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 一个优良的番茄品种,首先要高产,而高产的基础是抗病,尤其是抗病毒病。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抗TMV基因来自野生番茄秘鲁,醋栗和多毛。这些野生番茄与栽培番茄多次回交,育成各种抗TMV番茄品种。秘鲁番茄对TMV具有生理抗性,醋栗番茄可延缓病毒病感染,多毛番茄因茎叶有浓密的茸毛,可避免病毒传播者蚜虫的接触。因此,都可作为杭TMV的育种材料,或作为引入抗病基因材料进行转育。  相似文献   

2.
以26份樱桃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技术,对樱桃番茄抗晚疫病材料进行检测,研究了不同材料对晚疫病的抗性,以期为抗晚疫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6份田间抗晚疫病材料中,8份含抗晚疫病Ph-3纯合基因,6份含抗晚疫病Ph-3杂合基因,其中TL32、TL101不仅对晚疫病有良好抗性,还含有抗黄化曲叶病毒病Ty-2基因。  相似文献   

3.
番茄作为一种蔬菜作物,在基因工程拓宽种质资源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迄今为止,利用基因工程进行番茄品种特性改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获得形式多样的转基因番茄。本文概述了利用基因工程进行番茄品种特性改良的研究现状。 1.转基因抗病毒番茄的研究 Powell和Nelson将TMV外壳蛋白基因转入番茄,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毒植株。SanderTMV-CP基因和T0MV-CP基因分别导入番茄,获得高抗TMV植株。Whitham等将烟草抗TMV的N基因转入番茄。产生抗性反应,表明与N基因抗性表达有关的因子均存在于番茄中。赵淑珍利用CMV卫星RNA-1…  相似文献   

4.
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MV)是一种世界性的番茄病害之一,它严重地影响番茄的产量,有的年份甚至绝收。国外在40年代通过远缘杂交,开展了番茄抗TMV的育种工作,并且培育出了一批品质优良的抗TMV番茄杂种一代。我国自1983年以来将番茄抗病育种定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育出10多个抗TMV番茄新品种,现正在培育抗TMV、CMV等多抗性的新品种。据鉴定,其抗病基因为显性,涉及基因三对,即Tm—1、Tm—2、Tm—2~2,经研究认为Tm—2基因抗性比其他二对显著,但它与一个生长缓慢、黄化的隐性基因nv相连锁,并且这种连锁很难打破。受此基因影响植株生长弱、产量低不能直接用于生产。本试验利用携带Tm—2~(nv)基因的番茄优良品种(系)作抗源与其他不带此基因的优良品种(系)作正反交测验,观察杂种一代总产量和早熟性,为选育优良的抗TMV番茄杂种一代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126份番茄材料的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56份大、中果型番茄进行烟草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m-2a、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y-1、Ty-2、Ty-3、叶霉病抗性基因Cf-9、晚疫病抗性基因Ph-3、枯萎病抗性基因I-2和根结线虫病抗性基因Mi-1 8个抗性基因的检测,对70份小果型番茄进行Tm-2a、Ty-1、Cf-9、I-2、Mi-1 5个抗性基因的检测。共获得含烟草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m-2a的材料71份;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3个抗性基因方面,含纯合抗性基因Ty-1的材料7份,杂合16份;含杂合抗性基因Ty-2的材料1份;含纯合抗性基因Ty-3的材料5份,杂合7份。真菌性病害方面,含叶霉病抗性基因Cf-9的材料101份;含纯合晚疫病抗性基因Ph-3的材料1份,杂合6份;含枯萎病抗性基因I-2的材料68份;含根结线虫病抗性基因Mi-1的材料45份。供试番茄材料中,DHG-27同时含有7个抗性基因;含有6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5份,分别为:DHG-11、DHG-20、DHG-34、ZHG-8、HG-4;含有5个抗性基因的有HG-3、XHG-352份材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基因聚合技术,以番茄材料13485(含Cf-5、Tm-1、Mi-1基因)作母本,分别以番茄高代自交系13065(含Ty-2、Ty-3、I-2、Ph-2、Ph-3基因)和高代自交系13337(含耐贮存基因rin)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对2个组合的F2分离群体的1057个单株进行基因型鉴定,共获得抗5种病害的番茄材料19株,抗4种病害的材料30株,抗3种病害且含rin基因的材料20株。选择田间表现优良的单株留种以进行后续的选择,同时结合人工接种鉴定验证分子标记鉴定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鉴定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吻合度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石岩  默宁  祁世明  梁燕 《中国蔬菜》2020,1(6):39-43
对154份番茄材料(包括普通番茄76份,樱桃番茄78份)进行两年两次田间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病情指数调查,筛选出14份对番茄斑萎病毒病具有稳定抗性的番茄材料,利用sw-5-2共显性SCAR标记对田间表现抗病的材料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发现3份抗病材料携带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的Sw-5基因。为缩短番茄斑萎病毒病人工接种鉴定周期,以含有sw-5的抗病材料H8和感病材料M82为研究对象,设置4、6、8、10片真叶4个接种时期,分别在接种后14、21、28 d进行病情指数调查和抗性分级,结果表明,6片真叶期接种,接种后28 d进行病情调查即可有效鉴别植株番茄斑萎病毒病抗性,与8、10片真叶期接种效果相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Mi-1~Mi-9基因家族番茄材料对我国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采用温室盆栽接种方法对37个番茄品种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明确了8个含有Mi基因的番茄材料中,7个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表现为免疫或高抗。在抗性基因未明确的材料中,6个材料具有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在16个抗性未知的秘鲁番茄材料中,12个材料抗南方根结线虫。研究证实Mi基因家族番茄对我国南方根结线虫具有优良抗性,为进一步挖掘利用Mi家族基因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KASP 分子标记技术辅助筛选多抗番茄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大部分地区春秋两季阴雨天气较多、降雨量偏高,利于晚疫病产生的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及其 孢子囊的存活及传播。利用田间抗性鉴定与KASP 分子标记技术,对16 份番茄材料进行晚疫病抗性检测,筛选聚合多抗材料。 结果表明:10 份材料田间对晚疫病表现高抗或抗病;3 份材料含晚疫病纯合体抗性基因Ph-3,2 份材料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病纯合体抗性基因Ty-1,4 份材料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纯合体抗性基因Ty-3,10 份材料含黄萎病纯合体抗性基因Ve-2, LF-15、LF-35、LF-41 等3 份材料同时含有4 种抗性基因,其中LF-35 含有的4 种抗性基因皆为纯合体。  相似文献   

