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对广东百合种植区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为害宜兴百合Liliumpeciosum的蚜虫有桃蚜Myzuspersicae和豆蚜Aphis craccivora,其中桃蚜发生的数量较多.在百合未出苗前,1~3月桃蚜主要在小白菜和芥菜为害,并在这些作物上越冬,转入春季后,当食料条件发生变化后,产生有翅蚜迁出,当年3~6月主要在百合上为害,当百合现蕾及成熟后,又产生有翅蚜迁出,在菊花和茄子等植物上为害,随后再转到小白菜和芥菜上为害.当地种植的小白菜Brassicacampestris var.Chinensis、芥菜B.juncea等植物都属于桃蚜的嗜食寄主.通过组建不同寄主上实验种群生命表,表明桃蚜在百合和小白菜上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8.512和27.027,最有利于桃蚜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寄主植物对青花菜上桃蚜试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桃蚜对10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以及青花菜、小白菜、油麦菜对桃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以作用因子组建3种寄主上桃蚜试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芥菜、结球甘蓝、小白菜和青花莱为桃蚜的嗜好寄主;桃蚜在油麦菜上的发育历期较长,而产仔量较少;小白菜、青花菜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大,分别为27.82和26.63,较适合桃蚜种群增长,油麦菜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教较小,为16.82,对桃蚜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施肥与覆盖对百合桃蚜种群变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施肥与覆盖对百合桃蚜种群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棚内氮量一定的条件下,高钾处理在百合现蕾期和成熟期蚜量较低,说明钾元素在百合养分积累和分配上起着较大的作用,从而影响桃蚜在寄主上的取食;遮阳网双层覆盖的桃蚜数量高于单层覆盖;露天栽培的百合上下部叶片和花蕾桃蚜数量明显高于茎部和中部叶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寄主蔬菜上桃蚜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观察统计桃蚜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能力及相对日均体重增长量等生物学指标,室内研究了不同寄主小白菜和油菜对桃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寄主小白菜上1~4龄若蚜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油菜上的若蚜;同时小白菜和油菜上成蚜产若蚜数量差异显著,分别为105.4和40.7头;小白菜上桃蚜个体日均体重增长率显著大于油菜桃蚜,分别为0.45和0.21;而2种蔬菜上桃蚜各时期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桃蚜在小白菜上的生长发育比在油菜上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为进一步探讨大田不同蔬菜品种间抗蚜虫性大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百合种类对桃蚜种群动态、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广东主要百合种类对桃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百合种类因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化学物质不同对桃蚜数量及生长发育产生不同影响。以作用因子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龙牙百合上的桃蚜种群趋势指数最大,为35.765,最有利于种群的增长;其次为宜兴百合、麝香百合,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8.512和14.533;兰州百合上的种群趋势指数最小,为4.166。  相似文献   

6.
1主要虫害 1.1 桃蚜.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卵在桃枝梢、芽缝、小枝杈缝隙及杂草处越冬.3~5月下旬桃蚜从繁殖期到扩散期,再到高峰期.6月中旬,桃蚜开始消减,慢慢产生翅蚜,并迁至十字花科等寄主上繁殖为害.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规模扩繁中的最佳繁蚜冬寄主,比较了自然条件下7种不同冬寄主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变化,烟蚜茧蜂对各寄主上烟蚜的防控效果及僵蚜羽化率.结果表明:烟蚜在7种寄主上种群数量的自然增长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烤烟K326、芥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萝卜、红菜薹、白菜;芥菜上烟蚜茧蜂的寄生率为70.56%,显著高于其他寄主;7种冬寄主上僵蚜羽化率均高于70%,其中芥菜最高,为97.33%,萝卜最低,为72.8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烟蚜茧蜂均能寄生7种冬寄主植物上所饲养的烟蚜且僵蚜羽化率相对较高,但总体而言芥菜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烟蚜茧蜂的寄生率和僵蚜羽化率均最高,可利用芥菜来替代烟草作为冬季繁蚜寄主,也可在春烟种植前对芥菜田释放烟蚜茧蜂使其在田间建立自然种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青花菜上桃蚜种群数量及其天敌动态。[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调查青花菜和其他寄主上有翅桃蚜、无翅桃蚜和天敌数量并加以分析。[结果]桃蚜可以在小白菜、菊花、萝卜和青花菜等作物上互相转移为害。在11月中旬以前桃蚜保持较低密度,11月中旬以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数量显著增多,至12月上旬其数量达到高峰;天敌共有6科11种,其中六斑月瓢虫、菜小脉茧蜂为优势种;随着桃蚜种群的增加,天敌数量逐渐增加,具有明显的跟随效应;将桃蚜数量与天敌数量进行回归分析,桃蚜数量与天敌数量显著正相关。[结论]佛山青花菜种植区桃蚜发生高峰期为11月至12月间。  相似文献   

9.
奎屯垦区棉蚜越冬以两种虫态一卵和无翅蚜在野外原生寄主和室内花卉、蔬菜上越冬。棉蚜卵多产在棉花、黄金树、梓树等十几种植物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0℃,当有效积温达116℃时是其孵化始期。4—5月棉蚜13—15天可繁殖一代,并产生有翅蚜,与室内花卉、蔬菜上孤雌胎生有翅蚜在春暖室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寄主上不同体色桃蚜的遗传分化特性,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烟草和甘蓝上的桃蚜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以烟草为寄主的2个体色生物型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近于以甘蓝为寄主的2个体色生物型种群,红色生物型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近于绿色生物型种群,同时表明所用的桃蚜样品为不完全周期型类群.  相似文献   

