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陕西兰科3种新记录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野生兰科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西藏杓兰(Cypripedium tibeticm)、河南卷瓣兰(Bulbuphyllum henanense)、尾瓣舌唇兰(Platanthera mandarinorum)为陕西新分布种,至此,陕西的兰属已有7种,石豆兰属已有2种,舌唇兰属已有4种.  相似文献   

2.
兰属中许多类型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并在兰花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兰属植物复杂的演化、遗传历史,一直以来分类鉴定困难,存在诸多分类学争议。近年来,快速发展的DNA条形码技术为兰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利用12个兰属本地样品和250条GenBank下载的兰科ITS2序列(其中81条属于兰属),通过BLAST1、遗传变异、建树法等分析评估了ITS2序列用于兰属植物分子鉴定的可行性,并基于建树结果探讨了兰属的系统发育关系。BLAST1结果显示,ITS2序列可以准确鉴定12个本地兰属样品的属、亚属划分,鉴定成功率达到100%;在组水平也具有较好的鉴定能力,鉴定成功率为92%,但在物种水平上的鉴别能力较差,鉴定成功率仅17%。参考库(GenBank下载的250条兰科ITS2序列)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兰属ITS2序列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率为74.9%),在属、亚属水平上能较好地区分,但在组或组下的物种水平,由于组内和组间变异、种内和种间变异存在较大重叠,鉴别能力较差。建树结果显示,ITS2序列可以将兰属中的建兰亚属、兰亚属和大花亚属明显区分开,建兰亚属与兰亚属亲缘较近,两者与大花亚属亲缘较远,同时还发现莲瓣兰与春兰在系统发育树中关系紧密,结果支持Du Puy & Cribb的3亚属划分,并暗示莲瓣兰可能是春兰下的一个变种或品种(支持率为69%)。综上所述,ITS2序列在兰属植物的分子鉴定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兰属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的辅助条形码。  相似文献   

3.
贵州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贵州兰科植物资源,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标本鉴定,收集相关资料文献进行整理发现,贵州原生兰科植物由84属280种组成,其中,含20种以上的有3属,即兰属(24种)、石斛属(23种)和虾脊兰属(21种);含10~19种的有3属,分别是玉凤花属(16种)、羊耳蒜属(18种)、石豆兰属(14种);含5~9种的有5属,含2~4种的有32属,含1种的有41属.同时阐述了影响贵州兰科植物的因素,并提出了保护兰科植物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白仙女’(Degarmoara Winter Wonderland)是兰科德加莫兰属(Degarmoara=Dgmra.)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德加莫兰属是由长萼兰属(Brassia)、堇花兰属(Miltonia)、齿舌兰属(Odontoglossum=Odm,)三属间杂交而成,先以Brassia×Miltonia得到Miltassia Cartagena (=Mtssa.Cartagena),  相似文献   

