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柑橘是一种适合在亚热带栽培的水果,栽培中主要的病害有柑橘黄龙病、溃疡病及炭疽病等;主要的虫害除柑橘红蜘蛛、铁壁虱及潜叶蛾外,还有介壳虫类、吉丁虫类及蚜虫类等。应当从苗木选择、栽培时间、生长环境控制这3个环节来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以预防措施为主,尽量做到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2.
柑橘溃疡病发生与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柑橘溃疡病对柑橘生产危害严重,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从柑橘溃疡病害发生、预报、抗性机制和抗性利用等方面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对柑橘溃疡病研究取得的进展。对影响柑橘溃疡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不同柑橘种类或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差异、组织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与抗性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胡明 《种子科技》2023,(6):108-110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又被称为“柑橘癌症”,一旦暴发,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会造成大量柑橘树木死亡,给柑橘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调查研究显示,柑橘黄龙病无药可治,但是能够预防和控制。为了确保柑橘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减少柑橘黄龙病的为害,应明确柑橘黄龙病的发病原因,分析当前防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减少柑橘黄龙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是国内外柑橘产业头号检疫性病害。柑橘黄龙病为毁灭性病害,其病原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植株一旦感病后,可在2~5年内丧失结果能力或死亡,若不及时防治,其蔓延速度十分惊人,为世界性难题,目前只能依靠综合防治技术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选取沙糖橘、蜜橘,用3组不同保鲜剂对沙糖橘、蜜橘进行保鲜处理,研究其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组保鲜剂对柑橘病害都具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保持在72%以上;28%咪抑+增效剂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最好,控制沙糖橘、蜜橘发病率分别为8.89%,1.94%,防效在80%以上,可有效减少柑橘发病腐烂,减少损失,是采后柑橘病害防治、保鲜首选。  相似文献   

6.
麻玉香 《种子科技》2023,(9):109-111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种植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又被称为“柑橘癌症”,发病之后会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柑橘树死亡,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从对柑橘黄龙病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没有高效的治疗方法,应采取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控的措施,减少黄龙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文章论述了柑橘黄龙病发生特点、发病规律,阐述了该病发生和蔓延的原因,论述了柑橘黄龙病的防控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溃疡病是柑橘种植上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也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由于放松了检疫,致使该病随着苗木、接穗、种子、鲜果调运而传播扩大。目前我国以广东、福建、台湾、广西、四川等省区的柑橘受害最重,湖南和其他柑橘产区也都有不同程度受害。该病常引起柑橘落叶、枯枝、落果,导致树势减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影响着果实的商品价值。笔者根据多年观察与生产实践,将该病的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控技术进行总结,目的是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一、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8.
黄龙病是存在于植物的韧皮部组织的一种病害,造成国家柑橘产业损失高达22亿美元。目前,ARS(美国农业部主要的内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对黄龙病病菌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该病菌是柑橘嫁接时,由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fri)——种以各种柑橘植株为食的有褐色斑点的小昆虫,传播的。它通过影响植物体内养分流通,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相似文献   

9.
巴西圣保罗大学与巴西柑橘基金会目前正合作研究一项新的检测方法,即使用激光来检测柑橘病害,尤其是柑橘溃疡病。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用绿色激光照射甜橙树或以甜橙作砧木的其他柑橘树时,会因树体健康状况不同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目前研究人员已研究出了怎样用此方法鉴别柑橘及实验室苗木上的溃疡病,该技术有望在1年后推广到生产中。在此之前,检测柑橘溃疡病的惟一方法就是目测。当人们目测出溃疡病时,该病可能已大面积传播开了。巴西圣保罗州法律明确规定,当柑橘园内有0.5%的植株感染了柑橘溃疡病时,种植园周边的柑橘树就都要移除;…  相似文献   

10.
<正>80%必备可湿性粉剂,是美国仙农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铜离子释放系统"杀菌剂,它对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均有效,并且有钝化病毒的作用,有效成分为80%水胆矾和两水硫酸钙结合体。对柑橘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  相似文献   

11.
<正>喜好高温、高湿环境的柑橘溃疡病,近年来随着沃柑等感病品种的北上,发病面积也随之扩展。但由于多数橘农的粗犷管理和防治技术不到位等原因,溃疡病近年来已发展成了仅次于黄龙病的第二大柑橘病害,日益制约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下称龙湾化工)4月27在五十多位经销合作伙伴见证下,成功首发上市的噻菌铜新品嘉~?,不仅成为了防控溃疡病的新星,同时也成为了种植者心中应对多种细菌性病害时"杀菌治病和增产创收"的新利器。  相似文献   

12.
<正>柑橘潜叶蛾,又名绘图虫、鬼画符、潜叶虫,属鳞翅目、潜叶蛾科,其发生遍布全国柑橘产区,是为害柑橘树夏、秋梢的主要害虫。如防治不及时,就会导致卷叶、新梢生长差,削弱光合作用,影响树势和次年开花结果,同时也为溃疡病的入侵和红蜘蛛等害虫的聚居、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下面将其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帮助果农科学防治。一、发生特点1.形态特征其成虫为银白色小蛾,体长2毫米,翅  相似文献   

