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猕猴桃气候生态特性及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介绍了蓟州区气候特征及地理环境,基于对蓟州区与主要猕猴桃种植地眉县的光、温、水、湿度等气象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初步得出蓟州区适宜猕猴桃生长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的地势、树龄、挂过量及栽培措施的调查,得出溃疡病发病与气象条件、病原基数、感病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主要防治措施,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溆浦县不同海拔上猕猴桃生长发育特点和品质及栽培管理措施、气象条件进行调查,对溆浦猕猴桃种植气象条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猕猴产业发展的气象建议。  相似文献   

4.
贵州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贵州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在分析贵州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从科学规划、品种结构优化、栽培技术管理、果农培训、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贵州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武功县猕猴桃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猕猴桃气候生态特征,在分析猕猴桃生长环境对气候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武功县气候观测资料,进行了猕猴桃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消费者了解贵州修文贵长猕猴桃与进口新西兰金果猕猴桃2种猕猴桃的营养差异提供参考,以贵州修文贵长猕猴桃与进口新西兰金果猕猴桃为研究对象,检测了2种猕猴桃食用果肉部分的主要营养指标。结果表明:新西兰金果猕猴桃果肉可食用部位中维生素C(108.43 mg/100g)和没食子酸(4.436μg/g)含量高于贵长猕猴桃维生素C(72.38mg/100g)和没食子酸(4.029μg/g)含量,贵长猕猴桃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绿原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均高于金果猕猴桃。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在贵州果树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果树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归纳总结出贵州果树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利用贵州83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气候资料,建立气候因子与地理因子的关系模型,用GIS软件进行区划因子的地理小网格点推算,对贵州果树进行种植气候适宜区的划分。  相似文献   

8.
基于搜集到的近百篇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猕猴桃研究文献和出版书籍,对猕猴桃生长与气象条件进行归类分析,确定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猕猴桃主要物候期气象条件的影响指标、猕猴桃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气象条件指标。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1)年平均气温为10~18℃,最适宜温度为13~17℃,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9℃,极端最高气温≤42℃,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0℃,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5~29℃,年无霜期在210~290 d最为适宜,≥10℃积温为3 500~6 000℃·d,最适宜的≥10℃积温为4 500~5 200℃·d;(2)年降水量至少为800 mm,最适宜年降水量为1 000~1 500 mm,相对湿度为60%~80%;(3)年日照时数在1 100以上,年日照百分率40%~45%。猕猴桃主要物候期气象指标及条件为(1)萌芽期的日平均温度大于10℃;春梢生长的下限温度为10℃,适宜温度为15~20℃;(2)从芽膨大起0℃积温达800~840℃·d才开始开花。开花期的下限温度为12℃,平均气温为15~20℃最适宜,开花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光照时数为70 h左右;(3)开花到坐果适宜的平均气温为15~23℃,相对湿度为70%左右,日照时数为70~80 h;坐果到成熟需≥10℃积温为2 300~2 800℃·d;(4)气温低于10℃时开始落叶,温度降低到7℃以下开始休眠。猕猴桃生长期气象灾害主要有冻害、大风、洪涝、日灼等。主要病害溃疡病、花腐病、根腐病等与气象条件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红心猕猴桃是目前在贵州六盘水种植的一种重要农产品。然而,由于严重的病虫害,产业链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内容详细介绍了红心猕猴桃常见病害类型,并从农业的角度明确提出了红心猕猴桃不同生长期的病害防治方法,以及农业控制、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和微生物控制方法。另外,明确提出了相关的种植技术,为贵州六盘水红心猕猴桃的病害防治与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7年冬季,贵州省西部地区出现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全面评估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茶树、红心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作物的影响,利用贵州西部地区的水城、盘州、六枝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192个加密区域自动站的日平均温度、降水量等资料,分析2018年1月28日至2月13日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茶树、红心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1月28日至2月13日贵州西部地区平均气温为-5.8(韭菜坪站)~6.9℃(牂牁江站),降水量为0.2(花戛站)~36.7 mm(勺米站)。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露天蔬菜、茶叶、草莓等作物造成一定的冻害,气象条件利于红心猕猴桃溃疡病的生成和潜伏,红心猕猴桃溃疡病气象预测预警系统报警6次。此次持续低温冻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18万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去除猕猴桃皮和渣中的淀粉和蛋白质,提取并制备膳食食用果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确定0.4%淀粉酶和0.4%胰蛋白酶提取猕猴桃皮和渣中果胶的适宜工艺条件。[结果]0.4%淀粉酶可有效去除猕猴桃皮和渣中的淀粉,其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0,50℃下酶解60 min;0.4%胰蛋白酶可有效去除猕猴桃皮和渣中的蛋白质,其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0,35℃下酶解6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离心、浓缩得到果胶,其中猕猴桃皮和渣中的果胶得率分别为3.10%和1.39%。[结论]通过改良酶法,建立了猕猴桃皮和渣中果胶提取的适宜工艺。  相似文献   

12.
都江堰市红阳猕猴桃种植的气候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合理布局都江堰市红阳猕猴桃种植区域,对红阳猕猴桃物候期和都江堰气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气候条件对红阳猕猴桃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都江堰市,影响红阳猕猴桃种植的关键气象因子是热量条件。根据红阳猕猴桃对热量的要求及都江堰市各地热量资源,制定出都江堰市红阳猕猴桃的种植区划。  相似文献   

