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细胞适应株在鸡胚CEF单层培养物上增殖后经超速冷冻离心制备抗原,以国产NC膜为载体建立了检测与诊断鸡IBD的Dot-ELISA方法。经与AGP、VN、ELISA等方法进行比较,表明本方法灵敏,快速,简易,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对IBD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首次以IBD弱毒苗与灭能油乳剂苗同时免疫,再次用油乳剂苗加强免疫的接种程序,可获得显著而持久的抗体水平,带  相似文献   

2.
不同母源抗体水平雏鸡IBD免疫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d龄石岐杂雏鸡的IBD母源抗体,根据不同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将1d龄石岐杂雏鸡的IBD母源抗体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针对每个IBD母源抗体水平的雏鸡设计了3种不同的IBD双价苗的免疫程序.用ELISA检测免疫前后IBD抗体的动态变化,并于23d龄时用IBD强毒对雏鸡进行攻毒.结果说明,不同母源抗体的雏鸡,其IBD的最佳免疫时机是不同的.作者建议使用IBD双价苗免疫石岐杂雏鸡时,可根据1d龄鸡群IBD母源抗体的平均ELISA滴度,用公式“最佳接种日龄=(抗体滴度-34.64)/2.82+1”预测最佳首免日龄.作者最后提出了一个控制石岐杂肉鸡IBD流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种毒接种量、比例及接毒时间的调整,促使鸡新城疫(ND)、支气管炎(IB)、法氏囊病(IBD)三株弱毒在同一鸡胚细胞上增殖并研制成鸡新城疫、支气管炎、法氏囊病三联细胞弱毒,经16批次五万余只不同品种雏鸡的接种试验及对抽检雏ND血凝抑制抗体(HI)检测和ND标准强毒攻击结果表明:首次接种后10天的雏鸡ND血凝抑制抗体达6Log2以上,与单苗组和混合苗试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首次接种后33天和二次接种后30天,能抵抗ND标准强毒攻击获100%保护。  相似文献   

4.
死亡鸡中血液淀粉酶Amy-1表型分布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鸡中血液淀粉酶Amy-1表型分布的初步调查张细权,吴显华,吴可真(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州,510642)APRELIMINARYINVESTIGATIONONBLOODAMYLASEAMY-1DISTRIBUTIONINDEADCHICKEN...  相似文献   

5.
用鸡新城疫(ND)克隆30毒株接种鸡胚,鸡产蛋下降综合症(EDS)BH91毒株接种鸭胚,分别收获ND鸡胚尿囊液毒和EDS鸭胚尿囊液毒,用福尔马林灭活,二者混合后,加入10号白油油相中,制成ND─EDS二联油乳剂灭活苗。该苗接种在产前母鸡,可使接种鸡获得对ND和EDS强毒攻击坚强的抵抗力。该苗安全、稳定,4℃保存期至少可达12个月以上,适用于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囊病抗原-抗体复合苗免疫雏鸡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IBDV抗体与某IBD商品疫苗民IBDV-Ab复合苗,用IBDV-Ab复活 合苗与IBD商品疫苗在有母源抗体的雏鸡中进行免疫对比试验,试验鸡随机分为4组,饲养在隔离器中,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为攻毒对照组,第3组在10d龄用复合苗进行免疫第4组在10d龄用商品苗进行免疫、各组从11d龄起每隔10d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BD抗体水平,35d龄时进行攻毒试验,试验结果显示,21d龄  相似文献   

7.
抗原捕捉间接ELISA检测IBDV—vero细胞毒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检测用vero细胞增殖IBDVX,N毒滴度的抗原捕卟间接ELISA法,并与常规TCID50测定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ACI-ELISA法测定的P/N值与TCID50呈明显的正相关,与X,N毒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8,0.938。ACI-ELISA法可用于IBDV-vero细胞毒的定量监测  相似文献   

8.
对广东地区分离的IBDV变异株GC902进行了SPF鸡胚,CEF和SPF鸡的致病性,理化特性,与标准I型毒CJ801BKF株的抗原相关性检测等研究。结果表明,GC902株经SPF雏鸡连传5代,F5代囊毒接种10日龄SPF鸡胚,引起部分鸡胚死亡,未死亡胚矮小,发育不良,全身可见出血,头部水肿,肝脏呈大理石花斑样病变,坏死,或呈绿色,脾肿大。接种14日龄SPF雏鸡后4天法氏囊开始萎缩,至20天时仍严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种毒接种量、比例及接毒时间的调整,促使鸡新城疫(ND),支气管炎(IB),法氏囊病(IBD)三株弱毒在同一鸡胚细胞上增殖并研制成鸡新城疫,支气管炎、法氏囊病三联细胞弱毒。经16批次五万余只不同品种雏鸡的接种试验及对抽检雏ND血摄制抗体(HI)检测和ND标准强毒攻击结果表明:首次接种后10天的雏鸡ND血凝抑制抗体达6Log2以上,与单苗组试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首次接后33天和二次种后30天,  相似文献   