10.
秦蕾  梁燕  默宁  张洋  赵贵叶 《中国蔬菜》2017,1(10):44-50
对来源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的51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田间抗性调查。结果显示,各种质病情指数在17.04~75.56之间,有14份种质田间表现出了TMV抗性。各种质抗性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略向感病区域偏离。将筛选出的14份抗病材料和7份感病材料进行TMV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21份种质的病情指数在6.28~65.48之间,获得抗病材料15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TMV田间成株自然发病病情指数与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r=0.789,呈极显著相关。结合田间抗性调查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利用12对与L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3份TMV抗病种质进行分子鉴定,6份材料中共检测到6个抗性分子标记。抗TMV辣椒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辣椒抗烟草花叶病毒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蕾  梁燕 《中国蔬菜》2016,1(6):14-19
烟草花叶病毒(TMV)可侵染番茄、辣椒等多种作物,研究表明辣椒TMV抗性主要由L基因控制,通过L基因与病毒CP互作触发植物防御反应,引起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辣椒抗TMV的相关研究,总结了辣椒TMV抗性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辣(甜)椒TMV、CMV及疫病抗性材料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苗期人工接种,对70份甜、辣椒材料进行了TMV、CMV和疫病的抗病性鉴定,其中57份接种TMV、63份接种CMV和51份接种疫病,结果表明:抗TMV的材料40份,抗CMV的材料45份,抗疫病的材料14份;双抗材料20份;三抗材料11份.同年春季种植,调查农艺性状,获得抗性好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5份.  相似文献   