13.
陕西猕猴桃黄化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猕猴桃黄化病的分布和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了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生原因和特点。结果表明,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生与土壤中铁的含量和土壤酸碱性有关,在铁含量相对较低、土质碱性的沙土和红土娄土中,黄化病的发生严重;在不同品种间,黄化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差异;随着树龄的增大,黄化病也随之加重;施有机肥有助于黄化症状的缓解和消除。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方法,研究缺素处理对猕猴桃幼苗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从6月16日定植到7月11日,大部分处理的猕猴桃幼苗长势较好,有新叶萌发,生长迅速。部分缺素处理的猕猴桃幼苗叶片表现出缺素症状。从7月11日到8月7日,所有缺素处理的幼苗状态不佳,新叶生长缓慢或停止。到8月7日,除完全营养液的处理外,其余所有缺素处理的猕猴桃叶片均表现出缺素症状。  相似文献   

15.
刘中新  宋云 《农学学报》2021,11(4):68-73
根据收集到的猕猴桃果实生长后期采集的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检测数据资料,使用前期气象资料设计并计算猕猴桃成熟熵。选取猕猴桃当年末花期次日至检测日前一日≥0℃积温和累计日照时数作为计算猕猴桃成熟熵的气象因子,按其与猕猴桃可固含量的回归系数权重加权求和,得到成熟熵指数(H)的计算公式为:H=0.28ΣT+0.72ΣS,对猕猴桃成熟熵与可溶性固形物检测含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可溶性固形物检测含量与猕猴桃成熟熵回归方程:G=-3.9875+0.0060H。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到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值(G)与检测值最小误差0.03%,最大误差-0.96%,平均误差0.083%。参照猕猴桃成熟要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0%标准,计算得到猕猴桃所需成熟熵为1949.06,预报2017—2019年猕猴桃成熟期与实况误差-1~2天,平均误差0.7天(偏迟)。运用本方法可根据气象因子计算当期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合后期气象要素预报,可提前计算预报猕猴桃成熟期,籍此可以摆脱对折光分析检测仪器的依赖,又能提前预报猕猴桃成熟期和上市期,为避免早采而造成对猕猴桃品牌形象的损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乐业县种植猕猴桃的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其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猕猴桃气候生态特性,在分析猕猴桃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利用乐业县气候资料及地形数据,采用GIS技术及小网格气候资源分析方法,对乐业县猕猴桃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按照区划结果,将乐业县猕猴桃种植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给出了细网格区划专题图,为乐业县猕猴桃出口生产基地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溃疡病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申哲  黄丽丽  康振生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1):191-193,197
通过对陕西关中(杨凌、周至、眉县)地区13个村65个猕猴桃园的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特点调查分析,发现树龄、品种与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直接相关,表现为随着树龄的增大溃疡病危害逐渐加重(3~14 a生);3个主栽品种(秦美、亚特和海沃德)中海沃德最感病.地区之间猕猴桃溃疡病严重程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除地区间小气候外,管理水平和灌溉水平均为影响溃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引种2年生野生猕猴桃苗木3年后,在其架下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观查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郁闭度为0.1-0.3的野生猕猴桃架下种植蔬菜类经济作物生长良好;播种桑苗及进行桑苗移植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为野生猕猴桃架下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湘西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和猕猴桃中重金属积累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西主要猕猴桃种植基地的土壤和猕猴桃植株中 As、Pb、Hg、Cd、Cr 等重金属的累积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 个猕猴桃种植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积累均不明显,湘西有 1 地区土壤中镉(4.900 mg·kg-1)、汞(0.634 mg·kg-1)含量有所超标外,其余各地区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以下;同时各地区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 P均远小于 0.7,有 5 处基地无重金属污染现象发生,符合绿色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所需标准,可以安全生产。各地区猕猴桃枝干、叶片中各种重金属(镉、汞除外)的含量都很小;猕猴桃对土壤中重金属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其枝干中镉含量达到 12.73%。6 个地区猕猴桃果实中各重金属的含量都低于或远低于国家标准值,属于无污染的绿色水果。通过综合分析可得,湘西猕猴桃主要种植地土壤状况良好,果实无重金属残留现象。  相似文献   

20.
采粉期及贮藏条件对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采粉期及贮藏条件对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为猕猴桃生产中人工辅助授粉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猕猴桃品种“中华系401”为试材,分别于开花前3,2,1 d及大蕾期和开花后6,12,24 h采集花粉,比较不同采粉期对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以“软枣猕猴桃”、“秦雄201”、“中华系401”和“毛花猕猴桃”雄株为试材,采集大蕾期花粉,分别进行常温贮藏(18~26 ℃)、低温(4和-15 ℃)贮藏,比较不同贮藏条件下猕猴桃的花粉生活力。【结果】开花前3 d,猕猴桃花粉生活力仅为1.92%;开花前2和1 d,猕猴桃花粉生活力分别达到48.07%和69.11%;大蕾期猕猴桃花粉生活力最高,达82.31%;开花后6,12和24 h的花粉生活力分别为66.89%,46.03%和31.40%,均不及大蕾期高。4种猕猴桃新鲜花粉的生活力均较高,达70%以上。常温条件下,猕猴桃花粉仅可贮藏6~9 d;4 ℃冷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可维持60~150 d,平均达90 d;而-15 ℃冷冻条件下花粉生活力更长,可达360 d。【结论】以采用大蕾期花粉进行人工授粉为宜;贮藏温度是影响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越低,花粉的贮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