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梅花鹿鹿茸生长与骨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阐明鹿茸生长与骨化的关系,以5头雄性梅花鹿为材料,测定鹿茸生长速度和相对骨质密度。结果表明,从脱盘以75d鹿茸生长速率递增并达高峰。75d以后生长速度下降,到120d基本停止生长。RBM在75d前增长缓慢。据此可将鹿茸生长过程分为生长期经期。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鹿茸骨化与生长的关系,以5头雄性梅花鹿为试验材料,利用X射线测定活体鹿茸相对骨质密度(RBM)和鹿茸生长速度。结果表明:从脱盘到75d鹿茸生长速度递增并达高峰;75d以后生长速度下降,到120d基本停止生长;RBM在75d前增长缓慢,75d以后快速增长,并与鹿茸生长速度呈明显负相关(r=0.9)。  相似文献   

3.
特晚熟龙眼立冬本果实发育期间对矿质营养需求及其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对氮需求的两个高峰期分别在开花期和假种皮迅速生长期;钾的需求高峰期在假种皮迅速生长期;磷的需求相对比较平稳。果实与叶片之间N、P、K营养的相关性;N相关不显著,P达极显著相关,K为弱负相关。各元素在果实各部组织中的分配:N在果皮。果核中含量都很高,K在果肉中占的比例最大,Ca和Mg大部分在果皮内,P分布相对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4.
新扬州鸡血浆碱性磷酸酶(PAKP)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磷酸二苯钠法测定新扬州鸡血浆碱性磷酸酶(PAKP)活性。结果表明,家系间,性别间和同功酶类型间有显著差异,随日龄增加,PAKP活性逐渐下降,开产前回升:产蛋后4~5h升至最高;之后,逐渐下降,20h降至最低,采食后,血浆碱性磷酸酶水平很高,6~18降至较低水平,但相对稳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该酶同功酶可分为F型(含有AKP^F带)和S型(含有AKP带)。通常情况下,F型酶S型酶各具有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短季棉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浙506的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可使短季棉结铃高峰期与光热资源适宜成铃期相吻合,极显著地增加伏桃、单位面积铃数及皮棉产量,但铃重略有下降.在生理效应上,可显著增强盛花前棉株根系活力;促进单叶变小、增厚,提高群体叶面积和光能利用率;显著增加光合产物的经济利用率,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营养与生殖生长,从而有利于增铃和提高经济产量,且不会导致幼蕾、花中SOD和POD活性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内源激素ABA对水稻再生芽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酶联免疫(ELISA)等方法分析了汕优63头季稻抽穗至收获期植株各节位和再生芽内源激素ABA含量,头季稻后期POD(Peroxidase)活力以及施N对再生芽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稻抽穗至抽穗20天,株体内ABA含量逐渐升高,POD活力和茎杆干重逐渐下降,穗部迅速增重;抽穗20天后,头季稻及芽中ABA含量骤降,POD活力和茎杆干重略有回升,穗部增重减缓,再生芽开始萌发,死芽主要发生有萌发后的生长过程中。后期施N改变了稻体内源激素ABA含量及POD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促进了再生芽生长并提高其成苗率。  相似文献   

7.
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CAT和APX活力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麦叶片在连体自然衰老和离体诱导衰老过程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比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力下降得早。当CAT活力处于较低水平时,APX仍然维持较较活力,且APX活力与H2O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经同工酶电泳分析,离体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CAT同工酶带无增减,只是活性免疫,而APX同工酶带则有增加,APX在小麦叶片衰老的中后期可能起着比CAT更重要的清除H2O2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8日至5月22日,对北京动物园圈养的一只雄性东北马鹿鹿茸生长进行了研究。每间隔8~12d对鹿茸进行拍照,按比例测算鹿茸的相对长度,在锯鹿茸当日测定鹿茸重量。结果表明:圈养条件下,东北马鹿鹿茸主干生长随时间变化呈"S"型生长曲线,即呈缓慢、快速和减速生长3个阶段。第1阶段为第0~29天,平均生长速度为0.17cm/d;第2阶段为第30~56天,平均生长速度为1.30cm/d;第3阶段为第57天后,鹿茸平均生长速度为0.94cm/d。鹿茸3个阶段生长速率差异显著(P〈0.01)。第72天鹿茸锯下时重量4.0kg,平均增重0.05kg/d;右角主干长度54.5cm,平均生长速度0.76cm/d;左角主干长度56.5cm,平均生长速度0.78cm/d。  相似文献   

9.
鹿茸是梅花鹿、马鹿等的嫩角,每年周期性地生长、骨化与脱落,在其尚未骨化时收获。鲜鹿茸富含蛋白质与水分,收获鹿茸时又时值盛夏,如不及时加工处理就会腐败变质,由珍品变成废物。  相似文献   

