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隐性白羽肉鸡及其配套地方鸡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我校最新育成的隐性白羽肉鸡快慢羽系父系、母系及其配套地方鸡广西黄鸡和文昌鸡主要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四个品系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胆固醇、Ca含量接近,血清P、K、Na含量A系最高,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三系,各品系内公母之间母鸡的血Ca均极显著(P<0.01)高于公鸡。血清淀粉酶(AMY)活力和肌酸磷酸激酶(CK)活力B系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三系,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品系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9,(6)
试验旨在研究湘沙猪配套系3个专门化品系(XS3系、XS2系和XS1系)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差异性。试验选择体重90 kg左右、健康的XS3系6头,体重100 kg左右、健康的XS2系6头、XS1系5头,按品系分为3组,屠宰后对肌肉相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氨基酸:XS1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XS3系(P0.05)。2)脂肪酸:XS1系和XS2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差异不显著(P0.05);XS3系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多不饱和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XS1系(P0.05)。3)矿物质:钾、钠、镁和锌的含量在3个品系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钙和铜的含量在3个品系间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XS3系锌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XS2系(P0.05),极显著高于XS1系(P0.01)。综合分析:XS3系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明显优于XS1系和XS2系,微量元素锌的含量明显高于XS1系和XS2系。  相似文献   

3.
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合肥市某奶牛场泌乳母牛进行隐性乳房炎的SMT逐月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牛的分布无明显季节性,但存在牛群差异性,而新感染阳性率与季节有明显关系(P<0.01),以三、四季度为高;二、三胎牛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第五、第六个泌乳月和第九个泌乳月以上牛新感染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牛(P<0.01);右侧乳区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左侧乳区(P<0.01)。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5):96-98
试验旨在研究散栏式饲养与栓系式饲养方式对西门塔尔牛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相关血清代谢酶水平变化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330 kg左右)、月龄相同(12月龄)、未去势、健康的50头西门塔尔公牛分为两组,每组25头牛。肉牛散栏式饲养为试验组,栓系式饲养为对照组。预试期为30 d,正试期为120 d,分别于10月、11月、12月、1月和2月进行对体重指标的测定,并定期采集血样。结果表明:在两种饲养方式中散栏饲养能提高西门塔尔牛日增重(P0.05),散栏全期西门塔尔牛平均日增重1268.37 g,显著高于栓系的969.76 g,提高了30.79%(P0.05)。在第3个月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月份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第3个月和第5个月试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全期,两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两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相较于对照组均有降低趋势;在第3个月试验组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5个月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散栏饲养方式能显著提高西门塔尔牛的日增重(P0.05)。  相似文献   

5.
雁荡土鸡不同品系鸡蛋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雁荡土鸡三个不同品系的鸡蛋品质.结果表明:Ⅰ系(黑羽黑脚)蛋重显著高于Ⅱ系(黄麻羽黄脚)(P<0.05);Ⅱ系蛋形指数显著低于Ⅰ系(P<0.05),极显著低于Ⅲ系(黑麻羽青脚)(P<0.01);Ⅱ系蛋黄比率比Ⅲ系高5.02%(P<0.05).  相似文献   

6.
藏系绵羊瘤胃细菌区系的季节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季节牧草营养成分变化及藏系绵羊瘤胃细菌区系的季节动态变化.试验在不同季节分别随机选取3只藏系绵羊,采用PCR-DGGE技术对12只藏系绵羊瘤胃内容物中的细菌区系进行分子生态学的分析,对细菌16S rDNA的V6~V8可变区的扩增产物进行DGGE图谱分析、相似性分析和Shannon多样指数分析.结果表明:(1)秋季瘤胃细菌种群丰富度极显著(P<0.01)高于冬、春季节,显著(P<0.05)高于夏季,而其他3个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瘤胃细菌区系组成结构在春季和夏季相似性高于90%,在秋、冬季相似性低于70%,而春、夏季与秋、冬季之间的相似性低于60%;(3)夏季牧草中DE和CP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季节,其瘤胃液pH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季节,瘤胃细菌区系丰富度也相应降低;秋季牧草的DE和CP含量显著(P<0.05)高于春、冬季节,其瘤胃液pH范围为7.1~7.3,瘤胃细菌区系丰富度高于其他3个季节.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季节瘤胃内优势菌群发生了改变,瘤胃细菌区系的季节变化与瘤胃pH、瘤胃内容物的物理特性、营养成分及其比例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条件对青年新疆褐牛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日增重与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的影响。选用16月龄左右的青年新疆褐牛68头,分为散栏组和栓系组。分别于2012年10、11、12月及2013年1和2月测定青年牛体重,并采集血样进行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散栏组日增重在2012年12月及2013年1和2月极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血清白蛋白含量在2013年1月极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球蛋白含量在2012年10、11、12月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P<0.05),总蛋白含量在2012年12月及2013年1和2月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P<0.05),尿素氮含量在2012年10、11月极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谷草转氨酶含量在2012年11、12月及2013年1月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P<0.05),谷丙转氨酶含量在2013年1和2月显著高于栓系组(P<0.05)。综上所述,自由采食散栏饲养方式较栓系饲养能显著提高青年新疆褐牛日增重,同时还能加快其消化代谢,且饲草料提供的各种营养素能有效地被机体吸收合成自身蛋白。