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黑、白胡椒在空气流中的热稳定性。根据热分析试验数据,采用Coats-Redfern热分析获取动力学参数的方法计算黑、白胡椒的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通过比较而判断黑、白胡椒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用热分析方法可以快速、科学、经济地判定胡椒的稳定性和储存条件。  相似文献   

2.
热重法研究阻燃杉木间伐材热解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采用动态热重法对杉木间伐材和阻燃杉木间伐材的热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 .经定性与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该阻燃改性剂使杉木间伐材的热解温度降低 ;改变了木材热解途径 ,向着有利于生成炭和不燃性物质转变 ;控制了木材热解失重率 ,抑制了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相似文献   

3.
有机蒙脱土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和蒙脱土(MMT)制备有机蒙脱土(OMMT),采用热重-差热(TG-DTA)法研究OMMT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OMMT的热分解发生在170~510℃之间,其数据通过Agrawal积分方程线性拟合,以线性相关系数(r)为判据,得到OMMT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为G(a)=[-ln(1-a)]4、活化能E=36.16 kJ.mol-1、频率因子A=88 014.17min-1、动力学补偿效应方程为lnA=0.431 4E-4.463 2;根据热分解动力学求得的DTA曲线形状因子Ф表明OMMT的DTA曲线对称性好,这与其TG-DTG-DTA中DTA曲线吻合。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茶叶的热分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DTG)对同期采摘的不同原产地的茶叶进行了热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产地的茶叶的热化学性质有明显差别。从加热失重、焓变和峰的位置可快速简便的鉴别不同产地的茶叶。  相似文献   

5.
喹乙醇在鲤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地研究了10尾鲤在腹腔内注射50mg/kg喹乙醇水溶液后,喹乙醇在血液中的代谢动力学规律。在用药后不同时间分别采取血样,以三氯乙酸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在Uv—266nm处测定其光密度,与制作的标准曲线对照,获得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试验数据用“W'TS·TM·BAS”药代动力学程序自动拟合,其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参数:M为378.258(μg/ml),Kel为0.187(hr~(-1)),Ka为2.158(hr~(-1)).T_(1/2)kcl为4.313(hr),T_(1/2)ka为0.449(hr),Tmax为1.569(hr),Cmax为2770.006(μg/ml),AUC为2609.588(μg/ml.hr),Cl(B)为0.023(ml/kg.min).喹乙醇回收率为93.42±1.087%.结果表明:喹乙醇在鲤鱼血液中浓度较高,消除较慢。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描述了三甲氧苄胺嘧啶(TMP)在成年健康重挽马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用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不同时间血药浓度。按二室模型的数学式算出单剂量给药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β为4.20±1.08(hr),A∪C为41.67±10.40(μg·hr/ml),Vc为0.82±0.05(L/kg),Vd为2.24±0.60(L/kg),ClB为0.38±0.07(ml/kg·hr)及Tcp(ther)为11.46±2.50(hr)。按单剂量给药有关参数算出多剂量给药参数如下:τ(给药间隔时间)为8hr,R(积累系数)为1.31,平均、最高与最低稳态浓度分别为5.21(μg/ml),13.59(μg/ml)与2.57(μg/ml),D_0~*(首次剂量)为19.65(mg/kg)。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TG-DSC)方法研究6-姜酚的热分解过程。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该物质热分解过程可能只经过分子骨架大规模解体,其温度范围为153.82℃~350.00℃。采用Friedman-Reich-Levi法和Ozawa-Flynn-Wall法求得该物质热分解活化能E为101.00 kJ/mol。采用双等双步法求得分解过程的指前因子ln A为27.24 min~(-1),机制函数为G(α)=-ln(1-α),分解机制符合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热分解动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为ln A=0.222 6 E+7.626 6(r~2=0.993 5)。  相似文献   

8.
磺胺间甲氧嘧啶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测定了兔(n=6)单剂量快速静注磺胺间甲氧嘧啶50mg/kg的血药浓度,对其在兔体内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平均值:消除半衰期(t1/2β)为2.0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798lmg.h.mL~(-1),表观分布容积(Vd)为188.19mL/kg,血中有效浓度维持时间[Tcp(ther)]为4.82h.  相似文献   

9.
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砷(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以生物炭为对照,采用吸附试验,考察了炭-锰复合材料和生物炭对砷(Ⅲ)的吸附性能,应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其对砷(Ⅲ)的吸附特征,并结合不同时间、吸附剂加入量及p H条件下对砷的吸附效果来探讨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生物炭与炭-锰复合材料对砷(Ⅲ)的吸附均较迅速,在30 min内对砷(Ⅲ)的吸附即可达到最大,且吸附过程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利用粒子分散模型进行拟合,发现炭-锰复合材料和生物炭吸附过程符合多过程吸附模型,炭-锰复合材料对砷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最大吸附容量从11.41 mg·g-1(生物炭)增加到20.08 mg·g-1(炭-锰复合材料),其吸附机制可能是炭-锰复合材料中的锰氧化物增加了复合材料表面的吸附位点;p H在3~7的范围内对复合材料吸附砷的影响作用不大。实验结果表明,炭-锰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功能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0.
脱落酸与早熟禾的耐旱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田间试验的26个早熟禾材料中,筛选出了各方面表现良好的7个种(品种),在室内土壤干旱胁迫下测试其叶内脱落酸(ABA)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并分析其耐旱性的强弱。结果表明早熟禾各品种耐旱性强弱依次为:天祝华藏寺野生草地早熟禾、大穗早熟禾、扁杆早熟禾、硬质早熟禾、宁夏华灰早熟禾、瓦巴斯草地早熟禾、思托佩草地早熟禾。  相似文献   

