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部分重复法进行播期、群体密度、肥料(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以及追肥时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验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弱筋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返青期以后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8.8叶龄期追施氮肥对产量形成影响最大,10.1叶龄期施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但增加磷肥施用量又能显著抑制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播期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起负向作用;群体密度大,钾肥施用水平高,能显著提高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肥长期配合施用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在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不同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分别达107%~268%和7.4%~13.9%。长期磷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处理提高了小麦产量,但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仅施氮、钾肥处理的面筋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虽然大幅度提高,但面筋指数和产量显著降低至与对照相近的水平,表明土壤养分与肥料的均衡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形成较为重要。对于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较高的氮肥水平和适宜的磷、钾肥有利于  相似文献   

3.
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肥施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适宜施氮量的确定、氮肥分期施用技术和氮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三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在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肥施用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能同时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综合氮肥施用调控技术,分析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适宜施氮量的确定、氮肥分期施用技术和氮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三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在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肥施用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能同时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综合氮肥施用调控技术,分析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7,(8):1291-1294
为探索旱地甜荞生产的施肥培肥技术,在山西中部地区研究了不同氮磷肥配施对甜荞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氮磷肥能有效地提高甜荞的干物质量和产量,氮肥的影响效果要略大于磷肥,其中,N2P3(中氮高磷)处理下产量最高;增施氮磷肥对甜荞的主要营养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氮肥的影响效果大于磷肥;蛋白质含量随着氮肥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2P2(中氮中磷)处理下,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黄酮含量最低,N3P2(高氮中磷)处理的蛋白质和黄酮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产量和品质比较得出,N2P3(中氮高磷)处理是一种最优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
选用高产小麦泰山23号,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氮肥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磷钾水平条件下,施氮量(N)在0~24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蛋白质含量、磷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氮肥农学利用率下降;同一施氮钾水平条件下,施磷量(P2O5)在0~210 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磷肥农学利用率除不施氮条件下随施磷量增加升高外,其他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综合考虑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肥料利用率,每公顷施用N 180 kg,P2O5105 kg,K2O 105 kg为最优氮磷钾组合,其配比为1.7∶1∶1。  相似文献   

7.
氮素供应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影响。氮素供应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供氮量、供氮时期、供氮方式以及氮肥种类 4个方面 ,概述了国内外在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肥施用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油菜饼肥与氮磷肥配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3-473
以紫红土为研究对象,对油菜饼肥与氮肥、磷肥配合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菜籽饼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从增产效应看,氮肥>磷肥>菜籽饼;花交互作用上,菜籽饼与磷肥效应优于氮肥与菜籽饼的效应;对作物品质的影响是菜籽饼大于氮肥,磷肥效应最低.  相似文献   

9.
施磷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缺磷土壤在适量施用氮肥和钾肥的基础上施用磷肥 ,提高了每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适量施磷的P1处理显著提高了鲁麦 2 2号和济南 17两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 ,增加了鲁麦 2 2号的沉降值 ,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 ,对济南 17的沉降值和面团稳定时间无显著影响。提高施磷量的P2处理降低了济南 17的沉降值 ,缩短了面团稳定时间 ,对两品种的其它品质性状无显著影响。表明在强筋小麦生产中 ,获得高产优质小麦的施磷量是有一定适宜范围的  相似文献   

