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秋季广州市种子站和惠州市种子站联合进行了早熟菜心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碧绿粗苔菜心、油绿粗苔菜心、油绿501菜心、31号甜菜心、翠绿王甜菜心、大种45天油青菜心、美绿菜心7个新品种均为油青早熟菜心,适宜在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早熟菜心种质夏秋季的表型性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引进的15个早熟菜心品种的表型性状进行了有关分析和评价,结果可知:(1)多样性分析显示,早熟菜心种质在夏秋季的大多数表型性状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夏季描述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1.20,秋季是0.24~0.58,夏季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为9.06%~32.73%,秋季是0.76%~22.45%,总体看来,夏季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秋季。(2)相关性分析表明,夏季薹质量与总叶数、薹粗、薹长、叶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最大节长和平均节长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薹质量与薹粗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1;秋季薹质量与总叶数、薹长、薹粗、叶宽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株高、基叶叶数和柄宽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薹质量与薹粗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93;综合比较可知,总叶数、薹粗、薹长、叶宽可以作为菜心早熟耐热品种田间选育的重要表型依据,尤其是薹粗。(3)聚类分析表明,夏季菜心种质油青甜菜心(436)、振兴甜菜心、早熟粗条油青甜菜心、油青甜菜心和矮脚45天聚成1类,主要特点是薹质量、始收天数、总叶数、薹粗、薹长、最大节长、平均节长、叶宽数值较大,平均薹质量为28.42 g,其中薹质量最大的是矮脚45天,数值达到31.67 g;秋季菜心种质振兴甜菜心、早熟粗条油青甜菜心、油青太空甜菜心、矮脚45天聚成1类,主要特点是薹质量、薹粗、株高、总叶数、薹长、叶宽、柄宽的数值较大,平均薹质量为53.82 g,其中振兴甜菜心的薹质量最大,达到58.59 g;综合比较可知,振兴甜菜心、早熟粗条油青甜菜心和矮脚45天在夏秋季的薹质量均较大,表现稳定,可以初步筛选为菜心早熟耐热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区菜心品种比较和周年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甜脆45 d油青、50 d油青、四九菜心、70 d菜心、早熟80 d油青、双丰8号和50 d油绿为试材,在南京地区进行品种比较和周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菜心在南京地区可以进行周年栽培,其中四九菜心、日本甜脆45 d油青和50 d油绿适宜春秋季栽培,70 d菜心、双丰8号和早熟80 d油青适宜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4.
引进了18个菜薹品种,于2010年秋季进行田间小区栽培试验.通过评价引进品种的产量、采收期、植物学性状等指标,初步筛选出田间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正源油青太空甜菜心、正源油青甜菜心434、早熟粗条油青甜菜心、正源菜心415、振兴38号甜菜心、正源矮脚45天和翠绿粗条油青甜菜心等7个品种.  相似文献   

5.
菜心是广州市蔬菜主栽品种,常年播种面积近13.33万hm2.近年来随着市场变化,油青类菜心在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为了解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早熟油青菜心品种的商品性、丰产性、适应性和抗性等,以求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广州市种子总站于1999~2000年在广州蔬菜研究中心及广州市番禺区菜科所、花都区菜科所、白云区菜科所和增城市菜科所、从化市良种场等地组织了广州市早菜心区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早熟菜心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8个早熟菜心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各菜心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商品性等.结果表明,油绿粗苔四九菜心菜苔粗壮、整齐美观、苔色油绿有光泽、商品率高、抗性强,综合表现最好,是出口和地销的优质菜心品种;另外碧绿粗苔菜心和美绿菜心的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7.