11.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3龄幼虫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发生了变化。其中,以取食萝卜的小菜蛾3龄幼虫最为敏感,其次是甘蓝、菜心、白菜和西洋菜,取食花椰菜的最不敏感。但用不同寄主植物饲养小莱蛾1个完整的世代,再用菜心统一饲养至3龄,用上述药剂生测的结果是,其敏感性差异不明显。本文还对因不同寄主植物诱导的小菜蛾药剂敏感性变化的实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以法45大白菜核不育系为不育源,通过常规杂交的方法,向绿宝70天菜心转育核不育基因,初步转育成绿宝70天菜心细胞核不育系、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  相似文献   

13.
两个中国水仙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试的玉玲珑和金盏银台两个品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3x=30,是三倍体,其染色体核型形式相同,为2n=3x=24m+6sm,属基本对称式,它们的染色体相对长度及臂比总值变动不大。  相似文献   

14.
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抗性相关酶系活性及其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取食7种十字花科蔬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酯酶(ESTs)、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其频率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取食大白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酯酶平均活性最高,其次为取食菜心和上海青的,取食萝卜的最低.取食大白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羧酸酯酶平均活性最高,其次为取食萝卜和菜心的,最低的是取食甘蓝的.取食不同寄主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乙酰胆碱酯酶平均活性高低顺序按寄主排列为:萝卜>大白菜>甘蓝>上海青>山西白>黄花芥兰>菜心.  相似文献   

15.
以选育的同源四倍体矮脚黄白菜为母本,选用其亲本二倍体矮脚黄及其它白菜品种,以及大白菜、甘蓝、甘蓝型海莱、芥菜等为父本,分别进行人工杂交,所得F_1种子中的杂株率有差异:二倍体矮脚黄为父本的是1.7%,其反交为6%;黑心乌白菜和甘蓝为父本的都是0;而芥菜和甘蓝型油为菜父本的分别是31%和36%。但是统计其杂种指数,则皆小于1,表现杂交不亲和。 连续三年调查了同源四倍体矮脚黄自然授粉采种的杂株率,平均为0.59%,但杂株中又以芥型和甘蓝油菜型较多,平均占65.0%和22.5%;而二倍体矮脚黄在同样条件下却高达16.5%。由此可见,同源四倍体矮脚黄在留生产种时,只需与芥菜和甘蓝型油菜隔离即可。  相似文献   

16.
在田间测定了大蒜、薄荷、紫娇花等7种非寄主植物对蚜虫、小菜蛾和菜青虫3种甘蓝主要害虫的有效驱避距离及其消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蓝大棚入口处种植大蒜、薄荷后,甘蓝上蚜虫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835%和5617%,小菜蛾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204%和4052%;种植大蒜和紫娇花后,菜青虫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536%和4152%。大蒜对菜青虫的有效驱避距离为30 m,对甘蓝上蚜虫为10 m,对小菜蛾为05 m;薄荷对甘蓝上蚜虫的有效驱避距离为30 m,对菜青虫为10 m,对小菜蛾驱避效果不显著;其他处理对3种害虫的有效驱避距离均在05 m以下。总体驱避效果为:大蒜>薄荷>狭叶薰衣草、迷迭香、碰碰香、鼠尾草、紫娇花。  相似文献   

17.
明珂  古德就  韦国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81-20082
[目的]探明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蚜对菜蚜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萝卜、白菜、菜心、芥菜和芥蓝等寄主植物上繁殖的幼年桃蚜各30头,引入1头已交配的菜蚜茧蜂雌蜂,使其寄生1 h,再将挑蚜转移到原寄主植物上饲养,直到桃蚜僵化。定期更换寄主植物并移除新产生桃蚜。记录僵蚜出现的时间和数量及菜蚜茧蜂的羽化数和性比。[结果]取食不同蔬菜桃蚜对菜蚜茧蜂世代发育历期的影响依次为芥蓝〉白菜〉萝卜〉菜心〉芥菜。菜蚜茧蜂在取食萝卜的桃蚜上寄生率和羽化率最高,分别为50.00%和92.97%。取食菜心桃蚜的菜蚜茧蜂后代雌性比最大,为82.81%,取食芥蓝桃蚜的菜蚜茧蜂后代雌性比最小,为45.29%。[结论]菜蚜茧蜂的世代发育历期、寄生率、羽化率、后代性比等因桃蚜寄主植物的不同而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测试了小菜蛾成虫对甘蓝和白菜的产卵选择性及菜蛾绒茧蜂对这两种蔬菜上寄主的寄生选择性。结果表明,当甘蓝和白菜同时存在时,小菜蛾在白菜上的产卵量约为甘蓝上的3倍。菜蛾绒茧蜂的寄主选择性试验表明,当两种蔬菜上寄主密度相同时,该蜂对白菜上小菜蛾幼虫的寄生数量接近甘蓝上的5倍。最后,对小菜蛾产卵选择性及菜蛾绒茧蜂的寄主选择行为与寄主植物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寄主植物影响小菜蛾抗药性的内在因素,利用生物测定和离体酶活力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性及体内酶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取食白菜的小菜蛾3龄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最为敏感,其次为羽衣甘蓝、油菜、苤蓝和甘蓝。不同寄主植物对小菜蛾体内胃蛋白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也具有显著影响,羽衣甘蓝饲喂的小菜蛾胃蛋白酶活力为7.4025 U.mgPr-1,其活力明显高于取食其它寄主的试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以甘蓝饲喂的幼虫活力最高。说明寄主植物能影响小菜蛾药剂敏感性及解毒酶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