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和乳成分的变化.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57头荷斯坦奶牛(其中32头患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组分,比较正常乳和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的组分.结果表明:共检出21种脂肪酸,隐性乳房炎乳中棕榈油酸(C16:1)的含量高于正常乳,其他20种脂肪酸均低于正常乳,其中有9种显著低于正常乳(P<0.05),2种极显著低于正常乳(P<0.01);隐性乳房炎降低了牛奶中脂肪酸的总含量及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隐性乳房炎乳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高于正常乳,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则低于正常乳.结果提示,隐性乳房炎影响奶牛脂肪酸合成过程,改变了脂肪酸的组分.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菜籽粕对7~9周龄浙东白鹅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60只7周龄浙东白鹅,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 Y0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 Y1、Y2、Y3组)分别饲喂以4%、7%、10%的菜籽粕代替基础饲粮中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试验组鹅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Y1、Y2、Y3组鹅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各组鹅料重比差异不显著( P>0.05)。2) Y2组总能、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磷利用率均达到最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粗脂肪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钙利用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Y2组甘氨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Y1组色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利用率显著( P<0.05)或极显著( P<0.01)低于对照组,Y3组甘氨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各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三碘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素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Y3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Y1、Y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用7%~10%的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能够提高7~9周龄浙东白鹅大部分养分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青海省某奶牛养殖场育成牛和成年牛粪便样品中几种主要污染物四个季度排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育成牛牛粪中水分含量以冬季最高,显著高于秋季(P0.05);有机质含量夏季最高,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5);全氮含量夏季和春季最高,冬季最低,四个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Zn含量秋季最高,冬季含量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季节(P0.01)。成年牛牛粪样品中水分含量春季最高,秋季次之,显著高于秋季(P0.05);有机质含量夏季最高、极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春季次之、极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全氮含量夏季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1),春季次之、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全磷含量春季最高、极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1),冬季次之、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Zn含量秋季最高、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春季和夏季Zn含量均显著高于冬季(P0.05);大多数排污指标成年牛高于育成牛。从而得出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治污和合理排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从鸡肠道中分离筛选出耐镉(Cd)的乳酸菌,为将其开发应用于防控家禽饲料重金属Cd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取鸡肠道内容物的样品进行乳酸菌分离,以耐受100 mg/L的Cd为标准筛选乳酸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对筛选出的乳酸菌株进行生长性能、耐Cd性能及Cd吸附性能等测定.结果表明:本试验共筛选出5株耐Cd乳酸...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肌肉风味物质的影响。选择300只49日龄的健康母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网上笼养和半舍饲,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至91日龄时结束。结果表明,与笼养组相比,半舍饲组肌肉脂肪酸中棕榈酸(C16:0)、棕榈烯酸(C16:1)、油酸(C18:1n9c)、亚油酸(C18:2n9c)、二十二烷酸(C22:0)、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顺-10-十五碳烯酸(C15:1)、硬脂酸(C18:0)、反亚油酸(C18:2n9t)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也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半舍饲组肌肉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挥发性风味物质在2种饲养方式下呈现不同的百分比例,半舍饲组的醇类和酮类相对含量较高,而相对于笼养组,醛类相对含量有所降低,这是导致气味呈现差异的原因。因此,不同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肌肉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存在影响,半舍饲饲养方式能提高北京油鸡的肌肉品质,改善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13.
鸡MHC-B-F基因外显子3PCR-RFLP-Tas Ⅰ的多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庆斌  任广彩  沈栩 《中国家禽》2005,27(20):16-18
研究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MHC-B—F基因外显子3 TasⅠ位点不同基因型在9个鸡品种计235个个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MHC—B—F基因外显子3 TasⅠ位点中存在3种基因型,命名为AA、AB、BB。它们在不同品种中的分布各异,AA基因型在杏花鸡、灵山香鸡、丝羽乌骨鸡中的频率显著甚至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品种(P〈0.05 or P〈0.01),AB基因型在来航鸡与隐性白洛克中的频率相当低(P〈0.05 or P〈0.01),BB基因型在隐性白洛克中的分布频率则极显著地高于其它8个品种(P〈0.01)。  相似文献   

14.