2014年秋季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引进6个菜心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碧绿粗薹菜心产量及商品性最好,油绿粗薹菜心次之,可在东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510308,电话:020-84202754)选育的早熟菜心新品种"油绿501",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油青12号早菜心是从94-5菜心中采用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早熟,播种至初收28-30天,延续采收6-7天,以收主薹为主;菜薹节疏匀条,油绿有光泽,条状适中,株高20-26cm,横径1.3-1.5cm,重约30g;生势壮量,耐热,较耐湿,耐炭疽病和软腐病;纤维少,薹质脆嫩,齐口花、净菜率高,品质优,适宜市锁和出口,每667m^2产量为800-100kg,适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引进的18个菜心品种进行物候期、植物学性状观察,并测定了产量与重要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黄叶四九-19菜心比较,油绿型品种中,碧绿60天油青甜菜心、新西兰杷洲甜油60天在产量上比对照高,各品种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各品种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黄绿型品种海南49,49-19产量低于对照,且可溶性固形物较对照低,综合表现较差;青绿型品种广府青菜心、青春菜心产量略低于对照,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都高于对照。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菜心品种有:油绿型菜心以碧绿60天油清甜菜心、新西兰杷洲甜油60天菜心较好;黄绿型菜心,以黄叶四九-19菜心较好;青绿型菜心以广府青菜心、青春菜心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菜心,又叫菜薹,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为食用部分,品质脆嫩,风味好,选用早、中、晚熟配套栽培,可实现全年供应上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早熟品种如五彩翠薹1号、翠绿甜菜心、四九心19号,在5—9月均可播种,播后30~45天一次性采收,6—10月为供应期。中熟品种如五彩翠薹2号、油绿701、60天特青、绿宝60天菜心等,3—4月和9—10月播种,播后40~50天收获,4—5月和10—11月分别为上市供应期。迟熟品种如迟心2号、80天菜心等,11月至次年1月播种,播后70~90天收获,次年1—4月为供应期,四季生产。  相似文献   

12.
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不同污染程度的水稻土上盆栽8种不同基因型菜心,应用GC/MS技术,研究DEHP在不同基因型菜心-土壤系统中的累积效应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菜心茎叶和根系对DEHP的吸收累积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新选45天油菜心和油青60天菜心茎叶中DEHP的含量相对较高,特青60天菜心和新选油青四九菜心茎叶中DEHP的含量相对较低;亚蔬全年油绿甜菜心、油青60天菜心和四九-19菜心根系中DEHP的含量相对较高。新种油青四九-31菜心和新选油青四九菜心、特青60天菜心根系中DEHP的含量相对较低。各基因型菜心根系中DEHP的含量均高于其茎叶,其含量高低关系较复杂,部分基因型菜心茎叶中DEHP的含量与叶面积大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且与污染程度有关。盆栽后新选油青四九菜心和特青60天菜心土壤中DEHP的残留量较高,盆栽佰顺811菜心、亚蔬全年油绿甜菜心、油青60天菜心和新选45天油菜心土壤中DEHP的残留量较低。总体上,油青60天菜心茎叶和根系中DEHP的含量均较高,而土壤中DEHP的残留量较低;新选油青四九菜心茎叶和根系中DEHP的含量均较低。土壤中DEHP的残留量却较高。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秋季广州市引进24个菜心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系统调查、评价参试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抗病性、产量、商品性状和蒸食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特级油绿甜菜心、佰顺2号早菜心和科田70天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佳,适宜在广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菜心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秋季广州市引进24个菜心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系统调查、评价参试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抗病性、产量、商品性状和蒸食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特级油绿甜菜心、佰顺2号早菜心和科田70天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佳,适宜在广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油绿70天为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江村菜心中选择优良变异株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的菜心新品种。该品种生势强、株型直立紧凑;叶片长椭圆形、绿色、长23.0cm、宽8.6cm,叶柄长8.0cm;薹叶少、椭圆形、外形美观,菜薹紧实匀称、油绿有光泽;中熟,播种至初收35~38天,延续采收7~10天;抽薹整齐,齐口花,抽薹性能好,花球较大,味甜,纤维少,品质优,适宜市销和出口;耐病毒病、霜霉病,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每667m2产量1000~1300kg。  相似文献   

16.
