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H7N9亚型流感油乳灭活疫苗,对雏鸡、雏番鸭和雏鹅作3种不同程序的免疫试验["2周龄,0.3 mL/只,肌肉注射"(程序1)、"2周龄,0.5 mL/只,肌肉注射"(程序2)、"2周龄,0.3 mL/只,3周龄0.6 mL/只,肌肉注射"(程序3)],以了解H7N9亚型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对鸡、番鸭、鹅诱导免疫应答的基本能力和不同接种方法诱导鸡、番鸭、鹅产生HI抗体反应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本疫苗对3种雏禽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以番鸭反应最强,鹅、鸡次之;不同免疫程序分析表明,雏鸡和雏鹅,以程序3优于程序2,程序2优于程序1;雏番鸭,以程序3和程序2优于程序1。3种动物(鸡、鸭、鹅)各周平均HI效价分别为4.46 Log_2、6.31 Log_2、5.60 Log_2。研究结果为H7N9亚型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的评价及相关禽类的免疫程序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鸭免疫H5N1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的免疫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不同剂量禽流感H5N1油乳剂灭活疫苗对各种周龄肉鸭、种鸭进行免疫接种,检测其相应的HI抗体水平,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反应标记淋巴细胞的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其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比值.探索肉、种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动态规律,为免疫防制禽流感制定最佳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接种小鸭,1周龄免疫接种效果不良,2、3周龄二次免疫效果优于2周龄一次免疫.种鸭对禽流感免疫应答反应良好;雏鸭H5N1母源抗体在出雏后3日龄达到峰值,5日龄开始下降,直至19日龄消失.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设计不同的免疫程序,用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1+H9N2 Re-2株)免疫黄羽种鸡,通过对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滴度监测,探讨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消长规律及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结果表明,用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免疫黄羽种鸡后,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的消长规律基本同步,其抗体滴度阶段性峰值出现在免疫后的第21~28天.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用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免疫黄羽种鸡的免疫程序设为:首免(14 d),0.3 mL/只;二免(56 d),0.5 mL/只;三免(119 d或开产前4周),0.5 mL/只.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疫苗对禽类免疫效果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禽流感大流行时,在非疫区对禽类用H5亚型和H5、H9二价禽流感油乳苗进行免疫接种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不同日龄的蛋鸡免疫接种20d后其HI抗体效价不同,不同的饲养方式、不同种类的家禽及不同种类疫苗的免疫效果均不同。85日龄蛋鸡产生的HI抗体效价达到7log2,鸡、鸭、鹅混养HI抗体效价低于平养和笼养,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鸡和鸽其HI抗体效价达到了5log2以上,而对鹌鹑和鸭为1log2和3.2log2;单价禽流感疫苗和二价苗对鸡群免疫的效果不同,二价苗的免疫效果不如单价苗。  相似文献   

5.
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和禽流感灭活苗对鸡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接种10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的SPF鸡,接种后HI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将H5N1和H5N2疫苗分别接种21日龄SPF鸡,结果表明,H5N1和H5N2均能刺激SPF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分别接种三黄鸡,接种后21 d,H5N1能刺激三黄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而H5N2不能刺激三黄鸡产生合格的HI抗体,与SPF鸡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经过二次接种,HI抗体平均为8.9 log2,与SPF鸡组接种后42 d的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与一免后21 d的各组HI抗体效价相比差异显著。表明应用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免疫接种,必须进行二免方可达到理想免疫效果,而应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进行免疫接种,一次免疫即可获得较高的HI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6.
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在我国普遍使用,在强大免疫压力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加快,现有商品化灭活苗无法完全保护免疫鸡免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株的感染。为此,本研究以从近期流行毒株中筛选出的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nghai/441/2009(H9N2)(简称为SH441)为种毒,制备灭活苗,进行了最小免疫剂量及抗体消长规律的初步研究。将制备的H9N2亚型禽流感灭活苗以0.01、0.02、0.04、0.05、0.08 mL/只的不同剂量,胸部肌肉途径免疫3周龄SPF鸡只,并于免疫后21天静脉感染SH441病毒,结果显示该疫苗最小免疫剂量为0.02 mL/只。以0.05 mL/只剂量免疫SPF鸡只,该疫苗能刺激SPF鸡只产生较高的HI抗体滴度,且在免疫后第5周达到峰值(12 Log2以上),随后稍有下降但保持相对稳定,且在免疫后29周时依然保持在7 Log2以上。这些结果为为该疫苗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4株)进行蛋鸭免疫试验,监测免疫鸭的抗体消长动态,旨在为鸭禽流感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试验结果,提出鸭禽流感免疫程序:2周龄首免,4~5周龄二免,开产前2~3周三免,此后每隔4~5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8.
