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荆提取液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黄荆(Vitex cannabifolia)4种不同提取液对5种不同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和对大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黄荆提取液对供试病原物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鲜种子提取液对大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高达74.34%;对大蒜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高达72.33%,比多菌灵高出3.8个百分点,是取代多菌灵良好的生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大蒜鳞茎提取液在抑制种传病害过程中对寄主植物黄瓜的化感效应,为开发利用大蒜鳞茎提取液作为新生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木萨尔白皮蒜为研究材料,按照ISTA种传病害研究方法,以不同质量分数(2.5%,1.25%,0.625%和0.312 5%)大蒜鳞茎水提液,分别活体接种2种种传病害(黄瓜镰刀菌枯萎病和猝倒病)病原菌孢子,用菌落数计算防治效果;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时期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系活力、α-淀粉酶活力、出苗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指标,以化感效应指数为依据,确定不同质量分数大蒜鳞茎提取液对寄主黄瓜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大蒜鳞茎提取液对黄瓜2种种传病害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以质量分数0.625%的大蒜鳞茎提取液处理黄瓜种子4 h,黄瓜枯萎病和猝倒病均未发生,防治效果达到100%。与对照相比,质量分数1.25%大蒜鳞茎提取液处理黄瓜种子的活力指数提高3.74%,根系活力提高7.44%,α-淀粉酶活力增加50.35%,幼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66.67%;质量分数2.5%大蒜鳞茎提取液处理黄瓜种子的活力指数提高0.14%,根系活力提高19.72%,α-淀粉酶活力增加6.34%,幼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130.31%。【结论】一定质量分数的大蒜鳞茎水提液在抑制黄瓜2种种传病害的同时,还存在着对寄主植物的化感作用,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蒜提取液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大蒜提取液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和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测定了大蒜提取液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浓度大于1.5%的大蒜提取液对于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半径与5000倍72%农用链霉素相当,浓度大于1.5%的大蒜提取液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菌效果显著;而盆栽试验表明,只有稀释倍数小于10倍的大蒜提取液才对烟草黑胫病具有防治效果,而稀释倍数大于10倍的大蒜提取液对烟草黑胫病基本没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蒜提取液对番茄两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苗期药效试验,测定了大蒜提取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用乙酸乙酯做萃取剂制备的大蒜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处理浓度为100μL·mL-1大蒜提取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显著,抑菌率达99.99%,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7.3%;处理浓度为10μL·mL-1的大蒜提取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和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95.53%和94.90%;处理浓度为10μL·mL-1大蒜提取液对番茄灰霉与叶霉病害防治效果分别为94.10%和93.06%.  相似文献   

5.
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大蒜、生姜、苦瓜混合提取液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用出菇试验法测定了混合提取液对平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 9时,大蒜、生姜、苦瓜4.5∶4.5∶1.0质量比例的混合提取液抑制平菇病原真菌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增产31.40%,缩短了采菇间隔。大蒜、生姜、苦瓜以4.5∶4.5∶1.0质量比例提取12 h,p H为8、9时混合提取液抑菌效果最好,加入提取12 h混合提取液的菌袋增产35.84%,缩短了采菇间隔,增大了盖柄比,提高了商品性。  相似文献   

