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求‘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试材,连续3a研究‘徐香’猕猴桃采收后不同时期各品质指标包括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与IAD值变化的关系,发现‘徐香’猕猴桃后熟过程中硬度、VC含量与IAD值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IAD值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IAD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并得到了4种品质指标与IAD值变化相关的回归方程,从而实现通过测定IAD值快速判断‘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秦美猕猴桃采收期间各处理的试验,结果显示:(1)猕猴桃采前催熟、提前采果、室温催熟与自然成熟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差异明显,其营养指标采前催熟含量最高,提前采果营养指标最低。(2)采前催熟提前食用的天数最多且营养品质最好;提前采果也提前了较多的食用天数,但营养指标降低明显;室温催熟界于前二者之间。作者建议猕猴桃采收期,采用采前催熟和室温催熟可以使猕猴桃提早上市,切不可提前采果。  相似文献   

3.
为猕猴桃新品种瑞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瑞玉猕猴桃为试验材料,于花后28d开始每隔14d持续测量田间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干物质等指标,探明从花后至成熟过程中果实形态、生长和发育等特性,以及果实干物质积累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瑞玉猕猴桃果实发育的动态曲线。结果表明:瑞玉猕猴桃在花后28~152d的发育过程中,果实单果重、横纵径、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前68d增长较快,平均单果重可增长至55.6g,完成果实77.3%的单果重生长量;152d后单果重、横纵径的生长基本停止;152~180d干物质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很快,硬度迅速下降。瑞玉猕猴桃的最佳采收期在花后144~152d,此期间其可溶性固形物为7%,硬度为7.3~7.4kgf,干物质含量为20.81%,适宜采收且有利于后期贮藏。采收期不宜晚于花后152d。  相似文献   

4.
采收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秦美猕猴桃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1种在采收期筛选优质秦美猕猴桃商品果的方法。结果表明,采收时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7.00%以下的猕猴桃,后熟到可食用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反而最高,V c和可滴定酸等营养指标较好,食用品质和贮藏品质最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7.00%的果实,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7.00%的果实软化、腐化完毕时间延迟15、27 d。因此可利用手持糖量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来选择食用品质好且耐储藏的猕猴桃。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软枣猕猴桃果实最佳采收期,以"桓优1号"软枣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果实采收期提前20d照样能够后熟软化,采收期越早,成熟软化所需时间越长,贮藏品质越差,但上市时期不发生变化。软枣猕猴桃果实在从常规采收期(下早霜前)前5d开始果实增重缓慢,接近最大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但与其他采收期的果实相比,进入软化期和腐烂进程基本一致,因此,从果实的品质角度考虑应从9月25日开始,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7.2%开始采收为宜。为了流通运输的需要可适当提前采收,但品质会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估计里岔黑猪及其与巴克夏杂交猪(巴里猪)达100 kg体重日龄(D100)的校正系数CFA,并比较两种校正系数的校正效果,为里岔黑猪和其他地方猪种D100的估计提供参考。【方法】以554头里岔黑猪、941头巴里1代和755头巴里2代猪为研究对象,利用润农性能测定系统,收集它们肥育期的体重和日龄数据。根据始测日龄≥60d、始测体重≥25 kg等标准对数据进行质控,质控后的数据用于CFA的估计。CF是两条直线斜率的比值,其中分子是体重对日龄回归直线的斜率,分母是经过终测点(终测日龄和终测体重)和原点(日龄和体重均为0)直线的斜率。A是体重对日龄一元回归方程的截距,通过拟合体重对日龄的一元回归方程直接得到。校正系数估计出来后,用方差分析来检验性别和群体对校正系数的影响,并把估计的CFA分别代入各自的校正公式,分别计算D100,即CFA的校正日龄(D100CF和D100A)。通过t检验,比较D100CF和D100A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然后利用每个个体的体重和日龄,分别建立日龄对体重的回归方程,并根据各自的回归方程计算达100 kg体重的回归日龄(D100reg)。通过计算D100CF和D100A与D100reg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其与D100reg差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来比较CFA的校正效果。最后用另外2个群体的校正系数来校正某个群体,计算D100CF和D100A与该群体D100reg的相关系数来评估校正系数的通用性。