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将岭南黄公母混合雏780羽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3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羽,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和1.0mg/kg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研究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肉鸡生长、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1)基础日粮组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2种硒源的各组硒添加水平(P<0.05),T4水平显著高于2种硒源的各组硒添加水平(P<0.05)。(2)亚硒酸钠添加量在0.1mg/kg时,肉鸡生长性能、肝脏脱碘酶活性、血清T3和T4趋于平台;添加量在0.3~1.0mg/kg时,肉鸡生长性能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添加量在0.2~1.0mg/kg时,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T4水平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1.0mg/kg硒添加水平的肉鸡生长性能显著低于0.2~0.4mg/kg硒添加水平,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0.1~0.3mg/kg硒添加水平(P<0.05),血清T4水平显著高于0.1~0.3mg/kg硒添加水平(P<0.05)。(3)纳米硒添加量在1.0mg/kg时,肉鸡生长性能、肝脏脱碘酶活性和血清T3水平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T4保持在低峰平台(P>0.05)。(4)硒源添加量在0.1~0.3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源添?  相似文献   

2.
日粮高硒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硒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0头经产2~4胎,产期相近,产奶量相似的中国黑白花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0头。分别在试验组日粮精料中添加1.0 mg/kg和1.5 mg/kg的微量元素硒。试验结果表明,高硒对奶牛产奶量和牛奶中乳脂、乳糖、乳蛋白、SNF均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对血硒、乳硒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日粮加硒可以使血硒和乳硒得到相应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乳硒的变化与血硒的提高并不一致,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乳硒的变化和血硒的变化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木薯渣对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30头体重约400kg、健康无病、胎次相同,且处于泌乳中期,产奶量相近(P〉0.05)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头,用产奶期正常饲料饲喂;试验组20头,每头牛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投5kg木薯渣替代5kg苜蓿干草,研究木薯渣对奶牛产奶量及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奶期日粮中添加木薯渣对奶牛的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乳成分分析统计数据看,其对奶牛的乳成分影响不明显,乳脂、乳蛋白、乳糖、乳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以亚硒酸钠为对照,研究了纳米硒对肉鸡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脱碘酶Ⅰ活性的影响.健康Avian商品代公母混合雏1485羽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羽.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0.20、0.30、0.40、0.50 mg/kg 5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0种试验日粮,并以基础日粮作对照.结果显示:亚硒酸钠添加浓度在0~0.20 mg/kg,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0.20~0.40 mg/kg硒添加水平范围内处于高峰平台;0.50 mg/kg硒添加水平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0.20~0.40 mg/kg硒添加水平(P<0.05).纳米硒添加浓度在0.50 mg/kg,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源添加浓度在0.10~0.40 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源添加浓度在0.50 mg/kg时,纳米硒组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基础日粮组肝脏脱碘酶Ⅰ活性显著低于各硒源的各硒添加水平(P<0.05),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脱碘酶Ⅰ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提示,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5.
研究3种不同青贮饲料日粮对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青贮饲料日粮对奶牛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含量和全脂乳固体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2.8、 3.49、 12.22、 5.03;添加1kg浓缩料后,分别为3.28、4.12、 13.21、 4.88;奶牛每天添加1kg浓缩料比不添加的乳脂、乳蛋白、全脂乳固体含量分别显著提高0.48、 0.63、 0.99百分点,乳糖的含量下降0.14百分点(P0.05)。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日粮奶牛,在少喂1kg混合精料的基础上,产奶量分别比饲喂玉米秸秆青贮和甘蔗稍青贮日粮的产奶量提高0.77和0.87kg。每天补充1kg奶牛浓缩料产奶量比不加浓缩料的提高2.76kg (P0.05)。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平肌醇对黑白花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40头黑白花奶牛为实验动物 ,随机分成 3个试验组和 1个对照组 ,各试验组分别添加 0 .1,0 .2 ,0 .3g/ (头· d)肌醇 ,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采食量以及乳成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验 组中产奶量、采食量、乳脂、乳蛋白、乳糖、无脂固形物和总固形物的增加量最大 ,分别为 3.76 kg/ d,3.36 kg/ d,0 .90 g/ kg,0 .91g/ kg,0 .73g/ kg,1.0 4g/ kg和 1.0 0 g/ kg。证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 0 .2 g/ (头· d)肌醇对提高产奶量 ,采食量以及乳成份最好。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32头产奶水平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A、B两组。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400mg·kg^-1,B组饲喂基础日粮,持续15d。第一阶段试验结束后,两组均饲喂基础日粮,持续20d。第二阶段A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A’组),B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200mg·kg^-1(B'组),持续15d。结果显示,A组奶牛产奶量略高于B组,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产奶量;但A’组奶牛产奶量极显著低于B组(P〈0.01),可能由于添加Da剂量过大导致内源性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同时与A’组相比,B’组乳蛋白略有提高,脂肪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8.
