著,趾钩数量雌雄间差异不显著,但趾钩长度雌雄间差异极显著。趾钩数量和长度与多数经济性状呈较弱的负相关,表明柞蚕幼虫腹足趾钩数量和趾钩长度可为柞蚕育种提供依据。对21项经济性状和趾钩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柞蚕幼虫趾钩数量及长度对柞蚕分类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淑珊  贺桂兰 《蚕业科学》1991,17(4):223-226
用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柞蚕卵壳、幼虫、蛹、成虫的表面构造,观察到柞蚕卵的钝端中央有卵孔,一般7—10个,周边有一层花瓣状纹,其外方有多边形卵纹,其三边之顶点有气孔,构成网状结构。柞蚕幼虫头部附器有触角、单眼、口器、吐丝器。发现了上唇内面,下唇表面有多数针状突起,下腭肢端部圆锥形突起及下腭瘤状体上分节突起上表面的微细构造。柞蚕幼虫、蛹、成虫的体表有多数体表衍生物,其中有细胞及非细胞性外突、毛丛突起及刚毛。体部附肢主要有气门、胸足、腹足。不同的发育阶段及幼虫不同时期,体表突起及附肢的形态构造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野外放养柞蚕常受到高温环境胁迫,研究柞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和耐受性机制,有利于科学评价柞蚕种质资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查柞蚕5龄幼虫经39℃、42℃、45℃高温胁迫1~3 h后的热应激行为表现、恢复能力和转室温饲养48 h的死亡率,结果均表现出随温度的升高与胁迫时间的延长,蚕体热激反应加剧、恢复能力降低和死亡率升高的趋势。对3个高温胁迫试验组的柞蚕5龄幼虫,每隔0.5 h取脂肪体提取RNA并逆转录合成c DNA,经qRT-PCR检测热激蛋白基因Ap HSP70与Ap HSP90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后幼虫的Ap 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幼虫(53~777倍),39℃与42℃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期间该基因的表达均逐步上调至峰值后再下降,其中42℃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1.5 h时该基因的表达即达到最大值,基因表达量变化差异更为显著,45℃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初期该基因的表达快速上调后再缓慢下降;高温胁迫后幼虫Ap HSP90基因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幼虫(6~45倍),其中42℃胁迫试验组幼虫在处理2 h时该基因的表达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研究结果初步揭示Ap HSP70与Ap HSP90基因可能在柞蚕幼虫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柞蚕卵期管理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柞蚕卵期相关技术的分析研究,探讨了柞蚕卵孵化率低、孵化不齐及个别批次蚁蚕出现中毒死亡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柞蚕卵期管理,预防卵期责任事故发生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研究测定了4个柞蚕(Antheraea pernyi)亲本和8个杂交组合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利用生物数学方法分析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以探讨过氧化氢酶活性用于柞蚕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能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在柞蚕卵、血淋巴、脂肪体、丝腺等不同材料间的表现不同。不同材料或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不同,丝腺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生命力性状(收蚁结茧率)和产量性状(单蛾结茧数、单蛾茧层量、单蛾收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且与其杂种优势率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认为,丝腺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作为一种生化指标用于柞蚕杂种优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家蚕的精子,在精巢中几乎呈裸露状态,但当精子从精巢一出来到外面,就由厚的被膜所包被,整个精子体被保护起来,关于这一点已经讲过。下面来看看射精到雌体内以后的精子的行动和形态变化。交尾与精子的行动:精子一旦被射精到雌的交配囊内,有核精子束就渐渐地解开与无核精子相混合,但是,在此阶段尚未见显著的细微形态的变化。此后,这些精子通过精子导管到达受精囊。再经过一定时间,临近精子进入卵内(产卵)时,仅是有核精子显示出显著的形态变化。也就是说,此时,可观察到在紧紧包被有核精子周围的厚被膜上产生裂口,精子从被膜内部飞出。至此,在卵  相似文献   

16.
用去透明带仓鼠卵穿透试验检测牛冷冻精子的受精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去透明带仓鼠卵穿透试验检测牛冷冻精子的受精能力。对36头西门塔尔、23头夏洛来和12头利木赞牛冷冻精子的实验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牛冻精均能穿入去透明带仓鼠卵,并形成发育良好的雄原核。穿透率在70%-80%左右,有原核卵百分率在30%左右。去透明带 鼠卵穿透试验是检测牛冻精受精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检测冷冻对绵羊精子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影响,探索其与精子活率的关系,试验采用试管法对冷冻前后小尾寒羊精子SDH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冻后精子活率[(38.80±4.15)%]及精子SDH阳性反应率[(32.80±4.32)%]与冷冻前精子活率[(81.20±2.17)%]和精子SDH阳性反应率[(72.20±4.02)%]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冷冻前后精子活率与精子SDH阳性反应率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P0.05和P0.01)。说明冷冻保存对绵羊精子SDH活性造成显著损伤;精子活率与SDH阳性反应率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证实了精子SDH的活性与精子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其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精子活率和受精能力,并可作为评价绵羊冻融精液品质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辽蚕582、9906、抗大三个品种的不同产卵时段的柞蚕主要性状进行分析,得出第一昼夜卵具有更优良的经济性状,更有利于柞蚕良种繁育。秋季卵期调查中,三个柞蚕品种第一昼夜卵平均不受精卵数和平均卵重均优于第二昼夜卵。秋季放养调查中,三个品种第一昼夜卵平均发病率和产茧重量均优于第二昼夜卵。结果显示第一昼夜卵其主要性状均好于第二昼夜卵,因此选留第一昼夜卵放养,在柞蚕繁育过程中可达到抗病、抗逆及高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室内饲育的柞蚕5龄幼虫为材料,研究添食几种生物活性物质对柞蚕消化吸收率及生命力的影响,筛选对柞蚕消化吸收率或生命力有促进作用的活性物质的种类、浓度及使用方法.结果 表明:碱性木聚糖酶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提高柞蚕消化吸收率有显著效果,12 g/L枯草芽孢杆菌和0.5 g/L碱性木聚糖酶添食7d,消化吸收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4.47%和22.40%;碱性木聚糖酶、枯草芽孢杆菌、壳寡糖3种生物活性物质对柞蚕结茧率和产茧性状无显著影响,但对健蛹率有显著影响,0.5 g/L碱性木聚糖酶添食9d,健蛹率比对照降低17.58%,0.5 g/L壳寡糖添食7d,健蛹率比对照提高5.36%.枯草芽孢杆菌、壳寡糖、添食时间的正交试验表明:12 g/L枯草芽孢杆菌和0.5 g/L壳寡糖混配添食3d,柞蚕消化吸收率最高(25.93%),且添食时间对消化吸收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黑粉虫体内所含的几种重要氨基酸与黄粉虫可取长补短,尤其胱氨酸的含量较高,这是其他食物所不能比拟的,而胱氨酸是蜕皮所不可缺少的物质。黑粉虫较黄粉虫生长发育缓慢得多,在温度平均25℃时,发育周期需要8个月。幼虫需14周蜕14次皮而化蛹。蛹经半个月而羽化为成虫,成虫期为3个月。成虫半个月后开始产卵,每雌虫能产卵400粒,卵经15d后孵化为幼虫。幼虫期较长,需6个月左右。①幼虫。长圆筒状,老熟幼虫长可达3.5cm。②成虫。体形稍大于黄粉虫。暗黑色,鞘翅上无金属光泽。触角末节长度小于宽度。第三节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二两节之和。其他形态与黄粉虫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