【结果】由于性别和群体显著影响校正系数,因此需要分性别和分群体估计校正系数。里岔黑猪、巴里1代和巴里2代阉公猪(母猪)的校正系数CF分别为1.426(1.346)、1.340(1.389)和1.372(1.380),A分别为60.65(54.15)、49.92(57.00)和54.25(57.53)。D100CF和D100A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3071),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8(P<0.0001)。D100CF和D100A与D100reg的相关系数均≥0.9917(P<0.0001),它们与D100reg差值的平均数分别为-0.1385和-0.2741d,标准差分别为2.5532和2.5446d,差异均不显著(P>0.05)。用另外2个群体的校正系数来校正某个群体,D100CF和D100A与该群体D100reg的相关系数均≥0.9793(P<0.0001)。【结论】本研究估计的D100校正系数CFA与国家生猪产业体系使用的CFA有较大差异。CFA的校正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在适当的结测体重范围内,它们的校正效果都非常好。在研究的3个群体中,用另外2个群体的校正系数来校正某个群体的校正效果也非常好,说明里岔黑猪D100的校正系数可以为其他地方猪种D100的估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红肉猕猴桃‘红阳’和绿肉猕猴桃‘金魁’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和Vc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红阳’和‘金魁’猕猴桃可溶性总糖含量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红阳’猕猴桃糖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呈现上升的趋势,只是前期(盛花后95天之前)上升比较平缓,后期较迅速,至果实成熟期达最大含量(6.87%)。而‘金魁’猕猴桃糖含量呈现上下波动趋势:前期上升,至盛花后50天下降,之后又上升,临近果实成熟时略有下降。果实发育过程中,两种类型猕猴桃的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一致,即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唯一不同的是,‘金魁’猕猴桃酸含量下降趋势比较缓慢,而‘红阳’猕猴桃则比较迅速。成熟果实中‘金魁’猕猴桃酸含量为1.08%,‘红阳’猕猴桃为1.20%。两者果实中糖酸比的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在‘红阳’猕猴桃中前期上升缓慢后期较快;‘金魁’猕猴桃中先下降后上升,临近成熟时又略有下降。此外,两种类型猕猴桃的Vc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即果实发育前期快速上升后期下降,在果实成熟期又稍有回升。但‘金魁’猕猴桃的Vc含量变化节点稍晚于‘红阳’猕猴桃。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有机成分产地指纹特征及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地域来源猕猴桃有机成分组成特征及含量差异,各有机成分指标对猕猴桃产地来源的判别效果,探讨有机成分指纹分析技术对猕猴桃产地鉴别的可行性。【方法】检测来自陕西周至和眉县、四川沐川、湖南永顺3个主产区93份猕猴桃样品的VC、VE、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及总糖含量,分别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多重比较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猕猴桃的有机成分指纹信息有显著差异。陕西周至和眉县猕猴桃的VC含量最高,VE、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最低;四川沐川样品的VE、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最高,总酸含量最低;湖南永顺样品的总酸含量最高,VC含量最低。利用VC、VE、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及总糖含量对猕猴桃产地进行判别分析,回代检验正确判别率为92.2%,交叉检验正确判别率为90.0%。【结论】不同地域来源的猕猴桃有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有机成分指纹分析是用于猕猴桃产地鉴别的一种潜在技术。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CO2施肥促进樱桃番茄提前成熟 5~6 d,千禧、贝妮单果重分别提高6.2%、5.4%,产量分别提高10.5%、11.7%;CO2施肥提高了樱桃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酸、可溶性固形物、VC 和番茄红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试材,连续3年研究‘徐香’猕猴桃采收后不同时期各品质指标(包括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与I_(AD)值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徐香’猕猴桃后熟过程中硬度、Vc含量与I_(AD)值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I_(AD)值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I_(AD)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并得到了4种品质指标与I_(AD)值变化相关的回归方程,实现通过测定I_(AD)值快速判断‘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物质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不同品种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Elizabeth和创新1号甜瓜在果实未成熟时期的芳香物质以醛类和醇类物质为主。