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煎煮法对22种植物进行提取,采用抑菌圈的方法测定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的活性。结果发现8种植物室温水浸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其它14种无活性。对以上8种植物中的6种采用煎煮法进行提取,结果其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均无活性。另外,8种植物的室温水浸提取液抑菌效果受提取时间和粒径大小的影响。丙酮、乙醇对柞蚕链球菌无活性。  相似文献   
2.
刘孝良 《北方蚕业》2008,29(1):18-19
“蚕得乐”与灭蚕蝇一号、“线绞清”、“灭线灵”一号混用给蚕添食,对柞蚕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但与灭蚕蝇一号混用连续给蚕添食,会明显降低雌蛾的产卵量,下降幅度为17.5%~25.4%,但不影响孵化率,而“蚕得乐”与“线绞清”、“灭线灵”一号混用则不影响雌蛾的产卵量及蚁蚕孵化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柞蚕微粒子虫在母蛾不同部位的分布,对提高柞蚕制种过程中镜检准确性,确保柞蚕种质量及柞蚕生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共检测了30只患病母蛾不同腹节的微粒子孢子数量分布情况,发现不同感染程度的母蛾均是第一或第二腹节的微粒子孢子数量最多,说明病原位置主要密集在第一第二腹节;重度感染病蛾,各腹节均可见较多的微粒子孢子,而中度感染和轻微感染母蛾其它腹节微孢子数量相对较少。在柞蚕制种镜检时,点片取样位置不同会影响镜检结果。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年元旦到。2014年1月1日,在湖北省襄阳市城区昭明台、紫贞等十几个社区,只见各社区组织的的社会工作志愿者与湖北元大粮油公司“民生店”的营业员,一起带上米、面、油等各类时尚新鲜的食品礼包,来到各个社区孤寡老人、残障人、低保户家中,为他们送去一份问候看望的心意,以表达企业对他们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回报。象这种活动,元大公司已坚持数年。  相似文献   
5.
黑广肩步甲(Calosoma maximoviczi Morawitz)是严重危害柞蚕的捕食性害虫之一。因柞蚕取食而诱导柞树释放的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对黑广肩步甲具有引诱作用,将这类信息化学物质滴加到缓释载体反口式橡胶塞内,制作成对黑广肩步甲具有诱集活性的诱芯。在野外环境条件下,内含967.3μg信息化学物质的反口式橡胶塞诱芯自然释放33 d后,诱芯内信息化学物质的质量减少为153.4μg,平均释放速率为24.7μg/d,其中前6 d的释放总量超过50%。同期开展的田间试验表明,载有相同诱芯的陷阱诱捕器有效诱集黑广肩步甲成虫的时间可达28 d,可覆盖黑广肩步甲发生高峰期。研究结果表明,该诱芯采用橡胶塞作为引诱剂的缓释载体,减缓了信息化学物质向环境中释放的速度,可保证诱芯在田间应用时有效监测及大量诱捕黑广肩步甲。  相似文献   
6.
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tibialis Chao)是严重危害柞蚕的寄生性害虫,因长期使用单一防治药剂已导致防效下降,需要寻求新型药剂有效控制其危害。以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为母体化合物,分别合成了5种氟虫腈磺酰胺类衍生物(FSD),采用熔点测试、红外光谱(IR)和核磁谱(1H-NMR)确认结构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FSD的色谱容量因子(log K)作为疏水性参数,其取值范围为0.169~0.778,低于氟虫腈(4.271),表明5种FSD化合物的亲水性强于氟虫腈。FSD对柞蚕4龄幼虫的毒性试验表明,其5%致死浓度(LC5)均1 300 mg/L。在此基础上以被柞蚕饰腹寄蝇寄生的柞蚕5龄幼虫为试虫测试FSD的防治效果: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5种FSD药液处理组的防效均70%,并随着药液浓度增加防效略有增加,其中编号为1的FSD化合物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的防效达到80%以上;用5种FSD化合物100~1000 mg/L药液处理后,柞蚕的结茧率经归一化处理均达到96%以上。综上试验结果认为,FSD由于具有磺酰胺键而提高了氟虫腈的亲水性,对柞蚕的毒性较氟虫腈原药大幅降低,但需要对FSD结构进行改进设计,筛选出对柞蚕饰腹寄蝇防治效果更明显的药剂。  相似文献   
7.
研究寄生线虫对柞蚕幼虫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可以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柞蚕寄生线虫的致病机制,明确线虫在柞蚕体内完成寄生生活史的生理生化调控机制。检测柞蚕5龄幼虫被线虫寄生后其生长发育速度、血淋巴营养物质含量和中肠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柞蚕幼虫被线虫寄生6~11 d,其摄食量和体质量变化不明显,血淋巴总糖、海藻糖含量短暂性升高,随后便急剧下降,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和酯酶活性升高,甘油酯含量降低,中肠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被寄生12~15 d,柞蚕摄食量升高、体质量增加,中肠蛋白酶活性升高,而血淋巴中总糖含量、海藻糖含量、海藻糖酶活性、甘油酯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此时是线虫迅速生长的时期,蚕体营养物质被线虫大量消耗;被寄生15 d后摄食量急剧下降,血淋巴中能源物质含量极显著降低,中肠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线虫寄生柞蚕幼虫后与寄主形成营养竞争关系,造成蚕体营养物质严重缺乏、消化能力减弱、生长发育迟缓。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线虫对柞蚕的致病机制以及利用索科线虫进行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广的混合液卵面消毒技术,对柞蚕生产获得稳产高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不少蚕农因不重视或担心蚂蚁的咬食而对消毒蚕种不进行脱药或少脱药。试验证明:混合液中的两种药剂在消毒后不脱药对卵的孵化率均有影响,尤其以甲醛伴侣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刘孝良  于艳 《北方蚕业》2021,42(2):28-30
以根刈4年生蒙古栎为材料,调查夏季剪枝对柞树早烘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剪除当年生枝条或剪除2年生枝条,2种剪枝方式均能促进蒙古栎新生枝条的萌发,延缓蒙古栎早烘病的发生.夏季剪枝可作为柞树早烘病防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柞蚕野外放养,人员遭受蜱螨危害严重。从对蚕以及使用人员的安全性考虑,进行了室内及野外蚕场蜱螨驱避剂对人和柞蚕的安全试验,结果表明:蜱螨驱避剂RB对柞蚕的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10%的RB水剂对人体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