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不同地区牛乳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应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和通辽地区的三河牛和荷斯坦奶牛牛乳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通辽地区和呼伦贝尔地区地区牛乳中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呼和浩特地区和巴彦淖尔地区(P<0.05).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牛乳常规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选用呼和浩特和巴彦淖尔地区的荷斯坦奶牛360头、通辽地区的荷斯坦奶牛90头和西门塔尔牛90头及呼伦贝尔地区的荷斯坦奶牛90头和三河牛90头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及酪蛋白的含量,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牛乳常规营养成分相对含量的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辽和呼伦贝尔地区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呼和浩特和巴彦淖尔地区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P<0.05),干物质、乳糖和酪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及三河牛奶中蛋白质、乳糖、酪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选自呼和浩特、通辽和呼伦贝尔地区饲养的1~5胎健康无病的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1胎、3胎及5胎的泌乳牛各10头,一年分4次采集乳样,每个胎次的重复数为40头;探讨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氨基酸含量的胎次变化。结果显示,1胎荷斯坦牛乳中氨基酸的总量(ATT)显著高于5胎牛(P〈0.05),1胎荷斯坦牛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总和(EAA)明显高于3胎和5胎牛(P〈0.05);1胎西门塔尔牛乳中TAA、EAA和NEAA的总量均显著高于3胎牛,而3胎牛的又显著高于5胎牛的(P〈0.05);1胎三河牛乳中TAA总量显著高于3胎牛,而3胎牛的又显著高于5胎牛的(P〈0.05)。3胎和5胎三河牛乳中EAA含量显著低于1胎牛(P〈0.05),1胎和3胎三河牛乳中NEAA含量显著高于5胎牛(P〈0.05)。总之,随着胎次的增长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氨基酸的含量呈明显下降的态势(P〈0.05),其中,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辽地区荷斯坦牛乳中氨基酸含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通辽地区1~5胎健康荷斯坦牛,泌乳阶段分别为泌乳初期(7~30d)、泌乳盛期(31~90d)、泌乳中期(91~210d)和泌乳后期(211d~停奶)各10头,并分4次采集乳样,即枯草期、返青期、盛草期和枯草前期,每个季节的重复数为40份;并系统地研究了通辽地区荷斯坦牛乳中氨基酸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通辽地区荷斯坦牛盛草期、枯草前期乳中氨基酸总量(TAA)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返青期(P〈0.05),而显著低于枯草期(P〈0.05);枯草期乳中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NEAA)显著高于其他三季(P〈0.05),而其他三季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是针对内蒙古通辽地区饲养的1~5胎健康无病的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以及呼伦贝尔地区饲养的1~5胎健康无病的荷斯坦牛和三河牛,分别选取其泌乳初期(7~30d)、泌乳盛期(31~90d)、泌乳中期(91~210d)和泌乳后期(211d~停奶)牛各10头,共计40头,年分4次采集乳样,即枯草期(1月份)、返青期(4月份)、盛草期(7月份)和枯草前期(10月份)。每个品种重复数分别为160头次。同时,结合饲草料等因素,全面系统地研究乳中氨基酸含量在品种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牛乳中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NEEA)分别比当地饲养的荷斯坦牛牛乳高0.2923mg/100mg、0.1402mg/100mg和0.1521mg/100mg,而且其差异均显著(P〈0.05);三河牛牛乳中TAA、EAA和NEEA分别比当地饲养的荷斯坦牛牛乳高0.2511mg/100mg、0.1311mg/100mg和0.1200mg/100mg,而且其差异也均显著(P〈0.05);三河牛牛乳中TAA和EAA虽然分别比西门塔尔牛低0.0168mg/100mg和0.0580mg/100mg,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通辽地区饲养的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以及呼伦贝尔地区饲养的荷斯坦牛和三河牛中分别选取泌乳初、盛、中和后期各10头,共计40头,并年分4次采集乳样,即枯草、返青、盛草和枯草前期。每个品种重复数分别为160头。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乳样和日粮中脂肪酸组成。探讨日粮与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内在关系,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品种对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荷斯坦牛乳中SCFA和MCFA组成明显高于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P<0.05),但通辽荷斯坦牛与呼伦贝尔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与三河牛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C14:1、C16:1、C18:2、γ-C18:3、α-C18:3等USFA组成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而西门塔尔牛与三河牛、通辽荷斯坦牛与呼伦贝尔荷斯坦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③乳中ω-6PUFA和ω-3PUFA组成的变化与USFA组成的变化完全一致,ω-6PUFA/ω-3PUFA比值由低到高分别为:西门塔尔牛(7.26:1)<三河牛(9.32:1)<通辽荷斯坦牛(10.19:1)<呼伦贝尔荷斯坦牛(11.42:1)(P<0.05);④乳中CLA组成的变化也与USFA组成的变化完全一致,即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CLA含量比荷斯坦牛分别高出了116.0%和119.7%(P<0.05);⑤从乳中脂肪酸对乳风味的贡献看,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汁更优于荷斯坦牛的乳汁(P<0.05);⑥从牛瘤胃微生物对日粮USFA的摄入及其生物氢化的差异看,荷斯坦牛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P<0.05)。总之,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SFA、USFA和PUFA的营养价值和由其而产生的乳风味明显优于荷斯坦牛(P<0.05)。  相似文献   

7.
