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缓控释氮肥对高羊茅草坪生长及氮素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释放期为30和60d的树脂包膜尿素(PCU30、PCU60),硫包衣尿素(SCU),抑制剂型缓释尿素(UI)和普通尿素(U)对高羊茅草坪生长、氮素吸收及氮素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年施氮量260kg/hm 的情况下,PCU30、PCU60和SCU 一年分春秋2次施用可以满足高羊茅草坪正常生长需要,其草屑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一年4 次施用处理;氮素气态损失方面,UI处理的氨挥发损失氮量高达44.42kg/hm,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其NO 排放氮量为6.46kg/hm,显著低于其他施氮处理;PCU30、PCU60、SCU 处理的氨挥发量和NO 排放氮量分别为17.67,13.59,18.54kg/hm 和8.14,6.92 ,9.91kg/hm,显著低于U处 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高羊茅草坪一年分春秋2次施用树脂包膜尿素PCU60较为适宜,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挥发损失,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坝选3号”胡麻为材料,研究了不施磷、低磷、中磷和高磷4 个不同施磷(P)水平(0,35,70 和105kg/hm)对胡麻植株中磷素累积、转运、分配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中磷和高磷水平时,胡麻各器官不同生育阶段磷素养分吸收和累积量的基本趋势一致,但其变化量与施磷量有极大关系。胡麻地上茎、叶、非籽粒和籽粒中,磷素的日增量增幅因器官而异;胡麻只有叶片中有磷素转移,中磷处理比低磷和高磷处理磷转移量增加54.93%~73.83%和8.19%~10.00%(P<0.05),籽粒中20.46%~35.93% 的磷素是靠叶片转运而来。胡麻植株磷素累积主要在生殖生长阶段,占整个生育期总累积量的79.02%~92.17%。施磷(P)量为70kg/hm时磷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最高,分别为20.22%~20.53%和7.30~7.44kg/kg。胡麻产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增幅最高达28.96%~31.46%。结合产量与磷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本实验区同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以施磷(P)量为70kg/hm(中磷)为宜。  相似文献   

3.
 以象草苏牧2号和N51(对照)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海盐浓度胁迫下幼苗根、茎和叶中Na 、K 、Ca2 和Mg2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分配与运输规律。结果表明,苏牧2号和N51植株各部分Na+ 含量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K 、Ca2 、Mg2 含量和K/Na 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10g/L 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号根中Na 含量显著高于N51。4~10g/L 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 号茎中Na 含量总体上显著低于N51,叶中Na 含量苏牧2号均低于N51,但不同胁迫时间下差异不尽相同;苏牧2号根、茎中K 含量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号和N51 叶中K 含量高低则不尽相同;苏牧2 号叶中K/Na 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 号的S/Na+ (茎/根)除4g/L 处理后第7天苏牧2号低于N51外,苏牧2号均高于N51,是其运输系数的1.02~2.19倍。表明苏牧2号的S/Na+(茎/根)高,使得根系能截留更多的Na和向茎选择性运输更多的K,提高茎中K/Na,同时其叶片中保持了高K/Na,从而减小植株受盐害程度,是苏牧2号耐盐性比N51 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氮素运筹对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植株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以及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底肥一次性施入300kg/hm(即N1)处理的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Ca、Mg、S含量最高,叶片Ca和S含量高于茎,茎Mg含量高于叶片,皖草2号头茬草3种矿质元素含量高于墨西哥玉米;墨西哥玉米单株Ca、Mg、S累积速率和累积量显著高于皖草2 号,再生草Ca、Mg、S矿质元素累积速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皖草2号矿质元素产量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前者分次施肥处理各矿质元素产量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回归分析表明,皖草2号植株中3种矿质元素对生物量的作用顺序为Ca>S>Mg,墨西哥玉米为S>Mg>Ca,随着Ca、Mg、S三种矿质元素含量升高,2种牧草单株生物量有增加趋势。生产上可以采取一次性施入氮肥300kg/hm 的管理措施,来获取矿质营养较高的牧草。  相似文献   

5.
浇施沼液对狼尾草植株硝酸盐累积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柱栽培法,通过不同氮素水平的沼液浇灌(设N0~N6共7个氮素水平,即每次浇灌折纯氮0,5,10,20,40,80,160kg/hm,每45d刈割周期浇灌9次),研究浇施沼液对狼尾草植株硝酸盐累积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狼尾草植株的硝酸盐含量受沼液中氮素水平的影响较大,二者之间呈正相关。但在高氮肥水平下,牧草各个刈割期的硝酸盐含量均低于硝酸盐有毒限量指标0.25%。另外,随着沼液中氮素水平的提高,牧草蛋 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逐渐上升,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最高值分别达到21.35%和44.09g/盆。对全年牧草生产的氮肥利用率、蛋白质生产效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农学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等5个氮素利用效率指标分别表明,随着沼液中氮素水平的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也越低,损失率也越大。从土柱淋溶的氮量分析也表明,氮素淋溶的量随着氮素水平呈明显的加大趋势,其中N5和N6处理全年淋溶的氮量分别达到80.69和312.3mg。此外,N5和N6处理土柱40cm 以下土层全氮含量也显著高于N0~N3处理(P<0.05)。综合考虑认为,在1个刈割周期,狼尾草草地消纳的沼液中氮量应低于纯氮360kg/hm 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高寒半干旱区油菜与豆科牧草混播草地施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与豆科牧草混播草地施肥效应表明,氮磷合理配施促进土壤水分消耗,干草、植物量和施肥产投比显著提高。坡梁地最高植物产量施肥量N为78.06kg/hm2,P2O5为61.15kg/hm2,最高干草产量施肥量N为76.65kg/hm2,P2O5为57.29kg/hm2,增产效果N>P2O5;旱滩地最高植物产量施肥量N为58.33kg/hm2,P2O5为55.68kg/hm2,最高干草产量施肥量N为53.60kg/hm2,P2O5为59.11kg/hm2,增产效果P2O5>N;且氮磷具有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磷合理配施还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坡梁地和旱滩地分别提高3.05和2.67kg/(mm.hm2)。  相似文献   

