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水产饲料蛋白源主要是鱼粉,但国产鱼粉年产量仅20万吨,世界鱼粉年产量约为600万吨,而且有逐年下降之势。在目前我国水产配合饲料使用率仅10%的情况下已感到鱼粉来源紧张。然而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年产油菜籽1000多万吨,菜粕产量达600万吨以上。菜粕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含量约35.0%~45.0%,氨基酸比较完全,几乎不存在限制性氨基酸,与其它油料饼粕蛋白相比,菜籽粕蛋白的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较高,赖氨酸略低于大豆,其蛋白效价为3~5,比大豆蛋白还高。此外,菜籽粕中钙、磷、镁是豆粕的3倍,硒是豆饼的8倍,还富含铁、锰、铜、锌等元素。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水产饲料中,鱼粉是主要的蛋白源,但为了减少鱼粉的进口,早在五年前,日本北海道水生动物研究所就对用大豆浓缩蛋白、大豆蛋白、大豆酶解蛋白来代替红鱼粉作水产饲料进行了对比试验养殖;在欧洲鳗鱼配合饲料中替代比例达30%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饲料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的饲料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产饲料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但水产饲料与畜禽饲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畜禽饲料以能量原料为主,而水产饲料以蛋白原料为主,水产饲料的蛋白含量在30%以上,并且鱼粉、豆粕是水产饲料的两大主要原料,直接关系到饲料成本和饲料系数。从2003年开始,豆粕价格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并且不断上涨,已突破3000元/吨,而北方地区比较好的鱼饲料中鱼粉用量均在10%左右,豆粕用量在20%以上,方能达到理想的饲料系数。而鱼粉价格的居高不下,豆粕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饲料成本不断上升,但水产品的价格指数不但没有上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的饲料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产饲料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但水产饲料与畜禽饲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畜禽饲料以能量原料为主,而水产饲料以蛋白原料为主,水产饲料的蛋白含量在30%以上,并且鱼粉、豆粕是水产饲料的两大主要原料,直接关系到饲料成本和饲料系数。从2003年开始,豆粕价格一直  相似文献   

5.
我国鱼粉资源贫乏,年进口量超过六十万吨。我国饲用豆粕资源也只有近三百万吨,远不能满足我国饲养业之需,以致近两年价格猛涨。我国传统养鱼主要以草、粪为主,现代营养学表明,鱼类对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量远高于猪、鸡,致使近年来鱼用饲料大量使用鱼粉、豆粕,成本较高。我国有丰富的棉、菜籽饼粕资源,年产量达800万吨,还有丰富的酒糟资源,因此我们探讨用棉、菜籽饼粕、酒糟为主体的家鱼系列饲料,添加我所研制开发的高效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取得了良好的饲养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北方地区在沈阳、北京等地区,商品化鲤鱼饲…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饲料蛋白源严重依赖进口,2012年我国进口鱼粉124万吨,国产鱼粉22万吨,自给率为15%;2012年我国大豆总产量低于1000万吨,进口大豆接近6000万吨,自给率低于15%;玉米酒糟蛋白进口238.2万吨,自给率低于50%。一个农业大国,主要饲料蛋白源85%依赖进口,食物安全从何谈起。过去20年中国饲料鱼粉年消耗量从最初的70万吨到最高时为190万吨,中国饲料产量从最初的3825万吨到现在为1.94亿吨,其中水产饲料产量从130万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的水产养殖业生产中,所用配合饲料中的蛋白源,大多采用鱼粉、豆粕等为主要蛋白源。而油菜籽粕中的蛋白质含量虽可达38%左右,但因其中含有硫苷、芥子酸二种有毒物质,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其在水产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油菜籽粕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籽的副产品,其产量超过豆粕,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对提高油菜籽粕的利用率,减少对鱼粉、豆粕蛋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系2005~2006年度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项目实施,找到了高效降低其毒性的技术方法,使油菜籽粕在配合饲料的制备中,作为蛋白源的使用量大幅提高,成为主蛋白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养殖对象的饲料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饲料蛋白源的需求形势更为严峻。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吃食性”鱼、虾、蟹的年养殖产量就达300多万吨,年需配合饲料近500万吨左右,需蛋白质性饲料原料(主要是鱼粉)100多万吨。而我国鱼粉的年产量仅10万吨左右,其中达到部级以上标准的优质鱼粉不到50%,即5万吨左右,加上  相似文献   

