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蝴蝶兰组织培养效率,分别以幼嫩花梗和已开花蝴蝶兰花梗腋芽为外植体,采用两种消毒剂HgCl2、NaClO,3种消毒方式0.1%HgCl2,10min;10%NaClO,10min;5%NaClO,10min为处理,以VW(大量)+MS(微量、铁盐、有机)+100g·L-1马铃薯+0.1g·L-1 Ga3(PO4)2+6mg·L-16-BA+0.2mg·L-1 NAA为诱导基本培养基;VW(大量)+MS(铁盐、有机、微量)+100g·L-1马铃薯+3mg·L-16-BA+0.2mg·L-1 NAA为增殖分化培养基;1/2MS+0.1mg·L-1 NAA为生根培养基诱导丛生芽,拟建立以蝴蝶兰花梗腋芽为外植体的高效丛生芽诱导体系。结果表明:在0.1%HgCl2,10min消毒方式下,幼嫩花梗腋芽的污染率为0,丛生芽诱导率为95.6%;增殖率为216%;在生根培养基1/2MS+0.1mg·L-1 NAA上生根率为95.6%,建立了高效的蝴蝶兰幼嫩花梗腋芽诱导丛生芽。  相似文献   

2.
文心兰茎尖诱导丛生芽高频率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文心兰茎尖为外植体,通过基本培养基(MS、1/2MS、1/2 N6)、植物激素(6BA、NAA)、培养条件(有机添加物、糖、培养物状态)等关键因子对文心兰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各培养阶段影响的试验,探讨了文心兰以丛生芽途径再生植株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茎尖诱导丛生芽较适培养基配方为1/2 MS+6BA 2.0 mg·L-1 +NAA 0.1 mg·L-1,诱导率为84.6%;丛生芽在MS+6BA 2.0 mg·L-1 +NAA 0.1 mg·L-1 +蔗糖30 g·L-1培养基中增殖效果较好,增殖系数为5.5;株高2.0~3.0 cm的试管苗是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材料;生根培养基适宜配方为1/2MS+IBA0.5 mg·L-1 +苹果汁100 g·L-1 +活性碳0.5 g·L-1 +蔗糖20 g·L-1,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3.
‘阿里山’蝴蝶兰组织培养及其驯化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蝴蝶兰新品种‘阿里山’为试材进行组培快繁研究,包括花梗腋芽不定芽的诱导、丛生芽增殖、生根培养以及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结果表明,1/4MS+4 mg·L-1BA+0.3 mg·L-1NAA最适合不定芽诱导,诱导率可达82.5%;利用1/2MS+7 mg·L-1BA+0.8 mg·L-1NAA培养基进行培养时,丛生芽增殖系数达到3;利用改良1/2KC+1 mg·L-1NAA+100 g·L-1香蕉泥培养基培养时,生根率高达100%;组培苗驯化28 d,移栽成活率达93.3%。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组培不定芽增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花蝴蝶兰的花梗腋芽诱导出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培养基的无机营养、TDZ、有机添加物和蔗糖4种因素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KC TDZ 0.20 mg/L 椰子水200 mL/L 蔗糖14 g/L 柠檬酸30 mg/L,其中有机添加物的种类和浓度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以花梗腋芽为材料,研究了蝴蝶兰新品种丽影和红韵的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消毒时间对营养芽诱导率有显著影响,0.1%Hg Cl2消毒8 min的红韵蝴蝶兰营养芽诱导率最高,激素对营养芽诱导率影响不显著。6-BA浓度、有机附加物和芽数对丛生芽增殖影响显著,当6-BA浓度为8.0 mg/L时,丽影和红韵芽增殖系数最高,分别为2.31和2.22;添加椰汁更有利于减轻褐变,提高增殖系数;单芽接入的增殖系数最高。激素对生根率无显著影响,但对平均根数和苗高有显著影响,在含6-BA 0.1 mg/L+NAA 1.0 mg/L的培养基上试管苗株高最高,平均根数最多。以松树皮为基质,丽影和红韵蝴蝶兰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1.58%和87.27%。  相似文献   

