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父本中华猕猴桃‘磨山4号’、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及杂交子代品种‘金艳’和‘满天红’为试材,利用动力学模型、犹他模型和0~7.2℃模型评估其叶芽和花芽需冷量。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系)不同模型的叶芽需冷量分别为30.5~55.2 CP(动力学模型)、489.0~1 005.7 CU(犹他模型)、357.4~848.8 CH(0~7.2℃模型),花芽需冷量分别为36.9~60.1 CP、612.0~1 117.7 CU、487.8~944.5 CH;母本6113和子代‘金艳’叶芽和花芽需冷量均显著高于父本‘磨山4号’和子代‘满天红’。本研究中,动力学模型首次运用于我国猕猴桃需冷量研究,其评估结果与犹他模型、0~7.2℃模型一致。研究结果为猕猴桃品种的引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了解猕猴桃需冷量的遗传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66个甜樱桃品种需冷量的评价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甜樱桃品种需冷量。【方法】2008—2013年应用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对11个甜樱桃品种的需冷量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0~7.2℃模型作为需冷量的评价标准比较适宜,利用此模型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樱桃种质资源圃保存的66个甜樱桃品种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进行评价,采用系统聚类法对甜樱桃品种进行分类,K-S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供试的66个甜樱桃品种需冷量值介于516~852 h,51个品种花芽的低温需求量低于叶芽;聚类结果显示,≤549 h的品种属于低需冷量品种,573~716 h的品种属于中需冷量品种,≥740 h的品种属于高需冷量品种,其中中需冷量品种占比约为88%;K-S检验结果显示,需冷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结论】以0~7.2℃模型评价国内各甜樱桃栽培区广泛栽培的品种大多属于中需冷量品种,需冷量值主要集中于550~720 h,甜樱桃品种需冷量的评价为国内栽培区的引种以及设施栽培确定扣棚控温时机提供了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河北顺平露地栽培油桃早红珠、曙光与瑞光5号枝条为试材,比较了不同低温累积量下的萌芽率,并采用7.2℃低温模型和犹他模型对3个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瑞光5号的需冷量最高,花芽与叶芽分别为7607、00 h;曙光需冷量最低,花芽与叶芽均为640 h;早红珠介于二者之间,花芽与叶芽需冷量分别为7006、40 h;同一品种需冷量年际间差异不大;通过对7.2℃低温模型和犹他模型作比较,发现在该地区7.2℃低温模型更适合。  相似文献   

4.
甜樱桃不同品种需冷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人工低温的方法,对12个甜樱桃不同品种的需冷量进行研究.采取甜樱桃不同品种的枝务放入4℃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处理,然后将枝条放入组织培养室中培养,统计萌芽数.结果表明:不同的甜樱桃品种对于低温的要求不一样,并且差别极大.大部分的甜樱桃品种需冷量都是792 h,它们是先锋、金樱桃、斯坦勒、雷尼尔、佳红、最上锦、佐藤锦7个品种.拉宾斯、大紫的需冷量是624 h,红灯、南阳的需冷量是960 h,先锋的需冷量是1 128 h,沙密豆的需冷量是1 296 h.  相似文献   

5.
2008—2010年连续3年,分别采用0~7.2℃模型、≤7.2℃模型和犹他模型估算四川省成都地区早熟梨品种翠冠和爱甘水的需冷量。结果表明,采用3种模型估算的2个早熟梨品种不同年际间需冷量差异较大;相同模型下,估算爱甘水需冷量数值大于翠冠;在四川省成都地区,适宜选择犹他模型估算2个早熟梨品种需冷量,估算的数值在年际间差异较小,翠冠顶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分别为716~952、696~782 C.U,爱甘水顶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分别为869~952、831~952 C.U,2个梨品种自然休眠结束期在1月3—17日。建议四川省成都地区翠冠和爱甘水梨设施栽培时,扣棚时间为1月上旬至中旬。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晋中地区"红玛瑙"甜樱桃为试材,在2012、2013年采用0~7.2℃模型,通过花枝(混合枝、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簇状)田间采集,组培室恒温水培法,对其日光温室生产中需冷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樱桃的叶芽需冷量低于花芽;5类果枝需冷量顺序为花簇状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混合枝。  相似文献   

7.