选用10头健康成年黑白花奶牛、按2×2交叉试验设计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组日粮中添加KT20mg/头·日,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70天(2×35),于各试验期最后一天进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结果试验组奶牛日平均产奶量(kg)、乳脂率(%)分别为20.01±1.06和3.45±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折合成标准乳(4%FCM),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了7.7%(P<0.05)。注射TRH前,血清中甲状腺素(T_4)、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和促甲状腺素(TSH)含量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TRH后60min,两组血清中T_4、T_3、TSH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试验组T_4上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_3、TSH上升值则无组间差异(P<0.05)。提示:南京地区冬春两季饲料条件下,日粮中添加适量碘(20mgKI/头·日)可显著促进T_4的合成与储备,改善垂体-甲状腺轴分泌机能,进而提高奶牛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9.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大豆磷脂对奶牛饲喂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羊草和青贮玉米为粗饲料,对奶牛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大豆磷脂的饲喂效果进行研究。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将年龄、胎次、泌乳阶段、产奶量及体重相近的健康黑白花荷斯坦奶牛12头分为4个处理,其中A组是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它3个处理组随机饲喂3种不同的试验日粮,试验日粮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5%和4%的大豆磷脂。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5%的大豆磷脂处理组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4.25 kg(P<0.01),并改善了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对乳脂率和奶牛正常的生理代谢指标均无影响(P>0.05),整个泌乳期净增利润1 857.45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高碘高硒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用含碘0.5mg/kg、硒0.2mg/kg日粮(对照组),含碘50mg/kg、硒1.2mg/kg日粮(试验Ⅰ组),含碘100mg/kg、硒2.2mg/kg日粮(试验Ⅱ组)饲喂产蛋母鸡,观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蛋黄及蛋壳的组成比例,蛋壳厚度和蛋壳密度,蛋白哈夫单位和蛋白含水量各组间未产生明显的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产蛋率、蛋重、采食量、饲料报酬均显著下降,产蛋量下降达10.91%(试验Ⅰ组)和15.44%(试验Ⅱ组)。这些结果提示:产蛋母鸡受高碘高硒日粮作用,在日粮碘和硒向蛋中转移的过程中,蛋的品质不受影响,但导致生产性能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的微量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一种测定奶粉中碘的衍生气相色谱方法,利用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作为沉淀剂去除样品中的蛋白质,环己烷反萃取去除样品中的脂肪,在硫酸环境下用重铬酸钾将碘离子氧化为游离碘,与丁酮反应生成碘代丁酮(3-碘-2丁酮),环己烷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定量。平均回收率在93.3%~106.0%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0.7%,碘最小检出浓度为0.0162 mg/kg。  相似文献   

12.
