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婧媛  罗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88-8589
[目的]探索掺果葡糖浆蜂蜜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在对广泛收集的纯净蜂蜜样品主要理化指标检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蜂蜜中水分、还原糖、蔗糖和淀粉酶值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对添加不同比例果葡糖浆的蜂蜜进行检测,验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蜂蜜掺果葡糖浆的预测效果。[结果]蜂蜜中水分、还原糖、蔗糖、淀粉酶值、酸度、羟甲基糠醛的变异系数均较小,基于淀粉酶值所建的蜂蜜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均方根误差小,可用于对蜂蜜是否掺果葡糖浆进行鉴别。[结论]基于淀粉酶值所建的蜂蜜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可快速检测蜂蜜是否掺果葡糖浆。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掺入蔗糖、面粉浆及加热处理的蜂蜜淀粉酶值(DN)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掺假的蜂蜜酶值显著低于国家标准。掺假蜂蜜中蔗糖、面粉浆含量及加热温度高,酶值就愈低。实验证明,蜂蜜淀粉酶值是鉴别蜂蜜质量及判定蜂蜜加工处理中加热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影响蜂蜜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蜜在加工、储存、运输以至冲调过程中,酶的活性常常发生变化。为了保持蜂蜜中酶类的原有活性,探讨酶的活性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程度,运用酶值为指标(以淀粉酶的酶值为例)鉴定蜂蜜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1.原料蜜验收:原料蜜的质量直接影响加工后的蜂蜜质量.因此.必须对原料蜜的色泽、气味、水分含量、蜜种、淀粉酶值(鲜度指标)、农药残留等指标逐一进行严格检测.其中淀粉酶值一般要求在8以上.  相似文献   

5.
黄志立 《农家科技》2006,(11):41-41
1.原料蜜验收。原料蜜的质量直接影响加工后的蜂蜜质量。因此,必须对原料蜜的色泽、气味、水分含量、蜜种、淀粉酶值(鲜度指标)、农药残留等指标逐一进行严格检测。其中淀粉酶值一般要求在8以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科技》2006,(11):23-23
一、原料蜜验收 原料蜜的质量直接影响加工后的蜂蜜质量。因此,必须对原料蜜的色泽、气味、水分含量、蜜种、淀粉酶值(鲜度指标)、农药残留等指标逐一进行严格检测。其中淀粉酶值一般要求在8以上。  相似文献   

7.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蜜可溶性淀粉溶液真空冷冻干燥后ɑ-淀粉酶值的稳定性,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与原可溶性淀粉颗粒进行形貌特征比较。用统计学方法对该测定方法验证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淀粉可以对蜂蜜ɑ-淀粉酶进行测定,结果稳定性好,为制作蜂蜜快速检测试剂盒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1.原料蜜验收。原料蜜的质量直接影响加工后的蜂蜜质量。因此,必须对原料蜜的色泽、气味、水分含量、蜜种、淀粉酶值(鲜度指标)、农药残留等指标逐一进行严格检测。其中淀粉酶值一般要求在8以上。2.融化。将原料蜜在60~65℃温度下加热30分钟,加热时应不断搅拌,使蜂蜜在受热均匀的条件下融化。3.过滤。将加热后蜂蜜的温度保持在40℃左右,以便能顺利通过多道过滤,去除杂质和少量的较大颗粒晶体。并应尽量在密封装置中进行加压过滤,以缩短加热时间,减少风味损失。4.真空浓缩。选择合适的真空  相似文献   