6.
以苹果梨为试验材料,研究大蒜粗提取液对梨黑斑病室内毒力测定和梨果实体内损伤接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粗提取液在200mL/L抑制率高达90.65%,菌落的普遍生长量为7mm,毒力最强EC50为6.304mL/L;大蒜粗提取液对梨黑斑病菌有抑制作用,200mL/L浓度蒜粗提取液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大蒜、侧柏提取液对鸡腿菇生产中竞争性杂菌的抑制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和出菇试验测定提取液对鸡腿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侧柏混合提取液比2种单提液的抑菌谱广,大蒜侧柏质量比7∶3的混合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和加入该提取液的鸡腿菇菌丝生长速度要优于5∶5的混合提取液。大蒜侧柏质量比7∶3的混合提取液对3种细菌的抑制效果较稳定,其中提取时间为6h的提取液对青霉、根霉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分别为38.46%~62.85%、57.98%~67.74%;pH值对混合提取液的抑制效果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加入2种混合提取液的菌袋在菌丝生长速度方面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但产量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增产幅度较大的为大蒜侧柏质量比7∶3的混合提取液,其中加入提取12h混合提取液的菌袋相比对照增产最高,为168.59%;其次是加入提取48、6、24h混合提取液的菌袋,分别比对照增产72.63%、65.72%、57.17%,并且以上处理的菌袋采菇间隔延长较小,盖柄比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鸡腿菇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化学杀菌剂的使用,生产优质安全的食用菌产品,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不同提取时间、p H值的大蒜乙酸乙酯提取液对食用菌生产中竞争性细菌、真菌的抑制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加入大蒜提取液的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和大蒜提取液的有效成分。结果显示:提取6 h的大蒜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最好;提取0.5~4.0 h的大蒜提取液对病原真菌抑制效果均较好,提取6.0~48.0 h的大蒜提取液对病原真菌抑制效果较差,其中提取6.0 h的大蒜提取液对木霉、根霉的抑制效果最差。当p H值为7或8时,大蒜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好于p H9;p H7对蕈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好于p H8、p H9。不同p H值的大蒜提取液对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有差异,当p H为8时,对毛霉的抑制效果极显著好于p H7,p H7对木霉的抑制效果显著好于p H9。不同提取时间的大蒜提取液对平菇8105菌丝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加入不同提取时间的大蒜提取液的平菇菌袋子实体现蕾时间和采菇间隔均比对照缩短;加入提取6.0 h大蒜提取液的菌袋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43.36%;与对照相比,加入提取6.0 h大蒜提取液的平菇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提高了48.46%,脂肪下降了50.00%,膳食纤维增加了116.70%。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研究了大蒜酵素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对大棚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大蒜酵素浓度稀释液对草莓不同病害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大蒜酵素与水按1∶10比例的稀释液对大棚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最佳,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92%和80.12%。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备受当今社会关注,植物源农药因具有活性成分多样、作用机制独特、不易引起靶标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以及对人、畜等非靶标生物安全,能够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优点而成为新型环境友好型农药的重要发展方向。把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科学合理地复配混用,对防治植物病虫害可起到联合增效、扩大防治范围、减少用药频次、降低成本等作用。因此,拟开发1种以苦皮藤种子和黄荆种子组合物为原料的新型环保杀虫剂,并研究该杀虫剂对菜青虫和茶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二甲苯为提取溶剂,苦皮藤种子和黄荆种子活性成分组对菜青虫和茶尺蠖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二者质量比为1∶1时,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该杀虫剂对菜青虫和茶尺蠖有良好的防效。10%苦皮藤·黄荆乳油500倍液药后1~7 d对菜青虫的防效达89.84%及以上,对茶尺蠖药后3 d,400倍液对茶尺蠖的防效达到82.12%,并且以苦皮藤种子和黄荆种子混合物的二甲苯提取物为原药制剂与二者分别提取后组合加工制成的乳油制剂活性无明显差异,说明该工艺先进,既可以保障杀虫制剂效果,又可以简化制剂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大蒜提取液对油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蒜提取液对油桃的保鲜效果。[方法]制备料液比1∶10、1∶201、∶40的大蒜提取液,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大蒜提取液对油桃的保鲜效果。[结果]不同料液比的大蒜提取液均可以抑制油桃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腐烂指数和相对电导率,延缓果实硬度、Vc、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延长油桃的货架期。对照处理的油桃贮藏至第9天时,腐烂指数已达43%以上;料液比1∶10的大蒜提取液处理的油桃贮藏至第12天时,腐烂指数仅为32.6%。[结论]料液比1∶10的大蒜提取液对油桃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植物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花椒、大蒜和薄荷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并测定其在采后桃果实上对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提取物对桃褐腐病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提取物浓度为0.5 mg/m L时,8种植物提取物中花椒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92.42%,其次是薄荷和大蒜。测得花椒、薄荷、大蒜提取物的MIC为0.313、0.625、1.25 mg/m L,MFC为0.625、2.5、5.0 mg/m L;测得花椒、薄荷、大蒜提取物对采后桃褐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花椒提取物浓度为2.5 mg/m L时,能完全抑制桃褐腐病的发生。说明花椒、薄荷和大蒜体内的有效成分对桃褐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病虫害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食用菌的制种和栽培过程中,经常受到害虫和杂菌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病虫的危害造成减产 20%~ 30%,严重时甚至绝收。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长时间使用单一药剂使病虫抗性增强,防治效果降低,且残留量大,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防治则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因而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一、病害的生物防治 (一 )真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 1采用大蒜提取液防治食用菌杂菌 在我国林辰壹 (2000)测定了大蒜提取液对青霉、曲霉、根霉、木霉的抑制作用,试验证明,离体条件下大蒜提取液对四种…  相似文献   

