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裂区设计下,分析影响欧洲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Europ)产量的7个因素,结果表明:播种季节对株高、产量有显著性影响;播种方式对株高、茎粗、密度、盖度、产量5个指标均有显著影响。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欧洲菊苣产量最佳组合为撒播、密度在50~59株·m-2、盖度为94%~100%。  相似文献   

2.
不同土壤不同种植方式普那菊苣的产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砂土、粘土、壤土3种不同的土壤上以穴播、条播、撒播和育苗移栽4种种植方式种植黔引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Puna,测定其鲜草产量和再生速度。结果表明:黔引普那菊苣在各种不同质地土壤上采用各种种植方式均有较高的产量。在同质地土壤上,鲜草产量以条播为最高,穴播次之,育苗移栽产量最低。同一播种方式以在壤土上的产量为最高,砂土次之,粘土最低。再生速度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黔引普那菊苣适宜在各种土壤上种植,但以在土壤肥沃的壤土上种植产量较高,条播、穴播为推广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孝华  阮培均  梅艳 《四川草原》2010,(1):25-27,35
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小麦套作菊苣不同密度及施氮量对菊苣产量(鲜草产量,下同)的效应关系,建立了菊苣产量与密度、施氮量的数学模型。解析模型得知,影响菊苣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其次为施氮量。经优化组合频数分析与模拟选择,得出菊苣产量≥150000㎏/hm2的种植密度、施氮量为:密度177645~223035株/公顷、每次刈割后施氮量59.22~107.85kg/hm2。经济效益分析种植牧草菊苣纯收入为15327.33元/公顷,产投比2.056。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小麦套作菊苣不同密度及施氮量对菊苣产量(鲜草产量,下同)的效应关系,建立了菊苣产量与密度、施氮量的数学模型。解析模型得知,影响菊苣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其次为施氮量。经优化组合频数分析与模拟选择,得出菊苣产量≥150000k9/hm^2的种植密度、施氮量为:密度177645~223035株/公顷、每次刈割后施氮量59.22~107.85kg/hm^2。经济效益分析种植牧草菊苣纯收入为15327.33元/公顷.产投比2.056。  相似文献   

5.
采取撒播、条播、穴播和育苗移栽4种栽培模式种植黔引普那菊苣,观测其生育期、再生速度、产苹量。结果表明:黔引普那菊苣在黔南温热地区4种栽培模式上均能很好地完成生育期,不同栽培模式之间生育天数、生长天数以及再生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4种栽培模式以穴播产量最高,撒播次之,育苗移栽最低,条播、撒播、穴播分别比育苗移栽提高8194、9134和10146kg/hm2,差异显著(P〈O.05)。建议田间规模种植时采取穴播。  相似文献   

6.
菊苣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正交施肥试验设计与大样本取样,于2007年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回归分析,明确影响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和提高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以期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菊苣的花序数、生殖枝数和种子产量主要受水肥条件控制;每株生殖枝数、每株花序数和千粒重是影响菊苣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其回归模型为Y=-13.8887+1.73862X2+0.00241X3+21.7579X6;提高每株生殖枝数和每株花序数是菊苣种子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畜禽的优质青饲料,可条播、撒播、穴播和育苗移栽。通过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从播种到刈割利用全程采用不打农药、不施用化肥,全用鸡粪和沼液等一系列措施,生产出无公害菊苣牧草,并用来喂鸡、鸭、猪、野兔等畜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红缨子高粱分别进行撒播、点播和育苗移栽3种不同种植方式,在产量和经济收益上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可以使红缨子高粱在产量和经济收益上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探索条播和撒播2种播种方式种植特高黑麦草的产量及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撒播平均鲜草产量229.77±2.74 t/hm~2,条播平均鲜草产量272.40±3.13 t/hm~2,条播产量比撒播高出42.63t/hm~2;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不同,范氏纤维NDF、ADF、C、ADL、AIA的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而CP、Ca和P则相反。说明采用条播方式种植特高黑麦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出量,增加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与菊苣不同密度间作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粮食作物玉米Zea mays与牧草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 Puna不同密度间作试验,将试验数据建立玉米籽粒产量与玉米密度、菊苣密度的回归模型和菊苣鲜草产量与玉米密度、菊苣密度的回归模型。解析回归模型得知,当玉米密度为22 966株/hm2,菊苣密度为11 1851株/hm2时,玉米籽粒产量为5 993.69 kg/hm2;菊苣密度为258 834.3株/hm2时,菊苣鲜草产量为106 014.51 kg/hm2,玉米密度对菊苣鲜草产量的影响呈负增长效应。以玉米籽粒产量和菊苣鲜草产量同步增长为目标,对回归模型进行模拟寻优,提出实现玉米、菊苣共同增产技术方案,即玉米籽粒产量≥5 475 kg/hm2、菊苣鲜草产量≥82 500 kg/hm2时的玉米、菊苣间作密度为玉米43 446~50 499株/hm2、菊苣105 713~204 158株/hm2。  相似文献   