在浙西南地区气候条件下,采用0~7.2℃模型、7.2℃模型、犹他模型和0~9.8℃模型4种低温模型对主要李品种花芽休眠需冷量进行估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犹他模型估算需冷量年际间差异小,本地区李需冷量研究宜采用犹他模型。以犹他模型测定结果显示,试验品种中低温需冷量低的品种为芙蓉李和红心李,约为660~720c.u;其次是贵阳李、黑宝石、红肉李、皇家宝石、佛来索、李王和盖县大李,约为720~800c.u;再次是黑琥珀、凯尔斯和玫瑰皇后,约为800~830c.u;需冷量最高的品种为早美丽、红晶李、大石早生、金滴李,约为900~930c.u。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宁夏地区设施葡萄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估算该地区设施栽培葡萄需冷量、需热量的估算模型,为设施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宁夏地区设施栽培常用的8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6种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有效积温模型、最大积温模型、温度最大值累计模型、平均温度累计模型和热量模型)估算3 a(年)内各品种休眠期需冷量和萌芽期需热量;比较不同估算模型对估算结果的年际间变异系数,探究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宁夏地区设施栽培葡萄需冷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其中‘汤姆逊’品种需冷量最高,‘白宝石’品种需冷量最低,3 a内8个葡萄品种需冷量依次为‘汤姆逊’‘6-12’‘红地球’‘维多利亚’‘红十月’‘贵妃玫瑰’‘奥古斯特’‘白宝石’;品种间需热量差异较小,其中‘白宝石’品种需热量最高,‘红地球’品种需热量最低,3 a内8个葡萄品种需热量依次为‘白宝石’‘贵妃玫瑰’‘维多利亚’‘6-12’‘奥古斯特’‘红十月’‘汤姆逊’‘红地球’。对于供试葡萄品种需冷量的估算,犹他模型效果最好,3 a内的变异系数为5.66%;对于需热量的估算,以生长度小时模型最为稳定,3 a内的变异系数为3.83%。尽管葡萄需冷量和需热量均与其浆果成熟期无必然联系,但无论以何种模型估算需冷量与需热量,二者之间都呈负相关。【结论】宁夏地区以犹他模型估算品种需冷量、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品种需热量最适宜;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103份桃种质在南京地区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不同模型估算南京资源圃103份桃种质花芽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筛选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和需热量的最佳估算模型,探讨需冷量、需热量与开花展叶的关系。【方法】连续2 a(年)(2018年11月—2019年4月和2019年11月—2020年4月),采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和2种需热量估算模型对103份桃种质(南京地区)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估算,并对不同年际间、不同模型间、不同种质间、花芽与叶芽间、需冷量与需热量间,以及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开花期和展叶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0~7.2℃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为南京气候区域桃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的最优模型。绝大部分桃种质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基本一致,仅‘帚形山桃’和‘红花山桃’2份种质的叶芽需冷量约为花芽的5倍。桃花芽需热量基本低于叶芽需热量;桃芽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需冷量和需热量与盛花期和展叶期均存在相关关系,需冷量和需热量低的种质开花展叶早;需冷量和需热量高的种质开花展叶晚。【结论】适宜南京气候区域桃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的模型分别是0~7.2℃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103份桃种质花芽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值范围广,分别为151~1 264 h和187~1 108 h,256~391 D·℃和267~498 D·℃;花芽需冷量与叶芽较一致,需热量则基本低于叶芽;需冷量与需热量无相关关系,二者对开花、展叶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适宜在豫东地区设施栽培中杏的需冷量及其扣棚升温时期,在2013—2014年对豫东地区9个杏品种用犹他(Utah)模型、0~7.2℃模型、≤7.2℃模型进行了需冷量测定。结果看出,若以≤7.2℃模型进行估算则介于800~1 300h之间;若以0~7.2℃模型进行估算,则介于620~900h之间;若以犹他模型进行估算,则介于550~800CU。相比而言,豫东地区杏需冷量的研究采用犹他模型较为适宜。综上所述,结合当地生产实践,一般设施杏适宜升温时间为该品种结束休眠时间向后推迟5~7d为宜。  相似文献   

11.
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及2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不同的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2种不同的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分别对22种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测定,同时分析2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葡萄解除休眠的需冷量和萌芽展叶的需热量因品种和种不同而异。需冷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大,介于573~1 246 h(≤7.2℃模型)或573~971 h(0~7.2℃模型)或917~1 090 C.U(犹他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需冷量值普遍高于欧亚种品种;而需热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小,介于9 976~12 541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或253~353 D℃(有效积温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略低于欧亚种品种。同时研究表明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其果实成熟期没有必然联系。无论以何种估算模型估算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我国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设施栽培灵武长枣、冬枣休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设施栽培灵武长枣、冬枣为试材,采用温度记录仪和水浸枝条萌芽法,应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对其需冷量进行估算,并测定了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估算模型下相同枣品种需冷量值略有差异;以≤7.2℃模型估算,设施栽培灵武长枣需冷量值为446h;设施栽培冬枣为470h。适宜的萌芽温度20~25℃,在休眠后期至萌芽初期,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对引进的乌梅极早、意大利早红、早红宝石、抉择、红灯、龙冠、萨米脱、拉宾斯、那翁、大紫、先锋、雷尼尔、芝罘红、斯坦拉、红蜜、哥伦比亚、早大果、胜利、友谊、红鲁比、美早、布鲁克斯等22个甜樱桃品种,以及当地中国樱桃、考特、ZY-1、大青叶、吉塞拉5号、圆叶矮樱、极矮樱等7个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4.