日粮添加硒碘铜对宁夏地区奶牛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择宁夏地区858头奶牛进行日粮添加硒、碘、铜试验,其中对照组267头,其余分别添加硒、碘,硒、铜,或硒、碘、铜。于添加前后4次采样,测定血液和肝脏的硒、碘、铜含量。结果表明:添加硒和碘的奶牛血硒、肝脏和血清蛋白结合碘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白肌病发病率由17.9%至0;死胎、弱犊发生率由22.97%降至6.79%;硒、碘、铜组奶牛妊娠率,平均情期受胎率和一次情期受胎率分别上升10.4  相似文献   

13.
西藏三大优良牦牛类群产乳性能及乳品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1997-1998年对嘉黎、帕里、斯布三大优良类群的成年母牦牛进行了产奶性能的测定与乳品分析,结果表明帕里牦牛的产乳量最高(199.80 kg);其次是斯布牦牛(179.70 kg);嘉黎牦牛最低(147.00 kg),产乳量均低于国内外其他牦牛。乳品分析结果为帕里牦牛乳蛋白质含量为5.73 %,乳脂率为5.95 %,乳糖为3.77 %;斯布牦牛为5.27 %,7.50 %,3.49 %;嘉黎牦牛为5.10 %,6.75 %,3.56 %,并且发现嘉黎牦牛乳中含有微量的硒(0.0064 mg/kg)。  相似文献   

14.
大豆黄酮对产奶量和牛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大豆黄酮对奶牛日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含量的影响,选用2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泌乳月及胎次配对随机分成3组(n=8),试验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30mg/kg(DA1)和60mg/kg(DA2)的大豆黄酮。于第1,10,20天,测定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最终试验组平均Et奶产量分别提高7.62%(DA1,P〈0.05)和15.18%(DA2,P〈0.01)。乳脂率3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而乳蛋白含量DA2组比对照组增加20.0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碘和硒对辽宁绒山羊非产绒期和产绒期血液中褪黑激素(MT)、催乳素(PRL)、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生长激素(G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以及脱碘酶(DIO)的影响,选择36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8.0±2.94)kg)的2周岁辽宁绒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6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个水平的碘(0、2和4mg/kg,DM)和2个水平的硒(0和1mg/kg,DM)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1)非产绒期,日粮添加碘显著提高了血液中GH和IGF1的浓度,降低了血浆MT的浓度(P〈0.05),对PRL、TPO和D10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硒对血液MT、PRL、GH、IGF—I和TPO没有影响,但是显著提高了DIO的浓度(P〈0.05)。2)产绒期,日粮添加碘极显著提高了血液中IGF-I的浓度(P〈0.01),对MT、PRL、GH、TPO和DIO浓度没有影响。添加硒则显著提高了DIO的浓度(P〈0.05),对血浆MT、PRL、GH、IGF—1和TP0没有影响。通过2个阶段的比较,综合碘促绒生长作用,推断碘或甲状腺激素促进山羊绒生长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IGF—1分泌途径实现的;硒仅提高了血液中脱碘酶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选择产犊时间相近的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分别在精饲料中加入0.1%、0.2%、0.3%的复合酶,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为45 d.结果表明:添加0.2%复合酶组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3.64 kg/d,提高了12.2%,与添加0.1%、0.3%复合酶组相比产奶量分别增加2.02、3.89 kg/d,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云南省主要家畜饲养基地所在巍山、洱源、丽江、永胜、元江、通海、陆良、宜良和昭通9个县(市)的147个土壤碘的分析,深入研究了饲养基地土壤碘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南省主要家畜饲养基地大部分土壤含碘正常,属中等含碘水平,但是有40.69%的样品碘含量低于全国土壤碘平均水平,有部分地区家畜面临碘缺乏危险;母质对土壤碘含量影响较大,由灰岩、白云岩发育的红壤土壤碘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0.25 mg/kg,其次是玄武岩发育的2个背景区土壤,平均值分别为6.73和6.51 mg/kg,而由砂岩、页岩、泥岩、砾岩和片麻岩等为主要母岩的土壤碘平均含量最低;土壤碘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367,P<0.01),而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的正相关(r=0.431,P<0.05),和有机质呈不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