探索不同地区牛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试验选取贵州、内蒙、新疆地区各6头36月龄左右公牛的牛背最长肌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1)内蒙地区牛背最长肌中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等含量均显著高于贵州和新疆地区(P<0.05);(2)内蒙地区牛背最长肌中硬脂酸、油酸等含量极显著高于贵州和新疆地区(P<0.01);(3)贵州地区牛背最长肌中牛磺酸含量显著高于内蒙和新疆地区(P<0.05);(4)新疆地区牛背最长肌中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贵州和内蒙地区(P<0.01)。综上所述,内蒙地区氨基酸、脂肪酸含量高;贵州地区牛磺酸含量高;新疆地区胆固醇含量低。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区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的材料来自呼和浩特、巴彦淖尔、通辽和呼伦贝尔等四地区饲养的1~5胎健康无病的荷斯坦牛.从它们的泌乳牛群中分别选取泌乳初期(7~30d)、泌乳盛期(31~90d)、泌乳中期(91~210d)和泌乳后期(211d~停奶)各10头,共计40头,1月份(枯草期)、4月份(返青期)、7月份(盛草期)和10月份(枯草前期)共...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评估西藏改良牛(荷斯坦牛♂×西藏牛♀,F3代)泌乳性能改良效果。选取引进荷斯坦牛、西藏牛及西藏改良牛各60头,记录西藏改良牛F1~F3代泌乳量,测定西藏改良牛F3代血液常规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奶牛生产性能(DHI)。结果显示,通过杂交,改良牛泌乳量逐代明显提高,但其他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西藏改良牛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血红蛋白浓度(HGB)和血细胞比容(HCT)显著高于西藏牛(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高于引进荷斯坦牛和西藏牛(P<0.05),红细胞数目(RBC)显著低于引进荷斯坦牛(P<0.05)。西藏改良牛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内黏度显著高于引进荷斯坦牛(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聚集系数低于引进荷斯坦牛和西藏牛(P<0.05),卡松黏度和屈服应力显著高于西藏牛(P<0.05)。研究表明,与西藏牛相比,随着荷斯坦牛血统含量提高,西藏改良牛泌乳量和乳脂率逐渐提高;与引进荷斯坦牛相比,西藏改良牛血液生理指标等方面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1):37-39
测定了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后代的外周血血常规、血生化和热休克蛋白指标。结果:与荷斯坦牛相比,弗荷牛的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含量显著低于荷斯坦牛(8.3 vs 9.39 mg/mL,142.77×106vs 320.33×106/mL);夏季弗荷牛尿素含量显著低于春季弗荷牛和春夏季荷斯坦牛(5.04 vs 6.34、6.31、5.60 mmol/L)、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春季弗荷牛和春夏季荷斯坦牛(4.10 vs 5.64、5.90、4.86 mmol/L);弗荷牛春季与夏季热休克蛋白(HSP70)含量均显著高于春季荷斯坦牛(43 264、39 847 vs 30 243 pg/mL),弗荷牛夏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10 507 vs 8 031 pg/mL)。结果表明弗荷牛比荷斯坦牛有更好的抗热应激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比较中国荷斯坦牛、娟姗牛及娟荷杂交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及乳品质,本实验选取江苏省某奶牛场50头荷斯坦牛(平均泌乳290 d),20头娟姗牛(平均泌乳243 d)及10头娟荷杂交牛(平均泌乳200 d),分别于夏季(2020年6、7、8月中旬)及冬季(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及2月中旬)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及乳脂肪酸含量。每个品种选取10头牛,收集冬夏两季奶牛瘤胃液,测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结果表明:娟姗牛瘤胃内的丙酸和戊酸浓度显著低于荷斯坦牛;夏季瘤胃内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冬季。娟荷杂交牛的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显著高于娟姗牛,但娟姗牛的乳脂、乳蛋白和全乳固体含量优于其余两个品种(P<0.05);夏季牛奶中的全乳固体和非脂乳固体含量显著低于冬季,而尿素氮则相反(P<0.05)。娟姗牛和娟荷杂交牛的乳脂肪酸含量相似,但与荷斯坦牛的乳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冬季牛乳中C6:0~C12:0含量高于夏季,C18:1cis9和C18:2trans9,12含量显著低于夏季。相关性分析发现,瘤胃VFA浓度与乳中C6:0、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奇数碳脂肪酸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中国荷斯坦奶牛、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矿物质元素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差异。[方法] 选取中国荷斯坦奶牛、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各6头,每头奶牛收集200 mL生鲜乳样品,利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乳中脂肪酸含量和组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品种牛乳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和组成进行比较。