9.
革胡子鲶苗种饲料最佳动植物蛋白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进口鱼粉作动物蛋白源、豆粕等为植物蛋白源,添加适量的维生素、无机混合盐、配制成不同动植物蛋白比,粗蛋白质为41%左右的4种饲料,饲养2-2.18g的革胡子鲶鱼苗30d。结果表明,配合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为6:1时,鱼苗的增重率、铒料系数和饲料成本达到了最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饲料蛋白源(如:鱼粉、豆粕等)短缺现象愈发严重,价格不断上涨。在人们努力寻找这些蛋白替代物的过程中,一种“人见拍之”的小昆虫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它就是苍蝇。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最大的鱼粉进口国,鱼粉缺乏问题限制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须寻求新型蛋白质源.目前在水产养殖中主要采用3类蛋白质源替代鱼粉,分别为动物蛋白源(鸡肉粉、羽毛粉、肉骨粉等)、植物蛋白源(豆粕、棉粕、花生粕等)和单细胞蛋白源(酵母蛋白、细菌蛋白等).抗营养因子水平较低的非动物性饲料蛋白如酵母粉、藻类蛋白、细菌...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养殖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作为饲料中蛋白源的鱼粉和作为制造鱼粉的小杂鱼越来越少,为了减少对小杂鱼的捕捞,国际和各区域渔业组织曾作出过许多限制措施,以确保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密西水产研究所开展的以昆虫作水产饲料蛋白源的课题已可以进入生产应用。该项目是以玉米和棉花的两种虫蛾作为昆虫源,  相似文献   

13.
替代蛋白源在赤眼鳟配合饲料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6周的饲养试验。测定了投喂不同蛋白源饲料时,赤眼鳟的生长性能和体成份。结果表明:赤眼鳟配合饲料中6%的鱼粉可由豆粕、全脂大豆粉和鸡肉粉全部替代,而对赤眼鳟鱼体成份、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没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微生物大多是单细胞,少数是多细胞,还有些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工农业生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作用。1单细胞蛋白(SCP) 微生物是发酵工程的主角。利用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单细胞蛋白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最有应用潜力的新型蛋白源,特别是饲料酵母,能在水产饲料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酵母年产量不超过5万吨,饲料酵母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对养殖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作为饲料中蛋白源的鱼粉和用于制造鱼粉的小杂鱼的资源量越来越少。为了减少对小杂鱼的捕捞,国际和各区域渔业组织曾做出过许多限制措施,以确保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密西水产研究所开展的以昆虫作水产饲料蛋白源的课题已可以进入生产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大豆浓缩蛋白各种营养成分及抗营养素组成和含量,并与进口鱼粉进行比较,对大豆浓缩蛋白作为水产饲料蛋白源的利弊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大豆浓缩蛋白粗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都可以超过进口鱼粉;氨基酸较平衡,怛组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较进口鱼粉低;抗营养因子和磷含量较低,也是大豆浓缩蛋白相对鱼粉的一个重要优点。可作为水产动物饲料蛋白源部分替代饲料中的鱼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鱼粉产量严重受限、价格不断攀高,水产饲料中鱼粉的使用量受到极大影响,而植物蛋白来源广泛、资源量丰富,原料价格低廉,利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蛋白一直是国内外水产饲料领域研究的热点。豆粕作为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饲料,因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是目前饲料工业用于替代动物蛋白的一种主要优质蛋白原料。但由于多  相似文献   

18.
欧洲鳗配合饲料中大豆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乃松 《水产学报》1998,22(3):283-287
近年来,用来源广泛的大豆制品(豆粕、全脂豆粉、大豆蛋白)替代水产动物饲料中鱼粉作为蛋白源的研究已成为有关学者关注的热点。Shimeno等[1995]分别用生豆粕、熟豆粕、熟化全脂豆粉、膨化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酶解蛋白替代红鱼粉对进...  相似文献   

19.
豆粕因其氨基酸平衡良好和较高的粗蛋白质含量(40%~50%)与鱼粉是迄今为止全球最主要的两大蛋白原料,在水产饲料中应用广泛。近年来,鱼粉价格不断飙升,给饲料企业原料成本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越来越稀缺的鱼粉原料资源,大力推广植物蛋白的广泛应用,开展相关的研发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是鱼、虾类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水产饲料的蛋白含量一般是畜禽的2-4倍,通常占配方25-50%,甚至更多,而鱼粉是养殖业最主要、优质、不可缺少的蛋白来源。近两年,鱼粉价格出现暴涨,一度由660美元/吨攀升到1300美元/吨,使用量占全球70%以上的中国水产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鱼粉的原料价格日益高涨,但养殖业作为以养殖户作为主体的行业,饲料企业也不得不承受原料高价下的风险,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