之后是醛类和醇类物质向酯类物质转化的时期。甜瓜果实成熟期香气成分以酯类物质为主,仅有少量的醛类和醇类物质。同时研究了2种甜瓜成熟过程中乙烯的释放、乙烯合成前体及其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差异对芳香物质形成的影响,随着果实成熟,乙烯大量释放,芳香物质也发生明显变化,不同成熟阶段的甜瓜果实芳香物质无论从种类还是含量上都具有显著的差异。说明乙烯在调控香气生成中有重要作用,内源乙烯的自动催化使乙烯生成增加进而促进香气物质生成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软枣猕猴桃果实成熟度的划分标准,进而确定不同销售需求的最佳采收期,并对在冷库贮藏的七成熟、八成熟和九成熟的果实特性进行研究,为不同成熟度的软枣猕猴桃贮藏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软枣猕猴桃不同采收期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淀粉、单宁、种子转色指数,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各分级指标权重,建立软枣猕猴桃综合值评分模型;并以此为标准,对果实成熟度进行分级,测定不同采收期的软枣猕猴桃冷藏期间的理化指标。【结果】盛花期后76 d和78 d果实的6个指标综合评分≤0.3209,划分为七成熟,盛花期后80 d和82 d果实的6个指标综合评分为0.3209—0.4562,划分为八成熟,盛花期后84、86、88、90和92 d果实的6个指标综合评分为0.4562—0.6440,划分为九成熟,盛花期后94和96 d果实的6个指标综合评分≥0.6440,划分为十成熟。在贮藏过程中,八成熟果实在后期腐烂指数显著低于七成熟的果实,硬度显著高于七成熟的果实,八成熟和九成熟果实的单宁含量在贮藏14 d后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八成熟果实的VC含量在贮藏70 d时最高,七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成熟度的果实,八成熟和九成熟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增减程度差异不大。七成熟果实不能在采后的贮藏过程中完成后熟,达不到预期的口感与风味;九成熟果实在贮藏后期风味良好,但贮藏期最短;八成熟果实贮藏后各项生化指标可达到最佳状态。【结论】软枣猕猴桃果实的6个指标综合评分分别为≥0.6440、0.4562—0.6440、0.3209—0.4562、≤0.3209时,可将果实成熟度确定为十成熟、九成熟、八成熟和七成熟;七成熟果实口感与风味不好,八成熟果实适合长期贮藏、错季节上市及远距离运输后销售,九成熟果实适合采后本地销售鲜食及加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架式对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单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进一步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基因转录与单萜积累的关系,以期为生产中架式选择及葡萄果实香味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T型和V型架式栽培的‘爱神玫瑰’葡萄果实为试材,于果实成熟初期(花后30 d)开始取样,直至果实完全成熟。连续两年常规方法测定果实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SPEME-GC-MS)测定果实中单萜类组分和含量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单萜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脱氧木酮糖磷酸合酶基因(DXS1DXS3)、脱氧木酮糖磷酸还原异构酶基因(DXR)、异戊烯基焦磷酸还原酶基因(HDR)、里那醇合成酶基因(Liner syn)和萜品醇合成酶基因(Terp syn)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果实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成熟期的T型架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V型架,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2016年和2017年两种架式果实样品中分别检测到27和28种单萜类化合物。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架式主要萜烯类化合物组分不尽相同,随着果实成熟,主要萜烯类成分也发生变化。成熟时,T型架果实中主要单萜类化合物有里那醇、柠檬烯、α-萜品醇、β-cis-罗勒烯和香叶醇;V型架主要有里那醇、α-萜品醇、柠檬烯、橙花醚和β-cis-罗勒烯等,其中以里那醇含量最高。2016年成熟期T型架果实单萜总量达到108.18 μg?L -1,是V型架最高含量的1.9倍。而2017年成熟期T型架果实单萜总量达到403.24 μg?L -1,是V型架最高含量的1.5倍;大多数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在成熟时表现为T型架显著高于V型架。在整个果实成熟期间,两种架式葡萄果实单萜类化合物积累表现为两种变化模式,包括里那醇、香叶醇、橙花醇及萜品醇等在内的大部分化合物遵循第一种模式,即在果实成熟时含量达到最高。但是不同架式表现又略微不同,(E,Z)-别罗勒烯、β-cis-罗勒烯、柠檬烯和α-萜品醇等化合物在T型架果实中表现为先下降,花后57 d急剧升高,成熟后期(花后76 d)又下降的趋势。而在V型架果实中这些化合物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上升,花后48 d达到积累高峰,之后又逐渐下降至最低含量。另外,果实成熟期间单萜合成途径基因(DXS1DXS3DXRDHRLiner synTerp syn)表达量随着果实成熟呈上升趋势。不同架式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单萜总量积累规律与DXS3HDRLiner synTerp syn表达规律相似。成熟期T型架果实中各个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V型架,与单萜类化合物积累模式相一致。【结论】T型架式栽培更有利于果实单萜类物质的积累,T型架式单萜类化合物的高效积累与其代谢途径多个关键酶基因高效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学学报》2019,18(11):2514-2520