5.
云南野生兰花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引种驯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省具有十分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共有兰科(Orchidaceae)植物135属、764种及16个变种,并有众多的变异类型,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兰花资源宝库。其中的杓兰属(Cypripedium)、兜兰属(Paphiopedilum)、兰属(Cymbidium)、石斛属(Dendrobium)、万带兰属(Vanda)、鹤顶兰属(Phaius)、虾脊兰属(Calanthe)、指甲兰属(Aerides)、独蒜兰属(Pleione)、槽舌兰属(Holcoglossum),蝴蝶兰属(Phalaenopsis)等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全省各地州均有兰花分布,其中滇东南、滇南至滇西地区是兰花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从云南各地收集野生兰花资源150多份并在温室内驯化栽培,绝大多数种类生长健壮,从中筛选出10多个切花型的材料和一批盆花型资源。并就兰花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2点建议:①在云南省的兰花主产区建立数个兰花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对当地的兰花资源进行迁地保护;②加强兰花育种、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推动兰花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对色季拉山缘毛鸟足兰所在的11个群落进行了样方调查,分析生境、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海拔梯度上群落多样性变异。结果显示: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40科104属136种;属的区系成分中,温带成分占主要地位,占非世界分布的89.74%,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缘毛鸟足兰在群落中表现为重要值较低,为伴生种类;Patrick物种丰富度指数(R2=0.039,P=0.63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R2=0.108,P=0.426)、Simpson辛普森指数(R2=0.056,P=0.573)和Pielow均匀度指数(R2=0.0.097,P=0.453)沿海拔梯度并未呈现出显著的线性规律;缘毛鸟足兰在东坡分布较多,西坡分布较少,东西坡的物种多样性参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今后建议色季拉山缘毛鸟足兰的保护以维持其野生个体数量为主。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兰科植物在江西省的分布新记录种3种.即:白点兰属的长轴白点兰[Thrixspermum saruwatarii (Hayata)Schltr.]、石豆兰属的瘤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japonicum (Makino) Makino]、斑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pectenveneris (Gagnep.) Seidenf.].其中,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分布型属的白点兰属(Thrixspermum Lour.)为江西省的分布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8.
对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内生真菌类群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大花杓兰植株中分离到内生真菌59株,利用ITS-r DNA序列分子鉴定法将大花杓兰内生真菌鉴定为18个分类单元,分布在7纲9目11科16属。北京大花杓兰内生真菌包括12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39、D=0.96,优势菌群为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茎点霉属(Phoma)真菌,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5.25%和8.47%;吉林大花杓兰样品内生真菌归于9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31、D=0.93,以毛壳菌属(Chaetomium)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的23.73%。由此可见,北京大花杓兰中内生真菌多样性高于吉林大花杓兰。  相似文献   

9.
云南兰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云南兰属14个种21个变种和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属内种间大部分具有明显的酶谱差异,而在线叶春兰、莲瓣兰、惠兰、珠砂兰、春绿兰间差异不很明显。用排序的方法对云南兰属14种21个变种品种酶谱的相似程度进行了研究,按酶谱的排序结果把它们分为9个类群。其中沉香虎头兰、红唇虎头兰、独占春、大雪兰为一类群;线叶春兰、莲瓣兰、珠砂兰、惠兰、春绿兰为另一类群;墨兰、建兰、剑兰、朵朵香(春兰)、火烧兰、蜜蜂兰、冬凤兰各为一个类群。在线叶春兰和莲瓣兰中的酶谱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兰属植物杂交育种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就兰属植物原生种和中国兰的杂交、杂交种间的杂交以及兰属与其他兰科属的远缘杂交等国际兰属植物的杂交育种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国兰属植物育种现状,提出了我国兰花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余顺慧  彭黎立  邓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10-12012
在对万州区入侵植物危害对象(种子植物)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种子植物的生长型组成、科及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区内种子植物较丰富,共47科,184属,279种;生长型相对单一,以草本占优势;优势科、属明显;种子植物地理成分较复杂,吴征镒划分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大分布类型分布有7种;区系特征具明显的温、热带混杂现象,温带分布科11科,占总科数的37.93%,温带分布属81属,占总属数的52.60%。  相似文献   

12.
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分布药用种子植物110科298属622种。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10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科占52.81%;温带性质的科占42.7%;中国特有分布科占4.49%。东亚特有科5科,占中国东亚特有科的27.8%。298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变型。热带分布属共99属,占总属数的36.94%,其中泛热带分布41属,占总属数的15.3%,占热带属的41.41%(除世界分布);温带分布属159属,占总属数59.33%,东亚分布及其变型有42属,占该区总属数的15.67%,占温带分布属的26.42%;中国特有属10属,占总属数3.73%。该区区系成分较复杂,与其他植物区系联系较广泛,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区系成分较多。  相似文献   