14.
初步研究了大蒜、苦楝、苦参3种植物的提取物室内浸杀土蜗的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8mg/L的大蒜提取液48h的杀螺率达到70%,苦楝提取液浓度为80mg/L时48h的杀螺率达90%,浓度为22.4mg/L的苦参提取液96h的杀螺率达90%;大蒜、苦楝、苦参提取液浸杀土蜗48h的LC50分别为4.96mg/L、37.46mg/L、45.60mg/L,其杀灭土蜗的效果为:大蒜>苦楝>苦参。  相似文献   

15.
为蔬菜根结线虫的无公害防治提供参考,研究苦参、苦楝和雷公藤提取液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中草药提取液对根结线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苦参提取液对根结线虫的效果最好,处理后5d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0.46%;苦参提取液的有效成分苦参碱室内防治蔬菜根结线虫,7d校正死亡率为79.7%,苦参总碱为84.6%,氧化苦参碱仅18.0%。  相似文献   

16.
杨进  李晓玲  朱习红  汪鋆植  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03-1240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湖北海棠提取液对三峡紫皮大蒜出苗率和产量的影响。[方法]用1%、2%和5%浓度的湖北海棠提取液浸泡三峡紫皮蒜种24h后播种,在20和35d统计出苗率,收获时计算产量。[结果]5%浓度湖北海棠提取液浸泡蒜种后,能提高出苗率23.29%,提高光合速率,增产32.49%。[结论]湖北海棠提取液能够杀灭大蒜中的病毒,促进出苗和提高产量,适宜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蒜提取液对番茄主要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进口杀菌剂爱苗和国内常用杀菌剂多菌灵为对照,研究了大蒜提取液对番茄4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爱苗对4种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大,大蒜提取液抑菌作用好于多菌灵。大蒜提取液对炭疽菌的EC90为586倍稀释液,对早疫菌、叶霉菌和灰霉菌的EC90分别为149,173,446倍。大蒜提取液和2种农药对番茄4种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不同药剂有不同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18.
乐斯本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红  程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95-9596
[目的]为大蒜根蛆无公害防治阈值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蒜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乐斯本(100、200、400、800 mg/kg)对其进行2次灌根处理,以虫蛀率为度量单位,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结果]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乐斯本对根蛆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强,400、800 mg/kg乐斯本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89%和90.9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以乐斯本浓度400 mg/kg,用药2次为宜。为了减少根蛆为害,当虫蛀率达到11.89%时,即可用药剂防治。[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使用乐斯本防治大蒜根蛆的最佳用药浓度。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山东泰安蒜蛆发生危害严重。为探索大蒜根蛆药剂防治技术,选择了20%噻虫胺悬浮剂、9%氟氯·吡虫啉可分散悬浮剂、90.0%敌敌畏可溶液剂3种药剂分别进行灌根处理,比较各处理对大蒜根蛆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处理后对大蒜根蛆均具明显的防控作用,药后21 d存活虫口调查,20%噻虫胺悬浮剂防治效果为96.27%,9%氟氯·吡虫啉可分散悬浮剂防治效果为93.46%,90.0%敌敌畏可溶液剂防治效果为90.43%;安全性观察发现,3种药剂均未出现药害。因此建议在大蒜生产中使用9%氟氯·吡虫啉可分散悬浮剂、20%噻虫胺悬浮剂、90.0%敌敌畏可溶液剂防治根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分别以水稻纹枯病菌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和大肠杆菌等3种病原细菌为供试菌种,对苍耳各器官(根、茎、叶、果)提取液、植物内生真菌MG4-23的发酵液及菌丝体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苍耳各器官提取液、植物内生真菌发酵液及菌丝体提取液均有抑菌作用。苍耳的丙酮提取液抑菌活性要好于乙醇提取液。苍耳中抑菌活性最高的器官是叶,对6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47.8%以上,对3种病原细菌的抑制直径均在0.5 cm以上。植物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也很明显,对6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68.1%以上,对3种病原细菌也具有抑制性。苍耳根和植物内生真菌菌丝体提取液的抑菌活性也较明显。[结论]苍耳和植物内生真菌MG4-23均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