10.
氮磷肥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个生长季和含全氮0.09—0.10%、碱解氮55—93ppm、速效磷11—20ppm 的轻质褐土上,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氮磷肥用量及其配比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的增产效果大于氮肥,氮磷(P_2O_5)肥比例以1∶1或磷稍高于氮肥时增产效果更好。磷肥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促进分蘖,减少分蘖缺位率,增加亩穗数。磷肥对粒重的有利作用表现在促进早出穗早灌浆,但易引起早衰,若与氮肥配合施用可以纠正这个缺点。磷肥显著增加株高,但并不降低收获指数。施氮比不施氮能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但施氮不同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在一次试验中,在施磷显著增产情况下降低了蛋白质含量,这与施氮量不大和施氮期较早有关。蛋白质产量主要取决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不密切。开花期叶面喷氮对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效果取决于开花前土壤施氮量,前期施氮愈少,后期喷氮的效果愈大。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河北省枣强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为解决粮食安全与节水的问题,国家启动“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为了探讨小麦在节水条件下氮磷用量及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枣强县恩察镇西七吉村安排了小麦节水条件下氮磷用量及配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节水条件下,施用相同磷肥的情况下,小麦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氮肥用量相同条件下,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提高不显著。因此,在节水条件下小麦生产上应稳定磷肥用量,适当提高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氮、磷肥单施或配比施肥等10个不同的肥料处理,在沿太湖地区对紫云英产量、养分积累以及紫云英耕翻回田后土壤养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对紫云英地上部分和总产量的提高效应显著大于磷肥,而磷肥的施用特别是氮磷肥配施对紫云英地下部分增产效应显著高于氮肥.氮肥和磷肥对植株氮含量提高的效率较接近,而单独施用磷肥和氮磷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植株磷含量和磷积累量.紫云英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氮肥(N)施用量为103.5 kg/hm2、磷肥(P2O5)为72 kg/hm2时,紫云英还田量最高达34 606 kg/hm2,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达到28.16 g/kg和1.540 g/kg,比空白分别提高36.3%和35.7%.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小麦施肥对照试验,了解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氮、磷、钾混合施用对产量影响显著;不施钾肥,产量受磷肥影响较大,单施磷肥比单施氮肥产量高;氮、磷肥施用量相同,小麦产量随钾肥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肥料配比对荞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施对荞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以及适宜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荞麦的产量。氮磷肥、有机肥可提高荞麦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的含量,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高淀粉和赖氨酸含量,全肥可以极显著地提高赖氨酸的含量。有机肥、全肥的配合施用是保证荞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相同的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基础上,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春小麦产量、营养品质以及加工品质各项指标的影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施用钾肥可以增强小麦生育后期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小麦产量;较大幅度地提高四种蛋白组分的含量;显著提高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适当增施钾肥可以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双重目的;黑龙江省东部种植小麦的适宜钾肥施用量为34.5~43.5kg/hm2。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枣强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小麦也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为解决粮食安全与节水的问题, 国家启动“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为了探讨小麦在节水条件下氮磷用量及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在枣强县恩察镇西七吉村安排了小麦节水条件下氮磷用量及配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节水条件下,施用 相同磷肥的情况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氮肥用量相同条件下,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提高 不显著。因此,在节水条件下小麦生产上应稳定磷肥用量,适当提高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7.
氮肥运筹方式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孔令聪  汪芝寿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3):214-216,224
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优质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明显地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在淮北地区拔节期施用氮肥时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效果很好。籽粒蛋白质含量随追氮时期的后延而呈增加趋势,抽穗期追肥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均较高。为实现高产优质统一,优质小麦施氮量在225~300kg/ha,氮肥的基追比例为基肥2/3、追肥1/3,追期宜掌握在拔节~抽穗期之间。  相似文献   

18.
氮肥施用时期对强筋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优质强筋小麦皖麦38为材料,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南麦区,总施氮(纯氮)量为225kg/hm^2、基肥与追肥比为1:1的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对子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蛋白质组分、磨粉品质、面粉及面团品质和淀粉糊化特性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抽穗期和开花期追施氮肥处理的小麦子粒接近或达到强筋小麦品质标准,开花期追施氮肥处理的品质最优,但高产和优质较难协调。  相似文献   

19.
合理施用氮肥,是兼顾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控制农业污染的重要措施。本试验设置不同水平的氮肥施用量进行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发现:在常规施用磷肥的基础上,各处理经济效益为10 543.23~14 819.76元/hm~2,产投比为1.14~1.49;不同施氮量处理的产量结果与不施氮肥的对照处理相比达显著水平,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当氮肥施用量在0~105kg/hm~2范围内时,小麦的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施用量高于105kg/hm~2时,小麦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肥料类型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施用氮肥、磷肥、三元复合肥和农家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均可以增加花生的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提高荚果产量,改善籽仁品质,提高籽仁蛋白质、脂肪、油酸和蔗糖含量,降低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但对分枝数和油酸/亚油酸影响不大。施用复合肥对提高出仁率和增加产量作用最明显,施用磷肥对提高花生脂肪酸含量作用最明显,施用有机肥对提高蔗糖和总糖含量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