[结果] 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乳脂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乳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乳钙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乳锌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豆蔻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荷斯坦奶牛,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西门塔尔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西门塔尔牛,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西门塔尔牛。[结论] 中国荷斯坦奶牛乳中部分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接近或优于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脂肪酸含量和组成与荷斯坦奶牛相近,脂肪酸组成优于西门塔尔牛。  相似文献   

13.
试验利用湖南某奶牛规模养殖场2022年1~12月份2339条DHI测定数据,比较分析荷斯坦牛与娟珊牛泌乳量、乳成分、体细胞数水平及饲料成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荷斯坦牛全年及夏季日产奶量、高峰奶量、305 d奶量极显著高于娟珊牛(P<0.01);娟珊组全年及夏季乳脂率、乳蛋白率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娟姗牛体细胞数0~20万/m L的群体比例与荷斯坦牛无显著性差异(P>0.05),夏季娟姗牛健康牛群的下降比例低于荷斯坦牛群;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娟姗牛每生产1 kg牛奶的饲料成本为2.11元,比荷斯坦牛节省0.25元。由此可见,荷斯坦牛的产奶量具有明显优势,但娟珊牛乳脂率、乳蛋白率等乳品质优于荷斯坦牛,而且在夏季热应激环境下,娟珊牛泌乳稳定性更强,单位产奶量饲料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在泌乳性能上的差异,本试验通过收集浙江某规模化牛场2022年1-12月6 390条DHI记录,根据多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因品种及其胎次、泌乳月和产犊季节对其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SCS)和尿素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SCS和尿素氮分别为32.47kg、4.35%、3.36%、2.49、5.15mg/dL,娟姗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SCS和尿素氮分别为22.02kg、6.08%、4.02%、2.79、15.28mg/dL;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因品种及泌乳月、胎次和产犊季节均对其泌乳性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与娟姗牛相比,荷斯坦牛的产奶量极显著更高(P<0.01),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则与之相反(P<0.01);夏、秋、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SCS极显著低于娟姗牛(P<0.01),而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与荷斯坦牛相比,1胎和3胎及以上的娟姗牛体细胞评分(SCS)极显著更高(P<0.01),而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泌乳月,与荷斯坦牛相比,娟姗牛体细胞评分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育成荷斯坦奶公牛与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及新疆土种牛肉品质部分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旨在探讨荷斯坦奶公牛的肉品质。选择在相同营养模式下18月龄左右4个品种牛各3头进行屠宰,取右半边胴体的背最长肌作为肉品质试验样品,分别对牛肉的肉品质、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奶公牛肉色、失水率、系水力、熟肉率、大理石花纹等指标均优于新疆褐牛、新疆土种牛,次于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公牛嫩度优于新疆土种牛;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分别为20.14%、1.11%,且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物质含量为26.30%,显著高于新疆褐牛和新疆土种牛(P<0.05),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粗脂肪含量为10.0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牛(P<0.05);荷斯坦奶公牛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其中蛋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牛磺酸等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比例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娟姗牛和荷斯坦牛在养殖过程中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整理鹤庆县欧亚牧场2021年成年母牛发病率较高的8 种疾病和犊牛发病率较高的3 种疾病的月报表数据,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娟姗牛酮病、产后瘫痪和前胃弛缓的年平均发病率与荷斯坦牛无显著差异(P>0.05),真胃移位、子宫炎、胎衣不下、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年平均发病率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娟姗牛犊牛肺炎、感冒年平均发病率与荷斯坦牛无显著差异(P>0.05),而犊牛肺炎年平均发病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结论]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娟姗牛抗病力较荷斯坦牛强。  相似文献   

17.
