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2010年中国新出现了以新生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变异株。为了明确山东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变异株特征,本试验利用Vero细胞对莒县某猪场的腹泻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和体外传代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细胞超薄切片观察、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S基因序列进化分析、滴度测定和致病力试验进行病毒序列及特征分析,并探究接毒后细胞脱落时间的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能引起典型的合胞体病变;细胞超薄切片观察发现,病毒粒子多呈致密核芯,能引起宿主细胞线粒体肿胀,溶解;RT-PCR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其为PEDV,最终通过测序证实该毒株为变异毒株。体外传代培养至100代过程中,随着病毒代次升高,其对细胞适应性不断增强。接毒后细胞脱落时间由48 h逐渐缩短至17 h,病毒滴度由6代时的105.3TCID50/mL逐渐升高至100代的107.5TCID50/mL。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病毒毒力随代次升高逐渐下降,40代时对仔猪已无致病力。本试验结果为PEDV突变株致病基因的确定及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鹅源新城疫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对2株鹅源新城疫病毒从形态、致病力、部分F基因序列分析、动物回归试验以及病死鹅的剖检症状等方面与鸡新城疫病毒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株鹅源新城疫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应该属于同种病毒,而不是一种新病毒,只是毒力更强.且能引起鹅发病。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新出现了以新生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变异株。为了明确山东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变异株特征,本试验利用Vero细胞对莒县某猪场的腹泻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和体外传代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细胞超薄切片观察、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S基因序列进化分析、滴度测定和致病力试验进行病毒序列及特征分析,并探究接毒后细胞脱落时间的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能引起典型的合胞体病变;细胞超薄切片观察发现,病毒粒子多呈致密核芯,能引起宿主细胞线粒体肿胀,溶解;RT-PCR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其为PEDV,最终通过测序证实该毒株为变异毒株。体外传代培养至100代过程中,随着病毒代次升高,其对细胞适应性不断增强。接毒后细胞脱落时间由48 h逐渐缩短至17 h,病毒滴度由6代时的10~(5.3)TCID_(50)/mL逐渐升高至100代的10~(7.5)TCID_(50)/mL。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病毒毒力随代次升高逐渐下降,40代时对仔猪已无致病力。本试验结果为PEDV突变株致病基因的确定及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MDCK细胞上驯化克隆产毒量高的大斑株 (LP)的第 5 0代毒和 75代毒进行了实验免疫研究 ,结果表明该毒株具有安全性好 ,通过静脉和口鼻接种CAV易感犬 ,无任何致病反应 ;用10 4 .0 TCID50 以上的该毒免疫CAV易感犬 ,即获得 97.5 %以上的免疫保护 ;将其在CAV易感犬连续传 5代 ,其安全性与原毒相同 ,表明该毒株在 5 0~ 75代之间遗传性稳定 ,免疫原性良好 ;与CPV和CDV弱毒联合免疫 ,结果与各弱毒单独免疫所产生的抗体无差异 ,说明该毒株不但可以单独用于免疫 ,也可与其他弱毒联合免疫。是一株较好的疫苗候选株 ,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蚀斑方法将SY-45毒株经过3次蚀斑纯化直到蚀斑大小相对稳定。从不同大小的蚀斑中挑选出三种蚀斑,大斑直径约3mm(简称LP)、中斑约2mm(简称MP)、小斑约1mm(简称SP)。分别在MDCK细胞上增殖并进行了三种不同大小斑毒对犬的毒力、免疫原性和在MDCK细胞上产毒量比较,以筛选最佳的疫苗株,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大小蚀斑病毒大剂量人工感染易感犬后,所有的试验犬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表现均正常;对挑选的4窝CAV HI抗体效价小于等于1:2的健康幼犬进行免疫试验,测定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和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大斑毒的免疫原性要稍高于中斑毒,而明显高于小斑毒;不同大小蚀斑毒在MDKC细胞上产毒量差异很大,大斑毒可达10^7TCID50/mL、小斑毒达10^6TCID50/ml、小斑毒达10^4.5TCID^50/mL。综合所有试验结果表明:大斑毒株具有产毒量高、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疫苗株。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犬腺病毒(CAV)致弱疫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病犬的组织样品接种于MDCK细胞内,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在MDCK细胞内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电镜下可见典型的腺病毒粒子;回归动物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可导致犬出现明显的CAV感染症状;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CAV,命名为CAV-H株;将CAV-H株接种MDCK细胞连续传代至110代,在传代过程中,病毒滴度由初始105.0 TCID50/0.1 mL上升至107.0 TCID50/0.1 mL,而CAV对犬的致病力逐渐降低;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CAV-H可对同源强毒攻击的犬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理想的疫苗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7.
旨在观察细胞传代致弱的鹅细小病毒YG毒株对易感雏鹅的致病性变化。将鹅细小病毒(GPV)YG株在鹅胚成纤维细胞(GEF)和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上进行交替传代培养,病毒在细胞上传至第12代时,开始出现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发现,随着病毒感染时间的延长,感染细胞数量呈现先增加随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感染后96h阳性细胞数量最多;病毒的滴度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病毒传至第50代时,细胞适应毒株毒价为106.5 TCID50·mL-1;雏鹅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第50代病毒毒力明显减弱。细胞传代致弱的GPV YG株所感染雏鹅死亡和发病率降低,且死亡雏鹅无鹅细小病毒病的特征性病变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诊断方法概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禽流行性感冒 (AI)简称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 A型流感病毒 (AIV)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综合征。禽类感染 AIV后,表现从亚临 床到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种鸡产蛋量和种蛋孵化率严重下降,到急性全身致死性疾病综合症。 AIV广泛存在于多种家禽和野生禽类中,而且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易与 ND、 IB、 EDS- 76相混淆。虽然禽流感分离株大部分都不是高致病力毒株,但由于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及致病力的易变性,对养禽业已构成潜在的威胁。 1 AIV的遗传变异性   AIV的遗传变异包括抗原性变异和致病性变异…  相似文献   