7.
围栏草地施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8年5月在黄南州河南县进行了天然草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为225kg/hm2、150kg/hm2、75kg/hm2时,其产量(DM)分别为:5470kg/hm2、5093.3kg/hm2、5046.7kg/hm2;比对照高34.73%、25.45%、24.30%;施羊板粪15000kg/hm2时,其产量为4823.3kg/hm2,比对照高18.80%。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离子对2种草坪草荧光特性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Cd2+ 、Cu2+ 、Zn2+ 、Pb2+ 不同浓度处理,研究4种重金属离子对其荧光特性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羊茅在4种重金属离子处理下,其最大量子产量(FF)值均低于对照,说明高羊茅在受到重金属离子胁迫后,其PSⅡ 活性受到伤害;多年生黑麦草在Cd2+ 不同浓度处理下,其FF 值均略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说明Cd2+ 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的PSⅡ系统的活性影响不大;但是Cu2+ 和Zn2+ 浓度分别达到500mg/kg及以上时,对多年生黑麦草FF 值影响较大,均显著低于对照;同时,多年生黑麦草还表现出低浓度Zn2+ 促进PSⅡ系统活性的作用,但随着浓度升高,表现出对PSⅡ系统越来越强的抑制作用;在4种重金属离子不同浓度处理下,2种草坪草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值均低于对照,说明其光合活性和电子传递效率均受到影响;经过4种重金属离子处理后,除部分离子低浓度处理外,高羊茅总根长、根表面积、总分叉数和总根尖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并且有随着离子处理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多年生黑麦草根系则表现出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抗性较强,对高浓度重离子抗性较差,并且也有随浓度升高而不断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秋播箭舌豌豆喷施“益微”增产菌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种箭舌豌豆上用225g/hm^2、300g/hm^2的剂量进行2次叶面喷施,其鲜草产量分别达28001.4kg/hm^2、29668.2kg/hm^2,比不喷施赠草量13.5%和20.3%。  相似文献   

10.
罗富成  张春勇  任健  黄琦 《草业科学》2000,17(2):57-58,64
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除杂、施肥,补播等综合措施,对因杂草侵入,缺水缺肥,利用过度而导致建植草种过早丧失生产性能的“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进行复壮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是较有效的复壮措施,牧草产量提高65.4%;100%除杂,施用尿素150kg/hm^2,普钙105kg/hm,硫酸钾30kg/hm^2,松土撒播多年生黑麦草种子13.5kg,白三叶草籽4.5kg为最佳技术组合,2年平均其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发酵中药渣对犊牛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在宁夏固原市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园随机选取150头犊牛作为试验牛群,采用配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对照组和发酵中药渣组。[结果]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犊牛采食量增加0.09 kg,日增重增加0.09 kg,料重比(F/G)减少0.06 kg;体重多增加5.2 kg,提高4.4% ,体高、胸围、体斜长分别增长 4.2 cm、5.6 cm、4.4cm,分别提高了4.5%、5.1%、4.1%;试验组滨州筛第 1,2 层筛上物比例下降,说明犊牛消化能力增加,饲料消化率提高;血液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犊牛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可增加犊牛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饲料报酬,提高血清总蛋白,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增加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犊牛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完善我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计划,通过对欧盟药品抽检管理工作机制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欧盟和我国兽药监督抽检管理方式的不同,从抽检责任部门、抽检目的、抽检计划内容、抽检计划制定流程、抽检品种的遴选和检测参数的确定等6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我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工作的管理中可以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14.
新城疫病毒分离株APMV1/chicken/China/JL-11/02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在吉林省分离到的一株新城疫病毒APMV1/chicken/china/JL-11/02(基因Ⅶ型)蚀斑纯化后,与我国标准毒株F48E9分别接种42日龄无抗体SPF雏鸡和已获得LaSota疫苗、Clone30疫苗(基因Ⅱ型)抗体的高免雏鸡(抗体效价为1:64~1:128)。结果表明无抗体雏鸡感染JL—11和F48E9后,144h内全部死亡,病死鸡的大部分组织中都检测到病毒;但JL—11与F48E9对高免抗体鸡致死效果不同,JL—11的致死率为28.5%,F48E9的致死率为7.14%。由此可见,生产中常用的ND疫苗并不能完全保护目前流行株的攻击,这可能是养禽生产中高免抗体鸡群发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建议应在传统疫苗免疫的基础上进行新型流行株灭活苗的加强免疫,以提高免疫效果,降低N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In Italy epizootics of equine influenza often occur, but no virus isolation has been reported since 197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ntigenic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equine influenza viruses isolated in Italy from 1985 to 1989. The virus isolates were shown to differ antigenically from earlier strains of the same subtype, A/equine/Miami/1/63 (H3N8). Monoclonal antibod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aemagglutinins of these strains were serolog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A/equine/Fontainebleau/1/79, a variant of A/equine/Miami, never isolated in Italy before. One of the two virus isolates was obtained from a horse immunized with a bivalent inactivated influenza vaccine, not containing A/equine/Fontainebleau/79 antigens.

The vaccine failure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antigenic relatedness between currently circulating viruses and vaccine strains.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afforded by equine immunization, the vaccine composition should be decid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 virological surveillance activity, systematically conducted among horse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