10.
用单克隆抗体双抗体ELISA法检测自然发病鸡和人工感染鸡的法氏囊及其它脏器和IBDV细胞毒,病鸡的法氏囊IBDV检出率约100%,其它脏器较低,IBDV细胞毒毒价明显低于组织毒。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种鸡后子代雏鸡的免疫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现代免疫学新技术对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疫苗免疫种鸡后 ,其子代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组织的免疫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发现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种鸡后 ,其子代雏鸡外周血液 T、B细胞数量和 Ig G,Ig M,Ig A含量及免疫器官组织的 T细胞、Ig G,Ig M,Ig 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免疫的相应对照雏鸡 ,表明 IBD疫苗免疫母鸡后 ,子代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组织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而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攻击子代雏鸡后 ,未免疫的子代雏鸡 ,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组织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疫苗免疫的子代雏鸡 ,这与 IBDV感染雏鸡后 ,其免疫器官组织严重损害 ,淋巴细胞变性坏死等有关 ,也是导致感染雏鸡免疫抑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萄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间接血球凝集试验二种血清学方法检测弓形虫感染鼠血清及健康鼠血清各100份,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6.0%、94.0%和88.0%,平均假阳性率分别为4.0%、7.0%及8.0%;检测10份阿米巴肝脓肿病人血清及20份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平均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3%、10.0%及13.3%。结果表明,三法对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重现性及较低的交叉反应率。三法中,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敏感性最好,且有省试剂、反应快、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前景的免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原。近年来IBDV变异毒株和超强毒株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养鸡业的发展,传统疫苗已不能控制IBDV的流行,迫切需要研制新型疫苗。IBDV VP2蛋白是重要的结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因此,利用VP2蛋白制备IBDV重组疫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IBDV VP2蛋白的作用及在不同表达系统中用VP2蛋白制备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IBDV新型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自拟复方中药合剂对疫苗免疫后抗体效价的影响。以AA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复方中药合剂分别与新城疫(ND)Clone-30疫苗、ND油乳剂灭活苗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冻干苗联用后,肉仔鸡血清中ND、IBD抗体效价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试验组鸡血清中的ND和IBD抗体效价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该复方中药合剂可增强肉仔鸡的疫苗免疫效果,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鸡法氏囊病(IBD)血清琼扩抗体阴性的5月龄非免母鸡,接种抗原量1.667×107.6TCID50的地方IBD细胞毒油乳剂灭活苗后4个月,鸡血清IBD琼扩抗体检查100%阳性,血清平均抗体水平大于1:7.8;鸡群所产的蛋中,至少有91.3%的鸡蛋卵黄IBD琼扩抗体检查为阳性,65.2%以上的鸡蛋卵黄抗体效价达1:4,平均卵黄抗体水平大于1:5.2,可抵御一般强毒的侵袭。母鸡免后6个月时,只有57.6%的鸡蛋卵黄IBD琼扩抗体检查为阳性,鸡蛋的平均卵黄抗体水平降到1:4以下。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检测鸡群中新城疫病毒(New Castle disease virus,NDV)血清抗体的Dot-ELISA方法,对Dot-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该方法的感染保护临界值为7log2。通过对大量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表明Dot-ELISA与血凝抑制试验(HI)相比,具有敏感、特异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将不同剂量的法氏囊活性肽 (BS)冻干粉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弱毒疫苗混合 ,对 2 1日龄SPF鸡滴鼻点眼 ,另设免疫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免疫后 7d、10d、14d、2 1d、2 8d、45d、6 0d、75d和 90d采血 ,测定AGP抗体效价 ,并于免疫后 7、14、2 1、2 8d ,每组剖杀 2只 ,计算试验组囊指数与空白对照组囊指数之比 (BBIX) ,免疫后 30d用IBD JS株攻毒。结果表明 :免疫后 7d ,0 48mgBS IBD弱毒苗组AGP抗体阳性率为 5 2 9% ,比免疫对照组高 2 5 % ,BBIX数值也稍大 ;免疫后 45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时 ,0 96mgBS IBD弱毒苗组的抗体效价比免疫对照组高2个滴度 ,BBIX数值也稍大于免疫对照组。 30d后攻毒 ,各免疫组的攻毒保护率均为 10 0 %。整个试验期间 ,1 92mgBS IBD弱毒苗组的AGP抗体效价及BBIX数值与免疫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 :BS在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提高对法氏囊的保护及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面与其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以LaSota系新城疫(ND)病毒制成ND弱毒疫苗,以含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VP2基因重组质粒pET28a/VP2的大肠杆菌BL21制成IBD重组活载体疫苗,将ND弱毒疫苗和IBD重组活载体疫苗组建ND-IBD二联疫苗.将试验鸡分成8个组,分别肌肉注射接种ND弱毒疫苗、IBD重组活栽体疫苗和ND-IBD二联疫苗.最后一次接种后第10天,对所有试验鸡进行采血,分离血清,以病毒血凝抑制试验(HI)及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NDV抗体和IBDV抗体.对NDV HI抗体阳性率进行x2检验及对NDV HI效价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其他4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而试验组(B、C、D、E)4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IBDV抗体阳性率进行x2检验及对IBDV沉淀抗体滴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A、B、F 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C、D、G、H 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A、B、F 3组与C、D、G、H 4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在诱导雏鸡体液免疫应答方面,ND-IBD二联疫苗与ND弱毒疫苗和IBD重组活载体疫苗具有同样的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