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3批,以推荐的免疫程序和剂量分组免疫母源抗体消失的雏鸭。免疫后定期采血测定抗体效价。结果为:鸭加强免疫(首次免疫后第3周)后,抗体效价迅速升高。在加强免疫后第3周(首次免疫后第6周)达到最高值9.9~11.1log2。HI抗体效价在8周以后开始下降,首免20周以后抗体水平衰减到4log2以下。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与同类产品对不同日龄鸭及SPF鸡的免疫效果,将该疫苗与国内两家禽流感生产企业的2批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分别免疫鸭和SPF鸡,免疫后14、21、28、42 d采血测定各免疫组的HI抗体效价。禽流感灭活疫苗(D7株)以0.25 mL剂量免疫鸭后14 d,所有免疫组鸭的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即能达到6㏒2以上,28 d HI抗体GMT达到峰值9.1㏒2,而两批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以0.5 mL剂量免疫鸭21 d后HI抗体GMT均没有达到6㏒2;两种疫苗分别免疫21日龄SPF鸡21 d后各免疫组的HI抗体GMT基本相似。试验结果表明,禽流感灭活疫苗(D7株)对鸭的免疫效果要明显优于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Re-5株),而对鸡的免疫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0.
H5亚型禽流感疫苗对特禽及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分别免疫SPF鸡、乌鸡、珍珠鸡、贵妃鸡、火鸡、鸭及鹅,免疫后采血测定其HI抗体,观察我国现有的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对特禽及水禽的免疫效力.结果,免疫后3周,SPF鸡、乌鸡、珍珠鸡、贵妃鸡、火鸡、鸭及鹅的平均HI抗体滴度分别为2 7.2、2 7.6、2 4.3、2 4.83、2 4.6、2 6.2及2 5.3,乌鸡两次免疫,其中一次HI抗体为2 9.65.试验证明,SPF鸡、特禽及水禽用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均能产生一定水平的HI抗体,但不同种类的家禽所产生的HI抗体滴度存在较大差异,以SPF鸡及乌鸡所产生的HI抗体滴度最高,而珍珠鸡、贵妃鸡及火鸡所产生的HI抗体滴度较低,水禽对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可产生一定水平的HI抗体.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评估禽流感病毒(AIV)H5N1变异株灭活疫苗(Re-4株)对家禽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Re-4株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和商品蛋鸡、商品鸭及商品鹅。免疫后每周采集血清测定HI抗体,绘制抗体消长曲线,免疫SPF鸡在免疫后2周、3周和50周时以105EID50剂量的强毒株(CK/SX/2/06)进行攻毒。研究结果显示,该疫苗对蛋鸡、鸭、鹅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而且SPF免疫鸡血清HI抗体在4log2以上时能够完全抵抗CK/SX/2/06强毒的攻击。因此,根据实验结果推荐该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对上述禽类的免疫程序:商品蛋鸡10日龄颈部皮下注射0.3mL,60日龄和110日龄(开产前)时依次胸肌注射0.5mL和1.0mL进行免疫;商品鸭、鹅在2周龄均以0.5mL首免,5周龄和4月龄左右时以1mL的剂量肌肉注射方式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种鸡和肉鸡的免疫原性,并对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鸡的免疫程序。用HI方法检测种鸡、肉鸡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种鸡的母源抗体约能维持10 d多;0.3 mL/羽首免后10 d HI抗体就可达到6.40 log2,3-5周达到高峰期,至免疫17周后(19周龄)HI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4.88 log2;19周龄时0.5 mL/羽进行二免,有效抗体能维持约20周;280日龄0.5 mL/羽三免后抗体水平均一,下降缓慢,至种鸡淘汰时(三免后29周)抗体水平仍能维持在5.32 log2。肉鸡母源抗体约能维持7d,10日龄时0.3 mL/羽免疫,有效抗体能维持到上市。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原性确实。  相似文献   

13.