13.
对TMV抗性不同番茄品种和变种的同工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应用连续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法,在普通番茄 Lycopersiconesculentum 中,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五个抗性不同的栽培品种和三个半栽培型变种,在被 TMV 感染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谷氨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酶谱分析和过氧化物酶总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对 TMV 的感染反应十分强烈,抗性和非抗性材料都有显著的活性增加,增加的幅度与材料本身对 TMV 抗性程度有密切关系,即含有抗 TMV 基因的品种和半栽培型变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的幅度,明显低于敏感型品种。由此推断,过氧化物酶有可能成为衡量番茄品种,对 TMV 抗性的一个定量化指标,在筛选抗病品种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番茄抗病基因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番茄抗病基因Tm-2a、I-2、Mi-1、Cf-9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抗烟草花叶病、抗枯萎病、抗根结线虫和抗叶霉病4个基因于番茄育种材料中。室内苗期接种鉴定和田间观察,获得的含4个抗性基因的株系L11、L19、L46和L51对4种病害都达到了抗级(R)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可作为抗病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15.
坚强2号是以高代自交系Tw4-2-5-7-8-8-12-4-4-8-3为母本,以TW-81-7-16-36-7-7-4-3-8-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晚熟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坐果能力强;果实椭圆形,果柄较短,果肉厚、较硬,果形美观整齐,幼果有绿肩,成熟果红色,单果质量18 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7%,番茄红素含量206.0 mg·kg-1,VC含量198.6 mg·kg-1;含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抗性基因Ty-2、晚疫病抗性基因Ph-3和烟草花叶病毒病(TMV)抗性基因Tm-2a,抗TYLCV、TMV,耐贮运,每667 m2春茬产量3 400 kg左右,秋茬产量3 300 kg左右,适宜广西百色等地秋冬季种植。  相似文献   

16.
番茄斑萎病毒TSWV 的鉴定及抗病种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顺义地区番茄栽培温室中随机抽取了15份疑似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的植株叶片和果实,利用TSWV试剂盒进行DAS-ELIS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表明其感染了TSWV。利用来自秘鲁番茄的抗TSWV基因Sw-5的共显性SCAR标记,对442份番茄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出24份含有Sw-5的材料,其中4份为野生番茄,1份为杂交种,16份为高代育种自交系,3份为野生潘那利番茄渐渗系。4份野生番茄综合农艺性状较差,如果实小、产量低、品质和风味差等,不能直接应用于育种;其余20份含Sw-5的材料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可作为番茄抗TSWV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辣椒苗期抗CMV和TMV鉴定与田间成株抗病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辣椒品种苗期人工接种不同地区来源的CMV和TMV鉴定病指与江苏地区辣椒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病指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 ,江苏辣椒病毒病常年以CMV为主 (连续 6年占发病总份数X±S =68.35%± 1 1 .58%。CMV(江苏毒源 )苗期鉴定病指能反映该品种在江苏田间成株期病毒病的抗性水平 (r=0 .8663 ,P <0 .0 1 ) ,该病指为 (X)预测辣椒品种在江苏田间成株病毒病的抗性 ( ^y) ,回归方程为 ^y =1 1 .74 98+0 .981 1X。CMV江苏毒源和CMV吉林条斑毒源存在致病性相似的株系 ,也有一定差异 (r=0 .642 1 ,0 .0 1

相似文献   


18.
利用前人研究获得的2对与番茄根结线虫病基因(Mi)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5份番茄材料进行苗期抗根结线虫病鉴定,以检测其在育种实践中的有效性。结合室内分子标记鉴定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免疫的材料1份,高抗根结线虫病的材料3份,感根结线虫病的材料11份。结果表明,引物SCAR1和SCAR2均能检测出抗根结线虫病的特异条带,但SCAR1标记与苗期人工接种的病情指数表现出更大的相关性。说明SCAR1标记更适合应用于番茄抗根结线虫病的辅助选择中。  相似文献   

19.
极早熟加工番茄新品种红杂10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杂 10号番茄是极早熟一代杂种。父本是从美国引进的Peto95材料中 ,经多代定向选择而育成的优良自交系 8784。母本 875 3由亚洲蔬菜研究中心提供 ,含有幼苗表现为绿茎的ah基因 ,不仅便于杂种一代早期快速鉴定 ,而且高抗TMV ,另经人工接种鉴定还高抗枯萎病。该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及番茄红素含量高、抗裂、耐压、耐贮运。较对照品种红杂 18增产 6 .3%~ 39.0 %。适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加工番茄生产基地罐藏加工及云南、广西等地长途贮运鲜销或出口。  相似文献   

20.
为了将日本番茄资源中优良基因快速转育到我国番茄新品种中,对笔者从日本引进18份大果番茄材料进行观测与评价。通过田间种植从番茄生长类型、果色、果型及单果重等进行总体评价,再利用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标记Ty-1,Ty-2,Ty-3进行材料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携带Ty-1的基因材料3份,携带Ty-2材料1份,携带Ty-3材料1份。通过筛选与转育聚合优良基因可培育出适应广西种植的优良新优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