The kiwifruit trees (Actinidia deliciosa cv. Bruno) were sprayed with 5 mmol L–1 oxalic acid (OA) or water (as control) at 130, 137 or 144 d after full-blossom, and then the fruit were harvested at commercial maturity and stored at room temperature (20±1)°C for 13 d. The effect of pre-harvest spraying of OA on postharvest quality of kiwifruit was evaluated during storage. The OA spraying slowed the increase in 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 and decrease in titratable acid (TA), as well as increased contents of ascorbic acid (AsA) and total-AsA accompanied with higher AsA/DHA ratio in kiwifruit during storage. Moreover, the OA sprayi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ontents of acetaldehyde and ethanol in kiwifruit, along with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activities of enzymes involved in ethanol fermentation metabolism during the later period of storage, which was beneficial to control off-flavor associated with over accumulation of ethanol during postharvest. It was suggested that pre-harvest spraying of OA might maintain the postharvest quality of kiwifruit in relation to delay in fruit ripening, AsA maintenance and regulation of ethanol ferment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参考作物蒸散量(ET0)与显著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各显著气象因子对滴灌枣园实际蒸散量(ETc)的贡献率。【方法】在阿克苏地区枣树滴灌试验,选取Penman-Monteith(PM)、Hargreaves-Samani(HS)、Priestley-Taylo(PT)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ET0的显著气象因子,以及各显著气象因子对枣园ETc的贡献率。【结果】平均相对湿度(RH)与ET0呈负相关,太阳辐射(Rn)、天顶辐射(Ra)、最高温度(Tmax)、最低温度(Tmin)、平均温度(T)、风速(U)与ET0呈正相关;各模型的显著气象因子对ETc贡献率为:PM-Rn(62.6%)、U(19.9%)、T(11.8%)和RH(5.7%);HS-Tmax(55.1%)、Tmin(30.1%)、Ra(11.6%)和T(3.2%);PT-Rn(84.1%)、T(12%)和Tmin(3.9%)。【结论】TmaxRn对滴灌枣园ETc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酿酒葡萄成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葡萄成熟过程中,果实重量呈双"S"型变化,含糖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含酸量在达到较高水平后,持续下降,最终含量受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影响。白色与红色品种的适宜采收成熟度:含糖量与糖/酸分别是190~204g/L、17~22,190~210g/L、17~25。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冠气温差的阿克苏成龄红枣缺水诊断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强  岳春芳  曹伟 《新疆农业科学》2019,56(12):2256-2262
