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孙守义男,汉族,1951年2月生,山东单县人,中共党员。历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辐照室主任。从事核技术应用研究及辐照加工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工作32年,先后主持和承担各类科研  相似文献   

2.
辐照技术是利用射线与物质间的作用、电离和激发产生的活化原子与活化分子,使之与物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与生物化学变化,导致物质的降解、聚合、交联并发生改性。利用辐照技术主要分为钴源辐射和电子束加速器两类,全世界大约有180座Co-60辐射装置和700~800台电子束加速器用于商业化。中国的辐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已经开始应用于化工、食品、医疗卫生、农业、环保等各个领域,尤其在育种、农田保墒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一、中国的辐照技术1.中国辐照技术国际领先伴随着核武器的研制与生产,中国的核技术得到迅…  相似文献   

3.
γ辐照加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γ辐照加工技术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组成部分,是高科技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应用的体现。中国是核技术利用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核技术在农业、工业、医学、能源、环保、军事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前景广阔的“核农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相当广泛,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显示出其广阔的前景.所谓核技术,其实也就是同位素技术.同位素有两类:一类是稳定同位素;另一类是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是通过标记示踪方法作为研究手段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这些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有不同的穿透能力,在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时会产生吸收、辐射、电离等现象,这些现象很容易被仪器探测出来.目前,核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最广泛、成绩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辐射育种;二是同位素示踪;三是辐照杀虫;四是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5.
我国辐照食品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我国辐照食品发展现状 1.1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迅速增加 我国于1958年开始建造研究用辐照装置,70年代末期辐照加工迅猛发展。加入WTO后,食品出口量大幅度上升。随着各国对进口食品的要求不同,发达国家对进口食品的质量、卫生标准、农药残留、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等都有严格要求。辐照食品由于采用穿透力强的γ射线灭菌,可以在原包装下进行辐照处理以达到出口要求,因此食品辐照广受厂商重视,食品辐照技术也逐步向食品工业转移。据2003年统计,我国有辐照装置190余座,设计装源能力30万居里(11.1pBq)以上的辐照装置已达67座,总的设计装源容量至2003年上半年已达到4255万居里,实际装源达1700万居里,同时在建的大型辐照装置(设计装源容量100万居里以上的)有19个。  相似文献   

6.
核辐射农业应用研究的进展与发展战略(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辐射诱变育种,辐照食品,辐射不育防治害虫和低剂量辐射刺激提高产量诸方面的成果,成就论述了核辐射农业应用的研究进展,评述我国核技术农业应用现状及其与国际先进水平所在了在的差距,提出紧密围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大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加强核农学基础性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战略设想及联系浙江实际,近期研究工作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7.
辐照食品可能致癌致畸的猜测传了近一个月后,终于有了卫生部官员的表态:国际食品辐照卫生安全评价联合专家委员会早在1980年就宣布,应用规定剂量辐照的食品是安全的,今后可不再进行毒理学评价试验。也就是说只要食品品种、辐照剂量符合标准,食用辐照食品不会致癌致畸。  相似文献   

8.
从1955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大会起,和平利用原子能成为时代的要求。仅数十年的时间,核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各个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加速了新技术革命的进程。核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鲁科 《北京农业》2007,(9):54-54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重离子辐照诱变技术。培育出了春小麦新品种“陇辐2号”。近日“‘陇辐2号’小麦示范推广及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了成果鉴定。据介绍,这一小麦新品种是目前世界上首个重离子辐照诱变的小麦品种。为培育这一新品种,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0多位研究人员共花了6年时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冷冻面包糠辐照灭菌工艺、剂量均匀性、产品堆码高度以及主要营养成分、感官质量与辐照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剂量均匀性和堆码高度与产品翻身转向有着密切关系,灭菌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色泽与剂量呈负相关;17种氨基酸含量、微量元素和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辐照前后无显著差异;提出了辐照适宜灭菌剂量为6—8kGy,可将其保质期延长至1年,并进行了商业化辐照加工试验。  相似文献   

11.
我校是应用核技术于农业环境科学研究较早单位之一,六十年代初,即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农药,研究农药在水稻、茶叶、棉花、甘薯等作物上的吸收、运转、分布和残留。1974至1979年,我校受农业部委托,主持有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43个单位协作进行的全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研究。我校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植保系、土化系等单位共同承担这项研究,获得成果,1980年在农业部召开的审定会上通过,1981年荣获全国科技改进一等奖。1978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全国报刊索引》统计了1984-1993年10年间我国辐照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研究的文献量,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主题内容分布和著者分布的简要分析。旨在为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深入研究辐照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简要综述辐照技术基本原理、特点和其在植物检疫应用的关键技术要点,以及现在辐照检疫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同时表明高效、环保、快速、安全的辐照检疫技术在以后植物检疫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尹洪杰 《油气储运》2005,(10):40-40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在广大消费者为“今天还能吃什么”而忧心忡忡时,一种通过辐照灭菌保鲜的安全食品,已悄然走上国人的餐桌。有关专家预言,随着国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辐照食品在我国的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重离子辐照诱变技术,培育出了春小麦新品种“陇辐2号”。过去两年,这一新品种在甘肃已示范推广200多万亩,为甘肃增产粮食近亿千克。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品辐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食品辐照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一些国家食品辐照技术的法规和标准,并简单地分析我国食品辐照技术存在的消费者对辐照食品认识具有局限性、钴源装置规模小、辐照站布局不合理、辐照工艺标准和卫生标准相对滞后、辐照食品鉴定及检测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问题,并对我国食品辐照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在灵芝栽培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γ射线对灵芝栽培料进行辐照,可达到满意的灭菌效果,且对菌丝体的生长和提高子实体产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辐照剂量为2.8Mrad。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测定辐照产品箱中吸收剂量不均匀度的方法对5种常用辐照产品的3种辐照加工工艺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上下对调并前后翻转的双面辐照工艺,其产品箱中的吸收剂量不均匀度U范围为1.36-1.67,在辐照加工质量控制标准(U<2)以内,可用于生产。2)单面辐照方式其剂量不均匀度为2.67,超过了质量控制标准,不宜采用。3)后排单面辐照方式其剂量不均匀度(2种产品)分别为3.25和3.69,远大于U<2的标准,不宜作为主要辐照方式,但可以作为辅助辐照方式以提高^60Co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技术的蓬勃发展,核技术在工农医等各方面的应用研究如雨后春笋地开展,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核农学研究经历了40年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促进农业增产,改进农产品品质、减轻或避免自然灾害、节约能源等方面起到了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核农学已成为改造、变革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门重要学科。  相似文献   

20.
紫外处理在花生安全贮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紫外线辐照处理应用到花生贮藏中,研究紫外辐照处理对花生脂肪、蛋白质、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发芽势的影响规律及对花生霉菌侵染的抑止作用,为花生安全贮藏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多因素正交试验,经多指标综合加权分析可知,紫外辐照处理40min,初始含水率为6~7%,打孔PE包装,0~5℃贮藏,最有利于花生的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