9.
应用纯化后的犬冠状病毒 (CCV)YS1株细胞培养致弱的弱毒 (CCVYS1V60 ) ,经口鼻和肌肉接种CCV ,SN抗体小于 1∶2的易感犬作安全试验 ,结果未见任何CCV临床症状与病理解剖学改变 ;用不同剂量的该CCV弱毒分组免疫CCV易感犬 ,经SN抗体测定与用CCV强毒攻毒试验 ,结果SN抗体达 1∶60以上的犬 90 %以上可获得免疫保护 ;应用该CCV弱毒分别免疫母源抗体达 1∶4和 1∶8的 2组试验犬 ,第 1次免疫 1 4d后SN抗体均未见升高 ,追加 2~ 3次免疫后 ,SN抗体才逐渐上升至 1∶60以上的免疫保护水平 ;用CCV易感犬和猫肾传代细胞 (CRFK)分别将该CCV细胞培养弱毒连续传 5代和 2 0代 ,结果对犬仍然安全 ,免疫原性也未见下降 ;与犬瘟热病毒 (CDV)、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ICHV)和犬细小病毒(CPV)弱毒作免疫互扰试验 ,结果与各弱毒的单独免疫结果未见差异 ;该毒的免疫期在 1年以上 ,- 2 0℃冻结保存的保存期为 9个月。  相似文献   

10.
为研制犬细小病毒(CPV)致弱疫苗,本研究通过将犬的组织样品接种CRF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了一系列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在CRFK细胞上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并且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细小病毒粒子;HA效价可达到1∶256。回归动物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可导致犬出现明显的CPV感染症状,PCR鉴定也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CPV(命名为CPV-YN株)。将CPV-YN株接种CRFK细胞连续传代至110代,在传代过程中,病毒的滴度逐渐提高,由初始的105.5 TCID50/0.1 mL逐渐增加到107.1 TCID50/0.1 mL。同时,CPV对犬的致病力逐渐降低。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CPV-YNR可以对用同源强毒攻击的犬提供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理想的疫苗候选病毒株。  相似文献   

11.
对未经犬腺病毒免疫的两月龄左右杂交狼犬,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另设5只对照,用作者分离鉴定和致弱驯化的犬喉气管炎病毒的第60代DK细胞培养物(SYCAV-2-DK60)对犬进行免疫试验,在免疫第4周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犬腺病毒的血凝抑制抗体(HI)效价,结果30只试验犬全部产生了HI抗体,表明SYCAV-2可通过口服或饵料的途径对犬实施免疫,为犬口服联合疫苗以及犬2型腺病毒为勒体的口服狂犬 -腺病毒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最新分离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分离株SY0608和传统毒株S1对仔猪的致病性,本研究选择9头30日龄商品仔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种2株病毒,即S1株感染组(n=5头),SY0608株感染组(n=4头),接种后隔离饲养观察2周。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病原学和血常规学检查,结果:SY0608毒株感染组仔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接种3 d后体温急剧升高至41.8℃;白细胞数急剧减少(降低了45%);病理学变化严重,肺泡膈增宽,大部分肺组织肺泡不张;而S1株感染组仔猪仅出现轻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SY0608毒株感染组仔猪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S1毒株感染组长,病毒在脏器中的分布更为广泛。SY0608株感染组血清ELIS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S1株感染组。结果表明,SY0608毒株对仔猪致病作用明显强于S1毒株。  相似文献   