10.
以易空心的T84-66和不易空心的T84-61两个榨菜品种为材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从产量和瘤状茎品质方面看,4月3日至4月8日为适宜采收期;在瘤状茎开始膨大到充分膨大期间,叶片内N、P、K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且低于瘤状茎内的含量。N含量较高则瘤状茎的空心率较低,而P和K含量与瘤状茎空心率的关系不明显,瘤状茎空心发生后,IAA水平呈上升趋势,而ZT及ABA含量变化不大;IAA含量与空心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随着植株的抽薹,瘤状茎内的CA3含量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11.
复方增茸剂对提高梅花鹿鹿茸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L_4(2~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在相同基础日粮及饲养管理条件下,“复方增茸剂”各成分不同剂量组合对梅花鹿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9组,共262只二至八锯龄产茸鹿,试验期108d(4月10日至7日28日)。结果表明,配方中各成分增茸效果的水平顺序为:腐殖酸钠1,异丁叉二脲1,沸石2,即最佳组合为A_2×B_1×C_1配方组。平均增茸9%以上,而且降低饲养成本,增强鹿的机体免疫力,提高养鹿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鹿茸再生活体研究周期长、耗资大、对动物损伤大等问题,利用在培养液中加入TGF-β1、地塞米松、抗坏血酸、β-磷酸甘油等对鹿茸再生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成功建立了一种鹿茸再生干细胞体外诱导成骨的培养体系,模拟了鹿茸软骨内骨化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3.
徐丽萍  王妮  徐永平  金礼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23-17724,17747
概述了鹿茸中的活性成分对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和关节软骨损伤及骨折愈合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人参鹿茸保健品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以人参、鹿茸、蝙蝠蛾拟青霉菌丝粉为主材料的保健食品的缓解体力疲劳作用。[方法]ICR雄性小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0.17、0.33、1.00 g/(kg·d)]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30 d。小鼠经负重游泳后,观察负重游泳时间,检测血清尿素、肝糖原、血乳酸含量等几种与疲劳作用相关的生物化学指标。[结果]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运动小鼠血清尿素及血乳酸曲线下面积明显降低,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各剂量组肝糖原储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这种以人参、鹿茸、蝙蝠蛾拟青霉菌丝粉为主材料的保健食品具有缓解体力疲劳作用,这为开发人参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复方增茸剂对梅花鹿茸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体质、体型、健康状况、产量性能相接近的梅花鹿50头,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将复方增茸剂混全饲料中投喂,每日1次,连续饲喂70d,观察该药对试验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复方增茸剂后,试验组鹿的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血钙和血磷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鹿茸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该药具有促进造血机能,加快麂茸生长,提高鹿茸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梅花鹿三种深加工制品的营养保健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测定了鹿茸血酒,鹿心片和鹿鞭精中的蛋白质,脂肪,总糖,维生素及无机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它们是优良的营养保健佳品.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建设畜牧业大省具有理论与实践基础和粮食资源优势。运用性回归模型确定了吉林省畜牧业大学省的奋斗目标,实现目标应重点实施优质肉牛,生猪,禽蛋,毛绒肉羊,鹿茸五大工程,实现目标的关键是进行制度创新和选择投资,价格与保护政策,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全国主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18.
鹿茸醇提物对小白鼠溶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鹿茸醇提物给用环磷酰胺处理的小白鼠进行灌胃试验。结果表明,鹿茸醇提物可显著提高环磷酰胺处理过的小白鼠体内以鸡红细胞作为抗原的溶血素的含量。这一结果提示,鹿茸醇提物可提高用环磷酰胺处理过的小白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证明梅花鹿茸胶囊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方法1.实验动物体重测定法,2.负重游泳法,3.血清尿素测定法,4.肝糖原测定法,5.血乳酸测定法。结果经灌胃给予小白鼠0.15g/kgBW/d、0.30g/kgBW/d和0.60g/kgBW/d梅花鹿茸胶囊内容物(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的5倍、10倍、20倍)时,对实验小白鼠的体重未见明显影响。在0.60g/kgBW/d的剂量时,具有延长小白鼠负重游泳时间的作用。梅花鹿茸胶囊内容物在0.30g/kgBW/d和0.60g/kgBW/d的剂量时,可减少运动后小白鼠血清尿素的产生。梅花鹿茸胶囊内容物在0.30g/kgBW/d和0.60g/kgBW/d的剂量时,具有增加小白鼠糖原储备或减少糖原消耗的作用。梅花鹿茸胶囊内容物在0.15g/kgBW/d、0.30g/kgBW/d和0.60g/kgBW/d的剂量时,对运动后小白鼠血乳酸的产生未见明显影响。结论梅花鹿茸胶囊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建泉  刘海红 《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15-316,321
对甘州区和肃南县2处养殖场的甘肃马鹿的适应性进行了调查,从气候、土壤和适应表现三方面探讨了甘肃马鹿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甘肃马鹿不仅适应青藏高原山地气候,也能适应干旱荒漠气候,其生产性能、鹿茸的产量都有所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并提出了提高干旱荒漠区甘肃马鹿生产性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