6.
以蝴蝶兰品种‘郑农鸿运’的丛生芽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增殖培养以及幼苗的生根培养,分析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细胞分裂素(6-BA)与生长素(NAA),椰子汁、香蕉泥、土豆汁、蛋白胨对蝴蝶兰丛生芽分化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3MS+3.0 mg/L 6-BA+0.5 mg/L NAA+150 mL/L椰子汁,蝴蝶兰丛生芽增殖倍数最高,蝴蝶兰壮苗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3MS+1.0 mg/L 6-BA+0.2 mg/L NAA+150 mL/L椰子汁;培养基上添加椰子汁能提高增殖倍数,利于苗子生长。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21-124
研究多种因素对黑玫瑰石竹组培快繁中丛生芽分化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丛生芽增殖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时,增加或减少大量矿质元素不利于丛生芽的诱导;NAA/6-BA为0.1 mg·L-1/1.0 mg·L-1的激素配比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在此基础上添加谷氨酰胺100 mg·L-1,可提高增殖数达9.4;选用蔗糖15 g·L-1为增殖培养的碳源,在提高增殖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以蝴蝶兰品种‘兄弟女孩’的再生幼芽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增殖培养以及幼苗的生根培养,分析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细胞分裂素(6-BAP)与生长素(NAA)对蝴蝶兰丛生芽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研究了添加物椰子汁、香蕉泥、蛋白胨和酪蛋白对抑制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 MS+10.0 mg/L 6-BAP+0.1 mg/L NAA+ 200 mL/L椰子汁,丛生芽的增殖倍数最高;1/2 MS+2.0 mg/L 6-BAP+1.0 mg/L NAA+200 mL/L椰子汁+2 g/L活性炭,是蝴蝶兰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培养基中添加椰子汁能抑制褐化,提高丛生芽增殖倍数,利于芽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红叶石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y)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蔗糖浓度、激素组合对茎尖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外植体是长度为0.3mm的茎尖;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IAA 0.10 mg·L-1+蔗糖30 g·L-1;诱导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NAA 1.0mg·L-1.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均匀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均匀试验筛选出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采用U9(95)试验表,考察6-BA、NAA、KT等激素及其浓度对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影响。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植物激素6-BA、NAA、KT对铁皮石斛丛生芽的增殖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6-BA>NAA>KT,当6-BA、NAA、KT浓度分别为2.7、0.1、0.1mg·L-1时,丛生芽的增殖系数最大。并分析了不同附加物培养基对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得到最优培养基配方为:1/2MS+2.7 mg·L-16-BA+0.1 mg·L-1KT+0.1 mg·L-1NAA+200 g·L-1土豆汁。  相似文献   

11.
试验为组培诱导四倍体育成无籽小西瓜提供基础条件,进行小型西瓜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菌苗子叶近轴端为小型西瓜组培诱导丛生芽最佳外植体,最适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 mg·L-1+NAA 0.1 mg·L-1;丛生芽在培养基1/2MS+6-BA 2.0 mg·L-1上增殖系数高;分化的小型西瓜不定芽在1/2MS+KT 0.2 mg·L-1+IAA 0.01 mg·L-1的培养基上苗伸长好且苗壮,经壮苗培养的小型西瓜幼苗在1/2MS+IBA 0.3 mg·L-1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蝴蝶兰"V31"品种花梗腋芽为试验材料,通过筛选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及移栽各阶段最适培养基,建立其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最佳腋芽诱导丛生芽培养基MS+8.0 mg·L-1 6-BA+2.0 mg·L-1 NAA+15 g·L-1椰子粉,诱导率84.57%;最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MS+10 mg·L-1 KT+0.6 mg·L-1 NAA+0.2 mg·L-1 2,4-D,增殖倍率7.94;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1/2 MS+0.1 mg·L-1 NAA+1 mg·L-1 6-BA+20 g·L-1蔗糖+10 g·L-1香蕉粉,平均生根数9.47;最佳栽培基质为经过0.1%高锰酸钾浸泡0.5 h的水苔+玉米棒(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添加物对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不同培养基、不同添加物对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1/3NS较适合蝴蝶兰花梗芽的增殖,椰汁添加量以150 mL/L最适合.适量添加水解酪蛋白(CH)有助于蝴蝶兰花梗芽的增殖生长,过量的水解酪蛋白则会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蝴蝶兰新品种"郑农火凤凰"的花梗腋芽为外植体进行启动诱导,基本培养基为1/3MS,6-BA、腺嘌呤和NAA,分别设为3个处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腋芽在1/3MS+6-BA4mg·L-1+腺嘌呤4 mg·L-1+NAA0.7 mg·L-1的培养基上诱导效果较好。丛生芽增殖和壮苗生根也分别进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去茎尖茎段在1/3MS+6-BA 2 mg·L-1+腺嘌呤3 mg·L-1+NAA0.2 mg·L-1+CM(椰汁)100 m L·L-1的培养基上可取得理想的增殖倍数;增殖无根苗在1/2MS+NAA 2 mg·L-1+IBA1 mg·L-1+蛋白胨1 g·L-1+香蕉泥100 g·L-1+活性炭1 g·L-1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白皮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分化技术的优化,以此建立白皮松的再生体系.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糖浓度和不同摆放方式及不定芽继代增殖等问题.结果表明:成熟胚不定芽诱导以MS培养基最好,不定芽的平均增值系数超过4;MS中加入6-BA3~4 mg·L-1+NAA0.1~0.5 mg·L-1时不定芽的诱导率接近60%,平均分化系数可达6.0以上; 35 g·L-1的蔗糖浓度能有效的防止不定芽的玻璃化;垂直摆放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不定芽继代增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3 mg·L-1 + NAA 0.05 mg·L-1.  相似文献   

