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柠条癭潜蝇(Hexomyza caraganae)是在甘肃陇西地区固沙主要树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上新发现的蛀干害虫。本研究在温度25℃,相对湿度(RH)50%、光周期15L∶9D的室内条件下,观察柠条瘿潜蝇羽化习性、成虫寿命、交尾和产卵,幼虫的取食和化蛹习性等;在田间定点定时观察年生活史。结果表明,柠条瘿潜蝇在甘肃陇西地区1a发生1代,以2龄幼虫在潜道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4月上旬蜕皮进入3龄;4月上中旬3龄幼虫老熟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成虫期,成虫出现2~24h开始交尾;交尾完成后的12~24h开始产卵,卵期从4月中旬持续到6月中旬。在室内条件下,柠条瘿潜蝇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265、19、6d,完成1个世代约需320d。其卵孵化率、幼虫化蛹率、蛹的羽化率分别为55%、61%、70%。羽化多发生在6:00-12:00,羽化后静伏整理翅膀之后开始飞行;成虫雌雄性别比为7∶4,雌虫平均寿命为5.6d,雄虫平均寿命为6.1d;成虫交尾多发生于上午,交尾时间25~35min;交尾结束12~24h开始产卵,产卵时用产卵器刮破寄主皮层,将卵产在叶基芽苞周围皮下湿润处;1龄幼虫主要取食柠条韧皮部,2龄幼虫逐渐由韧皮部向木质部蛀食,3龄幼虫食量剧增,大量排泄,并在潜道上部或下部蛀掘羽化孔。研究明确了柠条瘿潜蝇在田间的年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确定了其成虫性比、寿命、产卵方式以及幼虫蛀食习性等主要生物学特性,可为柠条瘿潜蝇的人工饲养及科学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共对蚤蝇科14属13种进行了详细的翅脉描述。对蚤蝇翅脉类别进行初步划分,对各属种蚤蝇翅脉的类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8种果蝇不同龄期的DNA含量。[方法]从黑果蝇(Drosophila virilis)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7个突变品系的幼虫Ⅰ龄、Ⅱ龄、Ⅲ龄、蛹、成虫提取总DNA。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提取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提取的DNA进行了PCR效果检测。[结果]8种果蝇Ⅰ、Ⅱ、Ⅲ龄幼虫DNA含量递增,大部分蛹和成虫DNA含量递减;果蝇5个龄期提取DNA的PCR效果均很好,成虫最佳,幼虫次之。[结论]幼虫、蛹和成虫的DNA质量均可保证PCR扩增、分子克隆、物种鉴定等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崔冰冰  刘广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57-15457,15459
翅是昆虫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昆虫进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翅反映了不同的进化模式和进化速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园林植物病虫害严重影响城市绿化问题,结合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对国内当前病虫害防治的化学、生物、物理机械、植物检疫以及园林技术措施五大方法的优缺点进行阐述,并提出我国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未来主要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系统地记述了中国栅蚤蝇种类与分布,描述栅蚤蝇6种,其中1新种,3中国新记录种,编制了中国种类的分类检索表,提供了鉴别特征图。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8.
已有的关于蚤蝇(Diplonevra peregrina)染色体核型的报道均为2n=6,同型性染色体.此次试验以精巢和卵巢组织为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首次对广东栅蚤蝇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栅蚤蝇精、卵母细胞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n=8,异型性染色体,为XY型性别决定;双线期性染色体清晰可见;终变期染色体形成尾尾相对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利用RAPD技术鉴定蛆症异蚤蝇(Megaselia scalaris)的3龄幼虫性别.通过传统的敲片、Giemsa染色的方法,对蛆症异蚤蝇染色体的核型及有丝分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蛆症异蚤蝇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2n=6,由2对中着丝粒染色体和1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在有丝分裂中期,可观察到明显的体细胞联会现象.晚中期,端着丝粒染色体分离,而中着丝粒染色体始终配对.  相似文献   
10.
崔冰冰  刘广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97-298,301
[目的]研究蚤蝇翅的形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形态观察及文献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蚤蝇翅在不同生活环境下的形态变化特点。[结果]不同的生活环境能够改变蚤蝇翅的外部形态。同性别异型翅的产生通常与蚤蝇所处的环境有关,在不同的环境中饲养蚤蝇可以产生2种不同类型的翅。蚤蝇翅的性二型现象的产生是蚤蝇为更好的适应环境的结果。[结论]同性别翅的变化与取食、生存环境有关;雌雄异型翅不但是其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同时还是一种独特的进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