目的】研究基于冠气温差的阿克苏地区红枣水分亏缺诊断及预测,提出以冠气温差作为水分亏缺指标,指导阿克苏地区红枣的精准灌溉。【方法】采用红外测温仪测得枣树各生育阶段冠气温差,结合采集的土壤相对含水量RSW、冠层净辐射值Rn、风速V、空气温度Ta和湿度RH,以彭曼公式为理论模型,分析红枣冠气温差与土壤墒情及气象因子的关系,并以红枣各生育期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上限值对应的冠气温差作为水分亏缺的判断指标。【结果】红枣各生育期晴天ΔT随时间表现出单峰抛物线关系,阴天ΔT随时间表现出多峰曲线关系,阴天日ΔT绝对值明显低于晴天日,ΔT峰值均出现在13:00~14:00;ΔTRSWRnVTaRH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RSWRnΔT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他因素不显著;考虑RSWRnΔT回归模型表达式为ΔT=4.8-11.7RSW+0.003Rn,只考虑RSWΔT回归模型表达式为ΔT=5.5-12.2RSW。【结论】阿克苏地区红枣萌芽期和展叶期临界冠气温差为-2.43℃,开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临界-3.04℃,果实成熟期临界冠气温差为-1.82℃,当晴天日14∶00实测冠气温差高于对应生育期的临界冠气温差时,需灌溉,否则不需要灌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膜下滴灌水稻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对灌浆期控水的响应,为干旱区水稻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田间持水率(θs)为参考,水稻灌浆期设置90%θs(W1)、80% θs(W2)和70% θs(W3)的3种不同灌水控制下限,以常规淹灌为对照(CK),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的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根系活力、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 灌浆期控水会导致水稻的光合作用减弱,与对照(CK)相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分别下降15.12%~72.38%、25.32%~67.59%、5.93%~24.34%和29.62%~62.61%。灌浆期控水可增强水稻抗氧化系统酶活性,W3的SOD、CAT和POD均最高,比CK依次高出77.78%、24.64%和14.24%。在灌浆期,控水下限越低,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越高,可溶性蛋白越低;W3的可溶性糖含量是其他处理的1.35~2.32倍,CK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出控水处理6.72%~25.24%。CK最高产量为8 222.12 kg/hm2,比W1、W2、W3增产16.37%~59.96%。与CK相比,控水处理耗水量下降56.06%~61.6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8.65%~48.79%。【结论】 膜下滴灌水稻灌浆期控水对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稻米品质影响负显著,不宜控水,灌浆期灌水上下限分别设为5和10 cm水层,可保证水稻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猕猴桃全基因组数据,开发、筛选一批多态性高、通用性强的SSR引物,为猕猴桃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等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红阳’猕猴桃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435对SSR引物,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进行等位变异检测。首先,采用遗传差异较大的5份猕猴桃种质资源对引物进行有效性筛选;其次,选择9个物种或杂交组合的16份猕猴桃种质资源开展引物复筛;最后,利用所选引物对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内猕猴桃属51个类型共225份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分型及亲缘聚类分析。【结果】 从435对引物中初筛到216对有效性引物,经复筛确定分布于29条染色体上的67对引物为最终核心引物。67对引物在16份种质中共得到842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检测到等位变异6—1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2.5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27(A-Geo-149)—13.84(A-Geo-407)个,平均为8.18个;观测杂合度(Ho)为0.60(A-Geo-073)—0.93(A-Geo-158),平均为0.77;期望杂合度(He)为0.72(A-Geo-149)—0.92(A-Geo-101、A-Geo-158),平均为0.8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7(A-Geo-149)—0.92(A-Geo-158),平均为0.84;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47(A-Geo-149)—2.73(A-Geo-101),平均为2.22,说明引物的多态性极高,适用于猕猴桃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225份种质资源聚类结果能明确揭示猕猴桃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结论】 筛选出的SSR引物稳定、可靠,多态性与通用性高,可作为核心引物用于猕猴桃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指纹图谱构建、核心种质挖掘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贵州猕猴桃人工栽培生态气候条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贵州猕猴桃的生态气候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贵州不同地区猕猴桃生育期的变化、春梢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开花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果实生育和成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