9.
本工艺降低蜂蜜色泽和蜜中淀粉酶值,比国外同类工艺节省40%资金。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方法对紫云英蜂蜜和龙眼蜂蜜的花粉粒含量和浓度进行测定分析,根据不同种类蜂蜜中植物花粉形态、含量及浓度均有所差异,可以判断蜂蜜品种和品质,也可以鉴定蜂蜜的真假。本研究采用两种方法对市售的紫云英蜂蜜和龙眼蜂蜜花粉粒进行提取、检测分析,为该品种蜂蜜真伪的鉴别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所购蜂蜜花粉粒含量和浓度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测定了9种天然未加工蜂蜜及加工后(模拟蜂蜜的工业加热过程)蜂蜜中的淀粉酶、蔗糖转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酶的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蜜源的天然蜂蜜中,4种酶的含量差异明显;加热过程会导致蜂蜜中4种酶含量显著降低。对于蜂蜜中各种活性酶的测定可为改良蜂蜜的加工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α-淀粉酶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固定化酶的优越性,酶的固定化的方法分类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以甘蔗纤维素衍生物为载体,用共价键结合法固定α-淀粉酶。根据温度、pH值、α-淀粉酶的浓度以及α-淀粉酶与甘蔗纤维素衍生物载体的配比对α-淀粉酶固定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固定条件为:温度60℃,pH值为6.0,α-淀粉酶的浓度为60U/ml,α-淀粉酶与甘蔗纤维素衍生物载体的配比为50ml∶1g。缓冲溶液为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通过吸光度法测定所得固定化酶的活力为34.77U/g固定剂。测得米氏常数为12.88g/L,半衰期为3.17h,固定化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α-淀粉酶脱离在产品中,所以可以减少额外的加工费用,同时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3.
确定有效的掺假蜂蜜检测方法对监控规范蜂蜜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实现掺入高果糖浆蜂蜜的快速检测,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掺入不同高果糖浆含量的椴树蜂蜜进行玻璃化转变温度Tg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纯椴树蜂蜜与高果糖浆具有显著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分别为-5545℃,-6086℃;当掺杂高果糖浆含量低于10%时,掺杂椴树蜂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与纯椴树蜂蜜的Tg值很相近,区分效果不理想;当掺杂高果糖浆含量较高时(20%,40%,80%),高果糖浆质量分数与掺杂蜂蜜的Tg值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来鉴别掺杂较高含量的椴树蜂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α-淀粉酶及抑制蛋白与穗发芽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降落值法和SDS-PAGE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31个春小麦品种的降落值和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浓度。结果表明:小麦的降落值与穗发芽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小麦α-淀粉酶活性的高低是造成穗发芽的主要原因。小麦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浓度与α-淀粉酶及穗发芽率无相关性,它不能抑制小麦的α-淀粉酶活性,不能影响小麦的穗发芽抗性。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油菜蜜的结晶和发酵,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对油菜蜜微波辐射时间与温度关系进行了研究。,求出其流体蜂蜜微汉辐射与温度的关系符合了T=T0+kr,其中k值反映了蜂蜜的在微波场中的介电特性,k值大,温升速率也大,微波加热对油菜蜜重要品质指标有影响,当加热至70℃时,流体和结晶蜂蜜的淀粉酶值分别平均下降4%,32%左右,k值大,酶酶值损失小,皮加热油采蜜的30℃、60d的贮藏中品质基本稳定,表明微波加热适  相似文献   

16.
几种沙棘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沙棘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研究沙棘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及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其影响。[结果]不同沙棘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不同。在3种沙棘中,阿尔泰新闻的酶活性最高,且一直上升,向阳的酶活性最低,优胜的酶活性随种子的萌发先增加后降低。淀粉酶的活性在pH值为6.8时最高。酶活性随着底物(1%淀粉)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值(6%)时,酶活性趋于平稳。沙棘种子萌发期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5℃,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且温度过高会使酶失活。[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沙棘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1 蜂蜜的浓缩加工工艺流程 1.1 原料蜜验收。没有好的原蜜就不可能加工出优质的浓缩蜜。因此,必须对原料蜜的色泽、气味、水分含量、蜜种、淀粉酶值(鲜度指标)和采集时间的长短及有否农药残毒等逐一进行严格检测。淀粉值一般要求在8℃以下,就不能用于浓缩加工,下降到接近0℃就绝对不能收购。 1.2 选配。根据国内外订货的要求和收购的优质蜂蜜进行拼配蜂蜜小样,根据小样的订货要求指标,再进行大量蜂蜜的加工生产。 1.3 溶化。溶化蜜的目的是通过加热以防止发酵和破坏晶体,延缓蜂蜜结晶。通  相似文献   

18.
以西双版纳深山野生旧巢和新巢蜂蜜为材料,比较二者的酸度、还原糖、淀粉酶值、黄酮、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并研究这2种野生蜂蜜对1,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同时比较了它们的总抗氧化能力。试验表明,这2种野生蜂蜜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9.
荞麦淀粉酶水解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荞麦淀粉酶水解特性及工艺条件,试验采用中温α-淀粉酶、真菌α-淀粉酶及其不同组合对荞麦淀粉进行水解,并在水解温度、pH、底物浓度及酶用量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确定了荞麦淀粉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真菌α-淀粉酶适用于荞麦淀粉水解,其淀粉转化率和DE值均较高;各因素对真菌α-淀粉酶水解荞麦淀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pH>水解温度>酶用量>底物浓度;真菌α-淀粉酶水解荞麦淀粉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54℃,pH 6.0,底物浓度50 g/L,酶用量100~130 U/g,水解时间为75 m in,在此工艺条件下荞麦淀粉酶水解度为66.05%。  相似文献   

20.
选用江西本地生产的蜂蜜,采用4.06、.08、.0 kGy 3种剂量进行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试验表明:经3种剂量辐照处理后,蜂蜜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均未检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企控要求;蜂蜜的外观、色泽、气味、口感等感官指标变化不大,与对照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蜂蜜的水分、酸度、淀粉酶值、果糖、葡萄糖、蔗糖等理化营养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蜂蜜中残留的氯霉素及羟甲基糠醛的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升高而降低,在剂量为8.0 kGy时,蜂蜜中未检出氯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