11.
喹诺酮类药物在渔业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是一类合成抗生素类药物,都含有氟原子。其抗菌机理为杀菌型,能穿透细胞壁,深入细胞内部,抑制并阻断细菌的DNA螺旋酶,使DNA复制受阻,细胞不再分裂,导致细菌死亡,从而起到杀菌效果。介绍了喹诺酮类的理化特性及其药物的种类、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检测喹诺酮类药物的常用方法,在渔业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2.
何玲玲  王新  许瑞梅  张堃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25-5026
以30%乙醇溶液从板栗壳中提取得到板栗壳色素CSP I,采用热重、热重-红外联用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板栗壳色素进行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在200℃以下是相对稳定的,仅释放出少量的吸附水;在200℃以上会发生强烈的热裂解反应,分解出大量的水和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3.
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热重(TG)、微商热重(DTG)和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法,对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和普通中密度纤维板进行了系统的热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FRW阻燃中密度纤维与普通中密度纤维板相比,其质量损失率明显减少而成炭率显著提高,热分解的起始温度和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时对应的温度均比普通中密度纤维板有所提前,说明新型木材阻燃剂FRW促进了中密度纤维板的成炭过程,降低了板材的热分解速度,减少了可燃性挥发物的产生,从而使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获得更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锥形量热仪分析树种阻火性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木荷、茶树、火力楠、女贞、石楠、枇杷、马尾松和杉木等树种的燃烧性进行了测定 ,比较了8个树种的抗火能力 ,并分析了常用防火树种木荷鲜叶和落叶燃烧的热量、CO2 和CO释放过程 .结果表明 ,木荷鲜叶与落叶均不易燃烧 ,茶树、木荷和火力楠的抗火能力强 ,适宜于作防火林带树种 .  相似文献   

15.
采用羟丙基纤维素(HPC)作为原料,通过接枝乙酰乙酰基团(AG)改性合成,成功制备了羟丙基纤维素乙酰乙酰化接枝聚合物(HPCAG)。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产物结构,确认了合成得到的预期产物。利用热重(TG)和示差扫描量热(DSC)法对新合成接枝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确定了羟丙基纤维素乙酰乙酰化反应后,产物的热塑性能得到增强。图8表3参14  相似文献   

16.
利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研究了在氮气氛围中纳米SiO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采用不同升温速率下得到的热重数据,根据Coats-Redfern模型求取热降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反应级数n、频率因子A等参数,并与NR空白样品的热降解过程进行比较,得到2种样品在热降解反应过程中动力学参数方面的差异。其表观活化能Eβ→0分别是163.28和191.5KJ/mol,降解反应级数n分别是1.8和2.3,频率因子A也比空白样品高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木材的热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在不同升温速率、粒径下,落叶松树皮和实木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升高使热重(TG)和微商热重(DTG)曲线向高温侧移动,热解主要阶段变宽;粒径增大,DTG曲线温度增加,GDT绝对值减少;落叶松树皮GDT最大值为-0.0048,落叶松实木GDT最大值为-0.01,落叶松实木的热解转化率大于落叶松树皮的热解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弄清楚阻燃处理木材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特征,将阻燃处理木材在模拟的典型火灾中燃烧后,取距燃烧表面不同位置的试样,采用热失重法研究了阻燃处理木材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①阻燃处理木材及其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开始温度没有明显的差别,未处理木材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开始温度比未燃烧木材高;②阻燃处理木材中阻燃剂的热分解峰值温度为200℃,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归属于阻燃剂的峰消失;③阻燃处理木材燃烧残余物热分解温度曲线中,在230℃附近归属于半纤维素的峰消失,在210~240℃出现了一个缓慢的肩;④阻燃处理木材及其燃烧残余物的质量损失速度曲线主峰温度比未处理木材及其燃烧残余物降低100℃,质量损失速度大幅度减少;⑤阻燃处理木材在600℃时的热分解残存质量比未处理木材显著增大,随着燃烧时受热温度的增高,燃烧残余物热分解的残余质量显著增大;⑥阻燃处理木材及其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温度区间,与未处理木材及其燃烧残余物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用锥形量热仪(CONE)、热重分析(TGA)、极限氧指数(LOI)等研究手段分析了可膨胀石墨(EC)及其与聚磷酸铵(APP)复配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EG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量(THR)、烟释放速率(RSR)和总烟释放量(TSR)均有显著降低,极限氧指数增...  相似文献   

20.
不同汽爆处理对藜麦秸秆化学组成及纤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藜麦秸秆资源利用率,研究了低强度蒸汽爆破技术(0.5 MPa、1.0 MPa、1.5 MPa,5 min)对藜麦秸秆化学组成变化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及热重法对秸秆纤维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汽爆处理对秸秆半纤维素影响最为显著,木质素次之,纤维素影响不显著,其中在1.0 MPa压力下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最大,且秸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20.30%;汽爆后藜麦秸秆纤维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面积增加,产生孔洞,纤维素的绝对结晶度降低,且热分解温度降低,热解速率加快。由此说明蒸汽爆破是一种有效的木质纤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