13.
利用Vero-DST细胞从死亡犬、狐狸肺、脾内分离到4株犬瘟热病毒-CDV-TM-CC、CDV-Dog-SCh、CDV-Fox-SY、CDV-Fox-WF,在Vero-DST细胞上传5代没有细胞病变,5代细胞培养物经电镜、间接免疫荧光及PCR鉴定为阳性。与本实验室保存的CDV-Monkey-BJ进行基因测序,并对与致病相关的F蛋白、V蛋白进行分析,F蛋白分析5株毒具有6个潜在N-末端糖基化位点,与强毒株同源性在92%~99.7%,与疫苗株不高于93.3%,在F1亚基内有7个特有氨基酸位点,这可能与其对灵长类致病有关。V蛋白分析表明,其与强毒株同源性在94%~99.7%之间,而与疫苗株不高于93.3%,CDV-Monkey-BJ C272R突变使其Zn结合能力丧失。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均为强毒株,不同宿主毒株序列存在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北京某鸡场发生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感染的鸡只病料中分离到了一株CAV,通过PCR和全基因组测序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命名为AV1550。将其全基因组序列与NCBI上的参考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AV1550株与CAV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在91.7%~99.7%,与中国分离株LN15170的亲缘关系最近。VP1序列分析表明AV1550在75、89、125、141和394位氨基酸均为强毒株特征。1日龄SPF鸡经胸部肌肉途径接种含10000 EID50的AV1550病毒液后,接种鸡只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增长迟缓,死亡率高达50%,表明AV1550是一株具有较强致病性的CAV野毒株。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分离犬腺病毒(CAV)的北京地区流行株,采集北京地区某宠物医院2~4月龄发生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犬的鼻咽拭子,经胶体金和PCR检测,初筛为犬腺病毒阳性。经过处理后,将其处理液接种于MDCK细胞,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出现变圆、脱落、葡萄串样等特征性细胞病变。通过形态学观察、PCR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PCR扩增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犬腺病毒Ⅱ型,遂将其命名为CAV-BJ02(GenBank:MN744708)株。用Reed-Muench法测得CAV-BJ02株的TCID50为106.7·(100 μL)-1。电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呈正六边形的二十面体、直径在86 nm左右的犬腺病毒颗粒。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株病毒为CAV-Ⅱ型。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CAV-BJ02株可引起犬发热等轻微临床症状,以口鼻分泌物为主要排毒方式,排毒期为5~6 d,不导致犬死亡。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北京地区CAV的流行情况,为犬腺病毒病的诊断、防治及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Wang XM  Zeng XW  Gao HL  Fu CY  Wei P 《Avian diseases》2004,48(1):77-83
Very virulent (vv)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 Gx strain with high pathogenicity was attenuated through replication in specific-pathogen-free (SPF) chicken embryos and in 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 (CEF) cell cultures. The changes in VP2 nucleotide and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during attenuation of vvIBDV in CEF culture. Sequence analysis of selected passages from numbers 0 to 20 in CEFs (designated here Gx to CEF-20) showed that no changes were detectable in the VP2 gene before CEF-7. There were a few changes i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VP2 gene but no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at CEF-8. The virus of CEF-9 was an intermediate with some amino acid changes that possibly were related to virulence. CEF-10 virus had become similar to CU-1 strain. The VP2 gene sequence remained the same from CEF-10 to CEF-20. The results of pathogenicity tests showed that the mortalities of Gx, CEF-5, CEF-8, and CEF-9 in 4-wk-old SPF chickens were 64%, 60%, 60%, and 32%, respectively; whereas CEF-10, CEF-15, and CEF-20 were nonpathogenic. Virus neutralization tests with Gx strain showed that the antigenicities are similar from Gx to CEF-20.  相似文献   

17.
根据GenBank中犬腺病毒(canine adenovirus,CAV)纤突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用PCR方法,对犬2型腺病毒沈阳分离株(CAV-2SY株)第5代强毒(SY-V5)、经蚀斑克隆驯化的第60代毒弱毒(SY-V60)、SY-V60感犬体上传5代的回收毒(SY-CP5)、美国疫苗毒(US-V20)等4个毒株的纤突基因进行了扩增,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基因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经拼接后得到1个由1629个核苷酸组成的纤突蛋白全基因序列,编码543个氨基酸。犬2型腺病毒与GenBank中的标准的CAV-2强毒株(Toronto A26/61)纤突蛋白基因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CAV-2SY株强毒株与Tornto A26/61株相同;SY-V60株与SY-CP5相同,与驯化前的SY-V5相比,在1134位发生碱基颠换,编码的氨基酸由原来的天冬酰氨(N)变为赖氨酸(K),并导致N-X-S/T潜在糖基化位点发生改变,US-V20该部位与发生同样的突变,本试测定和比较的CAV-2强毒株有5个潜在的N-联糖基化位点,弱毒株仅有4个位点;US-V20与TorontoA26/61差异较大,有11个碱基发生变化,导致8个氨基酸的变异。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