不同供硼水平对菜心光合作用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绿粗薹早熟菜心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供硼水平对菜心光合速率及菜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硼营养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植株的光合特性,提高菜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改善菜薹品质,提高菜心的食用安全性。当硼浓度为0.4 mg/L时,能有效提高菜心叶绿素、蔗糖、果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菜薹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菜薹杂种一代新品种替代常规品种应用于生产以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菜薹(菜心)新组合苏薹1号、苏薹2号和苏薹3号为研究对象,以常规品种油绿501和油绿701为对照,开展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从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结果表明,3个新组合综合性状优良,可以替代常规品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肥料对镉污染土壤中两种菜心生长与Cd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相对高累积Cd品种特青60天菜心和相对低累积Cd品种油绿80天菜心为材料,在两种Cd污染程度不同的红壤土上进行盆栽实验,研究四种不同肥料的施用对两种菜心生长及Cd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d含量的增加促进了两种菜心根际土、根部以及茎叶Cd含量的提高。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Cd对两品种菜心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但油绿80天菜心的生物量显著高于特青60天菜心。不同肥料处理均能减少油绿80天菜心和特青60天菜心的可食部分(茎叶)和根部对土壤Cd吸收,其效果如下:鸡粪有机肥硅镁肥复合微生物肥普通复合肥,其中鸡粪有机肥、硅镁肥处理的菜心茎叶和根部Cd的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复合肥处理组。低积累Cd油绿80天菜心茎叶Cd含量显著低于高积累Cd特青60天菜心茎叶Cd的含量,平均含量为特青60天菜心的53.81%,其中在鸡粪有机肥条件下仅为特青60天菜心茎叶Cd含量的43.95%。在两个不同浓度Cd污染土壤条件下,鸡粪有机肥处理的油绿80天菜心分别比特青60天菜心增产33.53%和61.49%;油绿80天菜心对Cd富集和转移率均显著低于特青60天菜心,油绿80天菜心的富集系数为1.11和0.77,特青60天菜心的富集系数为2.07和2.26,油绿80天菜心的转移系数为1.24和0.96,特青60天菜心为2.89和1.99。因此油绿80天菜心比特青60天菜心更适合种植在Cd污染土壤,而使用鸡粪有机肥最佳,既能促进两种菜心的生长,且可减少对土壤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9个菜心品种耐寒性评价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个菜心品种为试材,通过测定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成活率、提早抽薹率以及冷害指数等,对其耐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低温下,菜心的耐寒性与脯氨酸含量、成活率呈正比,而与相对电导率、提早抽薹率和冷害指数呈反比;菜心的冷害指数与脯氨酸含量、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相对电导率、提早抽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得出,尖叶40天、油绿粗薹和四九-19号为不耐寒型,油绿70天、油绿701和油绿702为较耐寒型,油绿80天、迟心4号和油绿802为耐寒型。山东及周边地区早春与晚秋季节适宜栽培迟心4号和油绿802等耐寒性较好的晚熟菜心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菜心品种的营养品质差异,为菜心的加工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3个菜心品种的主薹,测定其维生素C(Vc)、还原糖、粗蛋白、粗纤维和干物质含量等营养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判定其营养品质差异.[结果]在23个菜心品种中,四九菜心-19的Vc含量最高,约为油绿702的1.80倍;增城一号迟甜菜心王的还原糖含量最高,约为油绿701的3.00倍;四九菜心-19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约为油绿802的1.60倍;油绿802的粗纤维含量最高,M120油青甜菜心王次之;增城一号迟甜菜心王的干物质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PC1)主要综合还原糖和粗纤维含量的信息即甜度因子,第二主成分(PC2)主要综合Vc含量的信息即酸度因子;增城一号迟甜菜心王、连州菜心、超靓王100天油青甜菜心、严选特靓A50油绿甜菜心王和名优408超冠甜菜心王分布在PC1和PC2正向区间,还原糖和酸含量高,风味比其他品种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23个菜心品种分为Ⅳ类,其中,四九菜心-19自成Ⅰ类,增城一号迟甜菜心王聚为Ⅱ类,油绿802聚为Ⅲ类,其余品种聚为Ⅳ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基于主成分分析可判定23个菜心品种的营养品质差异,生产上可根据菜心的不同营养品质和功能进行加工利用,或将这些差异作为品种选育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