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概述了热处理在果蔬贮藏保鲜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涉及热处理对果蔬硬度、风味、颜色和失重等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果蔬呼吸强度、乙烯及相关酶、保护酶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生化的影响,果蔬贮藏保鲜中热处理可以控制果蔬虫害、果蔬采后病害以及减轻果蔬的冷害,提出了热处理在果蔬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提高采后果蔬抗冷性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贮藏是采后果蔬最有效并且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保鲜技术,但是一些对低温敏感的水果和蔬菜,在低温贮藏中容易发生冷害现象,给采后果蔬造成重大的损失.热处理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物理处理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采后果蔬的抗冷性.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热处理对采后果蔬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采后果蔬生理生化的影响,而热处理提高果蔬抗冷性的机理以及关键信号途径尚不太清楚.对热处理提高采后果蔬抗冷性可能存在的机理进行分析,表明热处理诱导的果蔬抗冷性与细胞膜完整性、活性氧信号、热激蛋白、精氨酸途径、糖代谢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具有共同的特点:热处理最终均是通过诱导增强抗氧化酶体系的活性、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果蔬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热处理对采后果蔬及品质的影响,讨论了热处理对果蔬衰老方面的生理特征如乙烯释放、呼吸、软化、色泽变化及固形物和酸等风味的变化,热处理导致果蔬产生热抗性、防止热害和冷害方面也进行探讨,并展望了热处理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在果蔬保鲜贮藏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热处理技术进行果蔬保鲜贮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后热处理技术能减少果蔬贮运期间的腐烂,为无毒、无农药残留的采后病害控制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采后热处理对果实病虫害及生理生化影响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热处理对果蔬的病虫害、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以及应用热处理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热处理方法的种类及热处理对果蔬采后生理、采后贮藏品质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超高压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非热处理果蔬贮藏技术之一,本文从超高压技术对果蔬及其制品酶活性、微生物、感官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超高压技术在果蔬贮藏与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并对超高压未来将延伸的领域作了展望。超高压处理不会丢失果蔬的有益成分,能使果蔬及其制品货架期短、营养消耗大等问题有所解决,该技术在果蔬及其制品方面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逐步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冷藏工艺对荷兰黄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荷兰黄瓜进行了贮藏实验研究,着重考察了贮藏过程中黄瓜失水、可溶性固形物及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预冷及预热处理后荷兰黄瓜的冷藏效果明显好于采后直接冷藏,室温贮藏效果最差。同种处理方法加保鲜膜后,黄瓜的贮藏品质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在果蔬贮藏前进行预冷或预热处理,并装入专用的保鲜袋中进行冷藏是最大限度保持果蔬品质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黄瓜贮藏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果蔬冷害的效果和机理,选用“新丹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后分别用42、37、33℃和对照(20℃)处理24h,然后2℃低温下贮藏;测定了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相关细胞膜渗透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33-42℃温度范围内,热处理可减轻黄瓜低温贮藏冷害,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可溶性蛋白合量的下降,提高度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的活性,可以保护膜的稳定性;在低温贮藏过程中,乙烯的释放量没有明显的峰值出现,又后期逐渐降低,但热处理能明显减少贮藏过程中乙烯的释放。在试验热处理温度中37℃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进行分析,主要包含减压贮藏、加压保鲜、气调贮藏保鲜、辐射贮藏保鲜以及新鲜保鲜剂保鲜等,本文针对未来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不断提升果蔬贮藏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热泵技术应用于果蔬干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应用于果蔬的热泵干燥器现状进行调查,针对果蔬的自身特点,介绍干燥过程中的除湿控制方式;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热泵干燥器,分析其系统组成、干燥条件以及干燥效果.相较于传统干燥器,热泵干燥器在评价干燥器的各项性能指标方面更具优势,且经济效益明显,并可实现干燥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应加大果蔬热泵干燥器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2.
果蔬传热传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后果蔬仍然具有生物特性,在贮藏或销售过程中会进行新陈代谢,这个过程伴随着热量交换和质量传递,研究该过程有利于掌握果蔬的品质变化规律,优化贮运设备.在阐述果蔬传热传质过程中水分迁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在果蔬传热传质研究上应用较广泛的方法,包括试验方法、数学模型方法和CFD方法,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其中,试验研究具有准确、直观性强等特点,但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数学模型方法为果蔬品质变化的预测提供了新途径;数学模型和CFD方法具有不受果蔬季节性限制等优点,但需对结果进行修正和验证.  相似文献   

13.
果蔬贮藏中的逆境效应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分析总结逆境生理和果蔬采后生理与贮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贮藏中逆境效应及利用的概念,即根据果蔬反应,利用逆境条件控制其生长发育,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并以此指导发展新的贮藏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1-MC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甲基环丙烯(1-MCP)是一种新型的化学保鲜剂,通过抑制乙烯的产生、阻止乙烯作用的生理过程延缓果蔬的腐败和衰老,从而达到延长果蔬贮藏保鲜期的目的。通过对1-MCP的性质、果蔬贮藏保鲜的作用机理及影响1-MCP保鲜效果的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了卜MCP对果蔬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以及1-MC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果蔬贮藏环境中适当的湿度可以抑制果蔬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果蔬的干耗并保持果蔬的鲜脆,延长保鲜周期。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加湿原理,对现有加湿技术进行分类,分析在果蔬贮藏领域常用加湿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同时对各种加湿方式的性能进行对比,提出了加湿方式的展望,以促进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果蔬贮藏加湿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贮藏环境中适当的湿度可以抑制果蔬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果蔬的干耗并保持果蔬的鲜脆,延长保鲜周期.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加湿原理,对现有加湿技术进行分类,分析在果蔬贮藏领域常用加湿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同时对各种加湿方式的性能进行对比,提出了加湿方式的展望,以促进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涂膜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佳琪  黄灏  吕远平  姚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50-14351,14356
[目的]研究改性魔芋甘露聚糖涂膜的保鲜效果。[方法]以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巨峰葡萄(Vitis labruscanaKyoho)、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Mill)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没食子酸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对果蔬涂膜的保鲜效果。[结果]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抑制常温条件下果蔬的呼吸强度,降低其失重率,提高其好果率。随着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酯化度的增大,其保鲜效果增强。[结论]该研究可为应用新型膜材保鲜果蔬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对保定市场上常见的17种果蔬分别进行蒸、煮或微波处理,再用普鲁士蓝法、Fenton法和FolinCiocaheu法测定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并与新鲜果蔬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热处理方法对果蔬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微波处理可使果蔬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提高,蒸或煮处理后大部分果蔬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存储条件(室温、冰箱4℃冷藏、保鲜膜冷藏和保鲜盒冷藏)和存储时间下白菜、黄瓜、芸豆和冬瓜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低温条件下,4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随存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在相同的存储时间,低温条件下存储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条件下;(3)三种低温处理,亚硝酸盐的含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保鲜盒冷藏、保鲜膜冷藏和冷藏;(4)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变化速率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