13.
赖元洪 《科学种养》2013,(11):31-31
金柑是闽西的特色水果,上杭县南阳镇是金柑的主产区,种植面积4146公顷,产量3912吨。2008年,南阳镇日新村发现金柑黄龙病病株,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病害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普查,未发现新黄龙病病株。柑橘黄龙病是由柑橘黄龙病致病细菌(类细菌),经木虱或种苗(接穗)传播后引发的传染性、毁灭性病害。根据近几年的防治经验,总结出该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家将我命名为溃疡病,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把我定为柑橘最危险的病害之一。1913年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与佛罗里达州首先把我定为一种新的病害,1915年美国科学家通过两年的研究,分离并鉴定了我是一种病原菌,并对我追踪溯源,认定我是1910年随日本的温州蜜柑与一种叫枳的植物幼苗带进德克萨斯州的。据1899年日本福冈县田主丸,其后在和歌山、静冈与千叶各县的脐橙上曾发现我的身影,只不过  相似文献   

15.
柑橘储藏病害包括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两种类型,前者系柑橘在储藏过程中由多种真菌寄生所引起的病害,常见的有青(绿)霉病、蒂腐病、黑腐病、炭疽病;后者又叫生理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与果实生理活动不相适应等非病菌因素所引起,常见的有油斑病、褐斑病、水肿病、枯水病。二者均造成果实腐烂变质,对柑橘采后效益影响极大,在柑橘储藏上务必引起果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据悉,为控制柑橘重大病害柑橘黄龙病发生蔓延,阿根廷国家农业食品卫生质量行政部(SENASA)提醒种植户,该病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苗木繁殖和染病柑橘材料进行,染病柑橘材料可能会严重影响到柑橘产区。黄龙病控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该病菌的潜伏期较长,植株在感染后的6个月一般不会表现出症状,有的潜伏期甚至长达两年。阿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柑橘的稳产高产以及保证柑橘果实的优良品质,掌握柑橘科学且高效的栽培技术是关键。柑橘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果农的收益,也可以为我国柑橘产业的可发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本文就柑橘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从栽培前的建园选地的要求、幼苗的获取与选择;栽培季节的选择、种植密度的大小、整形修剪的要点、施肥时间的选择、保花保果的方式方法以及防治病虫害需把握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柑橘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柑橘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是柑橘生产的适宜区之一。1978年以来,湖北省柑橘产业发展迅速,面积稳步增长,产量波动增加,单产逐年提高,柑橘在水果种植中所占比例日趋合理,柑橘产后处理和加工已有一定的基础,柑橘业已成为湖北省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为了确保湖北省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应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湖北省柑橘产业带(区);着力实施以品种、品质、品牌和增加柑橘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内容的“三品一增”科技工程,促进柑橘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柑橘采后生理及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采后仍是活的有机体,由于切断了树体的营养供给,其果实品质和生理代谢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综述柑橘采后生理代谢(水分、营养、呼吸作用和酶活性等)的变化、生理病害(枯水病、褐斑病、冷害等)及病害防治技术(控制温度、热处理、保鲜剂处理、气调贮藏、涂膜处理、臭氧处理等)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抗溃疡病病菌相关PRR(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基因,本研究以接种了溃疡病菌Xcc的抗病种质枸橼C-05(JY C-05)和感病种质冰糖橙(BTC)、酸橙(SC)及早蜜椪柑(ZM)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PRR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PRR基因中的LYK5(LYSIN MOTIF-CONTAINING RECEPTOR-LIKE KINASE5)基因在枸橼C-05中表达上调而在其它感病种质中表达下调,表明LYK5基因可能与枸橼C-05抗溃疡病相关;对枸橼C-05和感病种质LYK5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差异分析,发现枸橼C-05 LYK5基因与冰糖橙、来檬(LM)有差异,但是与大香橼(DXY)和爪哇柠檬(ZWNM)LYK5基因相似度为100%,说明基因结构差异不是枸橼C-05的LYK5基因参与抗溃疡病的原因;进一步对其蛋白关键结构域进行比较分析,显示LYK5蛋白质信号肽第16位氨基酸、LysM基序区域(第203号氨基酸,第209号氨基酸)和蛋白激酶结构域(第394位,第449位,第468位,第492位,第647位氨基酸)存在差异;同时,对其三级结构进行比对发现枸橼C-05 LYK5蛋白结构与感病种质冰糖橙、来檬、爪哇柠檬和大香橼并无差异,进一步表明LYK5基因参与枸橼C-05抗溃疡病的过程不是由其蛋白结构差异所致。分析枸橼C-05和其他柑橘种质的LYK5启动子,大多数元件的差异不能区分抗病和感病柑橘种质,只有枸橼C-05缺失激活分生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其他柑橘种质均有该元件,这是不是LYK5在接种Xcc的不同柑橘中表达差异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