16.
以微毛樱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其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1.0 mg·L-1 6-BA +0.05 mg·L-1 NAA为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诱导率达87.5%;单芽在MS+ 0.5 mg·L -1 6-BA+0.05mg·L-1 NAA培养基中增殖系数为2.5,丛芽在MS +...  相似文献   

17.
‘农科180’番茄种苗组织培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科180’番茄种子为材料,研究其无菌萌发的条件与方法,并以其无菌苗的茎尖、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同时探讨适合其芽苗增殖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种子浸泡10~15h后采用10%(v/v)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可以获得整齐的无菌苗;不同的外植体诱导产生不定芽所用的培养基不同,其中适合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2.0mg·L-1 BA+0.5mg·L-1 IAA,适合茎尖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0.1mg·L-1 BA+0.1mg·L-1 IBA;番茄芽苗增殖以MS+0.1mg·L-1BA+0.1mg·L-1 IBA增殖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消毒方法、培养基、激素、天然有机添加物对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了铁皮石斛茎段无性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为 75% C2H6O 30 s+0.1% HgCl28min,污染率为 24.45%,发芽率为 62.22%;诱导腋芽的最佳激素组合为 2.0 mg·L-16-BA+1.0 mg·L-1NAA,腋芽诱导系数为 1.65;最适合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 Hyponex2+1.5 mg·L-16-BA+0.5 mg·L-1 NAA+20%香蕉泥,增殖系数为 5.46;最佳生根激素组合为 1.0 mg·L-1NAA+1.0 mg·L-1IBA,生根率为 95%。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皮石斛种子和茎段为材料,研究铁皮石斛快繁从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及壮苗生根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基本培养基及激素浓度和有机物等。结果表明,3/4MS为种子及茎段诱导、增殖、分化、壮苗生根阶段较合适的基本培养基,且种子作为外植体诱导增殖效果较茎段好;原球茎诱导培养基3/4MS+1.0 mg·L-16-BA+0.2 mg·L-1NAA,增殖激素浓度为1.0~2.0 mg·L-16-BA+0.1~0.2 mg·L-1NAA时效果最好,原球茎的分化激素配比为1.0 mg·L-1NAA+0.1 mg·L-16-BA,壮苗和生根培养基为3/4MS+1.0 mg·L-1NAA+0.1 mg·L-16-BA+10%马铃薯汁;有机添加物为10%的马铃薯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文心兰丛生芽增殖培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心兰‘小樱桃’花梗腋芽诱导出的丛生芽为增殖培养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基本培养基、6-BA、NAA和水解乳蛋白(LH)4种因素对文心兰丛生芽增殖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各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文心兰‘小樱桃’丛生芽增殖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文心兰丛生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6-BA>基本培养基>NAA>LH;筛选出文心兰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改良1号+6-BA 3.0mg·L-1+NAA0.1mg·L-1+LH 0.5g·L-1,45d平均增殖系数达6.53,有效提高了繁殖效率,为其种苗工程化育苗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