体脂分布可作为优质肉鸡选育的重要指标.向高肌内脂肪、低腹脂、低皮下脂肪型体脂分布方向进行鸡种选育,是当今优质肉鸡育种工作的紧迫任务.本研究通过测定鸡脂肪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母鸡皮脂率、腹脂率、IMFx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腹脂率//IMFx值与腹脂率和皮脂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MFx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这一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脂肪在腹部、肌内和皮下的分布状况.因此,确定腹脂率/IMFx值可作为一个有效的指标来衡量优质鸡的体脂分布,即作为优质鸡品系选育及杂交选育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河南省32个县市的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鸡中,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93株,分别对各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本省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为O78、O1、O2,分别占定型菌株的35.14%、18.92%、13.51%,菌株生化鉴定的结果与其致病力强弱和血清型无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用低维生素E和添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日粮饲喂雏鸡,建立维生素E缺乏实验动物模型。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检测雏鸡红细胞膜蛋白组分变化。结果表明:维生素E缺乏组雏鸡红细胞膜蛋白带Ⅰ、Ⅱ含量高于对照组,带Ⅲ、Ⅴ、Ⅵ含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带Ⅳ无显著变化。提示VE对维持雏鸡红细胞膜结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PF chicken embryos as a candidate of the experimental model of 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 infection,the 7-day-old SPF chicken embryos were infec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o(108,109 and 1010 ccu/mL) by injection of vitelline fluid and allantoic cavity.The mortality and Mo detection rate (PCR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of infected chicken embryos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optimal inoculation route,dose and sampling site.Three different isolates of Mo were submitted to injection of chicken embryos for pathogenicity comparis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inoculation route and dose were vitelline fluid injection with 0.2 mL (109 ccu/mL) Mo per embryo and the sampling site for detection was also vitelline fluid.Three Mo isolates revealed good infectivity and lethality to the chicken embryo.The chicken embryos mortality caused by FL3 strain (45%) and MoGH3-3 (40%)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at by A3 strain (25%),but with no significance (P>0.05).The detection rate of Mo from the chicken embryos in FL3 group (1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oGH3-3 strain(85%) and that of A3 strain (90%),but with no significance(P>0.05).This experiment preliminarily proved that the SPF chicken embryos could be infected and partially killed by Mo,and the virulence of different strains of Mo to the chicken embryos was different.The results provided the data for further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cken embryo infection model of Mo,which would benefit the research on Mo pathogenicity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生长、胴体和鸡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和鸡肉品质的影响。选用90羽7日龄的肉仔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对照1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2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05%的硫酸新霉素制剂,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1%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35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肉鸡的末期平均体重、净增重和日增重均比对照1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但均比对照2组低,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鸡的平均采食量均略高于两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较对照1组提高3.14%,比对照2组低1.59%(P>0.05)。试验组肉鸡胴体品质的各项指标与两对照组相比,除了腿肌重和腿肌率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鸡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两对照组。这表明在较高的营养水平条件下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肉鸡胴体和鸡肉品质无不良影响,可增加鸡肉鲜味。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家系选择与个体选择法,对组建的城口山地鸡基础群分别进行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的选择,并结合体型外貌羽色和胫色的选择,建立城口山地鸡CR1和CK1两个品系。结果显示: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CR1系L5世代17周龄和43周龄公、母鸡体重较L1世代分别提高了166.5 g、193.3 g、182.4 g和127.3 g,且体重性状差异均显著(P<0.05);而CK1系L5世代各阶段体重较L1世代均有所提高(P>0.05)。CR1系和CK1系L5世代开产日龄较L1世代分别提前了13.5 d(P<0.05)和13.1 d(P<0.05),L5世代43周龄产蛋量较L1世代分别提高了3.9个(P<0.05)和9.8个(P<0.01)。同时,两个品系L5世代黑羽率、青胫率、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较L1世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城口山地鸡两个品系主要性状选育效果突出,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明显改善提高,该品系的培育可为地方鸡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SPF鸡胚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可行性,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绵羊肺炎支原体(108、109、1010 ccu/mL)经由卵黄囊和尿囊腔两个部位接种7日龄SPF鸡胚,通过统计鸡胚死亡情况和不同鸡胚组织样品中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PCR检测和支原体分离鉴定),确定绵羊肺炎支原体鸡胚感染方式、感染剂量和最佳分离部位,再用3株不同来源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感染鸡胚,观察其对鸡胚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鸡胚最佳接种途径为卵黄囊接种,感染剂量为109 ccu/mL、0.2 mL/只,最佳分离部位为卵黄液。3株支原体均能感染和致死鸡胚,并均能从卵黄液中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但对鸡胚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FL3株致鸡胚死亡率为45%,略高于MoGH3-3株(40%),二者均高于A3株(25%),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L3株鸡胚检测阳率为100%,高于MoGH3-3株(85%)及A3株(90%),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本试验初步确定了绵羊肺炎支原体可感染和致死SPF鸡胚,不同分离株对SPF鸡胚致病力有差异,表明SPF鸡胚可作为下一步建立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候选,为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性研究和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