选择德国荷斯坦育成牛95头(12~18月龄),成母牛129头(1-6胎)及中国荷斯坦育成牛111头(12~18月龄)、成母牛164头(1—6胎);分别测定其体尺、体重及生产性能,并对两国荷斯坦牛体型、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现行饲养管理水平对德国荷斯坦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国荷斯坦牛早期生长发育快,12月龄体尺、体重极显著地大于中国荷斯坦牛(p〈0.01),德国荷斯坦牛各胎次产乳量、乳脂率均极显著地高于中国荷斯坦牛(p〈0.01),德国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较中国荷斯坦牛低(p〈0.01),育成牛初配月龄明显晚于中国荷斯坦育成牛(p〈0.05)。产间距德国荷斯坦牛较中国荷斯坦牛略长,但差异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健康的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各90头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总干物质及酪蛋白的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乳脂肪酸的构成及相对含量,对2个品种的牛乳常规营养成分相对含量及脂肪酸的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河牛乳中脂肪及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中脂肪及干物质的含量(P<0.05);三河牛乳与荷斯坦牛乳中蛋白质、乳糖和酪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三河牛乳中脂肪酸的显著特点是SFA含量显著低于荷斯坦牛乳中SFA饱和脂肪酸,而其USFA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中USFA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对荷斯坦牛与荷-娟F1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健康的荷斯坦乳牛和荷斯坦牛-娟姗牛杂交F1牛(荷-娟F1)各20头,分为2组,分别于冬季12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为10.35℃,THI为47.24)和次年夏季7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为38.07℃,THI为82.61)条件下,研究热应激对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期间荷-娟F1血清中MDA含量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T-SOD活力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T-AOC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非热应激期间,荷-娟F1与荷斯坦牛相比血清中的MDA含量、T-SOD活力和T-AOC均无显著差异(P>0.05)。荷-娟F1和荷斯坦牛在热应激期间的血清中MDA含量、T-SOD活力与非热应激期差异均极显著(P<0.01),荷斯坦牛血清中T-AOC差异显著(P<0.05),而荷-娟F1血清中T-AOC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热应激对乳牛的抗氧化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热应激期间荷-娟F1的抗氧化能力高于荷斯坦牛,更能适应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0.
犊牛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牛群的质量,降低犊牛的死亡率对提高牧场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掌握犊牛死亡率及影响犊牛死亡的因素,试验采取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褐牛犊牛及荷斯坦牛犊牛死亡率进行了分析,通过Excel对某牛场近16年的7 157条产犊记录进行初步统计,根据新疆的气候特点划分季节,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品种为新疆褐牛犊牛和荷斯坦牛犊牛,年份从1999年到2014年分为16个水平,出生犊牛性别划分为公、母2个水平。利用SAS 8.1软件分析不同年份、品种、出生季节、犊牛性别及不同月龄等因素对新疆褐牛与荷斯坦牛犊牛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年份、产犊季节和犊牛性别对新疆褐牛及荷斯坦牛犊牛死亡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新疆褐牛的犊牛死亡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1月龄时,新疆褐牛的犊牛死亡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2006、2009、2010年的犊牛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在2011~2014年,犊牛的死亡率相对较少;冬季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夏季(P<0.05)。降低犊牛的死亡率是牛群繁育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犊牛的死亡率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只有将各种环境因素给予合理控制,才能提高犊牛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