15个葡萄品种需冷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0~7.2℃模式,采用温室水培催芽法,对15个葡萄品种在自然条件下的需冷量和休眠结束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品种间的需冷量差异较大,金星无核、大粒六月紫、里扎马特、郑果大无核、京秀、红双味、紫珍香、矢富罗莎和奇妙无核等品种的需冷量较低或中等,结束休眠较早,适合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需冷量对落叶果树适地适栽、设施栽培和预测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需冷量估算模型的研究为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提供了理论基础:0~7.2℃模型和犹他模型是应用较广的模型,动力学模型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模型,0~14℃低温模型,正犹他模型和改进的犹他模型是针对当地特殊气候而采用的一些模型。对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概念、不同需冷量估算模型的介绍,应用及模型间的选择、需冷量影响因素以及我国需冷量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落叶果树需冷量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桃品种"双红艳"、短枝"双红艳"为试材,"大久保"为对照,采用0~7.2℃模型对桃品种需冷量进行了研究,并用体视显微镜检测花芽纵横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双红艳"与短枝"双红艳"的需冷量为1 000~1 200h,"大久保"需冷量为800~1 000h;取样期间花芽纵横径一直在增加,至休眠结束前达到最大,花芽各器官发育完全,花瓣原基、花药和花柱原基都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7.
甜樱桃在北方果树中成熟期最早,色泽艳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虽然其栽培面积小,总产量少,但却是栽培效益最高的水果之一,已经成为甜樱桃优势产区农村的一种高效种植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可谓"小果品、大产业、高效益".2012年辽宁省果树栽培面积63万hm2,产量710万t,其中甜樱桃栽培面积2.85万hm2,产量7.3万t,以大连市栽培面积最大,达2.83万hm2,产量7.22万t.近年来,辽宁省甜樱桃早熟品种主要有‘早红宝石’‘红灯’‘红艳’‘抉择’‘早红大果’‘佐藤锦’‘大紫’,中熟品种主要有‘萨米脱’‘佳红’‘美早’‘胜利’‘先锋’‘那翁’‘拉宾斯’‘滨库’,晚熟品种主要有‘雷尼尔’‘友谊’‘宇宙’‘奇好’‘巨红’.露地栽培品种以‘红灯’‘美早’‘萨米脱’为主,设施栽培品种以‘红灯’‘美早’为主.但是,在甜樱桃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病毒病、根癌病、根腐病等诸多问题.2004年发布了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樱桃》(NY 5101-2004),2005年公布的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NY 5112-2005),明确了樱桃等核果类果品的无公害果品安全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的动态变化, 探讨了温度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甜樱桃芽酚类物质在自然休眠期间持续缓慢增加, 随休眠的结束, 含量急剧下降, 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 自然休眠结束后总酚含量降至最低。花芽中的酚类物质含量略高于叶芽, 多酚氧化酶( 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差别不大; 不同需冷量的品种之间差异明显。芽中PAL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而PPO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逐渐升高。低温(5℃) 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使其提前达到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 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 效果相反, 变温(5℃/20℃) 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宋莎  韩秀梅  吴亚维  杨华  冯建文 《中国果树》2020,(1):72-75,I0002
为掌握贵州省高海拔地区甜樱桃花芽分化特征,以‘桑提娜’‘布鲁克斯’‘斯帕克里’3个甜樱桃品种花芽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其形态分化进程,并利用温湿度记录仪收集试验地气温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高海拔地区甜樱桃花芽形态分化正常,分为7个时期,不同品种花芽形态分化特征基本一致;甜樱桃花芽分化时间自日最低气温大于10℃开始,至8月中下旬分化完成,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即旬平均气温在20℃左右时花芽快速分化;全年气温最高的时间段是甜樱桃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不同品种间花芽分化速率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温室甜樱桃花芽形态分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室条件下甜樱桃花芽形态分化时间和各时期的特征,为栽培者进行适时管控、提高花芽分化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温室甜樱桃硬核期开始,定期取‘美早’‘红灯’‘早大果’3个品种的花芽,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形态分化状态。【结果】昌黎温室中‘美早’花芽在3月中旬开始形态分化,至6月中旬雌蕊原基分化完成,分化时间持续85 d左右。‘红灯’和‘早大果’形态分化于3月下旬开始,6月下旬完成,持续90 d左右。乐亭‘美早’花芽形态分化比昌黎早15 d开始,花芽分化持续时间100 d左右,分化速度慢于昌黎。‘美早’花芽分化开始于硬核期,‘红灯’和‘早大果’花芽分化开始于成熟期前后。【结论】花芽分化开始时间不能根据品种成熟期来判断,应通过观察分化状态来确定。每个品种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间与其成熟期的关系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