11.
庆阳市湖羊养殖得到了农户的肯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养殖过程缺乏饲养标准,养殖户缺乏主动性,"企精户粗",管理两极分化严重,产业链延伸不长,解决问题的途径是采取有效的选育措施,提高庆阳湖羊质量;引进国外优秀肉用绵羊新品种,开展湖羊杂交组合试验;延伸湖羊产业链;制订庆阳市湖羊生产技术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介绍庆阳驴的品种形成、品种特征、生产性能及养驴业现状,提出了目前庆阳驴产业出现的问题,并就这一地方优良品种--庆阳驴资源的保种和合理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介绍庆阳驴的品种形成、品种特征、生产性能及养驴业现状,提出了目前庆阳驴产业出现的问题,并就这一地方优良品种—庆阳驴资源的保种和合理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香薷有效成分提取与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薷Elshoitzia ciliata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共分离鉴定出了38种化学成分,占总提取物的94.38%,且提取物对常见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为庆阳香薷在医药、食品和饲料等领域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异龄苜蓿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的自毒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甘肃庆阳、定西异龄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dong)植株为材料,用纸上发芽法,研究不同生长部位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各部位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存在自毒作用,其中以花的水浸液抑制作用最强;庆阳4—6龄苜蓿水浸液的自毒作用最强,10龄后则有所减弱;在干旱条件下苜蓿胚根比胚芽对其水浸物更敏感,水浸液对其胚芽、胚根的抑制效应强于发芽率,建议4-6龄苜蓿应通过轮作克服其自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紫花苜蓿、燕麦在庆阳市引进及在当地推广情况做了说明,结合试验对国内、国外筛选品种做了对比,推荐了适宜在庆阳市南部、北部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同时对不同播期的燕麦产量做了比较,分析了燕麦不同部位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庆阳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01-200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应用生态足迹法,对庆阳市近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纵向比较分析了庆阳市生态足迹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据此预测了未来5年庆阳市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庆阳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1.12hm2逐年增加至2005年的1.34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1.13hm2逐年减少到1.11hm2,可见生态承载力需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供给呈反方向发展趋势。庆阳市2001年的生态盈余为0.02hm2,2002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增至0.23hm2。说明庆阳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压力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庆阳市2001-2005年万元GDP生态足迹由高向低变化,而生态占用率由低向高变化,反映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庆阳市的生物生产面积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但生态环境的压力也逐年增大。进一步模型预测,庆阳市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1.33和1.03hm2,其人均生态赤字可达到0.30hm2。表明庆阳市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暗示当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低水平镉(Cd)暴露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分化的影响,试验以RAW264.7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为材料,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存在的条件下,用不同浓度Cd处理4 d;利用CCK-8法检测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活性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试验观察破骨细胞生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破骨细胞标志性蛋白及其mRNA水平。结果显示,随着Cd浓度升高,细胞活力受到明显的抑制(P<0.01),并呈浓度-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破骨细胞产生的数目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2、5μmol·L-1 Cd处理组破骨细胞封闭带的形成均受到抑制;2和5μmol·L-1 Cd处理组破骨细胞特异性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低微摩尔水平镉暴露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微波处理对甘肃省4个苜蓿地方品种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芳 《草业科学》2004,21(11):41-43
试验对4个甘肃省地方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天水苜蓿、定西苜蓿、庆阳苜蓿、酒泉苜蓿)进行了不同强度的微波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各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微波处理苜蓿种子,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芽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用这3个指标衡量苜蓿品种抗旱性时,定西苜蓿的抗旱性最强,酒泉苜蓿次之,天水和庆阳苜蓿最差.  相似文献   

20.
姬翔 《畜牧兽医杂志》2019,(4):26-27,31
在水产养殖中良好的水质是保证鱼类正常生长的基础,对于促进水产养殖效益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复合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产品,对鲤鱼养殖池塘水质状况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养殖过程中泼洒复方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在不使用任何调水剂条件下,透明度高于未使用组10~20cm,且藻类丰富、微囊藻少,pH维持在7左右,氨氮、硫化物和亚硝酸盐基本稳定,水质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