13.
为给胚胎工程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应用电子显微镜对东北细毛羊不同胎龄胎羊卵巢卵泡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7周龄胎儿卵巢形成了原始卵泡雏形,10周龄才形成结构较完整的原始卵泡。2)卵母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卵母细胞膜双层不规则;核仁呈网状,单核仁或双核仁;核大多位于卵母细胞的边缘;并发现由双核构成的卵母细胞和胞质中形成不含细胞器的“透明区”;在10周胎龄卵巢,发现有1条线正将1个卵母细胞一分为二。早期线粒体多数圆形,但发现了1个线状的线粒体。随着卵母细胞发育,除圆形以外,还出现了类似菱形、不规则型、幼稚型的线粒体。单个粗面内质网可见,但高尔基体却很少见到。12周龄原始卵泡形成类似“透明带”物质。3)卵泡细胞核多数不规则,个别呈扁长形或纺锤形;卵泡细胞环绕于卵母细胞周围,早期数量少,随着卵泡发育逐渐增多。4)东北细毛羊胚胎卵巢卵母细胞发育的各阶段都有一定数量卵母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闭锁。  相似文献   

14.
用聚类分析法对北京十大公园土壤综合肥力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属十大公园土壤综合肥力进行分类,按土壤综合肥力,将十大公园土壤分成4类。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观测、标本采集、室内综合研究,对中国山龙眼科植物的分类进行了整理。最终得出,中国山龙眼科植物共8属45种3变种。其中原产2属21种3变种,分布于云南、西藏、江西、贵州、广东、湖南、广西、福建、台湾、海南10省区;引进已广泛栽培2属3种,栽培于南方各省;引进处于栽培试验阶段4属21种。  相似文献   

16.
山西蚧害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山西省是全国蚧虫调查的贫乏省区之一,直到目前仅知4个科24属共34种。本文经过4年的详细查考,增至6个科52属108种,所以本名录共增加了2个科28个属74种,其中28属70种是本省新记录,6个属22种是国內新记录,后者在名录中以星号(*)标出。另外1个属和5个种是世界新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世界及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方法对中国蚤蝇亚科昆虫的分布格局、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探讨。中国已知17属,58种,其中特有种27种,占中国已知种数的46.55%。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以东洋区成分占有优势。中国蚤蝇亚科存在10种比较明显的分布类型,以全北界和东洋界共有分布型和世界广布型占优势;其次为中国特有分布型和东洋界特有分布型;跨多个动物区分布的属数量呈下降趋势。蚤蝇亚科昆虫分布特点为自南向北物种丰度递减;从东到西,特有类群增多。  相似文献   

18.
缓步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包括染色体染色技术、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的序列分析以及细胞色素c基因分析几个方面。其包括3纲、5目、13科、100多属,约1 000种。不同生境中的缓步动物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差异。目前,缓步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拔对缓步动物群落的影响方面。本文按照缓步动物生态学前沿研究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研究现状,简要概述了其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就,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西北干旱地区豆科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及共生基因多样性,对从甘肃省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16SrRNA PCR-RFLP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其分类地位,并通过分析共生基因nodA和nifH,确定种群共生类型。结果表明:从柠条根瘤内分离到64株菌,共有7个PCR-RFLP 16SrRNA基因型,主要归属于Ensifer(占分离总数43.8%)、Mesorhizobium(31.2%)、Rhizobium(25%),其中,Ensifer为主要类群,约占34.4%。共生基因nodA和nifH与Ensifer和Mesorhizobium模式菌株同源性较高,与16SrRNA基因确定的根瘤菌分类地位相比,发现部分共生基因与16S rRNA基因确定的分类地位不同,揭示了共生基因横向转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福建武平米槠林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1993年2月对福建武平米槠林火烧前群落生态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并对该群落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39科、58属、95种;其中灌木层在各层次中占首位,为25科、38属、70种.各层次区系均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较高.种的分布型分析表明各层次均与华南地区关系较密切的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以灌木层最高,为4.9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