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党参总皂苷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党参总皂苷提取工艺。方法:选择超声提取法,以浸泡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党参总皂苷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条件为浸泡22.98 h,乙醇体积分数为71.47%,液料比30.47,超声29.59 min,超声温度为39.64℃,此时党参总皂苷得率为1.63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党参总皂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沙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沙葱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的基础上,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以浸泡时间(A)、料液比(B)、超声波处理时间(C)、蒸馏时间(D)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提取沙葱挥发油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沙葱挥发油提取率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蒸馏时间>浸泡时间;最佳组合为A1B3C3D3,即浸泡时间1.5 h、料液比1:11、超声波处理时间20 min、蒸馏时间3.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0.46%。通过验证试验表明,所选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优化黄皮叶挥发油的提取条件,并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皮叶挥发油,以料液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黄皮叶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黄皮叶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黄皮叶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2 h、提取时间4 h、料液比为1∶10(m∶V),挥发油得率为0.50%,GC-MS共分离鉴定出37种化合物,以芳香烃、萜类化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为主,占挥发油总量的96.49%。本试验明确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皮叶挥发油的优化工艺和挥发油的成分,可为黄皮叶挥发油的工艺研究、标准制定和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酸模叶蓼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试验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酸模叶蓼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模叶蓼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55℃,总黄酮得率为7.723%;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7%、料液比1∶24、提取时间35 min,总黄酮得率为8.02%。说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提取酸模叶蓼总黄酮工艺合理可行,比正交试验设计更准确。  相似文献   

5.
以干紫苏叶粉末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共水蒸馏法提取紫苏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紫苏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Cl浓度4%,浸泡时间1 h,蒸馏时间5 h,料液比1∶6。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复方中草药多糖成分中复方板蓝根的粗多糖得率,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醇液比对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其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分析试验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单因素优化结果为液料比15∶1、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 h、醇液比4∶1;通过正交分析获得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0.5 h、醇液比4∶1。提取工艺优化后,复方板蓝根的粗多糖得率为10.25%,较优化前复方板蓝根粗多糖得率(6.54%)提高了3.71%。说明本试验可为复方板蓝根多糖后期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滁菊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滁菊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以药材粉碎度、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滁菊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滁菊挥发油提取的最主要因素为粉碎度,其次为蒸馏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滁菊中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菊花粉碎度80-100目,14倍加水量,浸泡10 h,提取13 h。结论:此提取工艺合理可行,试验重复性较好,可用于滁菊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白僵蚕卵磷脂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和r9(3^3)正交设计,以白僵蚕卵磷脂得率为指标,优选白僵蚕卵磷脂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200W,超声辅助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3[m(料):V(液)=1:3]。结果显示,确定的最佳工艺所得的白僵蚕卵磷脂含量较高,比常规溶剂提取法得率高2...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以蛇床子素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设计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3个水平的试验模型,建立回归方程,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模拟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28,乙醇浓度77.1%,提取温度72.08℃,提取时间2.5 h。预测蛇床子素得率为13.54 mg/g。为了操作方便,提取条件修正为料液比1∶10,乙醇浓度77%,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2.5 h,验证蛇床子素平均得率为13.51 mg/g,与模型预测值较一致。说明响应曲面法优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提取工艺条件,预测值可靠,方法便捷、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草麻黄根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选取提取试剂浓度、浸泡时间和料液比开展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草麻黄根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30、乙醇浓度60%以及浸泡时间15 h的条件下,草麻黄根多酚提取效果最佳,测得草麻黄根多酚得率为0.586 0 mg/g。研究结果为今后草麻黄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白车轴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取热水浸提法提取白车轴草多糖,研究其最佳提取工艺.以白车轴草为原料,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分别对4个提取参数: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然后对上述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白车轴草多糖提取得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100℃时达到最大;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单峰曲线,上述条件分别为1:15、4 h和8时多糖得率最高.pH值、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时间对白车轴草多糖得率的影响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影响多糖得率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为:pH值>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浸提液pH值对白车轴草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大.白车轴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15,温度100℃,浸提液pH值为9.经验证试验测得,此条件下白车轴草多糖得率为2.26%.试验结果揭示,白车轴草多糖的提取得率受提取工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的影响显著,调整提取工艺可获得更高的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苦荞籽总黄酮的工艺,试验选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苦荞籽总黄酮,并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预处理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主要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时间)为自变量,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确定苦荞仔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8.25%,料液比27.97∶1,提取时间2.38 h,微波时间107.48 s;在此条件下,苦荞仔总黄酮的得率5.05%。说明由响应曲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超声酶法提取蓝莓中花青素的工艺。以酶种类、酶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醇浓度和pH值为因素,以花青素提取率为指标,进行提取工艺的单因素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联合提取时体系中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提取结果的影响,从而确定了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蓝莓中花青素的最佳工艺为:β-葡聚糖酶,提取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20,然后往体系中补充无水乙醇,使得体系中的醇浓度为55%,再继续超声提取10min。花青素提取率可达到19.156%,提取条件温和,酶用量小,提取率高,可为蓝莓中花青素的深度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女贞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浸泡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多糖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并进行二项式拟合,描绘三维效应面,从效应面上优选较佳的实验条件.结果显示,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2为0.775,女贞子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90 min,提取110 min.该工艺为提高女贞子多糖的提取率提供了实验基础,并为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复方抗病毒口服液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三个因素,以连翘苷含量、绿原酸含量和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加权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控制在80℃,提取时间为1h,提取2次,料液比为1:8时,综合评分最高。复方抗病毒口服液的提取工艺优化,为大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考察了超声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和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得率影响极显著.最终确定山茶蜂花粉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处理30 min,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8.  相似文献   

17.
以黄芩为试验样品,研究超声波法提取黄芩中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挥发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黄芩挥发油超声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其次是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0 min,料液比1∶20,提取功率70 W。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寻求牛心朴子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温度(25±1)℃条件下,将乙醇-水溶剂萃取(10%~85%v/v)、超声提取时间(10~60 min)、不同的料液比(15~125 g/ml)作为影响提取牛心朴子叶多糖的因素(三因素三水平)条件,进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二次模型的贡献为显著的所有结果,二阶数学回归模型发现与观测数据相吻合。迪林格的满意度函数方法找出最佳条件下基于单因素与交互作用的所有响应:乙醇-水溶剂为80%(v/v),超声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条件下,牛心朴子叶多糖得率为2.89%。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白眉草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法优化白眉草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菌活性.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白眉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超声温度60C,超声时间45 min.在最佳工艺下白眉草总黄酮得率为3....  相似文献   

20.
正交设计优化黄芪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浸泡时间为试验因素,各因素分别设计3个水平,采用L_9(3~4)正交设计,以黄芪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黄芪多糖的水回流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提取时间1.0 h,浸泡时间1.0 h,提取次数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黄芪多糖含量占原药材的6.4%,多糖含量占粗多糖的58.23%。[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