在东莞市随机抽取了15个免疫程序背景清晰的养殖场进行H5亚型禽流感H1抗体水平调查,其中鸡场5个,鸭场8个,鹅场2个.调查结果表明:东莞市H5亚型禽流感的免疫抗体水平参差不齐,但肉鸡、肉鸭、肉鹅实施2周龄首免、3周龄二次免疫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产生的H1抗体均值高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日龄与母源抗体水平的鸭和鹅,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其HI抗体消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和观察,结果,初生水禽3日龄首免即可对禽流感疫苗(H5亚型)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雏鹅母源抗体几乎以每4d下降1个HI抗体效价单位的速度消退;母源抗体对H5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加强免疫鸭和鹅所产生的H5 HI抗体水平及其维持时间与仅免疫一次的鸭和鹅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鸭和鹅免疫H5禽流感疫苗后第25~30d H5 HI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H9亚型灭活油乳剂疫苗不同剂量的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47只28日龄SPF鸡分为4组,第1~3组为试验组,每组12只,分别肌肉注射禽流感H9亚型灭活油乳剂疫苗0.1、0.3、0.5mL/只,第4组11只为对照组。各组鸡在免疫后1、2、3周采血,测定H9抗体水平;在免疫后3周用1:10稀释的AIV H9N2攻毒,0.2mL/只。攻毒后第2、3、4周继续测定H9抗体水平,观察了疫苗对鸡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0.5mL/只剂量的免疫效果比0.1mL/只和0.3mL/只剂量的免疫效果好;攻毒用的AIV H9N2的致病力低,对所有试验鸡均不致死。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雏鸭重组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苗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确定最佳首免日龄,将试验分为A组(种鸭免疫H5N1 Re-11+Re-12株、H7N9 H7-Re-2株、H5N2疫苗)和B组(种鸭免疫H5N2 rSD57株+rFJ56株、H7N9 rGD76株疫苗);选其孵化后的雏鸭各300羽,分别于1、7、14、21、28日龄时采血,每组随机采集100份样品,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各亚型母源抗体在1日龄时平均滴度均达最高水平( 7.27log2),且离散程度低( 0.22)。两组雏鸭的禽流感母源抗体阳性率均随日龄增长而逐渐下降,7日龄时,平均滴度在4.26log2以上,群体抗体阳性率在76%以上,其中B组阳性率略高于A组;14日龄时,平均滴度都下降到2.55log2以下,群体抗体阳性率下降到25%以下;21日龄时,平均滴度均在0.43log2以下,群体抗体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结果表明,高抗体水平种鸭能够使后代雏鸭具有较高水平的禽流感母源抗体,但母源抗体保护时间较短,重组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7~14日龄。本研究为鸭禽流感疫苗免疫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制定适合樱桃谷父母代种鸭H5亚型禽流感(Re-6株)免疫程序,确保种鸭在整个产蛋周期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选用200只樱桃谷父母代种鸭,设计不同免疫程序,对其各周龄HI抗体进行检测。结果采用8日龄接种0.5ml,4周龄、8周龄、12周龄、18周龄、45周龄分别接种1ml,在整个产蛋周期免疫抗体HI平均值可达在10.03Log2以上。因此樱桃谷父母代种鸭开产前进行5次基础免疫,开产后定期强化免疫可在整个产蛋周期保持较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制定适合樱桃谷父母代种鸭H5亚型禽流感(Re-6株)免疫程序,确保种鸭在整个产蛋周期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选用200只樱桃谷父母代种鸭,设计不同免疫程序,对其各周龄HI抗体进行检测。结果采用8日龄接种0.5ml,4周龄、8周龄、12周龄、18周龄、45周龄分别接种1ml,在整个产蛋周期免疫抗体HI平均值可达在10.03Log2以上。因此樱桃谷父母代种鸭开产前进行5次基础免疫,开产后定期强化免疫可在整个产蛋周期保持较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鸵鸟对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做好鸵鸟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不同剂量免疫鸵鸟,用HI方法检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雏鸵鸟母源抗体能维持约3周~8周;8周龄时分组首免,C1组产生的免疫反应优于C2组,抗体峰值能达到7.50 log2,维持时间为9周左右;17周龄时C1组以3.0 mL/羽进行二免,2周后抗体达到7.40log2,3周~7周抗体维持在高峰值,最高达8.80log2,以后逐渐下降,有效抗体水平能维持至接种后25周左右.二免后25周进行三免,以5 mL/羽三免后2周抗体可达到9.80log2,2周~4周抗体维持在最高峰,以后缓慢下降,期间抗体时有起伏,但有效抗体水平约可维持1年时间.三免后45周内抗体水平合格率均在70%以上.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初步推荐了鸵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20.
从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H7N9亚型流感病毒已经引发五波疫情,且出现高致病性变异毒株。禽流感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的风险性较高。为探究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能否在经H5+H7二价灭活苗免疫鸡的肺脏中有效进行复制,本研究选取H5+H7二价灭活苗对2周龄SPF鸡以0.3m L/只的剂量进行免疫,并在免疫14 d测定抗体滴度后以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免疫组与空白组SPF鸡点眼滴鼻方式攻毒,3d后剖杀采集肺脏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免疫鸡肺脏中不含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而空白组SPF鸡能分离鉴定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禽流感二价灭活苗(H5+H7)能有效抑制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鸡肺脏中的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